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次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乌玛塘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拉萨 851500)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的一种以高温、肺炎、急性肠胃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致死性传染病。巴氏杆菌为无芽孢,不运动,兼性厌氧,菌体两端常染色浓重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分为溶血巴氏杆菌、多杀巴氏杆菌、尿巴氏杆菌、嗜肺巴氏杆菌及鸭疫巴氏杆菌这五种[1]。
巴氏杆菌是一种病原体,该病原体可导致牛、猪、羊、马等多种禽畜患病,
禽畜患染上巴氏杆菌后,如果是慢性,就会出现局部化脓性验证、萎缩性鼻炎及关节炎等病症,如果是急性,就会出现出血性败血症状,出现该症状后,动物会在短时间内死亡[2]。
牛巴氏杆菌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复杂性,常会在未发现传染源、未察觉异常时突然爆发。现在,对于巴氏杆菌的流行原因也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动物在发病前已经携带病原菌,再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式的的使动物最终发病。
根据有关研究可知,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爆发与养殖环境有一定关系。当牛群居住环境潮湿、寒冷、或闷热、通风不畅、拥挤、脏乱等时,牛患染寄生虫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机体抵抗力下降,牛发病的几率也会上升。此外,养殖地长期阴雨连绵,牦牛营养物质摄入少及突然改变饲料等也会导致牦牛抗病力下降,病菌乘虚侵入牦牛体内,最终造成牦牛发病甚至死亡。当前有部分人员养殖观念、养殖技术比较落后,在养殖过程中不注重养殖措施的规范化,平时不能定期清理环境,不注重消毒杀菌,不重视环境监测,最终造成疫病大规模爆发。
研究发现,荚膜B群与荚膜A群是最主要的对牛致病的巴氏杆菌,荚膜B群会引起牛出败血性败血症,荚膜A群会导致牛染上传染性肺炎。牦牛巴氏杆菌病具有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等特点[3]。牦牛患染巴氏杆菌病菌的临床表现是: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数小时内死亡。一些病牛会出现食欲下降、腹泻、消瘦、眼睛结膜充血且潮红、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等现象。
牛巴氏杆菌病具有发病速度快、致死速度快等特点,所以诊断具有难度,尚未诊断出病型病因牛便暴毙身亡的情况十分常见。尽管难诊断,但目前国内外还是发展出了适用于牛炭疽病诊断的方法:
一是根据临床症状诊断。牦牛患染上巴氏杆菌病后,会出现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牦牛出现这些症状就需提高警惕。
二是结合经验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上巴氏杆菌病与炭疽病的症状比较相似,需做好分析与鉴别,牛患染上巴氏杆菌病与炭疽病后,都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速、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但与巴氏杆菌病不同的是,炭疽病还会导致牦牛除胸部与颈部之外的其他部位也出现病变,病牛濒临死亡时,会从天然孔流出紫黑色血液,且血液不能正常凝固。另外,如果牦牛患的是炭疽病,那么在病牛的胸前、臀部、背部及腰部、肩部等都会出现明显的气性炎性肿胀,肿胀部位皮肤温度低,皮肤干燥。根据临床症状诊断时需对这些情况加以鉴别。
三是将临床症状检查与涂片检查、病原分析与抗原监测等几种方法综合使用。先通过观察病牛临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然后再尽快采集分析病原,进行抗原检测,通过实验室诊断、镜检、动物接种、串珠实验等得到最终的诊断结果,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诊疗,将病牛死亡的几率降到最低[4]。
为诊断病情,可无菌采取血液、肺脏、肝脏等病料接种鲜血琼脂平皿或肺疫平皿进行细菌分离。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平皿上主要形成光滑、湿润、灰白色菌落,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较小。分离的细菌可通过生化反应进一步确诊。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及病型,需进行PCR检测技术具体的检测过程及方法氏:
抽提出细菌基因组,参照有关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加,运用多重PCR对多杀性几巴氏杆菌进行荚膜定群,对疾病类型与疾病产生原因做进一步诊断。
巴氏杆菌病传播途径多,致死率高,危害性大,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态度认真做好疫病防控。有关部门与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需认真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加大疫病防控强度,实现对疫病传播范围以及疫病损失的严格控制。具体的疫病预防措施有:
3.1.1 规范养殖
临床上加强饲养管理,做到规范化养殖。养殖人员做好对养殖环境的管理,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牛圈内通风良好,防止细菌滋生。控制牛圈内的温湿度,牛圈内不宜过于潮湿,温差不能过大,药避免牛群受寒受热。西藏地区白天夜晚温差大,所以一定要做好控温工作。每天对养殖场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进行监测,并根据牦牛的生存需求对各环境条件进行标准化控制。在饲料搭配、食物搭配方面也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做到标准化饲养管理。另外,控制好养殖密度,饲养密度过大疫病的防治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控制密度,避免牛群过于集中[5]。
3.1.2 病牛隔离
平时养殖以及工作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有可疑病例必须及时果断采取隔离与疫病上报措施。将病牛隔离,并主动向有关防控部门报告疫情,然后积极配合政府机构将病牛运输到规定疫区实施封锁隔离。养殖人员要转变传统落后的观点,不做出发现疫病不上报私自杀死并将病牛尸体随意抛弃或是喂食其他动物的错误行为。对因巴氏杆菌病死亡的牛尸,做规范化、无毒化、无污染化处理。具体的处理措施是:将尸体并不透明容器包装,运输到指定地点销毁,不能将其售卖交易。
3.1.3 药物防治
牛群中如果出现一例巴氏杆菌病,及时对整个牛群进行测温检查,对检测出的体温升高的可疑牛,注射适量的抵抗性药物,对有表现出其它临床症状的病牛给予更全面的诊疗与管理。
3.1.4 养殖场消毒杀菌处理
全面、彻底的消毒有助于预防牛巴氏杆菌病病例的出现。在对养殖场及周边规范、全面消毒后,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就被消灭,病员传播途径被切断,疫病就不会蔓延,因此消毒应随时进行。在没有病例出现时,对养殖牦牛的牛圈、草场、围栏及养殖用具与物品随时消毒。使用百毒杀、强力消毒灵、敌非特等消毒剂,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消毒效果。消毒频率可为2天1次。养殖过程中,要有预防、防范巴氏杆菌病的意识,要根据具体的养殖条件、牦牛体质以及以往的疫病防控经验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毒工作。如根据以往疫病防控记录及长期的养殖经验,确定出疫病流行季节,然后在这些时间内加大消毒力度。牛群中出现巴氏杆菌病病例后,及时、彻底、全面地清扫养殖场,对场地、用具、牛食槽等进行全面消毒,将粪便、垫料等食用焚烧的方法进行销毁,防止病菌大范围扩散。
3.1.5 疫苗预防
给牦牛接种疫苗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巴氏杆菌病的措施。每年为牦牛注射2次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提高牦牛抗病毒能力,降低巴氏杆菌病爆发率。
3.1.6 病情监测
当前一些养殖人员的养殖观念、疫病防控理念比较滞后,对于牛巴氏杆菌病,主要是以后期治疗为主,忽视前期的预防工作。这样的养殖思想不仅导致疫病爆发率增加,而且造成疫病防控、牛场养殖成本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因此在后期的养殖经营过程中,应当及时更新养殖知识,更新疫病防控观念,加大疫病预防投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开展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具体来说就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勤于观察,平时饲养时留心观察肉牛的进食、体温、精神等情况。在发现问题后就迅速做出处理,有效防止疫病大范围传播。另外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在养殖场内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利用智能监测设备每天测量肉牛体温、监测肉牛的精神状态等,真正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防控。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杀菌,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养殖场内的病菌,降低疫病爆发率。
3.1.7 其他预防措施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疫病应急相应机制进行优化创新,让各项疫病防控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如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调整疫病防控方案,提高各防控方案的可操作性。做好对牧民的教育宣传,不断更新牧民养殖知识,更新疫病防控观念,加大疫病预防投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开展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在西藏当雄牧区推广智能监测设备,利用智能监测设备每天测量牛体温、监测肉牛的精神状态等,真正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防控。加快推进现代化技术在动物检疫、疫病防控等工作中的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牛炭疽病防控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如在养殖阶段,利用电子耳标以及二维码技术对动物进行标识,并建立起动物档案,对动物在每一个生长阶段的健康状态、疫病防控记录等详细记录[6]。
牦牛患染上巴氏杆菌病后,及时给予药物治疗。由于牦牛性野力气大,所以强制牦牛口服药物有一定难度,建议采用注射给药的方法,或者是将药物拌入饲料内,让病牛尽快食入。注射药物以抗生素为主,磺胺类、头孢类、四环素类药物对巴氏杆菌有比较好的抑制效果。在给与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牦牛饮食,给牦牛口服适量的补液盐,在饮用水或饲料中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有效地增强牦牛抗应激能力,提高牦牛治愈率。牦牛患染上巴氏杆菌病后,呼吸系统会出现病变,会出现呼吸困难现象,进而引发机体缺氧,时间稍长时牦牛就会窒息死亡。此外,巴氏杆菌病会引起牦牛血液中的碱储物质降低,细胞代谢受到影响,牦牛身体机能的运转严重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可给牦牛用一些辅助性药物,如中药黄芪(煮水后饮用)等,借助药物提高病牛的抗应激与抗病毒能力[7~8]。
多杀性质巴氏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在治疗时需选择2种以上抗生素,同时施用具有预防继发感染及消炎作用的中药,标本兼治,最大的程度地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使用药物治疗时,上午给与病牛甲氧嘧啶注射液与复方磺胺,使用剂量0.05 ml/kg,1次/d,连续使用3 d。下午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0%的安钠加注射液、5%的葡萄糖氯化钠,使用剂量分别是4 ml/kg、20 ml、100 ml,1次/d,连续使用3 d。
要想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采用西药、中药联合治疗,在为病牛施用西药的同时还给病牛煎服中药。称取甘草20 g,海金沙、山豆根、麦冬、银花、射干、苦参各30 g,水煎服,1剂1d,连服3 d。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注意,巴氏杆菌的耐药性强,治疗周期长,不容易痊愈,所以治疗周期内禁停药,如果中途停药有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最终造成病牛死亡。
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危害性大。牛巴氏杆菌病对西藏当雄地区的牦牛养殖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该种病的流行使当地养殖户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让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因此对牛巴氏杆菌病,需做到重防重视治,采取预防+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有效预防巴氏杆菌病的流行或控制巴氏杆菌病传播范围,减轻巴氏杆菌病对当地牦牛养殖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