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莉,徐 磊,周 帆,赵素静,董全亮,李彦萍
(大理大学,云南大理 671003)
创新是中华民族继续崛起再发展的支柱,人才则是支柱的核心,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1〕高等教育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紧跟时代发展〔2-3〕。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更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滇西是联络东南亚等国家与内地省份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与全国各地携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4〕,实现经济腾飞,需要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扎根滇西、服务滇西、建设滇西。因此,如何促进滇西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繁荣,提高滇西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滇西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云南省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云南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及分布不平衡,地方高校要结合滇西地区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生物医药、对外交流等发展需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投入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洪流当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命题、新方向和新挑战。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人才战略主体,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技术过硬,创新创业能力强,有责任、有担当,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责无旁贷。与内地或沿海的高校相比,滇西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尚未形成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独具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缺乏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为滇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储备所需要的人才力量,促进滇西地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国家西部人才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5〕,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它实际上是一种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辅助教育〔6〕,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学生敢闯敢干、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钻研精神,提升学生团结协作、主动思考、勇于担当的人文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思维、人格素养的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新变化和新环境。在传统的教育中融入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晚、推进慢,虽然国家引导,政策鼓励,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整体创业环境不太乐观,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与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率仍有很大差距,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了解程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深入,没有进行充分教育引导,没有与人才培养充分融合,对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透〔7〕,甚至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是应对当前高校学生毕业人数激增缓解就业的一种途径,过分强调商业性和逐利性〔8〕,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新动能,提升职业品格塑造的新手段,也是继中学应试教育之后,培养青年学生学会批判性分析问题,探索真理,敢于存疑质疑,坚定理想信念,勇敢探索不怕失败等意志品质的新抓手。许多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层面上没有形成一盘棋,有的局限于开设一两门创业课程,有的以创业大赛代替创业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也不能有效适应新时代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大学生是创新人才的主力军,但有的高校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评价体系〔6〕。如创新创业课程与现有学生课程培养体系融合度低,没有将专业、行业的创新理念融入进去,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应用性不强;大学生专业创业、科研创新引导不足,制度不健全;创业扶持体系不健全,创业启动资金少、扶持政策单一、缺乏商业机会、融投资渠道少,整体氛围不浓,成功率低;创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不透,对于学生创业项目的辅导流于形式,缺乏系统引导,难以继续和深入挖掘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高校大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创业培训,没有相关的创业经历〔9〕,缺乏公司创业管理经验,拓展能力与创新意识不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低,无法有效提供创业实践训练及指导;少数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持否定态度,有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创新创业比赛、演讲活动,认为创新创业的核心在于创业,注重公司开展的盈利活动,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也有教师则认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对于职称评定有益处,过分关注比赛结果。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来自各行各业,对专业交叉融合的知识储备情况参差不齐,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精力和热情不足,往往导致教学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0〕;有的兼职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共存关系,没有精力开展教学研究,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持续性差。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校—政府—社会三者联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程度、人口结构与质量、居民消费水平等直接影响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背景下,学校应当肩负起内外桥梁的沟通作用,做好政府、社会协调沟通联系的纽带,尽可能地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联系,接受先进思想,鼓励优秀创业导师深入企业,切实参与创业活动,将实战经验转化为指导经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12〕。滇西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研水平能力欠缺,创新创业动能不足、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创新理念落后、配套政策滞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政府没有多部门合作,导致整体创新创业社会环境不好。
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充分整合资源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构建“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13〕: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界,形成“五位一体”〔14〕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全方位融合;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之界,将科创融合于课堂,训练于实验室,实践于孵化器;跨师生之界,构建“四维四位”全融合,全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跨学校与社会之界,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环境、科研环境、服务环境、支撑环境“四大外环境”融合;跨学校与学校之界,促进“育人理念”融合,形成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现存困境。
一是依托通识教育平台开设“必修+选修”创业基础课程,线上线下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二是依托专业教育及个性发展平台开展教学领域整体创新、评价机制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会贯通于专业领域培养。三是实施“六个抓牢”,通过思政课堂抓方向、红色筑梦抓引领、科研实训抓内涵、社团活动抓效果、典型案例抓内容、联合宣传抓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形式、方向、途径上有机融合。四是通过“三个百”大学生科研计划、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对专利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五是实施创新创业弹性学制、创新创业学分成绩单制、第二课堂学分制、学科竞赛奖励制等,促进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保障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一课”—“二课”的结合。实现创业通识教育打基础、专创融合为核心、思创融合抓引领、科创融合促提升、实创融合提质量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格局〔15〕。“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模式构建见图1。
图1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全面实施“三个百”大学生科研计划,抓大学生科研项目、开放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质量,通过学校搭建创新创业科研平台,强化硬件设施,充分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认识科研、热爱科研,用自己的科研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科研思维,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同时,整合校内科研、教学实验、创新创业孵化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实地论证,精确引导,个性化辅导;畅通学生科研创新通道,促进科教融合,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实践理论教学成果〔16〕;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两个路径促进成果转化,鼓励知识产权转化。“三三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模式构建见图2。
图2 “三三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校内依托课堂教学促进全校师生课内融合,充分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课堂教育,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课程资源,纳入创新创业学分管理,鼓励学生多学多选,不限定专业、年级和学校范围选课〔17〕,加强学生多专业多学科交流;其次,依托创新创业大赛、科研项目、实践活动促进师生课外融合,鼓励师生同创共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再次,依托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训练营、讲座、沙龙等促进学生与创业导师校外融合,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提升实战水平。
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医药、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联合优质社会企业,邀请知名企业家进课堂,讲经历、讲案例,分享企业家创新精神和文化。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校外创新创业育人环境;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求,构建民族经济领域、昆虫生物医药领域、洱海水资源保护、民族文化领域等创新创业科研环境;以对口援建为媒介,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 所高校的对口援建资源和契机,紧抓一流大学帮扶机遇,接受并吸收先进思想、一流技术、优质平台,创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孵化转化的支撑环境;紧密嫁接政府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构建创新创业服务环境〔18〕。
依托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示范高校平台,联合滇西多所高校共建滇西地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盟,通过培养模式互通、教育教学成果资源互通,实习实践基地、师资、课程资源整合,典型经验、优秀案例共享等途径,促进交流合作,共谋发展,探索和实践符合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理念、新思路,共同打造创新创业育人理念,服务滇西社会经济发展。
学校始终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抱团取暖,秉持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构建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师生融合、生态融合、理念融合的五维度“跨界融合”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打造滇西特色,致力于滇西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智力保障。
近五年,学校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获国家级奖9项、省级奖284 项,项目质量数量逐年递增。竞赛获奖数量及名次位列省内高校前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省级、国家级立项数显著增加,学生优秀项目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学校每年征集100 项大学生科研项目、200 项开放项目、100 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学创新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进教室、走进实验室,参加各类科研创新活动。构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科研项目为牵引、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为依托、“众创空间”“创业平台”为提升的创新创业项目孵育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创新创业要求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大赛为抓手、以思政教育为目的深化人才培养,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如学校领导给参赛学生写信,鼓励同学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学生扶贫创业项目获央视《每日农经》报道;2019年学校获评年度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2年学校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在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示,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创新创业为牵引,带动专业教育、基础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依托“互联网+”红色筑梦之旅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近五年来,学校新增国内各级创新创业合作平台17 个,加入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在“跨境融合”模式下,青年学子不断成长,涌现出一批批优秀青年。如2018年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获得省级银奖的唐湫滢同学,疫情期间主动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募集物资,缓解医疗机构燃眉之急,被共青团中央、中国志愿者协会评为“抗击新冠肺炎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毕业后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毅然推迟了研究生入学,自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谱写自己的青春华章。刘文伟、冯凯毕业后投身青年红色逐梦之旅电商扶贫活动,组建团队获全国高校五强,将自己的成才梦与家乡的富强梦结合,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学校建校40 多年来为当地培养、储备、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人才近15万人,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