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2-12-11 17:55:07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种猪规模化猪群

乔 琳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水秀镇政府,山西 太谷 030800)

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是我国生猪饲养发展的趋势,对促进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但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养殖场提高经济效益。

中国的生猪生产量和猪肉消费量均为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的生猪出栏量约6.7 亿头,猪肉产量约为5 296 万吨。猪肉在我国的饮食序列中一直占有较高的地位,是我国城乡居民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而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政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战略的继续深入实施,猪肉消费的需求将会持续刚性增长。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的模式一直在进行着转型,从以往的农户散养向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养殖转变,而2018年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规模化养殖的推进。2019 年9 月,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2年,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 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的目标。规模化猪场通过标准化的环境控制及饲养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力水平、稳定市场上猪肉的供给,可谓好处多多。但在一些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由于技术或观念的问题导致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必须针对问题作出相应改进,提高饲养质量。

1 生猪养殖规模化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场选址及布局建设不合理

部分养殖场缺乏对选址的科学考虑,随意选址,有的离民居、公路、屠宰场太近,不利于防疫和粪污处理;有的周围环境较差,地势较低,造成通风不良、排水不佳;有的水源不好,或离化工厂等其他污染源太近,对养殖不利。部分养殖场存在布局不合理,不同猪舍混杂在一起,对疫病防控和生产管理造成影响;有的猪舍过大,环境控制设施设备跟不上,疫病风险大大提高。

1.2 引种不规范

部分养殖场缺乏经验与技术,不了解市场,导致养猪场引入的品种性能低下或品种混杂,更有甚者在引种时防疫检疫措施不达标,带入疫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3 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术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与传统的散养不同,对管理人员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要求,部分养殖场依靠过去的小规模养殖经验直接开始搞规模化养殖。养猪行业因其特殊性,猪场所在位置通常远离人烟,比较偏僻,并且平时需要长期封闭管理,在招工时很难招到高学历的年轻人,目前猪场员工大部分以40 岁以上的中年夫妻为主,并且很多之前也没有规模化养猪的经验,猪场员工素质总体偏低,并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猪场饲养管理人员如果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对养殖技术掌握不熟练,饲养管理水平不高,疫病风险防控意识不强,就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1.4 疫病防控工作不到位

部分养殖场存在侥幸心理,忽视疫苗接种工作,导致生猪容易染病;有的认为只要及时为生猪接种疫苗就能防止生猪感染疫病,忽视了平时饲养过程中的防控工作;有的在生猪感染疫病时,没有立即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阻断疫病的传播,使疫病扩散,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的忽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导致养殖场环境中病原大量存在。

2 生猪规模化养殖改进措施

2.1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养殖场场址地形要开阔整齐,要有足够的生产经营土地面积,否则会给饲养管理、防疫防火、猪舍环境治理等造成不便。场址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的无疫区,如果把大型生猪养殖场建在山坳里,其产生的污浊空气会逐渐聚集且不易散,使得养殖场空气恶劣。在保证交通方便的情况下,猪场场址应与主要道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要保证生产物资运输方便。避免将养殖区连片建在紧靠主要公路的两侧,避免噪声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猪场场址的选择必须符合人畜相处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要求。猪场场址应尽量选择在居住区主导风向的侧风向处,并距离居民区1 km 以外,以免污水、气味及粪肥堆置等影响居民区环境,为确保生物安全,应尽量远离生活饮用水源、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和其他动物饲养场。为保证粪污消纳量,最好选择在周围有较大种植区域的地点,并建设相应的排污处理设施,以使有机废弃物经过处理达标后能够循环利用。养殖场建设区5 km以内应有380 V以上的高压电源,燃料能就近供应,满足猪场的建设需求。

2.2 科学规范引种

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选择从信誉度高、规模大、有《种畜生产许可证》、有足够供种能力、技术水平高的猪场引种,应尽量从同一猪场选种,以降低染病风险。在引种前要做好种猪考察工作,充分了解引种地区的疫病发生情况、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必要的话还需要做好血清学检验,以确保所引进的种猪健康无疫病。选择健康、性能好、外形好的种猪,确定好引种目标后,合理安排引进品种和数量。应使用至少在7 d之内未运输过其他动物的运输车辆并在运输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在引种过程中,要开具相关的证明,并在专人陪同下引种。

要重视引种后的管理工作,在种猪引进后应在隔离舍内进行6~8 w 的隔离驯化,这样既能保护新引进的种猪,也可以减少病原的引入,使其拥有足够的免疫力,直至排毒结束。种猪到场后应在其休息6~12 小时后供给饲料,第2 天开始逐渐增加喂量,5 d 后恢复正常供食。此时应对所有种猪进行抽血送检,对各种疫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在引进后的1~2 w 内,种猪会因应激导致抵抗力下降,需在饲料中加入抗应激药物如抗生素、电解质等进行保健。

猪场应有专用的隔离舍、工具及饲养员、兽医人员。新引进的种猪应与原有猪群保持至少100 m的距离,并用实心隔离墙进行隔离。隔离猪舍清洗消毒后应至少空置2 w再进猪,隔离舍的排泄物应禁止流向其他猪舍。

2.3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定期组织对饲养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规模化生猪养殖和传统饲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重点要通过培训,为饲养管理人员树立科学养殖的观念,增强疫病的防控意识,并使其熟练掌握专业的操作技术。

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首先要培训其对所从事的养猪工作的兴趣。现代养殖业的社会地位相比过去来说已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文化和学历不高的年轻人来说,只要肯吃苦,能钻研,同样能在猪场中晋升到较高的岗位,养猪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对于中年人来说,猪场的工作节奏相比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也要轻松很多。

养猪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需要员工有高度的责任心。比如在喂猪时,如果猪群有异常或有猪生病,有责任心的员工就能及时发现,没有责任心的员工就可能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去管,就会将小问题拖延成大问题。所以一定要着重培养和调动饲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并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可以通过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建立一套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投喂饲料和猪群观察。投喂饲料可以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但一个有经验的饲养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投料技巧减少饲料的浪费。猪群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粪便情况能够大致反映猪群的健康情况,饲养管理人员通过平时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要将饲养管理人员培训成初级的兽医,能够掌握常见病的特征和接种疫苗。

2.4 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防控猪场疫病,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传染源,即疫病的源头,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二是传染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性传播;三是易感猪群,即未免疫,对疫病缺乏抵抗力的猪群。疫病防控,就是要想办法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提高猪群免疫力。

提高猪群免疫力主要依靠疫苗接种,但要认识到免疫注射并不是绝对有效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疫苗质量和免疫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免疫效果下降。所以,规模化猪场的防疫工作不能单靠免疫注射来保证,必须从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和降低猪群易感性三个方面同时推进,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

消灭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主要是依靠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建立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来消灭病原体、消除外环境的传播因素、阻断传播途径,包括消毒、清洁、卫生、杀虫、灭鼠等方法,对于患病和带毒动物主要采取隔离、尽早诊断、治疗和淘汰,做好病死动物的处理和粪便的堆积发酵。

猜你喜欢
种猪规模化猪群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28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猪业科学(2022年5期)2022-06-01 23:37:30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3:00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02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4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