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 姆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人民政府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拉萨 850200)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发展牛羊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然而在规模迅速壮大的背后,牛羊病症也不断出现,如果不能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西藏牛羊脑包虫病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业关系人们的生命食品安全。因此,在进行牛羊养殖过程中。要考虑到动物的机体情况降低疾病困扰,尤其是西藏牛羊脑包虫病的暴发,造成更多的牛羊患病甚至死亡。因此,强化牛羊脑包虫病研究与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牛羊脑包虫病实际上是一种多头蚴病,是多头绦虫寄生在羊脑或牛脑的一种寄生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绝大多数发生在春季。牛羊脑包虫病外层为角质层膜,囊的内膜会长出许多头节,且多头重具有强大的繁殖力,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虫体抵抗力较强。在土壤中能活3~5年,在-10℃~-16℃的环境中能生存140 d,在37℃~39℃的环境中可存活1年,耐高温[1]。
我国西藏地区养殖业中以牛、羊占比多。在牛羊养殖过程中,一些疾病的出现会对牛羊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尤其是牛羊脑包虫病,这种寄生在牛羊个体脑组织中的病症,会随着犬狼小肠中的重重不断传播,最终和动物粪便一同排出。不管是外界环境如何恶劣,都无法影响虫卵的生命力。如果健康牛羊一旦误食,进入到个体消化系统后会钻出肠壁血管,通过血液流到全身,进而发展成牛羊的脑包虫病。一般来说,牛羊脑包虫病在发病过程中,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脑部出现了多头囊尾蚴、寄生狼和犬等动物,喜欢吃羊的脑髓。常此以往,在肠道内生长发育,在宿主体内产卵,严重影响草场上的牧草。如果被羊群、牛群使用,会使宿主发生病变。在西藏牛羊脑包虫病分析时发现,2岁以下的幼羚羊、绵羊以及1岁以下的牛最容易感染脑包虫病[2]。
在进行西藏牛羊脑包虫病分析时,经过长期观察和养殖户以及兽医的经验发现,一旦牛羊患上了脑包虫病,会有下述病症:精神相对萎靡,食欲不振,难以站立,牛羊长时间沉郁不动,视力下降,瞳孔内附有一层白膜。
牛羊脑包虫病寄生部位不同,并发症也是不同的。如果虫体寄生在牛羊脑部某侧,则患病的个体会将头抵患处,并向患侧做圆圈运动,而对侧的眼睛经常失明。如果虫体寄生在牛羊的前部,患病的个体比于胸前做直线运动,遇到障碍物或倒地或静立不动。如果虫体寄生在小脑,则个体容易产生惊慌,行走时出现急促的状态,严重会倒地而卧磨牙,后期高度消瘦,在进行诊断时发现压迫患病个体。实际上,牛羊脑包虫病一旦发生。呈现出急性或慢性状态,主要取决于寄生部位和病原体的大小。
牛羊脑包虫病的急性病症,也称之为间断性癫痫。牛羊每天发作时有一定的次数,患病个体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具有强烈的兴奋性,有前冲或后退,出现痉挛抽搐,体重也会随着病症的加重而不断下降,部分患病个体会在五天到七天内,由于急性脑膜炎而死亡。
牛羊脑包虫病的慢性病症较为缓和,发病次数相对较小,体重下降也较为缓慢。虫体寄生大部分在大脑正前部,常见的有头部下垂向前做直线运动。一旦碰到障碍物会头底物体呆滞不动,如果患病个体脑包虫寄生在大脑后部,则表现为头高举或者是后退,甚至会卧倒不起,但有强烈的直性痉挛。如果寄生在小脑,牛羊会失去平衡四肢麻痹,容易对外界干扰产生惊恐。如果无法及时发现,三个月左右就会死亡。
在西藏牛羊脑包虫病诊断时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要确定寄生虫在患病个体大脑的具体位置。以羊群为例,如果发现羊转圈运动,那么重体可能在羊的半脑中,如果是向右,则是在右半脑中。如果患病个体低头向前跑,遇到障碍物不知道躲避,可能寄生虫出现在羊脑的额叶位置[3]。
绝大数由于牛羊脑包虫病死亡的急性个体,常见有脑膜炎以及脑炎病的病变,可以见到六钩蚴在脑膜中移动时留下的弯曲伤痕。表明在病变或虫体相接的位置会出现骨质疏松,辩驳穿孔,病灶周围脑组织发炎,有明显可见的萎缩、变性以及钙化的多头蚴。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大多数是使用变态反应进行数据诊断。
对刚出生的牛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比吡喹酮50 mg/kg,连用5 d,或70 mg/kg,连用3 d,使用该药治疗能够获得80%的治疗效果,再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手术摘除寄生虫。根据囊体所在的部位进行外科手术,注射吸取气囊中的液体,使囊体缩小,然后完整地摘除虫体。在牛羊脑包虫病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的方式成本较高,且操作难度较大[4]。
在牛羊脑包虫病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患病个体横卧剪毛消毒,使用2%的碘酒进行消毒,然后用75%的酒精脱碘,注射盐酸普卡鲁因麻醉2~3 min后切透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不能破坏骨膜。注意切口应该在低处,以便止血。使用注射针头避开血管刺入脑膜,当发现有液体向外流出以后,连接注射器抽动活塞尽量地吸取囊泡,小心地拉出包囊。完全取出包囊以后,用止血纱布按压手术部位,滴入少量的青霉素。术后要有专门的人员保护患病个体的头部,避免发生震动。手术结束以后,给予静脉滴入甘露醇250 ml、10%葡萄糖250 ml,生理盐水250 ml加抗菌素避免感染,喂养有营养且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饲料,促进伤口愈合。手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损伤血管,多采用十字形切口,确保血液流通顺畅,尽可能减少脑膜损伤,避免产生再次感染[5~6]。
对病变中后期的牛羊,要确定是否能够进行手术诊疗,一旦发现病情较重,需及时捕杀,做好深埋处理,在源头上减少病原的感染。
牛羊出现脑包虫病会严重威胁到牛羊的生命,也会对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产生严重损害。为了在根本上防治牛羊脑包虫病的出现,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大科普宣传,向养殖户讲解牛羊脑包虫病出现的源头以及危害,做好全方位的科普工作,提高对疾病防治的信心和积极性。可巧妙地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方式,让养殖户及时了解和掌握脑包虫病的危害、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及时传授野生动物的相关疾病知识,避免交叉感染,树立全方位的防治意识。相关的宣传操作人员在讲解牛羊脑包虫病病因时还需要加强对疾病防控方式的介绍,有效防治牛羊脑包虫病的出现。
此外,还可落实野生动物疫情动态监测,全方位提高群众的防护意识。结合牛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特点,利用定位和遥感技术分析野生动物脑包虫病曾经出现以及流行的大分布图,严密监测野生动物疫情动态、流行趋势,做好全方位的消毒和排查工作[4]。
不管是犬还是狼,肉食兽也是导致牛羊脑包虫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在饲养区域内饲养犬类等动物合体的控制及活动,坚决防治病原的进一步扩散。对野生犬类需加大驱赶力度,尽可能避免犬、狼、狐等动物污染草场,每个季度要对牧羊犬进行彻底消毒或驱虫。牧民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控制好动物数目,尤其是对饲养犬类的家庭需定期驱虫;强调加强管理重要性,认识到牛羊脑包虫病的污染源头大多来自犬、狼等,虽然犬狼的数量明显减少,但也要做好管理工作,进一步控制牛羊脑包虫病的出现;在平时饲养过程中要密切的观察,牛羊的动态,一旦出现病患,及时的结合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对牛羊实施针对性检测,采取综合治疗方式,降低牛羊死亡率[7~8]。
养殖业为西藏地区的重要产业,为了有效推动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关部门需指导养殖户做好牛羊饲养管理工作,学习相关养殖技术,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有效减少牛羊脑包虫病等疾病的出现,强化牛羊养殖管理,促进牛羊健康生长,保障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