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90 后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

2022-12-09 11:16:56□林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生代岗位事业单位

□林 颖

“90后”是指在1990年到1999年期间出生的青年,目前已逐渐成为职场中的重要组成力量。作为成长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又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特殊人群,他们迸发的新思维、新观念和新的工作方式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事业单位这样的体制环境内,90后新生代给组织环境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也给组织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90 后新生代员工的特质分析

90后群体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转型期,加之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90后这一新生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较于更为传统保守的60后、70后、80后,90后与他们有着显著的差异性,由此90后新生代员工在职场中也拥有许多“社会标签”,形成了他们自有的多元化特质。

(一)综合素质较高,自我意识强烈

90后新生代接受教育培训多,学历普遍较高,接受新事物快,思维十分活跃,有着敢于挑战、积极创新的能力。同时他们个性较为张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敢于表达自身诉求,对自身有较高的期望,渴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这些方面促成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高,成为职场中具有较大竞争力的新生代群体。

(二)不拘泥于规则,不屈服于权威

90后通常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喜欢走的路。在组织中,他们有自己理解的准则,崇尚“自由”空间。对于领导权威,90后不再像之前年代的那些人那么自觉遵从,对超出他们接受范围的要求,他们往往敢于拒绝,对于他们认为不合理的安排,敢于直面提出质疑。

(三)习惯个人主义,集体意识不强

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自主性、独立性强,不喜欢依赖他人,这份特质在工作中也逐渐凸显,从而使得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的观念意识不强,与同事主动沟通寻求协作的意愿不够,对组织难以有持久的融入感。

(四)职业观多元化,心理抗压能力较弱

90后新生代员工不安于稳定,不甘于平凡,他们对职业的发展期望更加丰富多元,薪酬不是他们最重要的考虑,更多是看重工作与个人兴趣的匹配程度和自由平等的企业文化等。90后还注重工作的新鲜感,通常不会在同一个岗位工作时间太长,否则即使要“离职”也毫不犹豫。此外,他们还富有创业的热情,敢于去选择冒险,甚至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可忽略的是,作为独生一代的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容易冲动,频繁“跳槽”,甚至“裸辞”,遇到挫折和不顺,容易陷入崩溃或者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二、事业单位90 后新生代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作为接受政府领导并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单位,具有独特的工作性质和体制规范,具体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都是事关民众的民生福祉。传统观念认为的事业单位工作特点包括以下方面:待遇较为稳定、工作相对单一、管理束缚较多、社会认可度较高、内部竞争相对较小等。随着就业环境的大变革,在“内卷”化严重和国家鼓励号召的大环境驱导下,越来越多的90后逐渐选择报考进入事业单位工作。面对反传统思维观念强烈的90后新生代员工,对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显著冲击,同时也让事业单位领导感到了新的挑战,需要面对一系列新的问题。

(一)过高的价值期望与现实工作的循规蹈矩让90后较为浮躁

90后步入工作岗位,从一开始就期望做大事、干大项目,但是经验不足、资历不够等无法让他们能短期胜任,有着高学历的他们又不愿意在基层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久而久之,他们心里会产生落差,基层基础工作没有成就感,工作热情大打折扣,这也是社会给90后员工贴上“急功近利”标签的重要原因。经过一段时间,他们要么变得“佛系”得过且过,要么最后选择离职,给单位组织环境带来动荡。

(二)激励手段的缺乏给90后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事业单位薪酬待遇较为稳定,但是与企业和公务员等领域工作人员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事业单位职业成长的路径目前还比较单一,大多数新进入事业单位的90后员工都进入了管理岗或者专业技术岗,而单位体制内明确规定了每一类岗位初、中、高级的数量,在人员外流发展渠道限制严格的情况下,内部晋升较为困难,前人一旦占据了中、高级岗位,即使年轻者达到规定条件、综合能力再优秀也难得到晋升,只能持续在初级岗位工作,职业发展前景自觉渺茫、一望到底。

(三)事业单位工作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与90后自身期望存在差距

90后员工期望自己能涉猎不同的领域,获取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复合型的人才。但是在事业单位中,往往学习较多的是日常岗位工作的业务性知识和技能,与外界环境变化存在一定的脱节。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和技能更新日新月异,如果无法及时学习,他们担心可能会逐渐失去竞争力,造成本领的恐慌感。

三、事业单位90 后新生代员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事业单位作为特有的公益性服务组织,对服务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面对90后这一新生代趋势,管理者必须掌握他们的特质,及早关注他们在组织中的问题,才能寻求有效的管理模式,发挥“人尽其才”的作用,推动组织效能提升。

(一)注重个人发展与团队整体的有机融合

面对90后较为个性化的一代,事业单位过去传统的单一制度管理模式需要打破,一成不变的制度和流程需要保持必要调整和更新。在维持团队的整体发展中要更加突出个人的发展,领导者要主动关注和倾听90后员工的工作诉求和价值期望,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帮助,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打造合适的锻炼平台,发挥其想法多、知识丰富、创新意识强等优势,引导其成长成才,逐渐培养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在他们个体成长的基础上,汇聚起推动团队整体效能提升的潜能。

(二)注重灵活运用多元激励方式,提升90后员工归属感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指出,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方面,这被称作激励因素;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关系方面的,这被称作保健因素。因此,在激励因素方面,事业单位要敢于打破绩效分配方式,在多劳多得方面体现一些奖励,同时要改革岗位聘任机制,采用几年一周期的竞聘方式,实现能者即可上的机制,给青年能者以期望。在保健因素方面,要在改造硬件环境布置、打造单位人文文化方面进行,通过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给90后员工归属感。此外,90后员工自尊心较强,犯了错误不要过于直面批评或者制度惩罚,而要多包容激励,让他们更好地塑造自己。

(三)注重为90后员工制订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90后成长于互联网运用下的信息化高度发达时代,他们对职业发展的理解不仅在本单位、本岗位,他们还期待引领潮流、站在社会的最前沿,对照外界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他们渴求获得多元化的知识。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者本身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90后员工拓展更广阔的知识面,可以通过邀请行业领袖来单位定期开展讲座、送外培训、互联网知识共享等各种形式进行。对照90后人才培养阶段,帮助其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并设定一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安排人事部门持续跟踪,对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修正,促进他们职业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新生代岗位事业单位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新生代“双35”09式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现代装饰(2018年5期)2018-05-26 09:09:23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