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呈现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唐诗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读诗,能慰藉我们的心灵,能激发我们的灵感,能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请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你的阅读或经历,写出你对所选诗句的思考或随想。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要求:立意自定,所写内容与所选诗句相关,但不能只是对所选诗句的赏析;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文
乐感文化
◎李金芝
有人说,宋诗多理趣,唐诗多情趣。其实,唐诗也不乏理趣。不论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体现的“思想境界决定人生高度”,还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传达的“距离产生美”,无不蕴涵哲思,彰显理趣。
在众多理趣诗中,我最喜欢王维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王维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鲜明写照。如果不是仁智兼备,又怎会有如此情怀与格调?
极具情怀和格调的诗句可谓层出不穷。大家熟识的苏大学士,出口便是“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许多杰出人物身上都有体现。比如毛泽东的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又如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还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他们用诗句、用言行诠释了“乐观”的含义,如果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体现出了仁者智者“乐山乐水”的智慧。而这智慧的根源是儒家所追求的“乐感”,学者称其为“乐感文化”。
什么是“乐感文化”?《论语》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哲学家李泽厚也说:“这里传达的‘乐是世间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而睿智的诗人将这份友谊传递给自然万物,体现其“物,吾与也”之大爱。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林逋的“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王寂的“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这些诗句所传达都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乐”之境界,也是三千年儒学之根本——“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乐感文化。
习作展示一
我思深处
◎王瑞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何处是“水穷”?何物为“云起”?我想,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答案。于我,“水穷”即是思想的最深处,“云起”则为思想境界的大飞跃。行至穷处,已无前路,倘若再行,也许就会走入思想的更高层次,打开思想的新境界。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诚如斯言,人之于世界,渺小脆弱,如苇草。但人类为何能创造文明呢?那是因为人类拥有了思考的能力。物质文明可能会烟消云散,但精神文明会一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古希腊遗址早已面目全非,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仍被人们所铭记;春秋战国早已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仍在今天焕发着光芒。
行至往昔之水穷,坐看今朝之云起。人应该勤于思考,并努力走入思想的深处。思想是我们刺破现实樊笼的利刃,是支持我们走出心灵低谷的翅膀。有思想的人能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独立思考,不被外界影响,只与真理为伍。马克思走入了思想的深处,寻找到了历史的根源,因此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鲁迅走入了思想的深处,发现了中国国民性的真正弱点,于是走上弃医从文、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走入了思想的深处,寻找到了人类的本我与真我,从而探索“人类的存在”这一核心问题。睿智的思想者似乎都在“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是啊,行至水穷所观得的云起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啊!每个人的“云起”不尽相同,但一定精彩纷呈。然而有些人却为自己的思想“画地为牢”,不愿做勤奋的思考者,不去开拓自己思想的新境界,万事“随大流”、不深究,在他们的世界中,哪有“云起”呢?他们能看到的不过是一片众人的背影罢了。
行至水穷,坐看云起。我们应走入思想的深处,开垦心灵的荒地。立于高山之巅,方觉大河奔涌,更觉长风浩荡。只有走入思想的深处,才能打开思想的新境界,看见不一样的“云起”。站在思想之巅,文明的长河才更加波澜壮阔,思想的清风才更加沁人心脾。今天的我们,作为中国的未来,更应“行至水穷”,走进思想的深处,打开思想的新境界,攀至心灵的高峰,“坐看云起”,追寻更加绚烂的未来!
【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中学】
习作展示二
远看皆有色,雨润草意长
◎王雪寒
细密春雨润滑如酥,透过雨丝遥望草色,绿意悠悠,走近细赏,却又看不到。见此景,韩愈便写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自然之景千变万化,一直在等待我们去发现。
草色遥看似有,近赏则无。如若不是有闲情逸致之人,哪能发现呢?作此诗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邀友人游春,友人以事忙年衰推辞,他遂作这首诗寄赠。年老如何,事忙如何,自然如此之美,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探索吗?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啊,每一次草长花开,每一次润雨绵绵,都是不可错过的风景。即使并非真正的“闲者”,我们也应该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浪漫,学会放松。
春花绽放,秋叶摇落,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总会有新的发现。
因为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在不断变化。遥看近无,是草在变化吗?是观察角度在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换个角度看问题,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试验过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有人问他:“你已经失败这么多次了,还繼续研究有什么用?”爱迪生说:“我从来都没有失败过,相反,我发现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我们需要这种思维。无论是面对学习上的“正难则反”,还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磨砺,我们都需要改变观察角度,寻找新的出路。
不同的角度又从何而来?
心境不同,角度则不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面对同样的秋景,有人“悲寂寥”,有人“胜春朝”,这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所以,心境决定视野。“子非鱼”所体现的正是思想和心境之不同。庄子丰富奇幻的想象,惠子求真切实的思考,反映出二人不同的心境。
如果我们想拥有变化的思考角度,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事物,这样既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也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所以,踏上发现之路吧,先从一棵小草开始——远看皆有色,雨润草意长。
【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