李 香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湘潭 411201)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组织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京剧》,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对京剧文本的英译策略,许多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内容来说,由于京剧文本中存在大量的术语,许多学者对京剧角色、服装、乐器等术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论来说,在翻译方法上,研究者主要主张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在翻译策略的探讨上,有主张归化、主张归化与异化并重。从研究方法来说,主要以具体文本英译来分析,近年来,新的文本不断被挖掘,研究对象在增加。研究视角也在扩大,如目的论的结合等。
以往,研究者主要人工字斟句酌地对译本进行分析,具有主观性[1]。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语料库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更客观、全面、系统的数据分析。其研究对象是真实的翻译语料,统计大量语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分析,从中透视规律[2]。相比传统文本的英译研究,语料库检索能更全面、客观、系统地有助于进行翻译评析,避免主观性与遗漏等问题。目前,极少人采用了语料库的方法对京剧翻译进行了分析,知网上搜索的相关论文仅有一篇。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文化的英译,有利于京剧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对该主题的研究,是迫切而有必要的。因此,本文运用AntConc3.5.9这一语料库工具,分析《京剧》英译的语言有何特点,翻译遵循了怎样的原则并达到了怎样的效果,依此归纳英译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京剧文本英译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使用的软件是Antconc3.5.9(Windows)2020版。这是一款用于检索语料的软件,可应用在研究英语语料等方面。本文涉及的功能有:可将语料中出现的词根据词频从多到少进行排列,生成词频表、显示英语语料的类符与形符、可以搜索某个单词在该文本中的搭配及例句、与权威的参照语料库进行对比生成词表。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丛书之《京剧》,首先利用文本转换、对齐工具Aligner,将《京剧》以TXT格式保存,随后使用Antconc3.5.9提取词频表、类符形符比、进行关键词排序等的功能,并对某个词语进行检索,分析英译本的翻译语言特征,由这些语言特征产生的翻译效果,从而进一步分析其翻译策略、方法。
本文利用Antconc,对文本中的词频进行统计并按高至低排列。高频词的类别有着不同的意义。文本中一般有实词和虚词。其中,实词的作用在于承载、传递信息。如名词指出事物、对象、概念等,代词代替主语、宾语等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类似的实词还有形容词、动词、数词、副词等。实词的多次出现说明文本的关注焦点。此外,虚词在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这类词不具有完整意义,但可以充当连接的语法功能如连词、充当语法功能的介词。此外,还有冠词、感叹词等。语料库中较多的是语法词,语法词即功能词没有稳定词义,主要在句子中担任语法作用;实词有明确、稳定的词汇意义,频率高表明该实词所指的人、事物或行动等是语料关注的焦点[3]。
根据检索,《京剧》的词频为:the, and, of, in, to, a,he, opera, his, beijing, is, was, for, with, on, s, as, etc,are, school。出现频率较高的前20个实词出现在全文词频列表的7~47位,从高到低依次是:he, opera, his, beijing,school, which, it, singing, actors, stage, role, tan, great,face, yu, yang, dan, mei, named, this。这些词汇意义明确的实词指示了文本的焦点,因而可以得出文本关注的是介绍京剧的流派以及其代表人物,京剧剧目,演员角色等。其中代词he, his等使用频率较高,说明译者在翻译时,将多次重复出现的人名或事物用代词代替,使得译文不繁琐,遵循了简洁的原则。同时,在词汇的选择上选取易懂的词汇。从词频的分析结果来看,译者在英译《京剧》时使用虚词、代词频率较高,使得译文呈现出连贯、简洁的特征。
类符的统计可知道具体文本有多少类的词,形符即文本总词数。类符形符比反映出文本在词汇方面是否富于变化。比重越低,说明词类相比总词数来说越少,即词汇变化性低。比重越高,说明词类多,说明富于变化。语料库以定量方法搜集分析数据,从文本的类符/形符比来看文本的词汇特征及分布,相比传统直觉和内省的翻译研究更具有“科学性”[4]。根据Antconc3.5.9,《京剧》英译本的类符形符比为14.312%(4335/30289),该比率较小,说明《京剧》英译文本用词变化性不高,使用人称代词、连词等虚词较多,译者翻译时用词变化较低,以显化、简化为翻译遵循的原则,不增加额外的语法、词汇等负担,从而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此外,《京剧》中存在大量的服饰术语、角色术语、流派术语、乐器术语等如青衣、旦、小生、老生、花旦、徽班、倒仓等,译文中术语翻译应符合前后一致、规范统一的原则,从而有利于读者接受术语概念,提高读者阅读效率,不至于混乱。此外,在介绍名角,流派代表人物时,使用代词代替较多。因而词的变化较小。
主题词词表功能能突出文本特有的、使用频率高的词汇,从而突出文本语言特征。主要操作方法是建立一个更大的参照语料库,与自身研究的观察语料库形成对比,并提取观察语料库中更具主题性的单词,生成主题词词表[5]。
本文采用2008由美国语言学家Davies M.建立的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作为参照语料库。COCA的文本来自媒体对话,小说、杂志、报纸、学术期刊,词容量达148亿,优点是很突出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生成的关键词序是:opera,beijing,etc, actors, singing, tan, yu, mei,laosheng,yang, operas,wang, school等。
通过这些词汇,可以了解译文的侧重点是关于京剧方面的介绍,其中大部分是京剧专有的术语,英语中较少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如唱、念、老生、旦等。这些高频关键词,说明译者在翻译《京剧》的术语概念时,基本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译文力求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基于Antconc3.5.9(Windows)2020对《京剧》译本的分析,我们得出该英译文具有连贯、简洁、突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特点。应鼓励注意限度,讲究分寸地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同时也可适当结合归化法进行翻译[6]。传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京剧》的主要目的,读者来自海内外。为树立鲜明有特色的中国形象,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无疑能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特色,具体采用音译、音译加注释的方法。除了弘扬特色之外,让读者真正理解内涵也很重要,因此,需适当配合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使读者能真正理解。
《京剧》中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词汇。因而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既能保留中国京剧文化的特色,吸引海内外读者去进一步了解京剧文化,又使得译文准确、简练,增强了可读性。在没有对译语汇时,只能采取音译法翻译京剧术语,读者最后能接受此种译法[7]。几乎每一章都有许多音译,从角色到服装,从人物到故事,此外,还有乐器的术语,音译这些术语反而使得读本更吸引读者去了解中国京剧文化内涵。例如,明代沈采的传奇《千金记》中有一场名叫“起霸”译为qiba。读者看到这一翻译可能一头雾水,想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读完整段,就会知道“起霸”展现的是一代霸主项羽的事迹以及用来表现将士们的风采。除此之外,还有徽班、生、旦、净、丑、龙套、老生、小生、花旦、须生、二胡、把子功等。这些音译术语的后面常常会有相应的解释,所以读者虽然感到陌生,但是当通篇或通段落阅读完,也都能理解其内涵。因此,在原文本中可以看到前后有相应的解释,引入性的介绍时,译者可以大胆采用音译术语的方法,既能达到保留特色的效果,也能兼顾趣味与内涵。
有些术语仅音译,读者很难理解其中内涵,适当添加注释,使得文本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但是仅采用音译的方法,不利于文化传播,易导致文化适应性缺失[8]。还有学者也持相同观点,认为仅音译虽然直白简单,但忽视了海外读者对京剧的了解程度高低,损害了文化内涵的传达[9]。但本文的目的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读者是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国内外读者,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异化的翻译[10]。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可以同时达到传递特色与内涵的效果。通过检索,发现《京剧》中大部分音译术语都增加了解释。注释的情况有术语后加括号注释、以从句方式或脚注形式。如徽班译成Huiban(Hui Tune Troupe)、灰蓝、文老生、武老生、文场和武场、京胡、倒仓增加(发育期嗓音变化)、铁门坎、鼎功等 。又如俊办音译成junban,若不增加英文注释“帅气的装扮”,英语读者就很难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对京剧的翻译可采用按字面意义或逐字翻译的方法,即直译法。该种方法有利于保留中国文化特色,使英语语言更加丰富。朱芳也赞同保留特色、丰富英语语言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她也说明在直译法不适用时,应配合意译法进行翻译。《京剧》是一本介绍类的书籍,因而中文的行文也并不复杂,可进行直译,简练地传达出原文信息。《京剧》的译者严格遵循了原文句式,没有任何增减。句式多为简单句。直译法使得读者能全面完整地了解这些信息,简单的句式又不给读者增添阅读困难,有利于传播发扬京剧文化。例如,单筋斗没有音译或直译,而是意译成single somersault,该词在剑桥英语词典上的释义是“一种向前或向后的滚动翻转动作或跳跃,在这种动作中,你完全翻转身体,身体在头顶上方,然后再次以头顶完成翻转”,是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已有的词汇,英语读者就能清楚地了解这个“单筋斗”的内涵。又例如腿功、腰功、鼎功、桌子功、毯子功等。在可进行直译的时候,就采用直译的方法;若句式理解较困难,就采用意译。直译配合意译的方法灵活,能保证传达原文本的内涵。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方法,对《京剧》英译文本进行了分析,其译文语言具有简洁、准确的特点,有助于读者理解以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译者遵循简练、准确、传递中国特色的原则,进行了翻译,达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分析该译文的语言与效果,笔者认为在进行京剧文化文本翻译时,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以音译、音译加注释的方法翻译术语及其他概念,传扬中华传统京剧文化的特色;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句子内容与风格传达给读者;在适当需要的时候,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直译与意译配合,进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