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哈利·波特》的人,心里可能会有一个隐隐的疑问:既然斯莱特林学院培养的都是坏人,霍格沃茨为啥不取缔了它呢?
在电影第一部的开始,罗恩就告诉哈利:“坏魔法师都是从斯莱特林出的。”直到最后一部的结尾,哈利的小儿子阿不思还在追问:“万一我被分到了斯莱特林怎么办?”所以,斯莱特林为何存在?
思考之后,我的解答是:霍格沃茨之所以容忍斯莱特林学院的存在,不是因为学校有什么理由要这样宽容,而是学校压根没有权力不这样宽容。霍格沃茨这所学校是格兰芬多、斯莱特林等四个学院组成的一个“联盟组织”,四大学院与学校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主客关系”,且是四大学院为主,霍格沃茨为客。这就是学院制。
在现实中,英美有些大学就是这样的“学院制”。比如,剑桥大学就有31 个学院,包括“圣三一学院”“达尔文学院”“丘吉尔学院”等。
中国也曾掀起过“学院潮”,但有些学院只是×× 系换了个名字而已,不是真正的学院制。
真正的学院制里,“系”和“学院”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体系。“系”直接隶属于大学,负责教学和科研,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地方。而“学院”则是独立的,它们一般不以专业方向,而是以创始人、赞助者或宗教概念来命名,更像一个社团。就像《哈利·波特》中那样——同一个学院的学生可能主修不同的专业,同一个主修方向的学生却可能来自不同的学院。
一般来说,同学院的学生是比同主修方向的学生更“亲”的,甚至有相似的气质。不同学院还会彼此较劲。剑桥的圣三一学院和克莱尔学院,就曾为谁才是剑桥最好的学院而“斗”过。
而在西方学院制大学里,“学院”的权力很大。比如剑桥就规定,学生在入校前首先是被各个学院挑选,而后才是被学校的系挑选。所以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学生不是被大学录取了,而是被该大学的某个学院录取了。
在《哈利·波特》中,自卑的哈利曾害怕没有任何一个学院肯要他。同样在现实中,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学院认为他的素质符合标准,那他根本进不了学院制大学的门。也正因此,学院制大学里的学生对自己学院的归属感甚至比大学更强,很多校友的捐款都是捐给某个学院的。各学院财政独立,自负盈亏,学生交的学费也会被分为大学学费和学院费两部分。
西方的学院与大学的关系,确实是如《哈利·波特》里那样:有联系,但又彼此独立,學院为主,大学是客。
这种学院制是怎么来的呢?
作者罗琳在小说中暗示过:霍格沃茨这所学校,其实是格兰芬多、斯莱特林、拉文克劳、赫奇帕奇这四个魔法师朋友“拼团”凑的。他们都想带学生,觉得很多设施可以共享,所以就凑在一起组团办学。但组团归组团,彼此的界限是很清晰的。我们理念不同,就不要强行达成思想统一。所以也就有了格兰芬多喜欢勇敢、斯莱特林偏爱纯血、拉文克劳重视才能、赫奇帕奇鼓励勤奋的传统,其实是这些创始人各自的偏好。
在历史上,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最早起源也是这样。先是出现了一批“能人”想要收学生,但一个人单独带学生成本太高,老师们也不可能样样学问都精通,于是他们把各自的“学院”并到一起,组成了最早的大学。
在拉丁文中,“学院”是Academia,是柏拉图在阿卡德米开办的学院的名字,是围绕一个学者建立的“ 私塾”。而“ 大学” 是Universitas,最早是行业工会的意思。所以在西方人的理解中,大学其实是一个由一群以学者为中心的私塾,并联合在一起组成的行业工会。
我们不妨做个联想,如果两千年前,诸子百家联合起来创设一所大学,会是什么样呢?
这所大学里会有孔子担任院长的“儒家学院”,孔子平时开课教周礼,要求自己的学生有“仁”的精神。也会有老子、庄子牵头的“道家学院”,老子讲古籍,庄子讲故事,回学院再跟自己的学生精研道家思想。还有墨子领班的“墨家学院”,墨子开课教物理,回学院再讲“兼爱”“非攻”。也不妨让韩非、商鞅来办个“法家学院”,在学校公开课上讲律法与吏术,回学院再跟自己的学生鼓吹“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之类的思想。
那在这个“春秋大学”里,崇尚仁勇的“儒家学院”可能会像格兰芬多,而强调术势的“法家学院”则类似斯莱特林。
但古代中国始终没有出现Universitas 的传统,百家始终争鸣而无法共鸣。各派的“术”不共享,“道”更不能相容。所以中国古代的学术机构,始终停留在私塾、书院,即一种主张,以一两个学者为中心,结成团体。
回到“为什么不取缔斯莱特林”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思考:即便霍格沃茨真的有权直接将斯莱特林学院取缔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答案显而易见:即便继承某种传统的学院可以被取消,但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是没办法取消的。
如果霍格沃茨没了穿绿袍的斯莱特林,那么穿着其他学院袍的隐藏斯莱特林们就会出现。各派主张者之间的矛盾会激化,而对立将从明处转向暗处,从学院之间转向各学院内部,人们会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互相怀疑、互相猜忌中。所有学生在晨起之后,都可能会警惕地怀疑他的室友:“他是不是一个潜在的斯莱特林?”于是我们发现,当斯莱特林的精神被规定为非法,剩下三个学院的精神也就无从真正被继承了。
更要命的是,取缔斯莱特林会开启一个逻辑链——如果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可以把斯莱特林学院取缔,那么魔法部是不是也就有权力将霍格沃茨取缔呢?更进一步,麻瓜要取缔整个巫师界,是不是也合法呢?那么,这个学校、这个社会的合法性,将无从建立。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反直觉的结论——容忍、尊重看起来不讨其他学院喜欢,甚至有些“邪恶”的斯莱特林,恰恰是霍格沃茨得以存续的原因。
其实,哈利·波特与伏地魔最大的区别,就是伏地魔始终在以人的身份、主张,甚至是否听命于他进行画线,并对线另一边的人肆意施加暴力。而哈利在儿子阿不思问自己被分到斯莱特林怎么办时,说:“这对我们不重要。”
这是一种宽容与尊重,不以身份、主张画线的宽容与尊重。
(摘自“海边的西塞罗”微信公众号,小栗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