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个核心”运行体系,促进评价方式“六个转变”
——梨树县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与课堂教学改革协同推进的创新研究

2022-12-08 11:47:30吉林省梨树县教师进修学校贾国良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梨树县交流核心

吉林省梨树县教师进修学校 贾国良

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大数据,已快速、深入地影响到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提升工程2.0项目启动后,30个微能力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当前的教学改革进行有效整合是梨树县教育发展的方向,能否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是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背景

2017年6月,梨树县教育局印发了《梨树县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梨教字〔2017〕81号),明确指出,各校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师生的教与学方式,构建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充满情智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019年,为继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梨树县教育局印发了《梨树县新型教学模式下的优质课竞赛方案》(梨教字〔2019〕30号),决定通过举办全县、全学科、全年级优质课竞赛方式,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个方案中提出了梨树县“四个核心”“六个转变”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概念内涵

“四个核心”:是指课堂教学改革要构建以“导学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探究”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六个转变”:是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即由评价教师讲解的精彩度向评价学生的参与度转变;由评价教学环节的完备性向评价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转变;由评价课堂教学学生的活跃度向评价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转变;由评价师生交流互动水平向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交流水平转变;由评价教师的板书设计向评价导学设计转变;由评价教师的基本功向评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

三、问题和挑战

面对新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应用人才和复合人才的时代需要,在“导学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这四个核心模块,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机制还存在一定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落实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启动以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改革融合,给教学改革带来实质性的变化。面对课改中的现实问题,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解决“四个核心”模块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转变教学方式,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改革,为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奠基,这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四、有效策略

(一)嵌入模块,推进“四个核心”模式化运行

在“四个核心”模块中,分别设计信息技术嵌入的参考模式,通过微能力点的学习、研究与运用,提升教师的导学设计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的能力,见图1。

图1 “四个核心”的构建

1.导学设计模块

参考模式:构建“前置学习设计+互动教学设计+考查反馈设计”模型,见图2。

图2 导学设计流程

前置学习主要是解决资源供给问题,设计内容包括:给学生推送电子教材、课件、课前提要、教辅视频;精准进行学情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学生学习的堵点、难点。互动教学主要是解决体验探究过程和成果产出问题,设计内容包括:实施策略、精准导学;学习任务、质疑探索;实践操作、信息加工;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动手实践、创新创造。评价反馈主要是解决多元一体评价问题,设计内容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学习能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

策略:通过前置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技术工具分析学情,基于学情因材施教,精准进行导学设计;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导”的功能,以导促学。围绕能力点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进行能力点研修,融合应用问卷星、班级优化大师等技术工具。

2.自主学习模块

参考模式:构建“资源供给、材料学习、迁移内化、解决问题、成果产出”的自学流程,见图3。

图3 自主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模块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流程。自学流程为:资源供给、材料学习、迁移内化、解决问题、成果产出。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设计专题,让学生明晰自学任务,并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对学、群学、助学、促学、共学,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策略:通过融入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学”;供给多种数字资源,帮助学生“会学”;设计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学生“乐学”。围绕能力点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进行能力点研修,融合应用学习软件和学习平台整理信息、架构新知,有针对性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

3.合作探究模块

参考模式:构建“抛出问题、有效组织、引导调控、总结评价”为流程的合作探究模块,见图4。

图4 合作探究流程

这一模块是由教师辅助,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活动,教师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从而产生求知欲望;教师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组内互助,研学思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通过引导调控,对学生合作探究中新的创意和想法,进行推广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策略:借助技术工具科学分组和管理,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明确任务,注重合作探究的过程评价,激发合作探究的热情,促使合作探究向深度、广度拓展。围绕能力点B3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B5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进行能力点研修,融合应用问卷星、胶囊积累、画板等技术工具。

4.交流展示模块

参考模式:形成“组内展示、班内展示、点评交流、课下展示”的展示流程,见图5。

图5 展示流程

通过组内交流互动,提升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展示水平;班级展示促进组间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展示交流中发现的新问题,再次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触发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多维交流展示,不受空间限制,借助软件平台延伸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

策略:教师借助技术工具,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交流展示;让学生互通共享,勤于交流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交流展示。围绕能力点B6技术支持的交流展示进行能力点研修,融合应用投屏、出口成章、思维导图、微信、微博等技术工具。

(二)以评促改,研制“六个转变”评价标准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转变师生的教与学方式,构建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充满情智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学评教,以评促改,制定催生“六个转变”的评价指标,量化跟踪测评,在“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与质量、教学特色与创新”四个方面研制评价指标(表1),突出信息技术在“四个核心”环节的融合应用。

表1 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

续表

(三)构建机制,推进教学改革系统化实施

1.名师引领机制

建设名师团队,发挥名优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以解决教学问题为方向,以实践应用为主线,通过“四个核心”模块的研磨,信息技术的融合,嵌入模块的契合,实现策略、方法、技术系统整合,通过典型引路,逐步全面铺开。

2.校本研修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本着找准问题—谋定策略—提升技能—推进课改的思路,开展信息技术嵌入“四个核心”模块、解决教学问题的研修实践,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改革,实现边研、边用、边改。

3.评价考核机制

制定“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量化评价指标”,量化评价“四个核心”模块的实施成果,落实“六个转变”评价标准体系,达到以评促用、以评促改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在“四个核心”中嵌入信息技术,把“四个核心”打磨成四个模块体系,每个模块都有策略、方法、技术,来破解问题,创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助力课堂教学改革,最终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梨树县交流核心
树县档案馆历史档案珍藏展陈
兰台内外(2023年27期)2023-10-20 01:29:59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人间(2015年35期)2015-03-14 05:49:29
我愿自己长大后是这样的
人间(2015年35期)2015-03-14 05:49:28
铭记历史 爱我中华
人间(2015年35期)2015-03-14 05: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