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如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某在建高速公路K88+815—K89+000段右侧深挖路堑边坡原设计高度达95.2 m,共12级边坡,边坡地质主要为上覆薄层黄土,下伏全风化-中风化泥岩夹砂岩。通过现场调查,2021年5月边坡已开挖至第三级,但边坡未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加固。2021年10月,遭受了罕见的秋季强降雨天气。2021年11月下旬,边坡坡面出现开裂,裂缝开始呈现闭合状态,至12月初,开裂变形逐渐变大,顶部最大裂缝宽约2 m,除了坡面有裂缝,坡顶出现裂缝群,裂缝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2021年12月下旬,第四至十级边坡发生滑塌,下滑方向为与路线方向成40°左右,滑体最大深度约23 m,边坡后缘及侧缘产生裂缝,滑体周界清晰,前缘剪出口明显,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该深挖路堑边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深挖路堑位于构造剥蚀低中山区,路堑范围内微地貌为基岩缓坡、冲沟、陡坎,地形起伏较大,地势两侧低中间高,路堑开挖范围内植被较发育。
根据勘察结果,路堑边坡由第四系上更新统(Q3dpl)粉质黏土、碎石土和三叠系二马营组(T2er)砂泥岩组成。地层特征见表1所示。
表1 工程规模及造价比较表
表1 深挖路堑地层特征表
项目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的Ⅳ级构造单元沁水块坳中的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带,南北长约140 km,东西宽约20 km,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下三叠统。该褶带走向北北东,褶皱排列较为紧密,单个褶曲宽度2~3 km,两翼倾角10°~40°。未见地下水和地表水分布,滑体前缘有零星泉点分布呈渗水状。
K88+815—K89+020段深挖路堑边坡,边坡共12级,除第三级与第六级平台分别为14 m、4 m宽外,其余每8 m高设2 m宽平台;第一级至第三级边坡为中风化泥岩夹砂岩,坡率为1∶0.75,采用框架锚杆(索)+植草袋防护,锚杆长9.0 m;第四级至第六级边坡为强风化泥岩夹砂岩,坡率为1∶1.5,采用框架锚杆+植草袋防护,锚杆长4.5 m;第七、八级边坡为全风化泥岩夹砂岩,坡率1∶1.5,采用框架锚杆+植草袋防护,锚杆长4.5 m或9 m;第九、十级边坡为碎石土,较松散,坡率1∶1.5,采用框架锚杆+植草袋防护,锚杆长4.5 m;第十一级及以上为可塑粉质黏土,坡率为1∶1.5,边坡植草绿化。
该路段边坡滑动面位于全风化与中风化泥岩夹砂岩交界处,滑体平面上呈半圆形,主轴长约145 m,宽约 87 m,总面积约 12 615 m2,滑体最大厚度约23.0 m,平均厚度16.5 m,总体积约21万m3,初步定义为中小型浅层工程滑坡。边坡主滑动方向160°左右,垂直于路线走向。滑体目前已经发生整体滑动,坡体变形较为剧烈,坡面裂缝发育,滑体周界清晰,受岩体两组节理裂隙控制,后缘呈陡坎状,错台高度约7.8 m,较为光滑,可见明显擦痕,小里程侧缘裂缝一直延伸至坡顶,裂缝宽 1~2 m,深约 2~4 m,大里程侧缘为一小型冲沟;前缘剪出口目前已被滑坡掩埋,剪出口位于第四级平台(宽14 m)底部坡脚附近,滑坡体块碎石多呈稍密状,且局部含孔隙水稍明显,滑体中下部相对较厚,侧缘较薄。根据我国滑坡治理前辈徐邦栋对滑坡的定义[1],通常把由人工开挖而引起的小范围内软弱带(或面)失稳仍称为边坡滑塌或边坡失稳,而不视为滑坡[2]。故该工程定义为边坡滑塌或边坡失稳更为合理。
根据地质勘察成果,结合现场实地踏勘,分析该深挖路堑边坡失稳主要原因为:
a)地质内因 岩性特征为滑体形成提供了内在基础[3]。该边坡地层岩性主要由三叠系二马营组(T2er)全-强风化泥岩夹薄层砂岩组成,全风化泥岩受差异风化控制,呈碎块状,局部呈砂糖状,球状风化。滑体整体结构较疏松,为雨水下渗提供了有利条件。全风化泥岩遇水易软化,强度降低。
b)外因 全-强风化泥岩节理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弱,边坡未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加固,边坡开挖后在大气环境的影响下全-强风化泥岩风化严重,部分已风化近土状,同时,边坡开挖采用爆破方式施工,受爆破振动影响,岩体内节理裂隙发生变形、位移,原有裂隙充填物被清除,并沿节理面产生新的裂隙,致使边坡岩体松散破碎而发生滑塌[4]。
c)诱因 项目区内2021年雨季遭遇罕见的极端暴雨,降雨持续时间长,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对坡面进行冲刷、侵蚀破坏,同时使坡脚岩体软化,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并形成软弱结构层。另一方面雨水入渗,岩体自重增加,下滑力增大,这为滑塌的形成提供了滑动条件。
2.3.1 强度参数确定及滑坡推力计算
选取主滑典型剖面(K88+977),天然重度 γ=21.5 kN/m3,根据边坡目前的稳定状态,通过反算确定一般工况下c=4.8 kPa,φ=23°;地震工况下c=4.8 kPa,φ=24.2°;安全系数取1.3。滑体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详见表2。
表2 方案技术优缺点对比表
表2 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与下滑力计算表
2.3.2 稳定性评价
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坡体侧滑的实际状态,以及现有的地质勘察资料综合分析,经计算该深挖路堑边坡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滑体后缘形成的临空面,仍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另外较差的岩土地层性质,对坡体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保证路基的安全稳定,需对该深挖路堑边坡及时进行处治。
按照“确保边坡长期稳定,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并考虑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拟对K88+815—K89+020段深挖路堑边坡滑塌失稳采用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即方案一:卸载+抗滑挡土墙+注浆微型桩支挡加固方案;方案二:设置明洞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地勘资料,对K88+820—K89+020段右侧路堑边坡进行卸载后,采用抗滑挡土墙+注浆微型桩+植草防护,同时完善排水系统设计。
3.1.1 边坡设计(卸载)
边坡第一至三级边坡为中风化泥岩夹砂岩,地层岩性较好,未发生变形破坏,坡率维持原设计。第三级平台上设置8 m高C25片石混凝土抗滑挡土墙,挡墙上边坡高2.0 m,第五至九级边坡坡率为1∶2,第十至十二级边坡坡率为1∶1.5。边坡每8 m高设平台一处,第二、四级平台宽度为4 m、第三级平台宽度为14 m、第五级平台宽度8 m,其余平台宽度均为2 m。
3.1.2 防护支挡加固
边坡第一至三级边坡维持原设计的框架锚杆(索)+植草袋防护,第三级平台上设置8 m高C25片石混凝土抗滑挡土墙,挡墙上边坡高2 m;第五至十二级边坡培50 cm厚种植土后植草绿化;第四级平台设置两排微型桩;第九与第十一级平台均设置一排微型桩加固,微型桩间距50 cm,微型桩孔径φ150 mm;顶面采用50 cm厚C25水泥混凝土现浇顶梁连接。
3.1.3 完善排水系统
完善排水设施系统设计,根据岩层情况调整平台排水沟形式。边坡两侧设置急流槽,并与平台排水沟相接,将雨水引至涵洞。
为排除坡体内的滞水或岩层裂隙水,第四级边坡出水点位置设置仰斜式泄水孔,出水量较大的部位可增设一处或多处,其余路段三级平台以上40 cm处每隔20 m设置仰斜式泄水孔一处。
图1 方案一 边坡滑塌处治设计示意图(卸载+支挡加固)
经对K88+815—K89+020段路线平纵面指标条件进行核查,可满足规范要求的隧道明洞设置桩号为K88+847—K89+011,长164 m。由于连拱隧道中隔墙厚度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中间带宽度需增加1 m,导致行车道中线位置需向两侧偏移,进而前后连接段的路线方案、桥梁设计方案均需进一步调整。鉴于该滑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滑体后缘形成的临空面,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为了保证隧道明洞施工及运营安全,需同时对滑塌边坡进行卸载与支挡防护。
3.2.1 明洞连拱设计
隧道明洞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结构,并增设钢拱架。洞外开挖边坡采用锚喷钢筋挂网防护,明洞两侧回填C15片石混凝土,洞顶回填碎石土,顶部设黏土隔水层,明洞回填完成后,完善洞顶排水系统。
3.2.2 路线方案及前后段桥梁调整设计
调整路线平面方案,将中间带宽度加宽1 m,即左线行车道向外偏移1 m,前后段4座桥梁方案重新布设,涉及路线改线,影响重大。
3.2.3 边坡滑塌处治设计
a)卸载 按照方案一对边坡进行卸载。
b)支挡、防护 第一至三级边坡采用锚喷钢筋挂网防护,其余边坡的支挡防护与方案一相同。
图2 方案二 明洞内轮廓及建筑限界示意图
综合以上技术、经济因素,结合边坡破坏机理与失稳原因,针对黄土-砂泥岩二元结构受水影响易诱发沿岩土交界软弱面发生失稳破坏,在完善排水设施系统下,对该浅层黄土-砂泥岩深挖路堑边坡采用卸载+抗滑挡土墙+注浆微型桩支挡加固方案更加可行与实用。
岩土交界面常为软弱结构面,边坡开挖后受水影响易诱发沿岩土交界软弱面的坡体失稳破坏[5],是黄土-砂泥岩深挖路堑边坡常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某黄土-砂泥岩深挖路堑边坡失稳实例,分析破坏机理与失稳原因,通过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卸载+抗滑挡土墙+注浆微型桩与设置明洞两种处治方案,对该类浅层黄土-砂泥岩深挖路堑边坡采用卸载+抗滑挡土墙+注浆微型桩方案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为今后同类工程处治提供一定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