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春,黄定鹏,谢子英,李昂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广州 510010)
消化性溃疡出血多是因酸性胃液持续刺激胃黏膜造成黏膜损伤而引发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出血分级众多,目前对于A1级消化性溃疡出血多采用药物治疗,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可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胃肠激素水平,增强胃黏膜保护功能[1]。但该药生物利用度较低,其单一使用进入人体后易被肝脏代谢,导致体内有效浓度降低,限制凝血因子调节,影响止血效果[2]。有学者在研究中报道[3],提高凝血功能是改善机体出血机制的重要手段。凝血酶冻干粉含有大量凝血酶原,可通过抑制机体纤溶系统,促进凝血因子释放,阻止消化道出血。但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研究报道较少,其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3例A1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93例A1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内科学》[4]中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2)近1周内未使用其他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3)溃疡长径为3~15 mm;(4)Forrest分级[5]为A1级,无需内镜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2)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3)伴严重胃穿孔、食管静脉曲张破裂;(4)存在出血性休克;(5)有胃切除手术史。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21例,女25例;年龄25~58岁,平均(40.74±6.5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0 h,平均(5.31±1.14)h;发病部位:十二指肠溃疡24例,胃溃疡22例。观察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24~59岁,平均(40.86±6.4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9 h,平均(5.22±1.08)h;发病部位:十二指肠溃疡27例,胃溃疡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予以吸氧、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53,规格:40 mg/瓶)治疗,每次将40 mg奥美拉唑钠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后进行静脉滴注,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冻干粉(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121,规格:200 U/瓶)治疗,温水冲服,1 000 U/次,1次/6 h。
两组患者均治疗5 d,随访1个月。
(1)止血效果:于治疗5 d后,呕血、黑便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未发现出血性病灶为完全止血;呕血消失,黑便变浅,体征逐渐改善,出血病灶减小为基本止血;上述症状和体征未见好转,出血病灶未见缩小为未止血[6]。总止血率=(完全止血+基本止血)/总例数×100%。
(2)凝血功能:分别于治疗前、随访1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500 r/min的离心速率离心10 min,获取血清,采用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北京益高美科贸有限公司,DP-2951型,国械注进20152403835)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血小板比容(PC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3)胃肠激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随访1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常规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标本,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止血率93.62%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效果对比[n(%)]
治疗前,两组PT、APTT、Fig、PCT、MPV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PT、APTT均短于对照组,Fig、PCT均高于对照组,MPV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PT(s)治疗前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n=47)对照组(n=46)t值P值15.52±1.13 15.48±1.17 0.168 0.867 9.65±0.87*10.19±0.89*2.958 0.004 APTT(s)治疗前 随访1个月后Fig(g/L)治疗前 随访1个月后43.67±5.64 43.71±5.52 0.035 0.973 31.18±2.93*32.56±2.85*2.302 0.024 2.15±0.26 2.17±0.28 0.357 0.722 3.04±0.43*2.79±0.48*2.644 0.010 PCT(%)治疗前 随访1个月后0.12±0.03 0.11±0.02 1.895 0.062 0.26±0.08*0.21±0.06*3.414 0.001 MPV(fL)治疗前 随访1个月后10.43±1.06 10.36±1.03 0.323 0.747 6.75±0.59*7.02±0.41*2.567 0.012
治疗前,两组MOT、GAS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MOT、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胃肠激素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胃肠激素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MOT(mg/L)治疗前 随访1个月后GAS(ng/L)治疗前 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n=47)对照组(n=46)t值P值308.67±31.52 308.82±31.49 0.023 0.982 495.12±47.75*474.21±48.54*2.094 0.039 65.42±9.36 65.67±9.48 0.128 0.898 81.24±11.05*75.51±10.75*2.535 0.013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发展多与胃酸过度分泌、胃黏膜坏死性病变密切相关,其出血可导致患者血容量降低,诱发急性周围循环功能障碍,增加低血容量性休克风险[7]。既往有研究显示[8],因A1级消化性溃疡处于急性期,于此期间行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出血症状。而目前所采用的奥美拉唑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胃肠激素分泌,避免胃黏膜损伤,但其药物吸收率低,单一使用在改善凝血功能、促进创面止血等方面整体疗效欠佳[9]。凝血酶冻干粉可直接作用于凝血酶原,以促进不溶性纤维蛋白形成,加快创面血液凝集,将其与奥美拉唑联合用于A1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可能会弥补奥美拉唑单一用药的不足。
消化性溃疡常伴有胃黏膜损坏。MOT来源于肠道黏膜隐窝中的M细胞,可利用胆囊收缩刺激胃蛋白酶分泌;而GAS源于肠黏膜G细胞,可对黏膜进行刺激以促进胃底腺生成。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止血率93.62%高于对照组的78.26%,MOT、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可通过改善胃肠激素,增强止血效果。分析原因为,奥美拉唑对胃壁细胞内H+-K+-ATP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可升高消化道pH值,保护胃黏膜,以加速胃表面血液凝固,提高止血效果[10]。凝血酶冻干粉具有纤溶酶激活效应,可通过激活机体金属蛋白酶,增强血管平滑肌收缩,进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创面收敛,促进止血。二者联合可在抑制胃内酸性物质分泌,提高胃中pH值,保护胃黏膜的同时促进凝血机制产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止血效果。这与肖红林等[11]的研究结果相符。
血小板是血液中细胞碎片,其在伤口愈合止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PCT、MPV等参数可反映血小板异常情况的产生,PCT升高,MPV减小,可缩短PT、APTT,使得凝血活酶活性增强,进而增加Fig[12]。该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PT、APTT均短于对照组,Fig、PCT均高于对照组,MPV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有利于调节血小板参数,改善凝血功能。分析原因为,奥美拉唑具有阻断胃酸合成的作用,可在胃酸分泌受刺激时形成持续抑制功效,以增强局部血小板刺激,加速创面血液凝固。而凝血酶冻干粉是从猪血中提取而来的凝血酶原,可对凝血酶复合物进行激活,以转换成凝血酶,促使溶胶状态下纤维蛋白原向不溶性纤维蛋白迅速转化,以促进Fig形成,加快血液凝固,从而发挥快速止血作用,解除骨髓巨核细胞抑制状态,继而促进血小板生成功能恢复,有效增加血小板含量,防止血液流失。二者联合可增强血块生成,以进一步修复凝血酶,促进血小板产生,促使受损细胞再生,改善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A1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有利于调节血小板参数,改善凝血功能,调整相关胃肠激素紊乱,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