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忆
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建立融合性的课程体系,并明确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性[1]。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发展战略。2017年,习近平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2]显然,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强、勇于创造、敢于行动、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创新创业人才。
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建造技术新兴产业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集成施工—装配化装饰装修施工—精细化成本控制—智慧化运维与服务”的核心环节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围绕工程智慧建设产业链,对应于建设工程项目智慧建筑等新兴产业链中的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造价、管理、运维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与岗位需求(见图1),强化互联网思维,开辟创业教育新思路,积极打造互联网平台,建设国家人力资源信息库,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社会各界带来更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还相对较低。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教育观念落后。长时间以来,很多人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一种无奈之举,是无法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的无奈选择。受此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疏忽,部分学生对学习也不够重视,导致教学成效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及自身素养等,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第二,人才培养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缺失。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味向热门行业或新兴产业靠拢,忽略了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在课程设计上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与认知技能的训练。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创新理论基础薄弱,创新意识不足,授课内容也偏重于书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专业学员和创业者之间所需要的各项能力也尚有一定差异,如必备的专业知识、项目管理能力、领导才能、开发和掌控市场资源的能力等,这些问题都有待高职院校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
第三,师资力量亟待提高。由于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缺钱少人”的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的,缺乏实际经验。另外,教师的技术培训、到企业锻炼以及继续学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难以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不断创新发展,促使经济发展形式不断演进。正是这些演进过程,给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一,环境机遇。“互联网+”依托网络平台,使创新创业的过程更加透明、公开。同时,创业者以自我发展为导向,在平台上获取信息、进行互动沟通和公平交易等,以建立更完善的产业竞争机制。
第二,空间机遇。“互联网+”行业和传统产业相比具有更多的投资机遇。“互联网+”优化集成生产要素配置,重塑了传统产业,形成新形态、新业态。在创业过程中,“互联网+”产业链也越来越开放,协同性更强,向外衍生范围更广。
第三,门槛机遇。创业存在门槛,“互联网+”创业中,资金门槛降低,技术门槛抬升。资金门槛方面,高校毕业生通常没有大额启动资金,但其实只要有创新性的构想或项目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或启动资金,大大减少了高校毕业生进入产业领域的初期投入,由此展现出“互联网+”环境下创业的轻资产特征。技术门槛方面,“互联网+”环境下,获取技术的方式方法更为便捷,要将产品区别于他人的产品,就要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门槛,做好产权保护。此外,科技的跨界交叉,资源重新整合,以及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也导致了科技门槛进一步提高。
第四,成本机遇。“互联网+”时代将创业、创新、创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更为坚实的“铁三角”,其中各种投资行为也更为活跃、频繁。政府部门、公司、投资者依据创业者的创意展示,筛选并发现产业价值,对创新项目进行进一步培育,从而分散市场风险。
大学生创新创业并非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够完成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要对新知识高度敏感。
第一,在知识技能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主要知识优势更多在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等基础知识,而关于市场营销、商业运作以及平台搭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相对薄弱。同时,部分高校中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健全,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欠缺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在企业经营技能上,部分高校学生缺乏个人技能、社交能力、企业合作意识、人际交往技巧等,但这些是一个创新创业组织形成与运作的基础。它们与专业技能不同,可以借助社会实践和活动方式加以培养,这也要求高校对创新创业培训领域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第三,在新知辨识能力方面,如何在大量创业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擅长领域的可行性高的项目十分重要。高校毕业生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相关课程的学习之外,应多参加创业实践,与教师、同学、企业多交流,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难以客观、有效地对创业项目进行考评。这里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项目没有完整的实际操作流程、项目的可盈利性评估不足、项目的可操作性评估缺失等。究其成因,一是当前高校的创新培训启动较晚,体制还不健全;二是大学生自身在校时间较长,很少和经济社会有直接联系,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且尚未对自身的职业方向进行合理规划。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终端的双方甚至多方缺乏信任基础,导致网络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也发生过不少商业欺骗、假冒伪劣、不安全支付等事件。而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风险意识不足,这就给高校毕业生创业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打击了部分创业者的创业信心和积极性。
第一,开辟新思路。在信息全球化时代,高校要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海纳百川的态度、求新存异的理念,努力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需要的“孵化器”。首先,完善高等教育创业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结合“互联网+”互联互通、共享思想的特性,面对需求,探索建立思想教学、科技创新教学、专业知识教学相互融合的创新型创业教学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紧随社会发展,逐步提高教学信息化、资源化水平,打造校园云教学系统,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引导高校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第二,开创新体系。“互联网+”创新创业是当今及今后就业的一个趋势,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应其特点的新教育体系(见图2)。首先,建立着力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普适性体系;其次,建立着力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和文化的体系;再次,建立着力于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体系;最后,建立着力于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项目孵化的体系。高校在打造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平台、创新创业专业教学平台、创业指导平台、小微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采取学科专业共建、“三教”改革推进、校企合作促进等方法,让创新创业的种子扎根于广大学子的心田,使其加快自身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的转变。
第三,搭建新平台。首先,要让高校毕业生从概念走向实践,高校要依据自身或本地的政策条件,形成从无到有、从散到聚的全链条孵化载体。其次,针对个人知识结构、素质等,将智力资源信息加以整理综合,建立一个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网络信息库,从而与政府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无缝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各取所需的目的。
第四,创新教学方式。高校教师利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另外,教师还能够运用网络平台,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获得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实践经验,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不再单一。
总之,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积累专业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增强问题处理能力,发掘创新潜力,并从中获取创新知识,从而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创新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学,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增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在创新创业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树立自信,增强创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