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娥,尹素芬,王国军,李云,李小刚,申宝峰,黄斌
(1.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2.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汉中 723000;3.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汉中 723000)
陕西省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的汉中、安康,该区域海拔650 m以下,为平川稻作区一年两熟,实行稻-油或稻-麦轮作制,水稻品种以杂交籼稻为主[1]。泰优037(TX037)为中籼型晚熟杂交水稻品种,是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不育系秦香22A与恢复系R037杂交测配而成,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1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稻2017006)。该品种适宜在海拔650 m以下的陕南稻区及同生态类稻区种植,审定后进行示范推广,深受种植户和广大人民群众喜欢,2018—2021年在陕南已累计推广4.8万hm2,平均产量8.9 t·hm-2,成为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杂交稻品种,共增加经济效益6 263.1万元。
由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D297A和泰香22B(粤丰B/内香2B//D297B)选育的三系不育系。
2001年夏季,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湖南怀化芷江作物研究所提供的保持系中间材料粤内22B(粤丰B×内2B)作母本,D297B作父本进行杂交,同年冬季在海南三亚用F1作父本与D297B回交。2002年春季在汉中种植回交分离群体,利用定向择优选择技术,选取株叶形态优良的单株作父本再与D297B回交。经过4代回交和定向择优选育,获得抗病优良株系进行自交、与D297A回交,经过4 a 8代自交和回交以后,对保持不育彻底的株系再进行连续回交,至2005年秋季获得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抗稻瘟病的不育系泰香22A;对连续多代自交,性状完全一致,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的父本命名为泰香22B。2011年泰香22A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由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R737和R031杂交选育而成。
利用携带抗稻瘟病基因的材料测配组合,选择聚合pi-9、pi-ta、pi-b和pi-km基因。利用分子标记对F4分离群体的128个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单株进行检测,有20株同时含有pi-b(纯合)和pi-km(纯合)抗病基因。
2006年夏季,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R737做母本,用中稻恢复系R031作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套袋。2006年冬将F1代种植混收。2007年春至2010年秋,经4 a 8代汉中、海南连续加代种植,采用分子标记、人工接菌加压[2]和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的方法,择优定向选择,选出20个性状各异的优良单株,依次编号为031、032、033、034、…、050。2010年夏季用这20个恢复系单株同中9A、粤丰A、天丰A、宜香1A、泰香22A、泰香45A、内香5A、川香A、昌丰A等不育系进行测配,2010年冬季在海南进行组合鉴定,037能使不同不育系恢复结实,且所配组合结实率高、生育期短、抗性好、米质优,将037选作一个新的恢复系,命名为R037。
2010年夏季,用公司新育成定型的20个恢复系同8个不育系进行测配,冬季在海南进行组合鉴定,发现泰香22A和R037组配表现突出,2011年进行小面积制种,暂定名为TX037。2012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6点667 m2平均产量637.8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9%,生育期151 d,比汕优63长1 d,抗病性强于对照。2013和2014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4年同时参加陕西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定名为泰优037(图1)。
图1 组合的选育系谱
2013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试中籼迟熟C组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658.9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3%,居13个品种第2位。2014年667 m2平均产量627.6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居区域试验C组14个品种第3位。在2 a陕西省水稻品种区试中,667 m2平均产量643.3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5.0%,2 a共10点次试验,10点次全部增产,增产点次率100%(表1)。
表1 组合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014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品种中籼迟熟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543.8 kg,较对照汕优63增产4.33%,居参试4个品种第2位(表2)。
表2 组合的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叶色中绿,叶片短,叶缘钝锯齿状,株高121 cm,主茎15~16片叶,节间不外露,抗倒伏,穗层整齐。667 m2有效穗16.64万。柱头无色,花药黄白色。穗长26.8 cm,每穗总粒数185.3粒,实粒数154.3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9.5 g,颖尖无色,长粒型,长宽比3.0。颖壳亮黄色,籽粒饱满,品质优。叶片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茎杆粗壮,抗倒力强,成熟转色佳。
全生育期平均为151.8 d左右,较对照汕优63早熟3.2 d,播种至齐穗平均为123 d。
由表3可知,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依据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的检测结果,泰优037品质指标中的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长宽比等指标均达优质二级及以上标准,碱消值为三等,综合结果为符合优质三等食用长粒形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表3 2019年组合的米质检测结果
2012年、2013年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了泰优037稻瘟病抗性基因[3-6],结果表明,泰优037聚合了Pib、Pi9和Pik-m共3个抗病基因,对照汕优63只检测到1个抗病基因Pib。
2013、2014年泰优037穗颈稻瘟病病穗率分别为17.3%和21.4%、病级为5,对穗颈稻瘟病表现为中感,强于对照汕优63;2013、2014年纹枯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1.0和58.8,病级分别为3和5,对纹枯病表现为中感,强于对照汕优63(表4)。
表4 组合的抗病性鉴定结果
泰优037全生育期比汕优63短3.2 d,适宜陕南汉中、安康海拔650 m以下的丘陵、平川稻区种植。该品种属高产、抗病、优质型杂交水稻品种,667 m2产量643.3 kg,高产栽培可达650 kg以上。2018—2021年泰优037在陕南的汉中、安康两地已累计推广4.78万hm2,成为该区域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杂交稻品种,4 a增加经济效益约6 263.1万元(表5)。
表5 2018—2021年陕南示范推广面积与效益
科学制定父母本播差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一期父本3月28日播种,二期父本4月5日播种。母本5月1日播种,父母本播期差33 d,能确保花期相遇。
合理父母本行比。高产制种父母本行比应为1∶10,父本株距25 cm,母本行株距19 cm×15 cm。
科学施肥。底肥667 m2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 kg,父本插秧后5 d顺行667 m2施尿素3 kg,母本插秧后5 d 667 m2追施尿素8 kg。
适当割叶。割叶合适的时间在母本抽穗10%左右,人工或机械割去剑叶叶长1/3的叶尖部分[7]。
巧用“九二○”。母本抽穗期667 m2用“九二○”12 g,分2次施用,打破包茎提升穗层,利于授粉提高制种产量。
适时育秧,陕南于4月上旬地膜育秧,或温室两段育秧[8]。
合理密植,适宜的行距为25 cm,株距为17 cm,每穴插8~10个基本苗。
合理施肥,施肥原则是重底肥早追肥。底肥一般667 m2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 kg,插秧后7~10 d 667 m2追施尿素6.0~10 kg。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施用除草剂,及时防治稻水象甲、稻蓟马、稻螟虫、稻蝗等害虫[9],科学灌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