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王坪回民小学 李丽丽
语文是基础学科,特别是小学语文,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很低,看到作文任务,满面愁容,无从下手,不知道写什么,写作思路难以打开,只能凑字数,勉强完成,这是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真实写照。
作为小语教师,对此是痛心疾首的,必须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具体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然后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一件事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要做,那就是在瞎做,效果自然不会好。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接受的程度,既不应该每天都说写作的事,也不能时间太久才说一次,基本上每周强调一次写作的重要性较为科学。
简单说几点: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祖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因为有文字,因为有记载。自己如果都说不清楚自己的历史,如何得到他人的承认?那可不是随便谁想说自己有几千年文明历史就能说的。举这种例子,可以给学生带来写作的动力。再比如问学生们长大后的职业理想,很多人都说想做科学家、教师、医生、律师等等,但如果自己的发现、发明,或者说教学设计、开的病例、发的律师函等,别人看不懂,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其实现在很多信息都还是要写出来,电脑上写出来也是写作。想要成就梦想,如果只是“茶壶里煮饺子”,自己知道却无法让别人知道,恐怕梦想只会永远是梦想。
例如,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由于他的写作基础太差,一直无法把电磁感应用文字准确描述出来,后来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做到了,电磁感应才被世人认可,这件事成了法拉第一生最大的遗憾。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教师可以隔段时间给学生讲解一个,让学生明白以后要想制造航母、战斗机、宇宙空间站等大国重器,要想做像钟南山先生一样受人敬仰的医生,就要好好学习语文,好好练习写作。只有这样,自己的梦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否则只会空留遗憾,后悔不已。
学生对作文有恐惧心理,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可以先帮忙列一下提纲,也就是告诉他们明确写作思路。学生没有写作思路,会抵触写作,兴趣从何而来呢?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可以这样,引领思考:①哪一刻?具体什么事情引起了你的思考?②事情的经过是什么样子?来龙去脉需要写清楚。③对自己长大这件事有什么思考?比如自己以后想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④发挥想象,自己的长大,对家人、老师、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以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学生有了写作思路后,顺着思路来,畏难情绪就会被打消,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出来。教师列提纲也好,教学生怎么写也好,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写作的方向、写作的思路,有了方向和思路的引领,他们感觉写作不难,兴趣激发还会难吗?作为教师,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教会他们。
这些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各方面变化非常大。以前的很多危房被淘汰,人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以前的猪圈、鸡舍等脏乱差,现在环境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前些年有的河道污染严重,鱼虾稀少,经过这几年的治理,河水变清澈了,鱼虾数量、品种明显变多,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观察这些变化,可以结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题“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感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感恩党的领导。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写作任务。例如观察家里猪圈的变化、鸡舍的变化,从猪圈、鸡舍的整齐程度,猪、鸡的数量变化方面入手,构思写作。对环境的变化,学生如果留心观察,感触一定特别深。用稚嫩的笔记录下来,写成日记,记录环境逐渐向好的转变,可以见证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学生家长,几乎都在外面打工,留守儿童居多。作为语文教师,要定期让学生把作文、日记这些成果,通过班级群展示给在外劳碌的家长,起到家校共育的作用。这样一种看似普通的展示,蕴含了检查、督促、激励等内涵,会使学生潜意识地提高自己对写作的重视程度。
写观察到的熟悉内容,难度小,孩子们愿意去想,愿意去写,从而越来越愿意去观察、思考,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农村有农村的风景,农村有农村的趣事,跑一跑、闹一闹的场地更多。农村车辆少,外来人员少,安全方面可担心的事情比较少。大可以利用时间,去寻找生活中的趣事,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周末或假期,学生总想去找某某玩伴,去做自己感觉有趣的事情。有个学生过周末的时候,想去姥姥家,是想姥姥姥爷了吗?是想去吃好吃的东西吗?据观察,他主要是在等他表弟也来姥姥家后,他们一起玩。两人在一起骑自行车,追逐打闹,在麦场无拘无束地跑来跑去,他们感觉那就是最快乐的事了。
有了这种经历,教师可以结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即景”进行练习,引导学生把这类趣事梳理一下,写一写,日记最好,写成小作文也行。把周末都玩了什么游戏,去了哪个地方,快乐的心情,一一记录下来。由于是他特别感兴趣的事,他的记忆就非常清晰,写起来有兴趣,比较愿意去写。这样,达到了“以玩促写,以写记玩”的目的。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理论,要求学生必须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劳动是人成长中的必修课。在农村,参与劳动的机会比较多,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记录生活。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大概9-12岁的样子,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既是对父母辛苦的一种分担,也是对自己非常好的锻炼。我们甘肃这边,暑假的时候,很多孩子很多都会参加晾晒小麦、喂猪、喂鸡、喂羊、放牛等劳动。晾晒小麦时,可以让学生辅助家长张口袋,帮助家长用耙子翻一翻小麦等。
劳动之后,让学生把这些劳动技能写一写,看看大人们是如何干活的?大人们有哪些劳动技巧值得自己学习。另外,晾晒小麦看似简单平常,其中很多事情需要费心,比如天气状况必须密切关注,还有晾晒场所的选择等等。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并没那么容易,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同时感受到劳动是美好的。可以结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记录自己的劳动实践,写一写劳动的过程,写一写父母的辛苦,写一写对劳动及生活的思考。懂得融入劳动生活,思考劳动生活,记录劳动生活,以后必将是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懂得感恩的有志一代。
生活中的经历很重要,但终究要落实到笔端,这就需要有文字功底。如何把生活行云流水般地写出来,就需要多读书,丰富生活积累。朗读课文,多背诵些东西,对以后写作是非常有好处的。还有多读些好词好句,记到心里,用的时候才能做到随时提取,信手拈来。现在农村经济条件提升很快,买些课外书,家长一般都能负担得起。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们周末、假期多读书,让头脑充实起来。
多读读《父与子》《西游记(少儿版)》《小猪稀里呼噜》《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教师可以定期抽查孩子们的读书感想,让他们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大家听一听、议一议,都津津有味,在欢快的气氛中,锻炼了说话能力。因为能说出来,一定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这一次,我让小红同学讲《小猪稀里呼噜》,下一次我让小明讲《西游记(少儿版)》中的内容。大家看到小明同学受表扬了,小红同学被表彰了,就会踊跃发言,这样也可以提升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地利用空闲时间找些书来读。这样,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写作储备丰富的种子,日后大森林的形成依靠的就是现在积累的种子。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更要引起高度重视。课文都是精华中的精华,每一句都应该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农村孩子的很多硬件设施无法与城市孩子相比,但他们更容易被激发起学习热情,咬紧牙关,奋力苦读。其中,朗读就是很好的办法。尤其是在清晨,朗读,内容容易融入脑海,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课本都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宵衣旰食地去研究编写而成的,永远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标本。教师要让学生抄写优美的词语、句子,他们感觉不难,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小学生写好字,多读读课本,抄一抄课本,比做一些卷子要强一百倍。然而,现在很多人仍然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就搞起了题海战术,早早把孩子们的灵性抹杀了,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万丈高楼的基础牢固后,高楼的落成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多看看《七彩课堂》这类的书,它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无论是学生也好,教师也好,都应认识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无止境。原先感觉自己知识比较丰富,后来,在近几年时间里接触到《七彩课堂》这类教辅书,发现真好,值得一读,自己感觉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这类教辅书,设计、印刷都比较精美,学生容易对其感兴趣,教师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及有趣的人物简介、地理、历史介绍,让学生多看。开卷有益,感兴趣了,以后的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书育人实践,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感兴趣的重要。固然,学得好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多培养兴趣,把阅读、写作变成一种本能,写作就不再是难事。有了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再多练练,以后一定会写出满意的作文。
一名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学生,长大后要想有出息,不想从事通常所说的那种简单重复的劳动,就需要好好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技能,以后必然有用武之地。让写作成为自己最可靠的“利剑”,助力自己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拒绝空洞高大,提倡简便易行,各种“接地气”的激发兴趣的方法,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探寻,及时督促,使学生以兴趣催生写作欲望,尽早尽快步入正轨,进而进入快车道,在提升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