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材料:现状调查、问题审视、治理策略
——基于甘肃省部分中小学教辅材料运用现状的调查

2022-12-08 08:06张定强熊青雪月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辅教材材料

张定强,熊青雪月

(西北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学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阵地。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其中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就是极为重要的文件,这次“减负”,要求大幅压减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大幅压减校外学科培训,消减“剧场效应”带来的集体焦虑和压力,而教辅材料就是影响“双减”工作的重要因素。可是教育研究者却较少关注教辅材料的编写、使用等问题。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虽然教育部公布了经过专家审阅的教辅材料推荐目录,但某些师生与家长为了追求高成绩和强化训练,放弃了教育主管部门配备的“一科一辅”要求,选择了以对升学训练有利的教辅材料,无疑对教育生态造成了困扰,致使国家配备的教辅材料旁落,加之市场监管的不力为书商们提供了可乘之机,教辅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乱象。针对这种现象,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力图为教辅材料治理扫清障碍,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关于印发甘肃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办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监督管理各学校教辅材料征订流程、种类、数量等[1],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必要在明晰教辅材料价值功能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视角探析当前教辅材料编写与使用的现实,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探寻其治理策略。

一、教辅材料的价值功能

教辅材料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而产生的一切资料,是指除教科书之外供师生使用的各种学习、辅导等出版物,主要包括:教科书同步练习类出版物,寒暑假作业类出版物,中小学习题、试卷类出版物,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供师生使用的学习、考试辅导类出版物。其产品形态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视频材料、电子出版物等。它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益资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辅材料是不同学习者弥补短板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理想素材。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资源,其内容是对全体学生所要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2]。而教辅材料作为教科书的辅助材料,是针对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爱好,差异化、区别化撰写的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读物,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如部分教辅材料设置名言、故事、脑筋急转弯和政治热点等栏目,使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深度融入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学习之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阅读,既可提高阅读能力,也可积累多学科素材,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的深广度。

其次,教辅材料是不同学者或研究者展现认知的场域。市场上教辅材料的种类层出不穷,其中学习辅导用书、学科类普及读物等是不同学者或研究者基于自己的认知与见解,在研究教科书、教学、学习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编写的辅助读物,是对学科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原理、方法进行不同维度的解析,对拓展学习者视野,开放思维,提高认知水平是有益的。

最后,教辅材料还是广开言论、丰富教育世界的智慧集结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时代、新理念、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可借助教辅材料进行有益的补充,汲取营养,成为教师深耕教育教学问题的地方,通过查阅、对比分析、交流分享而成为智慧生成的集结地,不同的教辅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帮助教师透视教育教学现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智慧,促使教育共同体间知识与智慧的共享。

二、教辅材料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教辅材料的运行现状,在甘肃省内抽取嘉峪关、张掖、兰州、临夏、白银、定西和天水七个市的小学12所、初中12所、高中10所,共34 所学校,从五个维度,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分两次进行实地调查。其中访谈针对样本学校的管理人员及部分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样本学校的所有管理人员、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家长进行,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调研样本分布表(单位:份)

(一)教辅材料的科学性

教辅材料的科学性体现在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内容体现在内容的设置和表征上,结构体现在内容的编排方式上。调研发现“一科一辅”教辅材料的整体内容较贴合课程标准,能够紧扣教材内容,体现核心素养,配套练习册较重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四基”的落实。呈现方式也是以课时练习为主,与教学相匹配,保证“一课文一练习”或“一课时一练习”。

对于《配套练习册》的内容与教材匹配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8.4%的被调研者对“配套练习册与实际教学匹配度”持“非常满意”态度,54%持“满意”态度,这两项超过半数;认为一般的占34.1%、非常不满意的占0.9%。由此看出,教辅与教材的匹配程度较好。

在教师访谈中,部分教师认为《配套练习册》的结构存在些许问题,一线教师提出每个练习类教辅材料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编排,这一点有待改进的空间较大。并建议试卷类材料应以活页形式呈现,答案单独成册,并且尽可能控制出错率,纸张质量应满足正反面清晰书写的需求。

在对学生访谈中,义务段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目前除学校配备的教辅材料外,对另外选用的教辅材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内容更新不及时、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与教材匹配度不够;结构设计不合理、题量设计不科学、存在印刷错误等;而高中学生则反映自己学校里征订的教辅材料种类过多,部分质量存在问题,如时代性不强,设置的习题有些偏难,有些知识点总结不到位,习题的答案解析也不够详细、习题容量较大,价格偏高、有印刷错误、印刷字体太小、排版不合理等问题。

(二)教辅材料的适切性

教辅材料的适切性是指教辅材料的内容满足或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程度。以一二年级情况的适切性调查为例,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需要同步练习册的家长占83%,教师占65%,均超过半数;认为需要假期作业的家长占73%,教师占46%;认为均不需要的家长占9%,教师占26%。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及老师认为一、二年级学生需要同步练习册,而对于“学生是否需要假期作业”的态度则略有差别,家长总体倾向于“需要”,但认为“需要”的教师未过半数。

此外,对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的访谈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为一、二年级学生配发同步练习册,题量、难度均不宜过大,排版印刷应更接“童”气,使低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而管理人员大多数认为不需要为一、二年级学生配发假期作业,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实践类、开放性作业,使孩子快乐地度过假期生活。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需要为三至六年级学生配发同步练习册和假期作业,内容应注重基础、降低难度,题量不宜过大。语文、英语学科应在教辅材料中设置“作文方格纸”“四线三格”,数学学科应设置单独的计算栏目。尤其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同步练习册中应体现出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性。

事实上,上述调研结果与“双减”文件上的有些要求相冲突,可见要从根本上减负还要从家长与教师的理念变革做起。

(三)教辅材料的辅助性

教辅材料的辅助功能是不容置疑的。其中义务阶段的配套练习册中的习题是其最核心的辅助内容,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辅材料对自己的学习有积极影响,可以帮助理解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有助于应对考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教辅材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教辅材料征订情况调研,如表2 所示。有41.1%的小学生征订了5 本以下教辅材料;有28.2%的高中学拥有5 本以下的教辅材料,29.2%的高中学生拥有5-10 本的教辅材料。有41.6%的小学生的教辅材料征订费用在100 元之间,有40.6%的高中生的教辅材料征订费用在100-200元之间。相比之下,不论是从教辅材料的数量还是花销占比,高中生对教辅材料的需要更加迫切。

表2 学生教辅材料征订情况表

对于如何发挥教辅材料的辅助性,在与一线教师访谈中有如下意见和建议:第一,对习题的设计应有梯度,注重基础性与延展性的合理划分,以辅助教师应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练习提升;第二,习题类型应形式多样,尽可能包含选择、填空、解答、探究、开放题等,单一的题型无法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丰富多样的题型可以辅助教师教学的设计,也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教学;第三,习题设计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习题情境,紧贴时代发展与社会生活,陈旧的题目不仅无法帮助学生理解,甚至加大了认知难度;第四,习题设计原则上应具有启发性,以帮助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如:科学等通用技术学科应在配套练习册中适当增加“图表练习”类题目等。

(四)教辅材料的使用性

教辅材料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这是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管理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力保障。对学生使用教辅材料的情况进行调研,显示义务阶段的学生超过62.5%的练习题可全部完成,少部分学生会对练习题进行选择后再完成,而只做感兴趣题的学生人数最少。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题目选择的区分则不那么明显,全部完成的学生占比最多,而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的学生占比少。

从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教辅材料的时间均小于1小时,初中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教辅材料的时间均小于1小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教辅材料的时间在1-2小时,高中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教辅材料的时间在1-2小时。由此可知,教辅材料的使用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教辅材料的功效性

教辅材料是辅助教师教及学生学的材料,既帮教又助学。统计教师问卷相关问项,发现教师的教辅材料来源主要是学校提供,其次是自主购买,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图书馆借阅及网络在线课程,同事推荐的教辅材料最少。就学段来说,小学段和初中段使用教育部门推荐的教师分别占46.6%、35.2%,高中段自主购买教辅材料的教师占44.9%,可见除学校提供教辅材料之外,教育部门推荐的教辅材料为义务阶段学校教师选择的主要来源;除了学校提供的教辅材料外,高中段教师则更偏向自主购买教辅材料。选择教辅材料时教师首先考虑该教辅材料内容的准确性、知识的延展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其次会考虑解析的详细性和材料的权威性,只有20.5%的教师会考虑外观、价格等因素。学生选择教辅材料考虑得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解析的详细程度”“与教科书配套”和“习题难度”。与初中生和小学生相比,高中生选择教辅材料更注重解析的详细程度,详尽的解析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提升非常重要。

在与教师访谈中得知,当下教辅材料的功效异化成为师生的负担。对教师来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鉴定教辅材料的质量,在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方面遇到了挑战,有时候难以应对学生在教辅材料多样化情形下提出的问题,教辅材料上的部分问题有明显超纲的内容;对学生而言,要完成教材上的作业,再加上教师和家长额外布置的作业,时间与精力都顾不上,影响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加上上辅导班产生的作业任务,更是苦不堪言;对家长而言,急于孩子成绩的提高,只能跟风地购买教辅材料和报辅导班,更是加重了课业负担,无助于孩子学业质量的提高。

三、教辅材料的问题析理

(一)编写理念滞后

由于不同学段教辅材料存在着不同样态,使教辅材料的编写与使用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编写理念的滞后。如调研中一线教师表示有些教辅材料与所教版本的内容不相适切,缺少趣味性,科学性不强,甚至某些内容陈旧,与社会发展脱轨等现象,致使教辅材料的价值没有彰显。事实上,教辅材料的编写也要在相应学科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来完成,应当以立德树人、素养发展、辅助教学为宗旨,但现行教辅材料之所以出现超纲等科学性及编校等问题都是没有遵循先进的理念所致。更进一步地讲,教辅材料必须将现代生活中学生需要的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学习等涉及的核心素养融入,使配套的材料“美观”“大方”“接地气”[3]。

(二)编写定位不清

教辅材料编写的目标就是满足学习者的发展需求,既要关注共同需求,又要关注不同需求,它与教材有显著的不同。现阶段不同种类的教辅材料,要么相互重叠,要么特色不明,有些就没有起到教辅功能,反而由于功利化元素的嵌入而加重了学业负担。如不同学科之间定位不明晰,相互之间衔接性不够等。因此,要强化教辅材料编写的定位意识,处理好与教材、学情、现实等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系统观下,认真研究教辅材料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精确定位,以助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运用制度残缺

教辅材料要在一定的制度下运行才能发挥它的功能。现阶段,从教辅材料的编写、选用、使用、评价等方面考查,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制度保障。首先,主管部门公布了教辅材料的推荐目录,而统一的推荐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多样化需求。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不了解省教育厅每年下发的教辅材料推荐目录,这样的信息不畅大大降低省厅教辅材料目录的执行力度。其次,教辅材料的使用应坚持学生自愿、“一科一辅”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推荐目录外的教辅材料,但事实不是这样,除了家长、社会过分追求分数目标之外,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不到位,造成了教辅材料太多而引发的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最后就是加强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完善,以从根本上根治教辅材料泛滥问题,如命题考试中应以课标为基本命题的准绳,避免运用一些教辅材料上的习题,给学生和家长以正面引导,回归教材和主管部门推荐的教辅材料。

(四)使用治理不力

教辅材料的使用应与教授的内容、使用的教材相适切,在质与量方面应该有明确清晰的目标。但调查发现,教辅材料选用与使用中缺乏系统管理,特别是有些教师过分地依赖于教辅材料,破坏了教学生态系统,加之过滥地使用配套练习册(有些是教师私下订购的),使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访谈发现,有些地方这种现象十分严重,出现了部分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无休止地做额外教辅材料上的习题。同时,部分学校和教师追求高分数,自由放任,对教辅材料的质量不加分析,上级主管部门也无暇顾及,使得教辅材料的使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到消极作用。

(五)运用效果不佳

教辅材料的合理运用是有利于教与学的。但调研发现不当的运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如访谈中有些学生表示自己数学学科的教辅材料太多,要完成的题也很多,就没有时间认真读教材,为了完成任务,只能查、抄答案,以至于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些文科类教辅材料学生表示不新颖,没有吸引自己去阅读,反而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做消极的阅读者,一点兴趣也提不起,足见推进“双减”政策落地,提升教辅材料效果的紧迫性。

四、教辅材料的治理策略

学校“双减”工作已实施了一年之久,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普遍好评,但“双减”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因观念不到位、条件不充分、经验不丰富带来了困惑,其中教辅材料的治理就是其中之一。前期的调研可以发现,教师、学生、家长等对教辅材料的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惯习性、依赖性,要科学治理就要在系统观、和谐观、发展观下探寻有效的治理策略。

(一)教材体系与教辅材料联动,完善文本发展机制

教辅材料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基于地方特色使教材体系更加适切于学生全面发展,是教材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和完善。因此教材与教辅一体化就是教辅材料治理的前提条件,而审视教辅材料与教材体系之间的适配度是教辅材料治理的关键环节,各级主管部门协同化是教辅材料治理的有力保障。第一,要以文体创新发展制胜,更加清晰准确地定位教辅材料的功能,明确学生用教辅材料和教师用教辅材料的异同,组织优秀专家和一线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和教师编写个性化、特长化的教辅材料,为有进一步学习需求的师生打开了解学科知识的新窗口,切实为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第二,要与教材体系联动,以别样的风格将学科核心素养元素以更加新颖独特的风格呈现在教辅材料中,凸显育人价值,达到相互补充与完善,使两者的文本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新高地。第三,采用多种形式分析研究教材与教辅之间的一致性,有效地释放教辅材料的潜能。

(二)教育化与个性化并重,优化文本运行机制

教辅材料的根本任务与教材一样是立德树人,因此要在治理教辅材料中紧紧抓住这个根本,全方位地审视其育人性,既要审视教辅材料所承载的目标实现度,又要审视其展现的个性特色,确保教辅材料能够助力于育人目标的实现。第一,优化教辅材料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任务导向,使教辅材料中的结构、体例、呈现、运行机制更加和谐和高效,并与教材相得益彰,如练习的问题要与教材相适配,内容的补充要与教材的内容相协调,归纳总结要与所学内容相适切等。第二,强化教辅材料运行的科学性,教辅材料的运行要与育人环节紧密配合,从教辅材料的选择、使用、评估都要促使育人目标的实现,实现教育化与个性化的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机构的作用,营造学习与发展期待,激发相关主体的活力,确保教辅材料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合理。

(三)不同教辅材料相互协调,构建人文关怀机制

无论是教材的开发使用还是教辅材料的开发与运用,都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塑造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因此,不同教辅材料应相互协调,在阐明、补充、拓展、延伸教材内容方面挖掘有益的素材,各种素材需要沟通协调,成为体系化,具有不同学科、同一学科建构教辅材料的一致和谐性,进而使教辅材料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在课堂与课外,课上与课下,学习与讨论中都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每一种文本材料都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的看法的表征,都是揭示现象、关系、规律的学问,因此在教辅材料的研发中要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使教辅材料中的文本与教材一样能够展开师生会话、交流,纠偏冰冷的文本形态,使之焕发生命活力。

(四)不同利益者之间的有益补充,完善使用创新机制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辅材料,都关涉到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其中蕴藏的思想观念、知识原理、核心价值、关键能力都要使共同体收益最大化。因此教辅材料治理中要以学生利益为上,从学生的立场全面审视教辅材料的科学性、适用性、发展性。第一,在延续、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凸显教辅材料在价值引领、资源凝聚、学生影响、融合传播、知识变现等方面的优势。使教辅材料兼顾不同学生群体的价值诉求,引领教辅材料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要在整合资源上强化链接力,使教材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相融合,建构更加完善的教辅材料文本体系,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大的正向影响力;文本材料的话题、风格上要有吸引力,充分体现教辅材料利益主体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第二,教辅材料的创新要有明确的边界,教辅材料的编写权、推荐权、选用权、使用权等赋予要在一个体制机制内运行,按程序和导向科学进行,在强化教辅材料的流量与增量的过程中,实现教辅材料的变现力,使教辅材料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创新,成为利益主体的受益者,实现教辅材料的价值。

五、结语

教辅材料需要在厘清概念、探析价值的基础上完善编写与使用的体制与机制,更需要针对现实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理。展望未来,教辅材料作为师生进步和发展必备的学习资源,需要强化规范意识,使之在一个规范有序的系统中科学运行;需要强化融合意识,使之在系统思维、协同考量,整体推进小、初、高一体化中融会贯通和有机衔接;需要强化适切意识,使之在内容设计上更加精准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学习兴趣等;需要强化主体意识,使之在编写与使用方面破解主体缺位现象,服务于主体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使教辅材料向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有创新性思维的方向发展;需要强化信息意识,使教辅材料以更多的形态展现在师生面前[4],且能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猜你喜欢
教辅教材材料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