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多代共居优化设计改造可行性研究

2022-12-10 03:23许光辉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10期
关键词:代际养老居民

■许光辉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上海 200234)

老旧小区由于时代原因在设计建造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适老化问题,使其在老龄化加剧、无法拆迁的背景下,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与其所处空间环境的矛盾亟待解决,而如何充分利用老旧小区多代共居的居住模式特点,在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营造适合于老年居家养老的社区空间,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实际问题,实现家庭养老、代际互助、改善代际关系削弱方面的有益尝试[1]。本文通过一个案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改造多代共居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来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促进代际互助,营建和谐邻里,从而达到优质居家养老,实现积极老龄化。

1 设计背景

在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主要的阶段性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实现老年人更舒适健康地“在宅养老”“在地养老”是当前养老事业的重要目标[2]。而未来中国养老服务的总体趋势也从家庭化向社会化、社区化转型[3]。同时这也为提升老旧小区居家养老的品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上海作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年人口在2017年就已经达到 345.78 万人,老龄化率已经高达14.3%[4]。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居住在老旧社区环境里,由于受设计施工时代的制约,老旧社区普遍存在施工标准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室内外空间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居家养老、积极老龄化的要求,严重阻断了老年群体参与社会生活、获得认同感的途径,使老年人成为特殊群体游离于常规生活之外。而老年人所处的环境是增强和维护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发挥以及维护“健康老龄化”的决定因素[5]。老年人必须参与、融入社会,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因此,因地制宜地改造和提升居家养老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居家养老具有重要意义。

2 多代共居的内涵及国内外多代共居模式的启示

2.1 多代共居的内涵

一般而言,多代共居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居住在同一个家庭单元中;另一种是不同年龄阶段、没有血缘关系的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区,共同享用小区的公共资源,即邻居型的多代共居。

多代共居的“混居”社区其优点在于能够让老人接触到其他年龄段的居住者,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同时老人还可以与自己的子女或亲友邻居居住在同一个社区中,便于相互照顾[6]。 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后代,或者儿女不在父母身边居住的老年群体,多代共居的生活空间对其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国内外多代共居模式的启示

2.2.1 中国传统聚落的多代共居模式

我国传统的多代共居是几千年来人与自然共生以及社会文化共同塑造的有效模式,包括以家庭为单位的多代共居和以家族为单位的多代共居,如福建的围楼、安徽的西递宏村等,这种以家族血缘为纽带、以族长为统帅的聚居方式是中国传统多代共居的标准范式。其共同特点都是共享一定的空间场所和环境资源,如公共水塘、祠堂、晒场、水井、活动广场等,在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成员们自觉按照既定的规则、生活模式,互助互惠地生活在一起。而老年人因具有丰富经验而受到尊重,成为规则的监督者和经验的传授者,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共居模式下的代际交流、对空间环境的共治共享以及由此产生的集体凝聚力,使环境得以保护,文化得以传承,亲情和邻里关系得以维系。

2.2.2 国外多代共居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开始,西方国家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老龄化的积极探索过程中,针对多代共居的居家养老模式取得的成功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住宅型多代屋(Mehrgeneratione n-wohnen)是德国政府在上世纪末为了适应老龄化背景下大量选择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而探索的成功模式。

多代屋是由政府提供经费,社区负责日常管理,为老人提供无偿服务的社区公共福利机构。其中包含花园绿地、儿童设施、老年设施,并设有阅览、影视、会客、餐厨、活动等功能区域。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在此获得帮助或通过自己的参与实现自我价值和乐趣,如帮助年轻人照看小孩,和孩子一起阅读、画画,朗诵、表演等,也可以给年轻人传授一些技能和经验;年轻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日常陪护,照料生活困难的老人。在众多形式的交流中形成了可持续的代际互助范式,家庭界限被打破,从而构建无血缘关系的多代居民会面的公共场所,促进儿童、青年人、老年人等多代人群在社区层面的交往,激发社区活力 。住宅型多代屋成功推动了老年人生活重心从家庭向社区的转变,相当程度解决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相关问题。

(2)日本柏市丰四季台的整体改造也是应对老龄化居住社区问题的成功案例,改造前是一个具有上百幢建筑,数千个家庭近万人口的老旧社区。各类破旧住宅遍布街区,街道杂乱没有共享的公共交流与活动空间,周围农田闲置,社区毫无生机。2009 年6 月东京大学等机构开始对其进行改造,通过空间布局及设施改建来影响和重构老年人生活模式,使住区的老年人能够保持健康活跃和在宅安心生活“aging in place”[7]。通过一系列规划,将住宅空间结构、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有机结合,使社区内老年人的生活、工作以及为老服务彼此融合,形成便捷服务的“30 分钟生活圈”。在空间设计上注重创造交流、集会的场所,将不同年龄段人群聚集在一起,从而避免老年人孤立。如在区域中央设立社区食堂,使之成为促进老年人、孩子以及上班族代际交流的空间,并在周围配有老人养护之家、交流沙龙、茶室等空间充分激发老年人各种交流活动;利用空置用地增加空间复合功能;在整个社区环境遍布无障碍通道、长凳、卫生间等设施,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时刻便于参与和交流的休闲空间。

2.3 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启示

从上述案例可知,通过一定的空间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设计,使不同身份、不同社会阶层的老年人平等享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改造老旧小区环境,创建和谐的多代共居生活空间,让老年人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对实现居家养老、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3 老旧小区多代共居优化设计探索

3.1 问题的发现

居民作为现状环境的亲历者和未来环境改造后的使用者,对适老化改造什么,如何改最具有发言权[8]。因此,在开始设计之前,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区居民基本信息与生活状况,获得不同年龄段居民对小区生活环境、邻里关系现状的感受、看法以及诉求。明确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综合判断老年人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设计的突破口。

祁连三村始建于1997年,与上海大学相邻,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经多次不同时段的实测与调研获得数据如下:小区占地面积为43500 m2,建筑占地面积13350 m2,户外面积30150 m2,其中包含道路1200 m2。共有住宅楼16幢,每一幢均为6层,无电梯,一梯两户,共计576户(表1),前后排最大楼间距24 m,最小楼间距离20 m。地面划线固定车位150个,2个地下人防工程兼非机动车停车约1000 m2。

表1 祁连三村居民构成调研统计表

小区居民结构包括多年龄段原住户、后迁入的上海大学中青年教师,以及部分外来住户,是典型的多代共居老旧小区。受时代因素的影响,整体环境设计不合理,施工粗糙,后期维护较差,侵占现象严重。其中公共空间和老年人、儿童活动空间严重不足,配套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小区绿化设计单调,缺乏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的小游园和中心绿地的概念,植物配置单一,缺乏与周边建筑环境的融合。绿化空间利用率不高,被占据或人为改动破坏严重。

除此之外,地面道路通而不畅,建筑出入口无障碍设施配置不健全,车辆乱停现象严重,公共活动场被大量被机动车所侵占。小区信息标识系统凌乱且不完善,缺少必要的提示与警示标识(表2)。

表2 祁连三村小区现状问题汇总表

除了实地观察、访谈之外,还通过问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将小区居民的“是否有各项功能需求改造的意愿”作为一个二分变量,包括“是”和“否”两个基本属性,分别赋值为1和0,具体变量设置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设置与描述

运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小区居民对社区改造的各项需求意愿,计算模型为:

式(1)中,P表示小区居民对小区改造的需求意愿,z表示影响意愿的因素。选择表3的变量作为社区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使用统计软件SPSS28.0对式(1)进行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老旧小区改造需求意愿的Logit回归结果

从图(表4)可见,①年龄及个体健康情况与小区改造需求意愿成负相关关系,低龄人群、较为健康人群对社区改造需求意愿较为强烈;②性别与小区改造需求意愿没有显著差异;③受教育程度、下楼活动情况与小区改造需求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下楼活动频次高,改造需求的意愿越强烈;同时在问卷中获得空间改造需求的具体数据(图1-图2)

■图1 问卷反馈相对重要的改造项目

■图2 问卷反馈居民对公共空间功能需

从图1可见改善养老设施和增加交流空间的需求呼声最大,图2是居民对公共交流空间的具体功能的需求排序,这些信息为接下来改造设计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3.2 设计改造方案

日本社区营造专家宫崎清主张社区营造从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入手[9],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不仅是社区特色营造的基础,更是更新规划获得社区认可,促进社区参与和提升集体效能的根本[10]。

借鉴日本经验,结合国内多代共居老旧小区改造经验,从祁连三村居住人群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小区现状,从人车分流、空间整合优化、消极空间激活、环境品质提升四个层面入手,以内容引导交流方式升级,使之成为促进代际交流发生的媒介和容器。

3.2.1 创造更多的空间

(1)空间优化重组、明确空间属性、局部人车分流。

受时代的制约,老旧小区在设计时没有预留足够的停车位且人车不分流。调研发现,小区早晚的机动车停车需求量大,划定车位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导致公共空间被进一步侵占,非机动车见缝插针进一步导致空间凌乱和紧张,极大影响了老年人社区生活的自由度和安全性。

通过观察发现,小区内机动车停车最高峰是在夜间,饱和状态可达到160至180辆之间不等,但是到了工作日上午,被停车占据的空间被大量释放出来,停车数量下降到60~80不等,而此时段也正是小区居民户外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段(图3),以老年人为主的居民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停车空位、道路旁边等可供停留的区域,由于空间的限制和设施的缺乏,居民自发放置老旧家具或自带便携式家具进行交流活动,如喝茶、下棋、做手工活、择菜聊天等。

■图3 小区不同时段的户外活动人群统计

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区楼层和楼间距与市面新开发的多层商品住宅小区有共同之处,故可以参考其人车分流的模式——依据现有条件采用局部人车分流,尽量保证小区固定停车数量,有针对性地对空间进行优化调整,使其形成主次分明、动静有序的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基于此,从两方面入手改造:一是将小区内部四周紧靠围墙半废弃的绿化带改为停车场,并将临近楼栋之间的停车位整合扩大,以此置换出小区内部各个楼栋间的停车位;利用原有内部交通道路,打通局部障碍,使之形成一个围绕小区居民楼的环形机动车路线,并以此为纽带串联小区所有停车位,从而形成小区中间为公共休闲、周围为交通停车的人车分流空间格局,为小区中间建立多代共居的复合功能空间创造了场地条件(图4)。

■图4 人车分流规划图

另外,将小区东半部分三幢楼之间规划出来的停车位实行限时停车、分时段利用的方式,(图4)即通过升降地桩禁止机动车在上午10:00至下午4:30之间进入,此时间段供居民休闲使用。同时,将所有的非机动车停至地下人防,增加空间利用率。

经调整布局后,小区停车位共有200个,超出调研时小区饱和状态180辆机动车的数量。小区形成区域划分明确、功能分布合理、空间利用高效的格局。

(2)激活消极空间,整合零散空间

通过调研分析可知,小区公共空间虽然异常紧张,但实际上却有大量的消极空间、死角因杂物堆放等没被有效利用而导致闲置浪费;部分楼间高大树木、电线杆、以及一些不必要的围墙自身占位及其辐射半径也造成了环境空间的紧张和恶化,而这些正是空间优化设计的突破口。

首先,移除楼间的电线杆使线路地下通行,将楼间位置不合理的高大香樟树移至小区边缘位置,由此拓宽楼间可利用场地,增加了通风和采光;拆除小区内楼栋之间多余的围墙分隔;清理乱搭乱建以及小区内长期被废旧家具、僵尸车占据的死角,提升小区的“收纳功能”,使长期视而不见的消极空间释放为更多的积极空间。

3.2.2 增加空间复合功能——激发更多交流

在整合出更大空间的基础上,设计具有混合功能的活动空间,使其服务代际群体的能力得到提升。并通过具有人文关怀、富含包容性的细节设计,对社区生活方式加以引导,激发更多代际人群的交流欲望,提升整体空间品质。

(1)增加多代共享邻里中心

在小区中间位置的横向两幢楼之间,将利用率不高的绿化开辟出来增设3层共计600 m2余的多代共享邻里中心,与室外主要共享空间景观组团有机衔接,可以使社区公共活动、居民自组织活动、兴趣小组、宠物交流等在此发生,促进老年人、青年人、儿童等不同代际的居民需求在这个“客厅”汇聚、交集、变化、参与,增加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图5)。

■图5 多代共享邻里中心楼层分配示意图

(2)室外多代共享空间综合体

实践证明,设计合理且良好的户外活动场地,可以促发居民的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为社区生活添加活性,并营造出积极的社区氛围[11]。

由于老幼日常生活和行为轨迹高度重合,在身心需求、行为能力、生活节奏和空间需求上存在很多共性,是使用社区公共空间频率最高的活动联合体[12],因此,在做空间功能布局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由于小区原有健身器材占地相对较大,利用率较高,是利于边界复合功能拓展、增加代际交流的重要空间节点。因此,以健身器材为中心,整合周边场所,充分开发利用垂直空间,将休闲座椅、种植池、景墙花架和亭廊、儿童活动区等与场地有机整合,形成功能多样、景观秀美、人气聚集的活力空间(图6-图7),提高了空间 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代际交流的机会。

■图6 小区中央立体复合空间整体效果

■图7 立体复合空间局部效果

另外,小区中其他区域整合出来的空间,如分时停车位区域,可以设置成多样化的交互空间,与多代共享邻里中心形成整体协同、功能互补的空间组团。

3.2.3 提供设施保障——创造适老化空间

虽然老年人的全方位社会参与是国内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共识,但现实中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率仅在 22% 左右[13],毫无疑问,对于老旧小区而言,走楼梯上下楼是影响老年人出行及社交的最大障碍,因此,加装电梯是方便出入、增加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最重要举措。

此外,无障碍设计不完善也是导致老年人出行困难、影响社会参与的重要因素。再加上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退化,活动范围受限,对居住范围内的公共设施以及生活资源的依赖性较大[14],因此,从细节入手修复和改造各类通行空间之间的高差、安全隐患,实现无障碍出入,为老年人社区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同时,适当采用“医养结合型家具”[15],以便适应老年人身心特征及护理人员共同使用。如选择圆角设计,座椅加设靠背及助力扶手,座椅间预留轮椅或婴儿车通道;一些供观赏和操作的种植台下留有空间以保证轮椅进入等。

3.2.4 提升环境品质——打造更舒适的环境

老旧小区普遍缺少物业管理,环境绿化保养差,通过系列认养种植活动,将视而不见、少人管理的绿化转变为人人参与的“自家花园”,使植物消极存在的静态模式转化为与人交互的动态模式,打造新型都市田园生活。

本案设计了可移动及拆卸的模块化种植池,增加科普互动植物空间,吸引具有共同爱好的不同代际居民前来种植,既增加了交流,又实现了景观共治共管,老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价值感(图8)。

■图8 立体种植池效果

此外,将垃圾投放点、旧衣物投放箱、晾衣架以及各类宣传板、导视牌等与环境及适老化特点充分结合,形成统一的设计,提升小区的场所个性品质,增加居民的归属感。

4 结语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着“共”与“居”的概念核心,对老旧小区进行优化改造设计,旨在营造以复合式功能为主导,高包容度的活力空间,创造代际会面与交流的机会,增进社区居民内部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从而为多代共居的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诚然,建立有效的多代共居养老模式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改造上,还应该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社区群体、老年人及其家庭内外代际之间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多方的共建共治共享。

猜你喜欢
代际养老居民
养老生活
石器时代的居民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