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

2022-12-10 00:46:11李范陈洁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47期
关键词:刨子二伯凉粉

李范 陈洁

主题导语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味道”的理解源于食物,但又不止于食物。那些与“味道”相关联的人、事、物,让我们对“味道”有了更多的理解。打开“味道”的回忆之门,那些与心灵相遇的温暖、美妙随之而来。原来,“味道”是带有记忆的。

佳作展示一

陈木犹香

◎丁明悦

每当我走近这小镇,幽幽的木香就会沿着小道钻进我的鼻腔。倘若阳光正好,我就可以清晰地看见飘浮在空气中的细小木屑;即使是细雨绵绵,雨雾也遮盖不了那木香。

木香轻轻的,柔柔的,带着久远的古朴。闻着木香,我看见一位老人佝偻着身子,他拿着刨子的手微微颤动着。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在空气中勾勒出一圈明亮的橙色光晕。

那天下午,阳光依旧透过窗户在屋内投下斑驳的光影。爷爷迎着光,手里握着一只刨子,目光坚定而执着——仿佛握着的是他作为木匠的使命。木屑蜷曲着落下,如枯黄的花朵,花瓣因干枯而微微翘起。带着木香的碎小颗粒飘在空中,阳光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风会把它们带到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吧。”我这样想着,任阳光铺满脸颊。忽听一声闷响,爷爷倒在一片木屑中,手中还握着那把刨子。

爷爷住院了,他躺在雪白的病床上,如一根枯朽的老木忽地倒在一片雪地里。我哽咽着,想对爷爷说:“别总做木活了。”但当我看到爷爷那湿润而又空洞的眼睛时,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在充斥着消毒水味道的病房,我再一次闻到了那木香,轻轻的,柔柔的,带着久远的古朴。我听见爷爷喃喃自语道:“老李头的小女儿过几天就要结婚了,我得加把劲,赶紧做……”随即他沉默了,空中依然弥漫着木香。我抬头看到,爷爷闭着眼,木刻般的皱纹在脸上渐渐舒展,单薄的胸腔一起一伏,浅浅的呼吸声飘荡在木香中。

爷爷出院了,身子还有一些虚弱,但不论我们怎样劝他“别累着”,他只是摇摇头,淡淡地说道:“不能让人家等太久了。”

老李头的小女儿结婚那天,爷爷用小板车驮着梳妆台,踏进那扇被红挂帘遮住的大门,古朴的木香慢慢地融进了那一片明艳的红色中。当老李头欣喜地看着梳妆台,止不住地感谢他时,爷爷露出了微笑,嘴角牵起一圈涟漪。

我看着爷爷的笑意从眼底泛出,突然想起那日我问他:“为什么还要自己做木活,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还怕机器做不出来吗?”他笑了笑,望着手里正做着的木活,缓慢而坚定地说:“因为爷爷是木匠啊。”

后来,爷爷的背越来越弯,双手渐渐僵硬,变得不再灵活。再后来,他只能坐在摇椅上,望着窗外日复一日的阳光。他常抚摸着摇椅上有些粗糙的木纹,再凑上去闻那古朴的木香,握着那把陪了他一辈子的刨子,仿佛握着他作为木匠的使命。爷爷的手上总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爺爷的背总是弯着,那是使命架起的桥梁。纵使爷爷头顶的星星变暗了,但我仍能在记忆深处找到那个发光的身影,闻到那熟悉的木香。

爷爷说,他最喜欢晴天,因为陈木会披着阳光,熠熠闪耀。

爷爷是陈木,虽陈犹香。

佳作展示二

故乡的凉粉

◎龚雪儿

瓦砖、白粉墙,数不尽的各色小吃……那是我儿时的故乡。有时,梦里都是故乡的味道。每到夏日,贪恋清凉的我便开始怀念故乡的凉粉。

说起凉粉的制作,是我们四川寻常人家都拿手的。一小块凉粉,本是透明的,放入碗中却又呈现出若隐若现的墨绿色。因为它的主要原料是凉粉草、大米、红薯和豌豆。除了甜味,有的还会拌以酱油、醋、辣椒油,那叫一个清凉爽口。再撒上些葡萄干,放几颗红枣,捧上一碗,一天的快乐便到手了。

关于凉粉,民间流传着咸丰皇帝用黄马褂换凉粉的故事。相传有一天,咸丰皇帝被凉粉的叫卖声吸引。他吃了一碗,又要一碗。调了芝麻酱、辣椒面、蒜泥、芥末、陈醋的凉粉俘获了他的味蕾,但他身上未装银两,只好脱下黄马褂送给卖家。第二天又特意赏赐纹银三百两,并叫御厨学习制作凉粉的绝技。还有诗称赞四川凉粉:“冰镇刮条漏鱼穿,晶莹沁齿有余寒。味调浓淡随君意,只管凉来不管酸。”

每家制作的凉粉又因个人口味不同而略有变化,各有特色。

我觉得最好吃的凉粉,是奶奶做的。小时候,每次去奶奶家,奶奶总会给我做上一大碗凉粉,再摘些门外槐树上的小槐花撒在上面,真是色香味俱全!香在嘴里,凉在心里,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凉粉的滋味……我总是满心期待着那碗凉粉,每年暑假,凉粉似乎变成了我回乡的动力。有时,我会和好友相约,一起端着凉粉,在古镇上边吃边逛,踩着那里的青石砖,感受那个亲切又有点陌生的世界。

盛夏有尽,暑假过得飞快。夏末秋初,意味着要和凉粉说再见了。小时候每次离开奶奶家时,我都要哭上一场,现在想想真是幼稚可笑,却也为自己的那份乡情而感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次在外面看到卖凉粉的,我总要买上一碗,只是为了解解馋,味道跟奶奶做的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可能是没有家乡那淡淡的槐花香吧。

现在,在我居住的城市很少能遇到卖凉粉的了,凉粉成为了我生活的过去式。夏日里,各种应季食物代替了凉粉,但属于我的那碗凉粉却永远无法被替代。它是我那些炽热如梦的仲夏,也是我的美味童年。

记忆里的凉粉,是故乡的味道,令我念念不忘。

佳作展示三

葡萄忆,故园情

◎王叶琳

味道如同一台小小的时光机,一旦触及嗅觉这一开关,便会涌现出许多画面。每一帧每一秒,都记录着有趣的生活。

午后,我正一个人享受着葡萄的香甜,正巧老家的二伯来了电话,问我们想不想回去吃葡萄。此时,我眼前便浮现出一个瘦削的身影,他踩着个小凳子,在那小小的一方葡萄园里,吃力地举着手摘葡萄,脚下的一条大黑狗温顺地蹲在一旁……我对二伯最清晰的记忆,便是他和他的葡萄园。

以前,我对二伯的印象不太好,他很少笑,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发着呆。有人叫他一声,他就好像从梦中惊醒一般,然后随意地回应一声。但他种的葡萄长得真是好,一串串颗粒饱满、晶莹剔透,都跃过了墙头,伸到外面来了。

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想吃葡萄,又不敢直接去找二伯,于是便拿了根竹竿想偷偷去戳几串下来。谁知道葡萄藤十分坚韧,我们戳了半天,硬是一动不动。这时,院子里面传出狗叫声,还有缓缓而来的脚步声。“想吃葡萄就告诉我嘛!”这仿佛是我第一次听见他主动说话,没有严厉的语气,倒带着几分宠溺的笑意。顿时,我心里没那么害怕了。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他家门口,见门是开着的,便走了进去。院子整齐利落,空气中飘来一股草花的香气。我走到后院,发现二伯正在摘葡萄,旁边的大黑狗一见到我就狂吠不止,他朝大黑狗挥了挥手,制止了它。

我不好意思开口:“那个……二伯,对不起,我们看葡萄长得好,就……就想摘几串儿……”我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飞快地掠过他的眼睛,朝他身后看去,只见一个大篮子里装满了葡萄。“没事!你过来一起摘吧,待会儿给村里人分一分。”他微笑地看着我说。

我的心一下就轻松了,开心得像只小鸟,扑棱着翅膀就“飞”了过去。我卖力地挽起袖子,伸长胳膊去摘藤上的葡萄,然后小心翼翼地捧下来,像捧着珍宝一般。原来,不善言辞的二伯一点都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可怕”,他竟如此和善!我的心里涌出了惭愧和内疚。

此时想起二伯,愈发让我与鲁迅“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毛豆”的情愫共鸣。回忆中,有亲情的味道,有淳朴的回归,还有我对家乡的眷恋……

【本版作文作者为浙江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刨子二伯凉粉
二伯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割麦子
百花园(2022年10期)2022-07-05 07:24:36
COOL BEANS
汉语世界(2020年4期)2020-08-11 08:38:16
没白费功夫
来一碗凉粉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6
没有白费的功夫
故事会(2019年10期)2019-05-27 06:06:58
木心
扬子江(2019年1期)2019-03-08 02:52:34
楠溪江白凉粉
夏日里的“小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