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样化的公共艺术视角探索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建构

2022-12-08 07:11蒲粤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专业课程

蒲粤梅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大邑 611331

一、当代公共艺术的概念及范畴

公共艺术一词,近几年经常被人们提及,看似高大上的艺术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于公共艺术中,它就这样润物无声的和我们相互交融。从专业定义上来看:公共艺术是主要研究设计学、公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例如:城市公园、广场、路灯等公共设施的设计,绿地、雕塑等公共景观的设计等。

面对纷繁复杂的空间环境,如何提高其艺术性,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势必成为其发展的道路。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公共空间中生产了自己,同时也成就了特定的空间,成为了当下的“公共艺术”,它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的呢?

因此,当我们面临涉及范围极广的公共艺术的时候,我们来探索公共艺术今时今刻的教学环境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多点中找到一点,将其发散,最终寻找到一个立足点,展开教学。

因此,本文探索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将经典范畴的公共艺术的研究纳入到公共艺术的视野下,更重要是能够寻找到适合当下的公共艺术高校的教学。

二、国内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教学

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办的属于设计学科下的公共艺术专业,按照2018年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文简称“国标”)要求中的定位,“公共艺术专业应加强景观、雕塑、壁饰、装置等领域的设计工艺要求的学习与实训”;“公共艺术专业课程可包括:公共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室内外陈设艺术品创作设计、公共符号与视觉传达设计等。”

公共艺术专业相对于其它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属于小众的新兴专业,但因为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许多国内的艺术专业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这一学科,这样增加了公共艺术的曝光率,使人们对公共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按照“国标”公共艺术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都是在视觉上。纵观各大院校毕业展的时候不难发现,公共艺术是一个极具趣味的专业,学生的作品包括插画、版画、装置、陶艺、多媒体、建筑、甚至还有行为艺术等各种形式。

国内高校中的公共艺术专业,因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在国内对该学科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各大高校本专业的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国内的公共艺术更像是介于纯艺术和设计之间的一个专业,既要学习工艺美术类学科,又要学习设计类的学科,还要掌握相关的软件操作。

如中国美术学院,它是国内最早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院校,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影响下,课程安排就有所倾斜,他们的公共艺术融合造型、景观、雕塑等不同课程,这也是目前国内高校的公共艺术常用的一种课程模式。

江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综合性大学,也是最早创办公共艺术专业的大学,复合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注定了其多样化的课程设置,造型基础、媒材、策划与传播、新媒体下的产品设计,这样的课程设置在当下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其他不同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也会受到其本身教学优势的影响,如清华美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该校的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较偏工艺,开设了诸如漆画、陶艺、版画等课程;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较有优势的天津美术学院而言,该校的公共艺术专业课程较侧重景观与城市规划等。

多样性是公共艺术的专业特点和专业优势,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国内高校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较多,很多课程在课时分配上严重欠缺,这也是目前面临教学成本高和学生很难学精,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哪种艺术表现形式,高校主要培养的是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掌握利用媒介与大众和环境产生和谐的、良好的互动关系才是该专业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

三、国外艺术院校现状

与国内高校不同的是国外的各艺术院校几乎没有Public art design这门学科,因为公共艺术的涵盖面较广,已经被融合到了各个艺术学科里面。正是这样的设置,全面的体现了公共艺术的跨学科性、实践性、互动性及包容性。

与国内高校相同的是国外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也将侧重点放在“空间”这一点上,但是不同于传统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它更加关注人和空间的关系,思考二者之间的互动、需求、供给关系。

如伦敦艺术大学的Interior & Spatial Design专业,字面上的解释是室内与空间设计,其课程包括建筑、艺术形式、室内和空间实践等,对学生的教育更加侧重于思考如何在空间内居住,并发展对现有建筑空间介入的一种感性认识。在掌握建筑语言的同时,学生对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居住并与之进行交互有着特殊的经验。

在日本,被誉为“帝国美术大学”的武藏野美术大学是一所美术造型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师资雄厚,该校的“空间设计与构成专业”与国内的公共艺术学科非常接近,课程安排通过四个环节进行——室内设计、环境规划、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更加适合人类活动的美的空间的能力。

四、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体系框架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于2019年成功申报公共艺术本科专业,于2020年9月招生。该专业分成“空间艺术”和“装饰艺术”两个方向来落实国标。空间艺术方向立足于“立体空间设计”来培养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空间设计能力;装饰艺术方向定位于培养学生的“装饰设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装饰设计实践方面能力。实现“川西特色”的公共艺术创作与教学的融合,响应时代需求,对接行业标准,提升大众审美,升级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有别于其它相似专业,如环境艺术设计、雕塑艺术、多媒体制作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目前,公共艺术方向的课程设置,特别是装饰艺术方向课程设置手工制作课程较多,缺乏主心课程进行串联,本方向的教师团队亦是教授绘画的教师居多。因而直接导致学生能力倾向于“操作”,失落于“创意”。思维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灵魂,没有思维,或者思维体系不健全,在创作中直接形成雷同的局面。

因此,立足于高校公共艺术的教育,着重从调整公共艺术方向的课程设置入手,逐步调整课程内容,优化师资结构,最终实现“有川西特色的公共艺术创作”的根本价值——地域性与艺术表现力。也就是说,强化川西符号,面向当代城市生活,研究公共艺术制作与创作的能力,如《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与制作》、《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等,强化艺术创作的想象力,深抓公共艺术创作与地域性的匹配度,体现公共艺术的综合展示的艺术形态特色。为推动地方文博、文创、文旅的“三文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再次,我们按照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优化教师队伍。将新进教师进行课程专业匹配度调整与优化,有利于教学体系的科学搭建。

改革后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和“两条腿”:

一大板块为基础性课程,以专业基础课作为基础,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基础》等,从绘画基础出发,夯实学生的造型能力,为之后过渡到设计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板块为结构性支撑型课程,其中又分为“两条腿”:其一是以艺术性为主的课程:如《壁画设计与制作》、《装饰雕塑》、《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与制作》等,课程递进式的安排突出2.5维到三维的变化,强调三维空间中立体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其二是以设计为主的课程,又以《陈设软装设计》为中心,开展与之相匹配的专业设计类课程,如:《纤维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等。

三大板块为延展性课程,如《装置设计》、《陈设软装深化设计》、《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等,该类课程强调主题性设计与创作。

这样的“三大块”和“两条腿”内容显示了公共艺术知识从初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显示了课程内容难度上从基础到高级的变化。其次,按照课程前相后继的调整变化,避免教师各自为阵和重复讲授,提高知识点传递的精准性。

结 语

作为公共艺术,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其实早就被融合到了各个艺术学科里面,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公共艺术专业在国内外经典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在打造出一个具有相对扎实专业的基础上,力求具有世界视野下的多样性、多元性美学。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授课内容的整合,教师队伍的优化,强调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能力,强调艺术创作的独立性特点,落实到制作与创作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作品,突出“川西符号”的特点,培养应用型创新公共艺术人才。其最终都是服务于人才的输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这又回归到了公共艺术的初心,也是本教改的最终目标——提升大众愉悦性的生活审美,以及提升大众的幸福感,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

猜你喜欢
艺术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纸的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