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山西路桥集团 晋南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某公路工程,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 km/h,路基宽度 24.5 m。主线K3+000—K3+270段路堑左侧二级边坡上为改路,改路左侧为深挖方,最大挖深约40 m。2019年8月14日,主线K3+100—K3+270段挖至路基设计标高后,改路路基上发现裂缝。17日,路堑边坡以及距离主线K3+100路基设计线左侧200 m处的山坡上发现多处裂缝。随后专业人员对滑坡体及其外围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工作,对滑坡的各要素、裂缝、滑面、前缘隆起,特别是后缘裂缝、侧壁裂缝、前缘剪出口、前缘坡面鼓胀裂缝、岩土体构成等进行了详细观察、测量、调查和记录。22日,主线K3+070路基上发现7 m长剪出裂缝。23日,观测坑内,滑面油漆线错动近1 cm。24日,主线K3+150路基上发现14 m长剪出裂缝,主线一级边坡上不断有岩块掉落现象发生,K3+080处出现少量(2~3 m3)岩体塌落。
该边坡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形与明显位移,且正值雨季,为确保施工安全及处治效果,需尽快制定处治方案并及时进行处治。
滑坡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历年最大降水量661.8 mm,且短时间集中降雨量较大,根据气象资料,当年依然维持这一规律。由于人为种地整修,滑坡中部地形呈峁状,形成了较大面积的汇、积水区,加上地表径流条件不佳,地表土质松软、多孔隙,降雨时,雨水逐渐入渗,对黄土层增湿增重,遇到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特别是泥页岩软弱岩层等相对隔水层时,在砂、泥岩接触带的软弱结构面上形成暂时性富水带,不仅严重降低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还大大增加了上方岩土体的重量,一方面使下滑力增大,另一方面使抗滑力减小,灰绿色-紫红色泥页岩软弱结构面上的下滑力超越了抗滑力,从而产生了滑移运动,这是诱因之一。
由于公路路基开挖,形成高约40 m的人工边坡[改线以上边坡进行了刷坡和少量卸荷,主线一、二级边坡(16 m)进行了开挖卸载],使多层泥页岩软弱夹层在一级边坡上出露;路基施工时挖除了部分起到反压抗滑作用的坡脚岩土体,使抗滑力减小,同时,开挖使边坡变陡,顺坡构造更加明显,巨大临空面的产生,为滑坡形成和滑动提供了空间条件。
该路段处历史上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滑坡运动,中间有地质岩性破碎、松散,不成纹理的夹层,且向下倾斜,朝向路堑临空面。受两山夹一河的地形限制,公路线形只能选在河边一侧半山腰处,傍河或穿河而过。这是该滑坡产生的潜在基本条件。
滑坡区整体呈扇形,由于滑坡处于蠕变阶段,没有发生大距离的滑动破坏,仍然保持了原始地貌特征。沿滑坡边界线(特别是后缘、侧壁)已发育5~20 cm宽的拉张、拉剪、鼓胀、冲剪裂缝。滑体后缘发育出一条长度约80 m、高度0.1~0.2 m的弧形陡坎或裂缝(错台),坎壁滑痕清晰可见。滑坡侧壁裂缝在山坡上基本贯通,并不断向前缘发展延伸。前缘位于该路左侧边坡西侧6~8 m处,局部形成明显的鼓胀剪出口,隆起部分的走向与公路中线平行,前缘局部形成崩坍体散落于道路上,道路边沟被掩埋,二级边坡平台上(改路路面)出现多条拉张裂缝,裂缝走向不定,弧形弯曲,宽度较大,呈网状、羽状发育;一、二级边坡上发育多条垂直向挤压鼓胀裂缝(见图1)。
图1 滑坡形态图
根据地勘报告,滑坡后缘最远处裂缝距主线左幅中线约240 m,滑坡左侧壁裂缝顺南侧沟谷外跨越小山脊向下延伸至ZK3+270左约30 m处,右侧壁裂缝顺北侧沟谷外跨越较大山脊向下延伸至改路GLK0+040处,滑坡主滑方向为233°,后缘和两侧壁裂缝发育较完整;滑坡前缘宽度约310 m,前缘剪出口局部形成。
滑坡平面上呈扇形。坡面上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和工程活动被改造成台阶庄稼地。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及勘探,该滑坡体纵向长度约240 m,横向宽度10~310 m,平均宽度约250 m,面积约 60 000 m2,滑体平均厚度约 18 m,总体积约108万m3。按滑体体积分类,该滑坡属巨型滑坡。
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扎实根治,不留后患[2]。
b)因地制宜,采取降荷、支挡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保证滑坡稳定。
c)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现场实际与设计不符时,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依据钻孔地质剖面,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稳定系数均小于1.0,该滑坡为不稳定状态。坡脚剩余下滑力高达5 000~8 000 kN,难以直接对其进行支挡防护,因此对滑坡体采用应急临时反压+卸载+支挡+坡面防护+防排水+监测的方案进行综合治理。
4.2.1 应急临时反压
据现场调查情况及监测数据分析,初步判断,该滑坡体正处于后缘张拉、侧壁拉剪、前缘剪出口逐渐形成的蠕动阶段,其快速滑移的危险性很大。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采取了临时反压加卸载的应急处治措施。
从改路三级边坡平台(标高738 m)以上区域开始卸载,同时在主线路堑左侧坡脚(路基标高以上)回填反压,反压回填高度为12 m,底面宽度25 m,反压边坡坡率采用1∶1,反压土方须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压实度不小于85%.首先进行反压,确保坡脚两层边坡稳定,反压土方直接利用卸载土方。反压段落为ZK3+038—ZK3+228段,高 16 m。
4.2.2 滑坡体卸载
对滑坡体后缘采取卸载的方式,降低滑坡体下滑力。卸载方案为:在改路碎落台一侧,增加12 m宽平台,由下向上,坡率1∶1.5,高度为8 m,设置45 m平台;坡率 1∶1.5,高度为 8 m,设置 30 m平台;坡率1∶1.5,高度为8 m,设置30 m平台刷至滑面;坡率1∶1刷坡至坡顶,具体卸载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卸载方案图
4.2.3 支挡措施
a)依据对滑坡推力计算,对滑坡体ZK3+060—ZK3+190段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布置方式如下:
(a)ZK3+060—ZK3+100段,主线左侧坡脚位置设置抗滑桩,抗滑桩截面尺寸均为1.5 m×2.5 m,桩中心距6.0 m,桩长20.0 m,共布置6根桩。
(b)ZK3+100—ZK3+160段,主线左侧坡脚位置设置抗滑桩,抗滑桩截面尺寸均为2.0 m×3.0 m,桩中心距6.0 m,桩长20.0 m,共布置10根桩。
(c)ZK3+160—ZK3+190段,主线左侧坡脚位置设置抗滑桩,抗滑桩截面尺寸均为1.5 m×2.5 m,桩中心距6.0 m,桩长20.0 m,共布置5根桩。
b)在抗滑桩之间ZK3+059—ZK3+231段路基部分采用挡土墙进行支挡,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顶部采用片石铺砌。
c)依据滑坡推力计算情况,在 ZK3+001—ZK3+060段主线左侧一级坡平台采用微型桩进行支挡。微型桩布置间距1.5 m,矩形布置,微型桩孔径φ200 mm,孔深16~26.7 m,孔内插入φ146 mm钢管,钢管壁厚6 mm,管内插入3根φ25的钢筋组成的钢筋笼,灌浆,顶面采用厚20 cm的C25水泥混凝土现浇顶梁连接。
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坦然地把小舅子养在家中的。但谁能想到呢,这个被姐姐姐夫疼着爱着的许仙,竟然闹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儿来。他和一条蛇,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4.2.4 坡面加固
为保留边坡二级已施工的护面墙,在ZK3+060—ZK3+245段设置框架锚杆防护,框架间距为3.0 m×3.0 m,采用C30混凝土。经计算锚杆采用长度12 m,锚固端应设锚斜托、锚垫板,通过螺帽将锚杆固定并用混凝土封锚。
4.2.5 防排水设计
为防止地面水及地下水进入滑体,保证滑体稳定,该次排水设计采用截水沟和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并与天然沟渠等构成综合排水系统,以减轻地表及地下水对滑坡体的危害。
4.2.6 边坡监测
该段滑坡范围内布置5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的坡顶、坡脚、边坡平台等处设置位移观测桩,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
在路线调整后,利用路侧余宽,在桩后位置填土反压,填土顶面与桩顶标高齐平。其后填土应分段间隔12 m开挖并回填夯实,夯实采用小型机具,压实度不小于94%.填土上采用30 cm厚C20片石混凝土封闭。
4.2.8 裂缝封闭
对滑坡体表面未涉及开挖及回填的裂缝用2∶8灰土人工回填夯实,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进行封闭,处置深度和宽度均不得小于0.5 m,防止渗水。
4.2.9 生态防护
针对改路以上的4级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喷射厚度20 cm,喷播客土中含植物种籽的基材混合料。
4.2.10 复垦
该次设计在卸载后边坡平台上进行复垦。
该次滑坡监测和滑坡治理后的监测分为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及运营长期监测。建立以地表位移监测为主、深部位移监测为辅的监测网。
监测点根据滑坡和后期边坡变形地段、块体及组合特征等沿监测断面进行布设。对地表变形剧烈、滑坡体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中腰地段和块体、抗滑支挡结构物进行重点控制。
该滑坡工程处治完成后,经持续监控测量,滑坡体位移曲线趋于平缓,且运营两年来累计位移量仅有3 cm,可见原滑坡体得到了有效控制。该滑坡处治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所采用的应急临时反压+卸载+支挡+坡面防护+防排水的综合处治方案确实有效,可以确保滑坡处治后的长期稳定,保证公路的运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