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角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12-08 04:34彭嘉琪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5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高校

彭嘉琪

摘要: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治理视角下,管理部门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有效提升审计质量,要做好审计管理工作,加大质量控制力度。但高校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继而更好地防范经济风险,提升资金利用率。

关键词:治理视角;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新时期,高校需在校党委领导之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式,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工作监督。积极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十分重要,经济责任审计是高校日常工作的内容,其通过对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评价和鉴定,有效确保干部用权规范性,从而健全教育治理体系,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确保顺利落实反腐倡廉工作。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使得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履行过程中保持端正的态度,在工作过程中公正廉明、强化自律,从而成为优秀领导队伍中的一份子。另一方面,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确保高校各项经济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及时发现高校各项工作存在的经济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从而为后续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经济责任审计可使得领导干部提升警觉性,使之对自身的工作和行为有更加全面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下文将重点基于治理视角,探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一、治理视角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部分高校都已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通过长时间的探究与实践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审计专业胜任力和经济责任审计要求不匹配

高校缺少内部审计优质人才,专业胜任力不足。一是审计机构并非独立存在的,其涉及多个部门,对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等各方面都具有较高要求,但是目前高校优秀审计人员相对不足。如今大部分高校都已设置审计机构,但权限职能、业务能力还缺乏独立性。二是审计人员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够全面,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某些审计人员都是财会人员,审计知识掌握不足,专业性尚待提高,大数据审计的利用率不足,无法切实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三是审计信息化不足,高校和审计工作有关的业务并未有效衔接,信息共享不足,尽管某些业务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共享程度相对不足。四是由于专业胜任力不足,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并未开展增值性审计工作,审计深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

(二)离任审计模式滞后,还未做到关口前移

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普遍存在审计单个部门经济活动的现象,采用查阅账簿等做法审查被审计对象所有经济活动,将重心放在单位财务收支合法性、真实性上,并未做到关口前移。由于关口前移必须要从事中、事后审计转变成全程跟踪,这就导致审计内容有所增加,周期也会不断延长,对审计力量也有更高的要求,这显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此外,关口前移还会受到审计方法与技术的影响,传统审计由于政策法规适应性较差、审计人员技能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关口前移受到制约。

(三)经济责任审计内控制度及实施深广度不足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二级单位合同审签、经费支出等事项的内控制度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到位等缺乏关注度;实施新会计制度之后,高校经费支出科目细分,划分为基本支出、财政性资金、项目支出等内容,为审计二级单位提供了丰富的财务指标,继而为指标体系构建奠定良好财务指标基础,审计实务中通过财务指标对领导干部责任履行情况的深广度,还应进一步提升。

(四)高层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不足

在某些领导的观念中,觉得不需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交给审计监察室负责。审计监察室并非独立的审计部门,而属于人事部门,要先确保可顺利开展人事工作。需开展审计工作时,再抽调其他部门的人员一同建立审计小组,完成审计工作后,被抽调人员也会回到原来的岗位。内部审计机构也相对不稳定,自然无法达到想要的审计效果,经济责任审计价值也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高层领导不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相比于教学、科研等工作,审计工作所受的重视度也低很多,所以在议事程序中并未列入审计工作,并未把经济责任审计当大事来抓。领导的重视度较低,被审部门与干部也觉得审计只是形式,个人的职务调动早就有所安排,和审计工作没多大关系。有的被审计对象不理解审计工作,觉得审计监察部门是在针对自己,所以不会积极配合审计工作。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缺乏正确的认知,无法将审计理解为常规的监督工作,觉得被审计必然是被怀疑有问题的,或者说审计工作开展必须要查出问题,否则就是不够细致。审计人员不想得罪领导干部,审计工作未严格落实,缺乏计划性,导致最终审计成效也不明显。

(五)审计评价体系不夠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审计评价作为支撑,而科学权威的评价体系是审计评价工作开展的基础,要建立科学权威的评价体系,需要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国家在近些年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工作,教育环境的变化大,高校有众多学科,且学科差异化较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对象包含各学科的领导。在短期内很难明确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指标,高校有众多的领导干部,要对评价体系进行分类制订有一定难度。

(六)未充分利用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总结出的问题,需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整改,整改属于审计工作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能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但是高校如今的审计整改工作并未切实做好,出现重复劳动,审计结果的应用也不够充分。

二、治理视角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升的对策

(一)优化高校治理结构,强化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高校需积极组建审计委员会,促进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审计委员会必须对议事规则、重大问题处理、人员构成等进行规范,重点对年度任中、离任经济责任方案进行审核,审核领导干部审计报告,代表党委对学校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行检查,强化监督检查会计制度准则工作。此外,审计委员会必须要对高校财务相关报表进行检查,并对重要的财务事项进行复核,重要事项说明应由审计委员会批准,保障披露的财务信息切实是依据公认会计准则来反映,通过保障财务运行公开化,确保财务报告可提供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审计委员会必须将自身的沟通协调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党委与内审部门能够加强沟通,可有效执行内审部门提出的审计建议。

(二)内审人员应积极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首先,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审人员必须要认真学习,准确掌握财务报告核算理念,促进专业胜任力的提升,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其次,需不断充实审计队伍,允许将教学、科研相关人员以兼职身份纳入到审计队伍当中,从而形成多元互动、互相促进的审计协同队伍,发挥各方人员的价值;还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化技术被充分利用,在审计信息系统中嵌入审计有关的科研、财务等数据信息,使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实现信息的深度融合,在数据上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全力支持。最后,提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关注度,根据学校资金效益分配状况,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全方位评价,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转变成增值型。此外,经济责任审计除了校内专业人才的参与,还应注重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引入更多社会审计力量,促进财报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审计质量管控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对涉及知识产权等内容应签订保密协议,使得审计效能达到更高,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三)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审计质量的有效提升

要切实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就必须要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作为保障。首先,应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施质量分级责任制,逐层分解质量管理责任,并切实落实到位;其次,应按照审计程序对项目质量加强管控,创新审计方法,拓宽审计视野,增加审计内容,促进审计质量、效率的有效提升。再者,可安排审计规划,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进行结合,明确审计目的,引领联席会议单位一同参与其中,为审计准备、实施、报告等各环节提供质量保障。最后,构建报告质量复核体系,将被审计对象提出的建议进行充分分析,根据问题的成因定性,确保审计质量得到提升。

(四)积极拓宽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广度,促进审计质量提升

拓展责任审计深广度,要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高校可结合经费支出结构得到的财务指标及校内二级单位设定的预算目标,对被审计对象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价,确保花钱必须要有一定的成效,无效须追究相应的责任。同时,应通过审计作业系统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辅助,该系统可对财务指标进行多维评价,可促使相关会计报表更为快速地切换成记账凭证,为审计疑点的快速锁定奠定扎实基础,为审计效率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方面,应加大监督检查,保障潜在的风险都可被发现,结合审计方案形成报告,这只是审计前期的工作,后续的问题发现整改工作也应落实到位,此步骤和审计成果效能的发挥有着密切关系,对被审计单位经济风险防控,财政资金利用率的提升都可发挥显著效用。一方面,未整改的问题将其整合成工作底稿,同时需严格编制完整的审计日记,为审计风险的规避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已整改的问题应记录下来,并留有复印件,方便之后的资料调取应用。与此同时,后续审计、回访跟踪等工作也应强化,并对审计反馈机制进行不断优化,确保审计的威慑性、权威性。通过关口前移、事前把关的做法,引入先进的审计方式,促进审计工作的有效转型,让被动审计转变成主动审计,促使审计质量达到更高。

(五)公开审计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首先,建立开放的监督公开机制。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及单位、个人隐私相关的内容,高校都应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构建对应的公开机制,定期公布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可在高校OA上公布,使得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分管项目、职责范围都可清晰了解,并让群众监督审计工作。

其次,发挥群众在审计监督中的介入作用。允许群众参与监督工作,可让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并积极进行整改。需全面公开整改审计的过程,包含审计计划、过程、结果、整改等各环节,使得群众能够对各环节事宜进行监督。审计结果必须要上传下达,使得各相关部门能够对审计结果应用问题高度重视,使之意识到审计结果对于单位各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指导来监督完善单位一切经营活动。

最后,强化媒体技术在审计监督中的应用。审计结果还能够和媒体配合,通过电视、互联网平台等对外报道,使得审计监督的作用可更好发挥出来,监督结果也可获得更大范围的应用,审计工作也将更具公信力。此外,高校需针对领导干部专门构建廉政档案,以及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在档案中纳入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提拔任用的依据。

(六)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促进治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方面,内审部门必须要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为治理结构优化提供助力。突破传统审计管理模式,整合审计问题,建立对应的资料库,对各部门在不同时期存在的审计问题进行汇总,并做好分析对比工作,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特别问题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挖掘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揭示制约發展的成因,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以便学校能够依据审计工作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审计结果为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审计部门应积极探索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将审计结果和干部选拔相结合,建立对应的衔接机制,将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挖掘出来,将审计结果推送到相关部门,以督促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为切入点,完善学校治理和内部控制,夯实管理基础,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是非常关键的手段。高校必须要积极建设审计队伍,创新审计方法,建立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对领导干部加大日常监督的力度,将审计结果在工作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审促改、以审促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校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金杰.治理视角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22(09):81-83.

[2]廖宏伟,郭继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22(07):52-55.

[3]黄一玲.廉政治理视阈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微探[J].教育财会研究,2020,31(01):86-89.

[4]李延召,司艳萍.基于内部治理视角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7(16):121-123.

[5]肖美瑶.大学治理视角下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8):25.

(作者单位: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高校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