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英
杨锐
“国家公园是我愿意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播种的种子、去浇灌的幼苗、去守护的大树。”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说。
从毛头小伙到两鬓斑白,杨锐从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研究已20年。在他看来,国家公园是美丽国土中最靓丽的部分,能为每个人提供真善美的体验。日前,他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谈及国家公园未来发展,用了一个词表达心声:令人期待。
“国家公园不仅拥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也蕴含精神文化等复合价值,应当加强国家公园文化建设。”2022年10月12日,在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之际,杨锐受邀出席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时发出上述呼吁。
杨锐如此看重国家公园的精神文化价值建设,源自20年前的一次巅峰体验。
2002年秋季,杨锐赴云南西北部的梅里雪山考察,那里位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山间垂直带上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先后呈现于眼前,生态原真性令他陶醉。
2020年秋,杨锐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考察验收组组长,辗转青海省多个地方考察,深入牧民家中交流。牧民们对国家公园表露出来的热情,令他感动。
一日清晨,杨锐掀开帐篷,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过去曾在书本上读过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等文字,瞬间化为切身感受。
那个瞬间令杨锐受到震撼,他希望中国有更多如梅里雪山般景观壮美、生态优良的自然区域,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体验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此行也令他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自然保护领域,并积极推动国家公园建设。此前,杨锐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任副教授,专业领域在当时炙手可热。他毅然转身时,“国家公园”这一概念在国内仍属于新生事物,并不被学界看好。
2003年,杨锐的博士论文《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2021年,中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目前,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已初步成型,管理体制也基本建立,但在管理、治理、技术各层面依然有待进一步理顺。杨锐表示,这就如同和面,面团和起来后要经过发酵,还得从不同角度施加力量,才能揉成和顺状态。
如将国家公园建设比作一棵大树,对相关理论、技术和实践案例的研究是重要枝干,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就是枝干上的成果之一。
研究院于2018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定位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聚集了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法学等多学科力量。
4年来,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吸收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研究院出版了8部专著,其中包括我国第一部国家公园规划相关教材。2021年,研究院开设了清华大学全球公开课《中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线上线下听课人次达135万……
“国家公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建起来,作为千年大计,会延续在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手里。我们这代人要把研究和实践的基础打好,把一些最根本的问题解决掉。”杨锐说,“总之要行稳致远。”
“如火如荼。”研究院院长助理赵智聪如此形容当前国家公园研究的状态,“从大专院校到普通高校、到研究生,各级别的教材都已经在筹划之中。”赵智聪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一领域的整体氛围正越来越好,机会越来越多,人才需求也非常大,期待有更多年轻人投身进来。
3月12日,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黄河源头“姊妹湖”之一扎陵湖风光( 吕雪莉/ 摄)
目前,国家公园研究已成为学界热点,研究方向包括立法、社区、生物多样性、系统连通性、特许经营等。杨锐认为:“总体而言,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从宏观层面到技术层面,乃至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仍需要不断深化。尤其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建设国家公园对研究的需求非常迫切。”
多年前,杨锐在澳大利亚蓝山国家公园考察时,发现当地原住民与国家公园管理方的关系颇为紧张。那么,如何将社区力量转化为积极的建设力量,既是难点,也一直是他探索的重点。
中国人口多、密度大,在每个国家公园域内和周边,有大量社区、村落散布,如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社区人口逾10万,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口密度虽不高,但绝对数量亦超过6万。此外,土地管理复杂程度高,亦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国家公园建设成功与否,衡量标准就是社区治理成功与否。”杨锐直言。
2016年的试点期间,杨锐团队在承担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片区总体规划时,就建议在当地每一户牧民家中,设立一个生态公益岗位,即一户一岗。目前,这里共有1.72万名生态管护员,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2020年秋,杨锐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考察验收组组长,辗转青海省多个地方考察,深入牧民家中交流。牧民们对国家公园表露出来的热情,令他感动。
“你看,我也是国家的人了呢!”有的牧民拍着身上的生态管护员制服,无比自豪地对杨锐说。
在梅里雪山的巅峰体验,杨锐希望能让更多人体会到。当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也被用在課件PPT上。照片中,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白雪皑皑、高耸入云,山脚的小村庄绿树环绕,静谧祥和。
赵智聪多次听过梅里雪山的故事,她曾特意前往照片拍摄地,同样被卡瓦格博峰的美丽与壮观所震撼。
2018年9月,赵智聪和团队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考察,最后一站是青海可可西里,此前一年这里刚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连日的颠簸车程让大家疲累不已。在野外,大家很难吃到一口热饭,渴了便抓一把雪,车辆抛锚是常态……
某日,大家在车上看到前方有棕熊的身影。这是赵智聪第一次在野外看到棕熊,熊妈妈带着三只小熊宝宝在湖边喝水、玩耍。棕熊一家的自在与快乐,令她深受触动而流泪,也体悟到了管护员辛苦工作的意义所在。
那时赵智聪刚成为妈妈不久,当时冒出的念头就是:一定要让孩子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国家公园应该是我们和动物共同的家园,能让它们长久地快乐下去,人类也能长久地享受这种和谐的快乐。”赵智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