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泽宇
一天早上,蒋应成接到车行打来的电话,一辆兰博基尼漆面受损,希望他能过去看看。豪车的维修费用高昂,一般的维修师傅不敢轻易动手,这种“棘手”的情况出现时,很多车行会找蒋应成帮忙。
到达现场,穿好工作服,揭开车衣,蒋应成仔细摸了摸漆面受损的地方,然后在一堆瓶瓶罐罐中找了八种颜料,把它们调成和车身一致的颜色,戴上面具,开始修复工作。
拉着一个半人高的工作箱到处去“救急”,是蒋应成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一天。“我们做汽车喷漆,就相当于人的皮肤科,把我们比作‘汽车医生,我觉得挺合理的。”
1996 年,蒋应成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大寨门村。他三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不到一年后母亲改嫁,把蒋应成和弟弟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
“在农村,爷爷奶奶撫养我们两个太困难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初中毕业后蒋应成就不想继续读书了,想出去打工赚钱。大伯对他说:“起码要学一门技术,以后才能养活自己,你和弟弟的学费,我出!”
蒋应成听说学汽车维修的人少,累一点,但工资高,他心动了。于是,这个村里娃儿进入了云南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
2012 年,杭州技师学院来到云南,择优重点培养一批学生,16 岁的蒋应成入选,从此来到杭州,开始专业学习汽车整形与涂装。
这所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技能运动会,蒋应成报名参加,结果拿了汽车喷漆项目的一等奖。学校老师打电话问他:“有一个比赛,你想不想试试?”
2017 年10 月19 日, 第44 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布扎比举行,蒋应成代表中国参加。在这个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赛场上,集结了各国最高职业技能水平的选手。蒋应成没敢多想:“最多拿个银牌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上一届就是冠军。”
两年前,蒋应成的师兄杨金龙站上了第43 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最高领奖台。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这个项目上蝉联。
其实在杨金龙夺冠的那届世界技能大赛举行前,蒋应成在汽车喷漆项目的全国选拔赛中已经拔尖,并进入国家集训队训练。但在最后的选拔赛上,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蒋应成只拿到了第二名,失去了参加世界大赛的资格。从那以后,这个小伙子成了训练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比赛持续时间长,需要良好的体能,蒋应成每天早上6 点起床跑步,7 点半开始训练,一天有超过15 小时待在车间。
汽车喷漆比赛包含图案制作、调色、叶子板修补、整车贴护、三工序标准喷涂等项目,每个环节都有精确的数据标准。大赛要求喷涂每层油漆的厚度误差不超过0.01 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六分之一,几乎达到了手工技术的极限。
要守住这0.01 毫米,就要不断地训练双手的稳定性,为此,蒋应成给自己制订了很多练习方法:用喷枪的时候,在手腕上挂一瓶矿泉水;用打磨枪磨鸡蛋,直到蛋壳去掉了,但鸡蛋膜不破……
“我是个有点强迫症的人”,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蒋应成就会一直练。几年来,他每天在四五十摄氏度的车间里待着,汗水打湿的训练服就有七八套,车间大楼里,人们每天来了又去,常常只剩下蒋应成的喷枪声半夜还在回响。
最终,蒋应成在第44 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中获得了冠军。当主持人念出“蒋应成,China”时,他披着五星红旗冲上领奖台,实现了中国也是大赛历史上该项目上的首次冠军蝉联。
“要么带着技术,要么带着成绩,否则你就别回来!”蒋应成一直记得大伯的这句话。“做不出成绩就不回去,我一直抱着这种决心。”
2018 年4 月10 日,杭州技师学院策划了一场“送冠军回家乡”的活动,蒋应成的母校施甸县何元中学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站在母校的讲台上,蒋应成穿上了站在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上的国家队队服。他说:“虽然我从小没有爸妈,童年失去的东西可能很多,但长大了,通过自己的努力,那些失去的东西都会回来的。”
现在,蒋应成是杭州技师学院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的一名老师。除了经常接到车行打来的“求助电话”,每周还会给学生们上16 节专业课。
“我们学校的汽车喷漆实训室,是目前国内技校里最先进的。用的是环保水性油漆,练习喷涂的门板是奔驰车的门板,实训室每天实操耗费的材料大概在5000 元,都是学校提供的。”
尽管如此,蒋应成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发现,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我也能理解他们,汽车喷漆需要日复一日地重复机械性的动作,是很枯燥乏味的。”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个专业的意义,他进行了一场“人机大战”教学。
汽车喷涂的流水线上,机器代替人工喷涂的比例逐渐提升,比赛开始前,学生们普遍不看好蒋应成,“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机器肯定会赢”……但是蒋应成很淡定,他像平时一样穿好防护服,戴上面具,安装喷枪……比赛结束,蒋应成喷涂的版面误差是180 ?190 微米,而机器人的误差是321 ?340 微米。
“机器取代人完成汽车喷漆,是未来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一种精神,通过不断的练习,人工喷涂的精度是可以媲美机器的。”
2021 年,蒋应成获得了第25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工作之外,他还在贫困山区的技术学校成立了几个“大师工作室”,通过定期现场教学,把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带给那里的孩子。
对于未来,蒋应成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工匠。”
(摘自《中国青年》2021 年第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