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正旺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篮球教学是高职体育教学的课程之一,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篮球在学生群体中有着较高的人气,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较高,以篮球为体育教学内容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篮球教学相较于其他体育科目而言对教学资源的占有量较低,展开篮球教学需要投入的资源较少,便于学校进行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篮球教学一直是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科目。
随着新课改精神的不断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持续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成果、加强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成效是当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应当一改往日娱乐性较强的特征,重视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品格、强健学生的体魄、锻炼学生的精神。
本文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篮球教学为例,以本院学生为研究样本,就高职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然后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高职篮球教学改革的有效思路。
本组研究以2019年9月—2021年6月在我校体育专项选修课中选修篮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10个班级中随机选取200名学生入组研究,共计200例,同时将10个班级的篮球授课教师纳入研究(共计6人),样本容量总计206例。把200例研究对象按50人一组分别记为A、B、C、D四组,对学生一般资料进行筛选,确保各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对200 名学生及6 名教师展开问卷调查,获取研究相关信息,评价和总结当下我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同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遵循教育一般理论,就篮球教学中问题进行改进,探讨改进前后篮球教学效果差异。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学生及教师意见和建议,根据问卷结果对篮球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和汇总。
2.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就改进方案实施2个月后篮球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改进方案实施前学生篮球技能、体育素养进行对比。
研究相关数据均经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汇总与分析,其中数据汇总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经条件筛选对学生及教师意见建议进行分布特征汇总分析。组间对比项目则经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中一切数据均采用标准格式表示,其中计数资料率表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
表1统计汇总了200名学生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A、B、C、D四组学生在年龄、学年、篮球经验、首次选修篮球等四个方面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可排除基础资料差异对研究结果影响。
表1 四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
根据问卷选项内容,将问卷整体分为教材问题、师资问题、场地问题、器械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个性化等几个模块(见表2),根据学生选项结果进行评价。(见表3)
表2 问卷模块归纳及评价结果
表3 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表3 统计结果,可知学生对于篮球教学整体并不理想,对于个性化、模式、内容、器械、场地的不满程度较高,对于师资、教材的不满程度一般,推测与学生对篮球教学的期待有关,这也提示了当下我校篮球教学在上述七个模块中均存在问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采用自评、同学他评和教师主评的三重评价机制对学生篮球技能、身体素质、体育精神、意志品格进行评价,评估调整前后篮球教学质量差异。具体评分规则为三者总分的平均分值,得分越高提示学生在对应评价中表现越良好。(见表4)
表4 调整前后学生体育成绩变化对比
根据表4 统计结果,篮球教学调整后学生篮球技能、身体素质、体育精神、意志品格等四方面评价结果均优于调整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通过调整篮球教学、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规避当下我校篮球教学中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对学生篮球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体育精神培养、意志品格塑造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我校篮球教学在个性化、模式、内容、器械、场地、师资和教材等七个模块均存在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于明确篮球教学改革与调整的方向。
1.个性化
个性化指的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个体化需求,体现在篮球教学中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师水平、教学方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的个体差异化需求,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产生对教学活动的直接要求。高职篮球教学个性化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有关,是篮球教学必然存在的问题,因为不存在能够同时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活动,高职篮球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个性化不足的问题。
2.模式
教学模式问题在我校篮球教学中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①大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常规的体能训练+篮球讲解+自由练习的教学模式。②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具有思维定式,很少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虽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一直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职篮球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与高职体育教学习惯以及普遍缺少体育教研、学校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等有关。
3.内容
篮球教学内容局限也是我校篮球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单一,缺少创意和创新。此类问题发生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①体育课时较短,很多篮球教学内容无法适用。②学生的篮球技术差异大,限制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③器材单一,缺少篮球教学的辅助器材。
4.器械
器械指的是篮球教学中所有的体育器材,包括篮球架、篮筐等设备以及篮球等器材。我校篮球架、篮筐及篮球等体育器材更新速度较慢,且在日常使用中对器械的维护意识不足,导致器械损毁严重,难以匹配当下篮球教学需求。
5.场地
场地指的是篮球教学专用场地。我校受限于空间和资金不足,导致专业篮球场馆建设不足、露天篮球场维护不到位,没有篮球教学专用场地。大部分情况下篮球教学是在校田径场附近的篮球场进行,要和上公共体育课的班级共用,既拥挤又相互影响,而且这些教学场地为水泥地面而非塑胶地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6.师资
篮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任课教师熟知篮球规则,熟练掌握标准篮球动作,才能够将篮球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但是本组研究中入组的班级授课教师,仅1名有专业的篮球运动经验,3名有担任篮球裁判经验,其余2 名体育教师,仅为篮球运动业余爱好者,对于篮球运动规则和标准篮球动作的掌握程度不足,从而无法保证篮球教学的专业性。
7.教材
现行的大部分体育教材是站在体育与健康的角度进行编写,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在篮球教学中能够发挥的效果极为有限,甚至有些教材中仅对篮球运动本身和篮球运动规则进行了简单介绍,无法满足学生对篮球运动知识信息的需求,对篮球教学几乎无帮助。
基于我校篮球教学实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篮球教学调整:
1.组建专门的篮球教学教研小组,以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篮球退役运动员和篮球运动裁判员为主要成员,对当下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教研和讨论,探索可行的改进方案。
2.采用共同授课机制,即将两个班级合并为一个班级实施篮球教学,由两名教师共同授课、交叉授课,弥补单一教师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同时利用两个班级合并授课的方法进行整合,提高篮球教学器材的利用率。此外,在常规的讲授、自由活动和标准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竞赛教学环节,组织两个班级分小组进行标准化的篮球友谊赛,利用篮球竞赛的竞技性来调动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刺激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加强学生团队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在实际的竞技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篮球运动规则,快速积累篮球运动经验。
3.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篮球技术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分组、合班教学,分组练习,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练习方式。
争取校领导的支持,为篮球教学争取必要的资源支持。场地、器材等均是篮球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篮球器材的磨损在篮球教学中较为突出,加速篮球器材的更新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能够加强篮球教学的专业性和安全性,从而有利于篮球教学效率的提高。
1.我校篮球教学中存在诸多局限,个性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器械、场地、师资和教材等模块均存在不足,个性化教学、教学模式、器械、教学内容、场地上的不足尤为突出,是当下篮球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增加篮球教学资源投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思路。
3.加强篮球教学教研活动,是推进高校篮球教学专业性的关键思路。
4.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积极探索和创新体育教学新模式、新技术,加强体育教学的资源投入和资源管理,是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