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贞 庄良鹏 罗佩施 钟锡杨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本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呈现显著升高的状态,而本类病的存在,对患儿的健康状态乃至生长发育极为不利[1-2],因此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治疗与防控均是临床研究重点。既往关于血液中各类指标在本病患儿中的表达研究可见,其中不乏免疫球蛋白A(IgA)、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25 羟维生素D[25-(OH)D]方面的变化研究,但是上述指标也是研究差异与争议极为突出的方面[3-4],且其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细致变化研究相对不足,同时在不同性别、分期、分类及严重程度患儿中的表达变化研究更为匮乏,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与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制订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另外,维生素A(VitA)与微量元素作为临床中研究较多的与免疫方面相关的指标[5-6],其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研究也可见,但是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研究差异也普遍存在。故本研究就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与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0 月-2022 年7 月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的80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期的80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1)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4 岁以下;体检健康。排除标准:1 周内发生呼吸道感染;合并创伤;先天性疾病。(2)观察组纳入标准:年龄14 岁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2 岁及以下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7 次,下呼吸道感染超过3 次;3~5 岁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6 次,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 次;6 岁及以上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5 次,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 次)。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感染;合并创伤;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家长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于发作期及缓解期分别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其中发作期为用药治疗前进行外周静脉血的采集,另采集对照组体检日的外周静脉血,血标本采集量均为2 mL,将血标本采用贝克曼医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半径为15 cm,离心速度为每分钟2 000 r,离心时间为5 min,离心后取血清进行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锌(Zn)及铁(Fe)]的检测,其中IgA、总IgE、VitA 及25-(OH)D 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微量元素则采用医用微量元素检测仪进行检测,上述指标的检测均严格按照每项指标的操作标准进行,且由两名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检测。然后统计及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并比较观察组发作期时不同性别、分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及严重程度[依据疾病严重程度评分(IOS 评分)进行划分,轻度(0~2 分),中度(3~5 分)及重度(6~7 分)]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检测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3.0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检验进行分析,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以方差分析进行处理,进一步的两两比较进行SNK-q 检验处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43 例,女37 例;年龄2.0~9.8 岁,平均(4.3±1.2)岁。观察组男41 例,女39 例;年龄1.8~10.2 岁,平均(4.1±1.3)岁;分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55 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5 例;严重程度:轻度35 例,中度30 例,重度15 例。两组性别构成及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比较 观察组发作期的血清IgA、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表1 两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2.3 观察组不同分期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比较 发作期的血清IgA、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水平均低于缓解期,总IgE 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分期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表2 观察组不同分期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2.4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比较 不同性别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表3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2.5 观察组不同分类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比较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IgA、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水平均低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总IgE 水平高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不同分类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表4 观察组不同分类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2.6 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比较 重度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IgA、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水平均低于中度和轻度患儿,且中度患儿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轻度患儿,总IgE 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患儿,且中度患儿总IgE 水平高于轻度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表5 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及微量元素比较()
*与轻度、中度相比,P<0.05;#与轻度相比,P<0.05。
反复呼吸道感染对患儿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呼吸系统,其对患儿机体整体的不良影响也极为显著,是近年来临床防控与诊治重视程度较高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6-7]。临床中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研究中,免疫方面的研究是重点与热点。较多研究认为,机体免疫失衡是导致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而IgA 作为体液免疫中的敏感性指标[8-10],其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研究虽可见,且不乏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但是其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参考价值研究不足,其对于本病疾病分期、分类及严重程度中的反映意义研究更为匮乏,因此本方面的细致探究意义较高[11-12]。另外,总IgE 作为与组胺释放密切相关的过敏介质,其对于呼吸道炎症反应具有诱导作用,在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相对较高[13-15],因此其在本病患儿中的研究需求较高,同时对于疾病的分期、分类及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研究同样不足,因此进一步提升了其研究的必要性。25-(OH)D 作为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的方面,尤其是对发育期儿童的机体免疫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其在多类疾病中的研究均可见,且不乏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表达变化研究,但是其研究差异也较为显著[16-17],因此其研究空间较大。再者,VitA 及微量元素(Zn 及Fe)等指标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其中VitA 的缺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IgG 的表达,进而影响到呼吸道黏膜屏障,导致其免疫的失衡,因此更易于发生感染等情况,而微量元素Zn 及Fe 作为机体代谢的重要相关指标,其在机体免疫器官的营养维护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其表达的低下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机体的细胞及体液免疫状态,导致机体免疫的低下,进而导致其更易于发生各类感染[18-19]。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上述方面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患儿早期针对性诊治措施的制订与实施,为患儿疾病的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就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进行细致探究与观察,结果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IgA、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均低于健康儿童,总IgE 高于健康儿童,不同性别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的差异并不显著,而发作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及较为严重患儿的上述方面差异显著(P<0.05),说明性别对本病患儿上述方面的影响并不突出,而疾病分期、分类及严重程度对上述方面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认为对于发作期患儿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与改善意义均更高。同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及病情较重的患儿免疫失衡情况更为突出[20-22],呼吸道高反应性及炎症反应情况也相对更为突出,故对存在此类情况的患儿,应重视对免疫失衡方面的调控及呼吸道炎症反应的控制,VitA 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机体免疫力,从而为疾病的有效控制及预后的改善奠定有效的基础[23-25]。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IgA、总IgE、VitA、25-(OH)D 及微量元素显著异于健康儿童,且不同分期、分类及严重程度患儿的差异较大,因此,以上指标在本病患儿中的临床检测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