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助推赤峰市、通辽市高质量发展

2022-12-08 11:51
北方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通辽市农牧业秸秆

李 轲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对于谋划和推进赤峰市、通辽市农牧业绿色发展,让赤峰市、通辽市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多绿色的农畜产品,助推赤峰市、通辽市“双子星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重点提高赤峰市、通辽市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农牧业资源利用水平、产地环境质量,改善农牧业生态系统,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打好农牧业生产发展基础,重点发展适应赤峰市、通辽市的农牧业产业。

一、打好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

按照全区“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在赤峰市、通辽市的西辽河平原区、燕山丘陵区等区域可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规模达到2500万亩左右,需要通过开展田块平整、土壤培肥、蓄水池、塘坝等小水源工程和农田林路网等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旱作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和调查评价工作。

(二)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

赤峰市、通辽市有黑土地耕地1100多万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调节温室气体的缓冲器和重要的生态屏障。但目前面临耕地质量退化的现象,需要以治理黑土耕地“薄、瘦、硬”问题为导向,强化耕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升。通过统筹实施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保护性耕作、有机肥还田等综合措施,培肥地力,增强农业科技应用,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行动。

(三)培养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人才

加快培养农业绿色生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强化绿色发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加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依托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计划,重点培育农牧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牧民。建立农区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返乡大学毕业生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等各类农牧业人才制度政策。鼓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生产一线建立科技小院、实习基地,指导科研人才参与绿色技术推广。

(四)完善农牧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稳定资金投入机制,农牧业绿色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畜牧业良种补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可结合实际向赤峰市、通辽市农牧业绿色发展实施区域倾斜。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当地农牧业绿色发展,扩大信贷规模。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一)提升产地环境保护水平

一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大力开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推进配方肥落地;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料和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推广分期深施肥、种肥同播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进腐熟农家肥应用,在高价值作物上推广商品有机肥;指导农户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轮作倒茬等技术。培育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二是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鼓励统防统治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提升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能力,鼓励以村为单位统防统治。建设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验示范区,强化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采用释放天敌等方式技术,扩大绿色防控面积。推广“四诱”技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和科学施药技术,实现精准施药、减施增效,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三是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还田利用为主,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科技支撑,强化装备保障,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禽粪污就近就地科学还田利用。

(二)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一是全力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水平。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实施玉米等秸秆直接还田为重点,科学合理地推行秸秆还田技术;结合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深翻、堆沤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生物炭还田、催腐剂快速腐熟还田等,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水平。二是促进秸秆饲料化。在农区养殖集聚区和农牧交错地带,鼓励推广秸秆黄贮、氨化、微贮、压块、揉搓丝等饲料转化技术,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保障饲草供应安全,实现过腹还田,推动生态循环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努力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积极推广秸秆生物燃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打捆直燃、秸秆沼气循环利用等技术,推进秸秆等生物质能清洁利用,优化农村牧区用能结构。

(三)推进农膜回收利用

提高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效果。加强无膜、少膜、替膜技术研究,加强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试验示范,强化配套农艺措施研究,引导相关技术、产品加快示范推广。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农膜回收示范县项目,开展区域绿色补贴政策试点,探索建立相关补贴资金与农膜回收相挂钩的补贴机制。鼓励建设市县级地膜残留监测点,及时掌握残膜污染变化动态趋势。加快构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和农户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形成农户积极捡拾、企业加工转化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四)推进绿色技术先行先试

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敖汉旗为重点,结合探索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主导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开展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搭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观测数据平台,开展观测数据分析评价。推进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建设,摸清农业资源底数。开展国家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监测预警,优化监测点位布局,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全过程监测预警体系,持续实施产地土壤环境、农田氮磷流失、农田地膜残留等监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国家第三批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点申报工作。

三、大力发展玉米、肉牛肉羊等重点特色产业

(一)玉米产业发展

1.制约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面临当地水资源短缺、生产方式粗放、水肥利用率低、连作现象普遍;品种多杂,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宜机收的突破性品种相对较少;主产区农田灌溉设施薄弱,土壤肥力不高,耕层变薄;玉米生产精量播种、高效施肥施药、籽粒收获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滞后;病虫害防控难度大。

2.发展前景和基础条件逐渐变好。近年来,受饲用、加工需求增长较快影响,全区玉米消费量持续上涨,未来5-10年,随着内蒙古奶业、玉米、肉羊3个千亿级产业和肉牛、饲草料等百亿级产业的持续打造,玉米饲用和加工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耕地质量不断提高,旱涝保收能力日益增强;良种良机良法加快应用,科技水平稳步提升,玉米单产还将持续增长;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玉米生产经营效益逐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激发。

3.重点发展区域和方向。可以重点在通辽市、赤峰市主城区以外的其他地区种植玉米。方向是在灌溉区进一步推广无膜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在旱作区推广应用秸秆覆盖少免耕技术,重视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推广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突破玉米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大玉米标准化生产面积。发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轮作,优化玉米生产结构,发展高淀粉籽粒玉米和兼用型优质高产全株青贮玉米。扩大粮饲兼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在城郊区稳定发展鲜食玉米,推进优质鲜食玉米生产及加工。

4.采取的措施和技术方法。一是创新选育和推广应用新品种。立足玉米不同生长环节特点,加快创新研发后期脱水快、站秤性好,以及收获时籽粒含水率、田间倒伏率和籽粒破损率低的新种质。适应饲料和工业加工需求,大力发展“高容重、高淀粉”“低水分、低霉变”的“两高两低”优质玉米品种。依托科技示范园区、开鲁县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园、各农业项目示范区、产业强镇等加强玉米品种鉴选试验示范工作,开展持续观察记载和测产,对表现突出的品种进行全面论证推广。二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赤峰市、通辽市的玉米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适时开展已建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和退化耕地治理,稳步提升主产区耕地地力水平。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支持农田宜机化改造,扩大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占比,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三是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加大以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代表的绿色、节水技术的创新、集成和示范推广应用。推广种养结合循环生产模式,科学推进青贮饲料、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四是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组织开展玉米生产机械装备遴选,重点突破玉米机械粒收等薄弱环节,引进推广先进配套深松联合整地、免耕精量播种、籽粒收获和地膜滴灌管带高效回收等机具。发展与玉米籽粒机收相配套的低成本、多种热源可选的产地烘干技术与装备,加强主产区农机具场、库、棚、烘干塔房等配套设施建设。五是完善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当地优质玉米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培育和扶持玉米深加工企业,引导玉米精深加工企业向主产区聚集,发展订单生产,加快玉米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步伐,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发展玉米全产业链生产。

(二)肉牛肉羊产业发展

1.发展条件和需求分析。近年来,内蒙古牛羊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好。未来5-10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区内外居民对内蒙古牛羊肉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未来5-10年,落实保障重要农畜产品供给任务,在国家和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及扶持政策的双重动力推动下,全区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而带动全区牛羊肉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2.重点发展区域和方向。一是肉牛产业可以重点在阿鲁科尔沁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敖汉旗、巴林右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库伦旗、科尔沁区等地发展。重点建设西门塔尔牛优势产区,努力打造全国肉牛生产核心区和优质绿色草原牛肉供应输出基地。二是肉羊产业可以在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宁城县、元宝山区、喀喇沁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库伦旗、科尔沁区、开鲁县等地发展。利用萨福克、多赛特、杜泊、德美、澳洲白等肉羊进行经济杂交,打造为优质羊肉生产输出基地。

3.采取的措施和技术方法。一是大力推进现代种业,挖掘绿色发展潜力。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推动当地种畜禽场市场化改造,提升良种制种供种能力。结合各地资源条件和养殖基础,明确优势区域主推品种,健全畜禽良种推广体系。二是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利用国家“粮改饲”试点等项目,有效保障牛羊饲草料供给,为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鼓励种养结合,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主体对接合作,促进订单种植。统筹推进推动种养结合,畜禽粪便还田,促进养殖业转方式、降成本、提效益,实现循环发展。促进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绿色畜牧业双赢。三是大力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发展崛起。提升养殖设施现代化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养殖方式绿色化;立足草原畜牧业少养精养,提高单产,实现草畜平衡,保护好草原绿色生态。推进肉羊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打造统一区域性草原品牌,实现优质优价,打造好草原绿色品牌。利用种养结合养殖项目,支持绿色示范县建设,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通道,为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提供条件,促进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通辽市农牧业秸秆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Famil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