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思政类节目的仪式、文本与传播
——以《这就是中国》为例

2022-12-08 08:37杨利垚
电影评介 2022年9期
关键词:类节目思政

杨利垚

东方卫视大型思政理论类节目《这就是中国》已开播三年有余,在这场从无到有的探索过程中,《这就是中国》在抖音和哔哩哔哩两大年轻群体聚集场所中收获了热烈反响。该节目组主动出击,成功落地海外,在网络视频平台设立官方账号,其单条短视频在抖音上的点赞量最多已达到14万次;网络版节目《这就是中国》在抖音、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的点击量更是突破4000万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节目。

《这就是中国》多次破圈并不是一场意外,而是节目组准确把握融媒体时代中青年观众喜好的客观结果,也是该节目屡屡创新的必然收获。建党百年之际,《这就是中国》再次出奇制胜,推出《恰是百年风华》特别栏目,将录制现场搬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的礼堂内,以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理论思想,在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的活跃氛围中探讨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走出了一条思政理论节目的主动转型之路,以严谨之风范、亲民之态度,重建了大众对这类题材的认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一、政论栏目仪式感建立的多元路径

《这就是中国》自2019年初开播之初,便已获评国家广电总局2019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三年来,节目在保持基本节目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内容羽翼渐趋丰满,由最初的固定主讲人论述、观众提问的形式,转为固定嘉宾、流动嘉宾、主持人、观众多边互动的形式,由传统演说转为嘉宾与观众自由无间的茶话会。栏目开创的“真人秀+演讲”模式和汇集多方智慧的编前策划会,给思政理论类节目转型提供了新方向,《这就是中国》通过有别于传统的方式建构了思政栏目的仪式感。

(一)选题的情感赋予功能

思政理论类节目兼具仪式性与思想性,是带有政治寓意的论述,注重论点的清晰明确和论据间紧密的逻辑关联。正如《这就是中国》卷首语所说,节目创作的宗旨就是要“以原创性的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讲清楚”。所谓“原创性”,便是要前所未有,有一套由中国研究者自发创设的语言和逻辑,而非照搬世界其他国家已走过的道路、已说过的言论。栏目主旨中两次提到“中国”,表明了该栏目是为大众清晰地了解昨日之中国、观察今日之中国,以便洞见明日之中国,说明选题的宏观方向是与中国各方面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件,栏目组有信心通过专家解读,提升民众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值。

“民族自信”是栏目播出70余期以来的核心论点,主讲人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曾在其著作《文明的中国》中论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崭新姿态,并将其与梁启超百年前的理论作了比较,认为今日之中国建立了文明型国家的形象。“今天的中国既是‘中国之中国’和‘亚洲之中国’,也是‘世界之中国’。”[1]《这就是中国》紧扣当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采用主题先行的策略,率先完成了观众内心的情感植入。在主题引领的立论模式下,观众带着期冀、憧憬的心态对特定话题进行探索,感受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定力的价值引领。《这就是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完成了主客观并行的内容构建,除了完成思政节目基本客观事实的陈述外,更唤醒了观众的主观情感,让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从观众心中油然而生,从自然的情绪流露中培植节目整体氛围的仪式感。节目开篇便从中国的建设经验娓娓道来,由20世纪“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验’,上升为当下成体系的‘中国模式’”[2],中国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建设成就,自然离不开思想理论阵地的建设。中国政论节目向来不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囿于旧有栏目形式和传播方式的束缚,在情与理的结合上尚且欠缺经验,而《这就是中国》以中国主题赋情于理,奠定了节目情感丰沛、热情深沉的叙述基调。

(二)节目流程的完整性

政论片可以采用镜头语言来辅助思想内容的传播,但由于政论节目的拍摄场景限制于演播厅内,很难依靠运镜和构图对画面建立起视觉上的仪式感。语言上的交流与思想上的碰撞,是思政节目传达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这就要求节目组必须从栏目流程和讲述方式入手,营造如理论课堂般亦张亦弛的节奏,以及引人入胜的情境氛围。

《这就是中国》在第一期节目正式开始之前,首先引入了策划组编前会的讨论内容。节目邀请中国研究院学者、新华社资深编辑等人加入,通过汇集国内精英对国际关系的认识,对节目的论证视角进行修正,确保了思政节目镜头背后坚实的理论根基。在现场录制阶段,《这就是中国》的讲述节奏干净利落,在主持人讲完简短的开场白后,紧接着两位嘉宾进行演说,之后嘉宾和主持人落座,开始面对面的座谈茶话环节,最后由观众互动收尾。整个节目流程结构清晰,好似一场专业的学术讲座,干净利落、直奔主题。全场简洁明快的调度更能凸显所论内容,让听众的注意力从舞美回归到论述内容本身,直接感受到不同思想间的交流撞击。与传统的单向信息接受相比,《这就是中国》建立了一条新颖而完整的思政节目创作思路,既有引入环节,以帮助观众快速切入聆听、思考的头脑风暴状态,也有导语之后的专家讲述、学者点评与互动交流,各环节间分工明确、职能清晰。在建立民族自信,在还原中华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奋斗历史的情感基础上,以理性严谨的节目流程设置,坚守住了思政节目的理论防线。

二、“论”与“述”结合的文本架构

思政理论类节目兼具科学性与思想性,是带有政治寓意的论述,注重论点的清晰明确和论据间紧密的逻辑关联。两位重量级嘉宾的演说是《这就是中国》每集的主体内容,因此,嘉宾论述主题的选择、论述文本的雕琢和论述结构的创新至关重要,这几个方面从根本上决定了这档思政理论类节目的成功与否。只有具备客观性、逻辑性、思辨性的内容,才能指导观众科学地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在正确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

(一)宏观视野与微观视角的融通

《这就是中国》在文本结构上最显著的变化在于“述”的内容大幅度提升,生动形象的实例讲述大大丰富了节目内容,使节目更加充盈饱满,拥有了情感的实体。以往的思政理论类节目注重对基本理论的阐释,将大量篇幅用在“论”而忽略了具体实例,导致论述内容过于理论化、偏离民众的生活重心。主讲者运用专业知识厘清了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却因听众信息的不对等、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双方的情感交互。

《这就是中国》将客观陈述和主观论证相结合,尤其是节目改版之后,固定嘉宾张维为的讲话多从宏观视角出发,将节目主题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进行审视,开宗明义地点出所论主题于中国的意义。流动嘉宾则身份不固定,这一席位的设置将“述”提升到了节目的核心位置,他们多是特定领域的带头人,是直接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高精尖人才。嘉宾能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从微观领域有针对性地对该课题提出创见。节目在解读“抗美援朝”这场守卫领土的人民战争时,邀请了国防战略专家徐焰上将,对当时的军事局势与战略、战备进行分析,全方位解构了“抗美援朝”战役的过程与意义。在《香港:明天会更好》这期节目中,请到上海交通大学法律学者郑戈解读《香港国安法》,从法学专业的角度研判《香港国安法》对国家维稳、震慑乱港势力的重要性,进而为中国确立并推行“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提供依据。国际政治专家范鹏勇更是多次来到《这就是中国》现场,与张维为一同解析中美关系,对美国“新冷战”势力、中美贸易战、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思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具体事例,让观众读懂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相遇,让思想的激流找到了对抗、碰撞、融合的触发点,使“论”与“述”富有感情地融于一体。

(二)时空交叉式的论证结构

所谓时空交叉式的论证结构,即在论述过程中,“至少要存在以时间线为纵轴,以空间线为横轴的多条脉络线索,各种线索交叉运用并且服务于论证的主题。”[3]以地球各个角落所发生的事件为基点,采用类比、对照、联系的思维,考察其背后的社会意义,进而建构起具有政治寓意与内在逻辑的论据,共同服务于核心的论证主题。主讲人张维为在节目中的演说,广泛采用了时空交叉结构,从横向、纵向两种视角出发,在中国的曾经与当下、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建构起了广泛而符合实际的对比桥梁,让“述”的内容更加具体、可信。在历史与现实的纵横交叉下,爱国宣传教育才得以通过大众传媒,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熏陶着千万中国观众的内心。

《这就是中国》对宏观国情和热点事件的论述是客观公正的,节目并未片面地鼓吹某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而是广泛地建立对比,例如国家间的横向对比。张维为在讲述中国扶贫进程时,就曾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作了比较。特别在与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时,他生动地举例:在中国开车2000公里所看到的贫困现象,甚至不如在印度开车2小时看到得多。又如基于具体时间点的纵向对比,在论述中国社会治理制度时,张维为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为例,将同一时刻的中、美两国置于天平两端,称量两国政府在疫情来临时的管控方式和宣传治理力度。在演讲中,张维为并未刻意回避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客观差距,却又从不惧怕将中国与发达国家相对比。在疫情有关的多期节目中,主讲人用具体客观的事例证明了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制度,让中国在疫情风暴前保持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冷静沉着。《中国正在说》以客观实例和纵横对比的方式,充分展现了思政理论节目凝心聚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三、公共话语下沉中的青年力量

经历了由传统媒体时代到融媒体时代的转型,公共话语权力的下沉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的社会舆论场中不仅有官方声音、精神话语,更有公共领域的大众建言献策。但人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当前思政节目和公众服务类节目的这种意识还有所欠缺,大众主动反馈信息的踊跃度亦不高。《这就是中国》敏锐地察觉到,“80”后、“90”后,乃至“00”后的新一代青年,是官方媒体与民众间建立畅通反馈机制的突破口。这一群体作为未来中国的接棒人,成长于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舆论环境中,他们在长期接受爱国教育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杂音。《这就是中国》重视青年力量和交互机制的建设,针对年轻群体的情感偏好,增设了场内提问、线上线下互动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思政理论类节目与青年受众的接轨,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舆论引领作用。

(一)场内答疑实现信息交互

张维为在演讲过程中多次提到,中国的“90”后、“00”后一代是他眼中最为自信、最有担当的一代年轻人。主讲人对新生力量情感上的强烈肯定,从根本上打消了青年观众参与讨论的顾虑。《这就是中国》每期基本预留了四分之一的时长,用于现场观众提问。采用提问具体内容不设限、嘉宾当场解答的形式,拉近了双方距离,从而改变了传统思政理论类节目听与说的固定模式。节目中许多青年朋友的提问并不局限于张维为的所讲内容,而是极具发散思维。例如,听完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的讲述后,一位大学生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对职业生涯的选择进行提问,林宝军以中国几代航天人钻研北斗系统的事迹阐释了匠人精神,向当代年轻人传达了“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信念。这类问题是以往的思政理论类节目中较少涉及的。事实上,思政节目以舆论引领为职能、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为题旨,引领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其意义远大于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讨论,从而自然而然地鼓励青年一代立志高远。在《恰是百年风华》特别栏目中,节目组还对参与节目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即时收集现场观众的观感体验和反馈意见,体现出融媒体时代信息收发双方实时互通的特性。

同时,张维为还强调“越是尖锐的问题,越要提出来进行讨论”,直接聚焦国内外热点、难点话题,并以此鼓励场内外的青年观众勇于发声、乐于发问。《这就是中国》不仅能为现场青年观众答疑解惑,还会引发双方的讨论甚至辩论,有时主持人也会适时加入进来直抒己见,营造了自由活跃的讨论空间。对于青年群体感兴趣的话题,张维为时常利用诙谐幽默的比喻,例如将西方多党制比喻为一个项目的多个负责人等,来唤起听众主体主动探索该主题的意愿。主讲人敢于直面核心矛盾的坚定立场,反向激发了听众对议题本身的兴趣,以此建构起了双方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有利于在公共话语的自由表达中确立青年一代的主体意识。

(二)场外互动扩大传播渠道

“大众传媒要真正成为社会的公共领域,仅仅拥有信息传播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把自己的受众建构为真正的公众。”[4]《中国正在说》与青年群体的场外互动是一场社会学的公共领域建构,通过线下图书、线上平台的多方渠道,广泛接触公众并倾听青年一代的声音。首先,张维为在节目中的演讲已被整理为图书并付梓出版。书籍《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将本节目的传播空间引申到了传统纸媒,让电视镜头所展现的爱国情、强国志被传统媒介记录下来,确证了这档政论节目的思想性。

其次,《这就是中国》在诞生之初就得到了观察者网、观视频工作室等线上媒体的联合支持,并在PP视频和哔哩哔哩弹幕网同步播映。自哔哩哔哩纪录片频道购买版权以来,该栏目评分高达9.3,并获赞23.6万余次,充分说明了思政类节目在融媒体时代与青年群体对话的可能。视频平台用户可以实时参与互动讨论,对节目主题内容畅所欲言,并及时地与他人交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公共话域的共建,在激烈的辩论与敢于发言发声的氛围下,积极为中国的明天建言献策。值得一提的是,观视频工作室将《这就是中国》每集的核心内容浓缩为不到10分钟的短视频,上传至年轻群落驻扎的哔哩哔哩网站上,以“张维为说中国”的版块形式进行呈现,更好地向年轻观众介绍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优势。短视频媒体与电视传媒的深度合作,彰显了中国思政理论类栏目的全新维度,以严肃性时政评议著称的思政栏目,也可以被转化为适合当下年轻人碎片化阅读习惯的短视频,可见媒体融合时代对思政节目转型提出的新要求。

结语

思政理论型节目《这就是中国》将确立民族自信作为核心命题,通过平视视角、论述高度统一、青年群体参与的形式,对国际国内的时政热点展开了深刻探讨。该节目秉持了思政理论节目一贯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却不失深入浅出、灵活幽默的演讲语调,在文本结构上增加了具体实例的所占比重,并利用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建立一个社会学意义下的公共话语体系,将即将接力中国发展的年轻一代全面纳入表达系统中,反映了中国思政类节目的转型趋势。

猜你喜欢
类节目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문학을 통한 과정사정(课程思政)교육 방안 연구
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闻类节目的采访技巧研究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