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龙
(东莞市大朗镇规划管理所,广东 东莞 523700)
近年来的城乡发展中,产城不融合的现象突出、原因复杂,从国家到地方之所以反复提及产城一体化,主要是源于对产城不融合现象的反思,包括有城无产、有产无城和产城低水平混合体现出的功能布局不合理、空间成本不匹配、建筑类型不对应、配套供给不完善等[1]。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在规划领域对产城融合内涵认知的不准确和规划标准的缺失。构筑清晰、有序的城市框架,强化区域个性特色,打造产、城、人和谐统一的融合空间成为新城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
“认知-标准-评价-规划-指引”是产城融合规划建立的五步框架[2],通过解读产业、城市、居民的相互关系,梳理三大部分的空间需求,建立包括空间尺度、基本单元、布局模式、建筑比例、配套设施等方面产城融合规划标准,在标准框架下评价产城融合水平,并制定功能布局优化方案与开发指引,通过产城关系重构,促进产城匹配、融合。
在高度城市化情境下,个体收入差异明显化对居住与各类配套设施的差异化需求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需求分别可归纳为交通敏感、成本敏感与配套敏感三种类型[3]。产业空间需求在传统的区位、成本与科技等要素基础上,叠加人文标准,增加服务型要素的投放。规划需要遵循产业和人的发展规律,以合理稳定、多样开放的城市空间供给,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空间供求关系。
有破有立,产城融合规划标准基于产、城、人的空间匹配情形,自下而上提出“单元-片区-组团”三个规划维度,分别对应规划标准、布局模式、指标体系,立体化建构产城融合规划标准[4]。
以15分钟就业圈和生活圈作为产城融合基本单元,单元是融合的“细胞”,以出行适宜性为标准,基于全市企业和工业区普查数据分析,综合考虑人口出行特征、职住比例目标、人均建筑面积等差异,归纳提出各类就业圈的生产、办公、居住、商服、公服等建筑与用地的结构标准[5];通过制定各类就业圈与生活圈内配套设施指引,确定各类基本单元配套设施标准,以满足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工作生活所需。片区是融合的“骨架”,总结产城融合基本单元布局模式,借鉴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思路,沿公共交通或轨道链式间隔布局就业圈与生活圈,平衡以商务园为核心的中心区和以科技园、工业园为核心的产业区,促进职住匹配。城乡“产城融合”规划设计标准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城乡“产城融合”规划设计标准结构框架
1.2.1 产城融合的空间维度
在空间上,产城融合具有多个维度,以“产业园区”为核心,向下至基本功能单元(还可以细分至每个产业地块内部的产业与服务功能比例),向上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组合,可实现职住平衡目标的城市综合组团(亦可扩展至整个城市层面的产业布局)[6]。产业园区一般面积为10~20 km2,现状工业用地比重在30%~50%的城市片区,建设用地基本连片。功能单元按照建筑空间形态差异和产业内涵,将产业园区内的基本功能单元划分为商业园、工业园、科技园、居住区和综合服务区。将10~20 km2的产城融合单元作为规划统筹范围,建立“产业园区”和“功能单元”两层次布局模式,引导产业园区内形成0~1个商务园、1~2个科技园以及若干个工业园、居住区和综合服务区的新型空间模式,促进新型功能单元植入,为新兴产业集聚创造空间[7]。城市组团在产业园区外,由产业园区、过渡区、中心区及生态保护区共同组成城市综合组团,支撑城市形成多中心、组团化的空间结构,组团面积50~200 km2不等,组团内实现60%~80%的平衡目标。基于“城市组团”“产业园区”与“功能单元”的三层次布局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产城融合规划设计中“城市组团”“产业园区”与“功能单元”三层次布局模式分析
1.2.2 产城融合的时间维度
产城的融合程度与“产、城、人”的发展路径时序紧密相关。新城的生命周期均需经历“成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三个阶段,对应产城关系的三个阶段“产城分离—产城互促—产城融合”[8]。国内产城融合最为成功的苏州工业园也同样经历了全流程,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规划之初,就在功能布局上按照综合性城市功能区的要求严格预留了足量的居住、公共服务和商业空间,为后期产业更新转型和产城融合打下基础。
大朗镇总体规划的修编抓住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历史机遇,以东莞主城区“四位一体”空间发展战略为契机,根据东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部署,紧密结合大朗镇近年来的发展实际,始终围绕镇委、镇政府关于推进城市总体升级的目标,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区域协作、集约发展的规划思想,在“四位一体”的战略框架中确定大朗镇的城市布局,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作用,优化调整居住和工业用地布局,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并为未来城市发展储备土地。以大朗镇项目总体规划为指导思想,总结其规划设计原则,详见表1。
表1 东莞市大朗镇总体规划调整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2.2.1 空间拓展方向
大朗未来空间拓展方向的选择主要基于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分布和松山湖科技园的建设这两个将给大朗城镇空间布局带来重大影响的因素的考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镇区的西面和南面,即松佛片、黄洋片和象山片,此外沿富民大道和美景路有一定数量的闲置用地。松山湖科技园的服务核心与大朗的新中心区联系紧密,“松大城市地区”空间雏形日渐形成。基于“四位一体”主城区构建东莞大市区格局,“对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区”将成为大朗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松大城市地区”的未来即是大朗的未来,因此向西发展,推进松大地区一体化进程既是大朗城市发展的机遇也是大朗的使命。
图3 大朗区域角色、地位的变化
2.2.2 空间拓展方式
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大朗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式以外延型粗放式扩张为主,其表现有二:一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点式扩展;二是沿莞樟路线性蔓延,形成典型的马路经济形态。近年来,以长盛广场为龙头的长盛片区及以碧水天源、添一居、明上居、美好家园、财富公馆等为代表的高档次居住社区相继涌现,旧空间功能的调整和低效空间的改造也逐步推动,大朗城市空间的发展开始转向内涵和品质的提升,如图4所示。在空间拓展方式上,逐渐从外延式粗放扩张,向内涵式集约增长转变。以大项目为龙头带动功能区的培育,形成主体功能区,增强城市集聚力。
图4 大朗空间拓展方式示意图
2.2.3 空间发展策略
(1) 培育新空间亮点。打造城市的空间发展亮点,以此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的支点和引擎,继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强化、优化长盛商贸文化中心,使之成为松大地区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打造松佛创意产业与孵化基地,打造大朗对接松山湖的创意型空间亮点;拓展、完善客运站地区和毛织交易中心,打造承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亮点;改造、提升金银朗传统商业和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传统空间转型升级的空间亮点;在继续保持大朗传统商业、商贸、文化及行政管理中心等重要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发展成为大朗的两大服务核心之一,使大朗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宜商宜住中心。
(2) 调整改造“三旧”地区。以旧城、旧厂、旧村改造为契机,整合周边零星闲置地,进行连片规划设计,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连片开发建设,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推动各种生产要素集聚。
(3) 强化空间连接。大朗城市空间的连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大朗城市空间与周边地区的连接;二是大朗内部各功能组团间的连接。在“松大城市地区”的概念下,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大朗未来的发展应重点强化东西向(横向)交通干道的建设,密切大朗与松山湖、主城区及常平之间的联系。另外,大朗镇区内部各个组团间联系便捷程度差异较大,尤其是北部中心区与南部象山组团及富民组团间的连接还比较薄弱,需要新建或优化提升一些道路,强化南北部的空间连接。
2.2.4 空间格局规划
以现状为基础,顺应周边地区新的发展态势,考虑大朗自身的发展诉求,按照“借势松山湖,对接松山湖,融入大市区”的战略要求,规划形成“一中心四焦点、五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如图5所示。
图5 大朗“一中心四焦点、五区一带”结构图
“五区一带”推动全域功能提升。五个城市功能区包括——中心城区、毛织工贸片区、松佛产业片区、富民产业片区和象山产业片区,“一带”指位于镇区南部的生态景观休闲带。
中心城区以公共服务和居住为主导功能,一方面继续完善、提升长盛新中心区,打造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以创意展示、商业金融、体育文化、娱乐休闲和高尚居住等为主,既是大朗镇未来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松大地区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引导对金银朗地区的更新改造,建设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地方城市生活的内向型公共服务中心。毛织工贸片区以毛织研发生产、商贸集散为主导功能,是大朗特色产业集聚区。松佛产业片区,在空间上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紧密相连,利用松山湖的研发平台,发挥高质量的生态优势,以创意孵化、研发设计为主导功能,配套完备服务和高档居住,与松山湖高端创意研发产业形成互补协作,定位为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的外延及前端孵化功能的承载者、松大地区融合的重要牵引力,以及大朗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的培育者。富民产业片区,是大朗镇重要的工业组团,未来工业的主要集聚地。紧密联系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并与其配套协作的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集聚点。象山产业片区,依托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和散裂中子源项目,重点发展医疗休闲、教育配套等新兴产业。
结合寒溪河流域、省5号绿道以及常虎高速南部的生态绿地打造大朗的生态景观休闲带,带内布局荔香生态农业园、荔香湿地公园、五埂林场郊野公园等,为大朗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提供体验大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生态场所。在此结构下,富民路、美景路和松佛路作为密切联系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重要道路,将形成城市三条主要的发展轴向。突出打造一个城市中心区和三个聚焦点,形成主体功能区,增强城市集聚力,发展壮大城市经济;“五区一带”强化功能区的建设,高效、有机地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推进城市功能全域提升。
“产城融合”是在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商业模式,用土地对接产业,切实地引入产业、培育产业、升级产业[9]。基于收益的财务模型,基于历史文脉、自然资源、城市空间的价值逻辑,综合考虑政府、企业、社会的三方诉求,通过对文化、自然、空间、产业、土地五个维度的梳理,联动土地开发模式的思考,实现产城的绿色融合,努力建设“中心突出、功能完善、生态文明、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