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模块化设计
——以部编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2 Iw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B 1a-1e)为例

2022-12-08 11:47:28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模块化素养作业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胡 婷 刘 庆 程 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单元作业

(二)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基于作业设计,笔者考虑将单元作业进行模块化分类,而作业分类有很多方式,如果在同一个逻辑维度做完全区分,往往很难反映出一种作业的各项特征,因此建议采用多维界定的方式,从基础巩固类作业、拓展提升类作业和综合实践类作业进行综合分类。

二、初中英语单元作业模块化设计缘起

(一)作业形式单一

英语作业重读写,听说所占比例较大,作业主要以习题为主;题量较大,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作业负担,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作业缺乏层次性

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未充分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化,未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从而对英语作业采取敷衍的态度。

(三)作业缺乏趣味性

英语作业常常是以抄写、听写单词和句子、背诵课文、完成练习册等形式进行,教师很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水平设计有趣味性的英语作业,导致学生产生了作业倦怠情绪。

(四)作业未凸显育人功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英语课程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但目前的作业未能发挥好科学育人的基本价值,难以保证学生在作业下真正提升自身的能力。

三、单元作业模块化设计思路

根据以下“作业设计流程”(图1),教师需要对作业的目标、内容、形式、难度、时间等进行具体规划。

图1 作业设计流程

四、单元作业听说课模块案例分析

第一模块是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1:学生扫描听力二维码进行看图配对。此处的二维码是运用网上App制作听力音频,并生成的二维码。听力考察了本课时重点动词短语,如give away;run out of等。作业时长:3分钟。该题的设计对应了作业目标看图配对,巩固目标词汇,提升听力抓关键词能力。

直译是根据原文的意义和语言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词句转换成译文的词句。当源语和目的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几乎没有差异,并且对商品的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趋于一致时,译者可以采用直译。

基础性作业2:要求学生跟读并模仿1b听力材料。学生根据自评表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进行自测。该自测单的标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对“说”的不同要求。评价方式:此作业根据跟读评价表(表1)进行自评的方式可以提供学生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作业时长:7分钟。该题设计对应了作业目标跟读活动来巩固目标句型。

表1 跟读评价表

第二模块是拓展性作业:该项作业进行了分层的开放性设计(表2)。Level 1的学习任务针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让学生续写 Jimmy的故事,作业要求写5~8句话。

表2 开放性设计表

Level 2的学习任务针对优等生,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作业内容是:如果你是Jimmy的父母、朋友、同学,或者是陌生人,你们可以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作业要求写5~8句话。

反馈方式:此作业因涉及书面作业,建议教师尽可能指出学生存的错误及原因,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记录,便于针对性的指导。

作业时间:10分钟。该题设计对应目标中的开放性作业(续写故事)。

评价标准:从拼写、语法、句式结构、标点符号、创意点等方面进行生生互评和师评,对优秀的作业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第三个模块是实践性作业,内容是:如果你是受到Jimmy帮助的一个人,你该通过什么方式对他表达感谢,你的同学又会采用哪种方式表达感谢,请对你身边的3个同学做一个简单调查,完成思维导图,并在下节课做一个分享交流(表3)。

表3 分享交流表

作业时间:3~8分钟。作业需要对课堂教学中一些无法展开的活动以及无法培养的素养进行弥补,与教学共同实现课程目标。

作业评价:此任务为开放性作业,答案灵活,评价不唯一。

在作业内容结束后附加了学生作业反馈表(表4),通过此部分教师可以对自己的作业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完善。

总的来说,本课时作业设计是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课程标准和布鲁姆认知分类理论为指导思想而设计的。通过看图配对、跟读活动、分层续写故事和调查分享,都是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检测,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这些能力都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

本节听说课作业设计,以布鲁姆认知分类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性作业中,采用看图配对的形式巩固动词短语,提升学生听说能力;采用跟读听力材料的方式,复习对话内容,巩固句型结构。在拓展性作业中,采用分层设计续写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提供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运用机会;在作业中进一步渗透慈善活动的主题意义。在实践性作业中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对他人帮助表达感谢,并为下节阅读课做好铺垫。

五、初中英语单元作业模块化设计创新点

(一)通过作业模块化设计,增加选择性

1.基础巩固类作业

基础巩固类作业以识记与理解为主,主要是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学习内容。对学生生活进行链接,培养学生发展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看图配对、跟读对话等作业。

2.拓展提升类作业

拓展提升类作业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凭借社会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吸收、归纳、推理,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最终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如采访、海报设计等。

3.综合实践类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承载核心素养要素。作业活动依据单元主旨、题材和体裁,遵循综合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设计相应的实践类作业,促成学生与真实世界的对话,提升运用语言的综合实践能力。多采用学科融合方式进行作业设计,如调查报告、录制vlog、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通过作业分层设计,强化针对性

在本研究中,教师进行了分层作业设计,学生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选择,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转为主动完成自己的“作品”,进而增强学生积极作业的体验感。

(三)通过作业活动设计,渗透作业育人功能

坚持能力为重,素养导向,紧扣时代热点,创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四)通过学科融合作业,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学科融合作业旨在彰显学科融合的思想,发展学生融会贯通、实践创新的能力,彰显全科育人、知行合一的作业理念,关注学生作业的过程性体验、个性化展示、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社会化素养,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五)作业评价、反馈多元化

结合自评、互评、师评,创意评语、海报展示、视频投票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地、恰当地、有效地指导和点评。

六、结语

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单元作业模块化设计”不仅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双减”的重要途径。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在内容上进行形式多样化、作业分层和作业弹性选择的设计,并进行多元的作业评价设计。作业还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同时,延伸作业活动的育人功能,坚持能力为重,素养导向,进行单元作业模块化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和探讨力度。

猜你喜欢
模块化素养作业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快来写作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模块化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56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0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