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0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着手,通过反思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应对方式,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三重层面创造性地回答了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向生态社会转型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二〇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远景目标、完成“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刻不容缓。深入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因由,廓清逻辑架构,把握实践路径,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新时代生态发展格局,传播生态经验与智慧,是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价值所在。
恪守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聚焦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生态困境所作出的科学性回答。
1.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早期探索阶段(1949—1977年)、确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初始阶段(1978—1991年)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阶段(1992—2001年),从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成熟阶段(2002—2011年)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诠释的升华阶段(2012年至今)。在党、国家和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征程中,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乐享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却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并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以国际性环境问题酸雨为例,2012年我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6月6日,http://www.cnemc.cn/jcbg/zghjzkgb/201306/P020181010526740799816.pdf,2022年2月6日。,2020年我国酸雨区面积约46.6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8%(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21年5月27日,http://www.cnemc.cn/jcbg/zghjzkgb/202105/W020210527493805924492.pdf,2022年2月7日。,下降幅度为60.7%,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也由2012年的2117.6万吨(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21年5月27日,http://www.cnemc.cn/jcbg/zghjzkgb/202105/W020210527493805924492.pdf,2022年2月7日。减少至2019年的457.3万吨(4)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21年8月27日,https://www.mee.gov.cn/hjzl/sthjzk/sthjtjnb/202108/W020210827611248993188.pdf,2022年2月7日。,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取得重大发展。但雾霾呈季节性、整体性频发特点,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水资源缺乏、土地荒漠化等导致湿地面积急剧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矿产资源等战略性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恶化导致的极端性气候灾害频发等环境问题仍困扰着我国新时期的发展。多重环境问题使我国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三期叠加意味着我国正在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5)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由哈佛大学终身教授TheodorePanayotou于1993年提出,该曲线揭示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环境污染程度先因经济发展而加剧,但当经济发展到达一定水平接近某个临界点或“拐点”(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等)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达到顶峰,随后环境污染程度伴随经济发展由高趋低,环境质量由此逐步改善。的拐点,生态治理效果并不稳定,一旦松懈就会出现反复。因此如何彻底告别不可持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破除传统发展范式、形成新型发展范式是时代之问,需要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做出回答。
2.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美好需求的宗旨旨归。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需求,“盼环保”替代“盼温饱”成为其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层次需求。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态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亟需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清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开展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这一生态实践需要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需要正确的理论引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对人民群众希望拥有优美健康绿色生产生活环境的积极回应。
1.破除全球生态危机的使命担当。人类通过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但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1页。。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造就了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惊人。资本主义无偿占有、使用自然这一生产要素,对自然环境大肆破坏,造成了臭氧层漏洞、森林锐减、垃圾污染、物种灭绝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远远超过了自然界实现自我修复的底线,使得“世界已经处于危险的顶点,处于灾难的边缘”(7)聂长久:《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年第2期,第95—99页。。显然,工业文明与生态危机之间具有对抗的同步性,这决定了人类在工业文明范式内无法寻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路径。中国则坚决拒绝依靠掠夺资源、转移污染等手段发展工业文明。21世纪必将以良性竞争为主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立足于反思和超越现有工业发展模式,承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指引着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确定了终极发展目标。
2.挫败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政治需要。自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制约、偏见始终存在。随着我国持续深化改革,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所创造的发展奇迹使资本主义刻意制造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而生态文明建设又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必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这一特性使全球生态问题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资本主义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借口,“中国环境威胁论”由此产生。“中国环境威胁论”认为,中国人均GDP每增加1美元的背后都是对自然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必然会对世界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的污染和破坏。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的环保责任的重压,为了规避在环境问题上的“修昔底德陷阱”,从源头上根除“中国环境威胁论”,主动向全球展示中国的环保成果,分享中国的环保经验,改善国际形象,维护生态公平与正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政治担当和国际责任,向生态问题宣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从在陕北梁家河为解决树木砍伐问题建成第一口沼气池到河北正定制订发展规划严禁污染搬家、下乡,从福建要求合理使用水资源到浙江推广余村模式,从“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再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四十多年来一直在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持久思考和深刻论述,其对于如何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逐渐向构建理想体系的纵深推进。
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自然史”与“人类史”相统一的思想基础上,依据自然、生态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进规律,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绿色浙江》,《求是》2003年第13期,第42—44页。思想。这一思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厘清并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历史内质,并根据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生态环境所蕴含的历史性价值进行了目标定位,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观的生态史学思想。这一思想也是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清醒认识生态文明发展趋势进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唯物辩证法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对传统的生产力概念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经济学思想。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推动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协同发展、相得益彰,放弃赚快钱法、大开发的老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从‘环境换取增长’转变为‘环境优化增长’,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难’向‘双赢’转变”(9)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与目标。
3.山水林田湖草冰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系统自然观为思想研究基础和思维方法,“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及山下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10)《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2021年,第156页。,发现并揭示了人、水、山、田、树、土之间的生化循环,从而科学阐明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人与自然只有借助物质变化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本体论思想成为其生态文明观的立论根基。因此建设山水林天湖草冰沙生命共同体,采取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使资源得以逐步休养生息,不断改善生态状况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准则和重要实践途径。
4.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此为原则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蓝色也是幸福”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既确立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也将生态正义融入其生态文明观,奠定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基调,即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指向是广大人民群众,确保他们的生态权益符合他们的利益诉求,也是构建生态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实现的系统性工程,而占据基础性地位的是推动实现自然物质条件的持续性。为夯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工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中,应坚持以下六个建设思路。
1.实施人口绿色发展计划。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是如何实现人口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如何实现个体财富水平及幸福指数与全社会整体财富水平及幸福指数的同步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需要通过必要的条件实现的。因此,必须以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为主旨,大力实施人口绿色发展计划。
2.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供给是贯穿其始终的矛盾,是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实现的关键性问题,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在实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资源中达到和谐。
3.加快推动能源领域的革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能源占据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只有建设能源低碳型社会,通过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全方位推动能源领域的改革,才能有效解决能源问题,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4.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环境作为人类废弃物接收场所的用途始终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损害群众生态权益的生态问题必然会产生。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因此必须重点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对水、土壤、大气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生态服务性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只有实施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程,才能确保山、水、林、田、湖、草的有序可持续发展。
6.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国众多的山、水等自然资源既为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优厚的先天性条件,但也增加了其遭受自然灾害的危险。因此必须着力建设灾害防减型社会,“高度重视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阈值”(11)张云飞:《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86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提升全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依靠优化国土空间实施立体化生态建设方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
1.优化国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载体的功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国土的三个功能分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次对应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要求。因此必须坚持国土建设多规合一原则,重视空间规划管理工作。
2.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一定的空间依据,人类生产、生活的大型必要场所即城市就成为重要的空间节点,而能够实现人与经济活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生态城市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实现目标。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的现时代,按照海绵城市等生态城市建设范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势在必行。
3.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在巩固提升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重点持续推进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奋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才能让群众真正有获得感幸福感。
4.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推进是实现区域协调的必然要求,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开展区域内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生态共治等重点工作。
强化国内生态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指向,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和红线,以保障国内生态治理的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12)《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强调: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6月19日,第1版。,为坚守生态底线,必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如森林红线、湿地红线等,构筑完善生态治理的底线标准。其次,强化国内治理必须有完善健全的体制机制。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覆盖面广泛,涉及领域多,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及制度体系建设”(13)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第4—19页。,使系统、科学的体制机制成为推进国内生态治理的有力支撑,奠定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最后,严格的监督检查是生态治理的重要保障。生态治理的最终成效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但也需要严格的监督检查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体制机制发挥作用。“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制度”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实践要求,也是及时发现、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举措。
中国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层面、写入执政党行动纲领的国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价值在于对全球人类的生态关切,坚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14)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第4—19页。的探索与创新。
1.呼吁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挑战,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携手共建美好家园。(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12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强调,要“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25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现世界各国共建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为国际底蕴,体现了共谋国际生态治理的美好愿景,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与中国智慧。
2.通过南南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生态治理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缺乏资金、技术等条件,我国倡导在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采取全局谋划、重点推动、整体落实的策略,通过知识分享、人力资源建设、财政支持等具体政策措施,尽最大努力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保护和发展两大难题提供帮助。
3.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一带一路”等多边合作机制,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面对全球性生态挑战,携手改善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38页。“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也是深化生态环境合作的绿色丝绸之路。我国借助“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去绿色发展观念、生态发展技术、生态合作项目等,以实际行动为相关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生态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分析、判断,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探索绿色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是应对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压力大、生态修复工作任务重的必由之路。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27日,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22年2月10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决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有效地进行。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原则。
首先,明确党委在建立环境治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综合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实施主体,人民群众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治理的主体支撑。但市场经济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的软弱性导致参与生态治理的主体存在失灵(失效)的风险,需要各级党组织发挥部署领导作用,自觉担当政治、企业、公众、社会四方在生态治理中共建共治的发起人、召集者和监督方。因此,只有坚持发动社会多方参与生态建设与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相结合,才能形成在生态治理行为主体上广泛集聚社会力量、在领导主体上齐抓共管的局面。
其次,明确党委在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中的领导作用。当前推进大部制改革是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九龙治水”的必要举措,但改革进程中必然涉及机构职能优化、复杂利益格局调整等问题,必须依靠党委在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层面的强有力责任担当。同时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使政府通过大部制改革规避“大政府”倾向,成为“好政府”“强政府”,担负起绿色政府的的使命职责,从而使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得到有效的行政保障。
最后,明确党委在深化生态治理领域“多规合一”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涵盖人口、环境、防灾减灾、生态安全、能源、资源等多方面具体规划,需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各专项规划的约束指导,需要从各领域交互发展的角度推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与生态文明领域相关规划的有机统一,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实现国家总体规划与生态文明领域规划的有效衔接,这意味着“多规合一”需要解决多个不同部门的协同、整合等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在“多规合一”中的核心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19)习近平:《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批示》,2018年3月5日,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305/c385476-29847865.html,2022年2月10日。。因此首先,要充分发挥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规范、约束作用,构建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如完善各类环境污染防治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管理制度、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等各类规范性制度,创新生态红线制度,改进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全民参与激励机制、生态经济激励机制等。与此同时,要注重完善督查机制。如前所述,环保督查是我国为了进一步确保环境整治成效而开展的环保检查、巡视机制,为有效解决我国区域性环境问题开辟了新路径。尤其是环保督查组的成立、“绿盾”行动的开展和《环境保护督查方案》的制定,使我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力度。云南洱海的水质污染问题、湖南湘潭码头污水直排污染湘江问题、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山西临汾市空气监测数据造假等大量生态问题被发现整改,彰显了中共中央在生态问题上的零容忍。“十四五”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关键时期,仍需紧紧依靠环保巡视督查机制,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其次,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要求。注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全局性,在着力推进顶层设计的同时,改革涉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各类基础性制度,明确跨区域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并完善相关机构设置。最后,加快落实科学的生态文明考评机制。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历程已表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只能是破坏性发展,生态修复的投入远大于破坏性发展带来的收益。因此必须彻底破除以GDP论一切的落后发展观念,“使经济回嵌社会,缓解环境和社会‘双透支’遗留的种种矛盾”(20)温铁军等:《居安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年,第316页。,建立以生态效益为主导,涵盖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生态指标,强调以绿色发展指标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并使之成为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与水平的风向标、指挥棒。
通过最严密的生态法治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法治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重要前提。从生态实践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还触及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与企业、政府、人民群众等利益主体相关联。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序平稳推进,就必须健全生态法治建设,以最严的生态法治观抓住生态文明的“牛鼻子”。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生态法治体系。从198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到2013年进行首次重大修改,更加突出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突出公众参与监督、加强工业环保约束等,我国形成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同时,围绕《环境保护法》这一基本法律,国家和地方又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能够切实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类生态建设问题,也使各项环保措施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落实到位,依靠法治科学协调和正确处理生态、经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法规授予社会大众平等的环境基本权,保障其平等地享有生态福利、享受生态产品,以此确立社会大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坚守,促使社会大众依靠环境法律法规去解决生态问题与矛盾。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生态文明领域中新出现的或原有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导向真正落到实处。
简单地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义,而是要确立“跳出环境看环境”的思维逻辑,使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文化、社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引领系统性变革。建设好“美丽中国”,确保生态名片不褪色,就“必须有清晰的生态定位”(21)刘小勤:《生态安全视阈的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年,第145页。,深刻认识到“舍弃一些经济效益,会暂时影响部分人的物质丰足程度,但是如果舍弃生态效益,则会损害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的生存基础”(22)刘湘荣等著:《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应坚持在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在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上做加法,促进发展方式实现质的转变,将优化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化的产业系统”(23)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92页。作为第一发展要务。首先,在生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立足其发展基础和产业基础,以发展科技为主导,培育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如电子信息、通讯中断、生物和新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并在放贷、税率等方面进行调整,鼓励产业发展。其次,在我国生态经济发展领域中居于发达地位的地区,应深度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绿色材料、绿色能源、节能环保、新动力汽车等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保持生态经济优先,持续稳固生态经济领域优势,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积累与基础。最后,要加大第三产业比重,构建完善现代服务体系。尤其要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商贸服务、旅游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普及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
社会公众既是生态环境的制造者、使用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毁坏者、迫害者。尤其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社会大众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质资料及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是数量庞大的。只有在人民大众中厚植生态文明意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和行为依据,才能从思想上、实践上获得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凝聚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全民参与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绿色文化的推广普及。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创新利用电视公益广告、网络新媒体等各种渠道和途径,用简明有趣、喜闻乐见、富有教育启发意义、能够引起社会大众共鸣的内容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养成绿色生活的生产生活习惯,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体系,为生态文明教育实现常态化提供支撑,为实现社会观念的变革提供依据,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为荣,污染环境、破坏自然可耻的氛围,使生态文明教育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的目标,也为构建一主多元的环境治理体系奠定观念基础。同时,改革社会观念还要建立、畅通、拓展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治理的渠道与路径,例如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座谈会、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听证会等,并逐步完善参与机制,使公众真正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只有不断提升公众参与的质量,才能缩短其从自觉到自为参与环境建设的过程,主动担当起应尽的环境责任,使社会生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最终构建起长久维护建设成果、防止生态问题复发的思想基础和理念。
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全球环境问题中独善其身,必须携手共同应对生态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也强调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24)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第4—19页。。因此应加快国际合作,通过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共享观、生态开放观。首先应主导建立常态化的以加强绿色生态发展为主题的国家交流、合作机制。中国要积极发挥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作用,既要积极引入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绿色技术,增强本国绿色生态发展的水平与能力,也要主动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绿色科技、环保技术等。同时也要加快与世界各国进行生态合作的制度设计,加大在绿色环保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坚力度,完善共同面对、处理环境问题的机制体制,在全球确立命运与共的思想理念。其次,要进一步创新“一带一路”沿线的生态绿色发展体系。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专项的生态发展基金,并使这一基金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环境问题治理、改善,还可利用这一专项基金鼓励推动沿线国家、企业加快技术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专门性的机构督促沿线区域的合作。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援助,深化“6个100”(25)“6个100”项目包括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项目支持,推动与沿线国家在“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环保等领域务实合作”(26)习近平:《携手合作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7日,第1版。,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最后,中国要踊跃参与到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相关规则、机制的制定,积极贡献中国的生态建设智慧和经验。要继续充分发挥中国在联合国推动生态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遵循既坚持自身的立场、又从全世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的原则,大力参与到与全球生态治理相关的国际论坛、多国峰会等,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向代表全人类利益的开放包容局面发展。近年来,中国广泛参与到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会议、多边或双边协议等,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国家,同时还专门设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基金,帮助不发达国家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如2022年1月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3000套家用太阳能电源系统,为巴基斯坦节能绿色照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及向全世界作出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等,这些实践行动充分表明了中国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中强烈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及参与国际生态治理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