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神亦祖:陈元光将卒后裔由来考

2022-12-08 06:42
阴山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云霄实则后裔

刘 涛

(肇庆学院 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陈元光,河东人,是武周时期岭南首领,北宋时始载漳州地方志[1]。陈元光谱系存在建构与重构过程[2],陈元光将卒后裔也不例外,部分原本追随闽王王审知入闽的祖先叙事,先后改为追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的祖先叙事。目前,学术界关于陈元光将卒信仰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对后学多有启示。如蔡惠茹《明清漳州开漳圣王信仰的发展与变迁考察》一文通过明清地方志记载的陈元光将卒名单与陈元光家谱收录的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封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陈元光将卒未获追封,对后学研究多有裨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未深入考察陈元光将卒所在宗族,进而揭示陈元光将卒存在民间信仰合法化的过程,并分析其成因[3]。拙作《“陈元光将卒”由来及其演变》一文对见载明清地方志的陈元光将卒名单进行考察,发现陈元光将卒名单存在不断增加的过程,却未对未见载陈元光将卒名录的陈元光将卒后裔进行考察[4]。

陈元光将卒规模庞大,影响深远,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学术界对陈元光部将大多从历史人物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较少从族群互动与民间信仰视角深入考察。为此,本文将围绕未见旧志记载的陈元光将卒名单后裔,广泛搜集正史、地方志,结合田野考察所得族谱、碑铭、口述史料等史料,通过分门别类梳理陈元光将卒信众,还原陈元光将卒信仰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为新时期地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一、因信仰陈元光而成为陈元光将卒后裔

因信仰陈元光而成为陈元光部将后裔,却未见载旧志收录的陈元光将卒名单,主要有云霄吴姓与白石丁姓。

(一)云霄吴姓

云霄吴姓指吴原宗族,主要生活在漳州府漳浦县云霄(今漳州市云霄县云陵镇),万历元年《漳州府志》称:“今语浦故家,必曰陈、吴二氏,”[5]722此“浦”指漳浦县,吴原宗族是漳浦县两大世家大族之一。吴原宗族宣称其入闽始祖是陈元光之父陈政的部将,实则并非如此。

吴原以漳浦县儒学生员考中景泰元年(1450年)举人[6],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德《大明漳州府志》[7]1579-1583、康熙《福建通志》均有传[8]。

吴原《吴氏家谱序》记载:

自吴凡几迁居于光州固始。唐广明间,有从玉铃(钤)卫将军陈政者征闽,因家于泉,族属益繁。五季之乱,谱遂无传。今所知者,元大德二年,诚庵府君,讳福友,自泉徙居漳浦之云霄,遂为云霄人。断以诚庵为始祖,其远祖弗可考者,皆不录。[9]10

该谱序落款:“宏治七年甲寅春王孟陬月元旦”“六世孙原”[9]11。此“宏治”即“弘治”,为避乾隆弘历名讳,改“弘”为“宏”。

吴原谱序存在两处自相矛盾的说法:其一,追随陈政入闽时间相差两百多年。既然吴原的祖先是相传唐总章二年(669年)入闽的陈政部将,其入闽时间为何在唐僖宗广明年间(880—881年)?

其二,吴原在弘治七年(1494年)所撰谱序若是原文,为何其所修《云霄吴氏族谱》未成为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将卒的参考家谱?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根据陈元光家谱《龙湖谱》记载,最早记载陈元光吴姓部将为“府兵校尉”“吴贵”[5]144。吴原墓志铭述及“《云霄吴氏族谱》藏于家”[10],该墓志铭撰于“(弘治)九年”[10],即弘治九年(1496年)。《云霄吴氏族谱》在弘治九年(1496年)已流传于世。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述及吴原“著述有”“族谱”“藏于家”[7]1582。然而,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将卒仅参考陈元光家谱《龙湖谱》、许天正家谱《许氏家谱》、卢如金家谱《卢氏家谱》[4],却未记载参考吴原家谱。陈元光将卒名单始载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其时,陈元光的吴姓部将仅“府兵校尉”“吴贵”一人[5]144。“吴贵”其人出自陈元光家谱《龙湖谱》,并非吴原《云霄吴氏族谱》,吴原《云霄吴氏族谱》原文未记载“吴贵”,也未记载其祖先追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

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将卒名单沿用万历元年《漳州府志》的说法[11]883,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漳州府志》所载陈政、陈元光的吴姓将卒名单仅增加“府兵队正”“吴弼”一人[12]12a。吴原之后历经天启年间(1621—1627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两次修谱以及嘉庆二十年(1815年)抄录[9]12-16,均未提到其入闽始祖名讳,可见吴原既非吴贵、吴弼后裔,亦非陈政、陈元光将卒后裔。

吴原谱序所载入闽始祖是陈政将卒的说法从何而来?这就要从吴原修谱所据版本说起。吴原谱序述及其父吴永绥在成化元年(1465年)安排吴原的堂兄吴森编写家谱:

显考永绥府君,于成化元年,命从兄森,汇家谱二帙,额其次序,各提为一世起。俾后之子孙各详其所亲,各系其所出,分为大宗、小宗,欲明其亲疏详略之意。[9]10

吴森,是天顺元年(1457年)举人,官至浙江布政司参政[6]。吴原谱序所云入闽始祖是陈政将卒的说法是否出自吴森所编家谱?根据吴原墓志铭述及其祖先:“公之先自河南固始入闽,家泉之晋江。元大德中,五世祖福友,以百户屯田漳州云霄,遂为云霄人。”[10]该墓志铭所载吴原的祖先谱系最远仅能追溯到吴原五世祖吴福友。此“大德中”具体指吴原谱序所载“大德二年”,即吴福友在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担任元军百户,因此从泉州晋江前往漳州云霄屯田。该墓志铭为吴原之子“奉翰林黄编修澜所为行状,求予铭墓”[10],无论是行状、墓志铭作者,抑或吴原之子,均不知吴福友之前的谱系,更无从谈起吴原的祖先是跟随陈政入闽。目前所见吴原所撰谱序述及:“唐广明间,有从玉铃(钤)卫将军陈政者征闽,因家于泉,族属益繁。五季之乱,谱遂无传。今所知者”[10]实则后人增补。

吴原谱序所载其祖先是陈政部将的说法在何时增补?这就要从吴原之父吴永绥重建云霄威惠庙说起。

吴永绥,即吴原墓志铭所云“晚绍,号有松”[10],其字永绥,嘉庆《云霄厅志》有传[13]。嘉庆《云霄厅志》记载吴永绥在明成化年间(1464—1487年)重建云霄威惠庙:

威惠庙,祀将军陈元光。唐嗣圣间建,遗址莫考。现庙在镇城西门外,明成化间,里人吴永绥建。[13]

此“威惠庙”供奉陈元光。“镇城”指云霄镇城。清末所见云霄威惠庙位于云霄镇城西门外,实则吴永绥所建。

吴永绥为何要兴建云霄威惠庙?这就要从吴永绥的祖先说起。吴原谱序述及其仅知最早祖先是“诚庵府君”,即吴福友。吴原对吴福友以上的祖先并不了解:

原慨其上世之弗可知者,既弗可谱,则后之子孙将何以尽夫尊祖敬宗之义?[9]10-11

直到吴原一代尚不知吴福友以上祖先谱系,吴永绥如何得知是陈政部将后裔?吴永绥并非以陈政部将后裔的身份重建云霄威惠庙。

吴永绥重建云霄威惠庙实则与其元代百户后裔身份有关。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述及吴原家世:

吴环,与参政森、侍郎原同六世祖,环高祖福赐,为同知陈君用下百户,有全城功,事见君用传。[7]916

此“福赐”即吴福赐,但该志又作“赐”,即“吴赐”[7]1560,实则同一人。吴福赐在元末名将陈君用手下担任百户,立有军功。正德《大明漳州府志》主纂周瑛与吴环是同科进士[7]916-917,该志所载是可信的。

吴福友一家原本世袭元军百户:

始祖福友公……长以战功授本卫百户,仍许世袭,后调漳州,于漳浦云霄等处提督屯种、稽查耗亡田土,占军籍、居云霄,为开基祖。明洪武四年,釐胜国臣属,始改籍为民。至正以前,孙:广和,犹以公荫,袭百户,累功统兵同知总管府。公授职百户,载明内阁大学士李西涯文集。[9]22

此“军籍”指元军,“胜国臣属”包括元朝军队。吴福友一家在洪武四年(1371年)被编入漳浦县“民籍”。《明天顺八年进士题名碑录(甲戌科)》记载:“吴原,福建漳州府漳浦县民籍。”[14]

吴永绥为淡化元军百户后裔色彩,采取入乡随俗的对策,从而有重建供奉漳州民间信仰陈元光的云霄威惠庙之举。

吴永绥父母吴在中、蔡氏“合葬大臣山”[9]43,吴永绥、凌氏夫妇“合葬大臣山”[9]43。云霄大臣山得名与陈元光府兵校尉卢如金有关。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始载:卢如金“葬于连玭山,乡人因名为大臣山,对配将军山”[5]145,卢如金“与元光同祀”[5]145,即与陈元光一同被供奉在威惠庙。卢如金宗族实则元军后裔。卢如金之妻“祝氏,光州万户侯正阳公女”[15],此“万户侯”实则“万户”,为元代设置,即卢如金是元代万户的女婿。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根据卢如金家谱《卢氏家谱》记载为卢如金立传[5]145,卢如金后裔宣称卢如金是陈元光府兵校尉,为后来吴原后裔改称入闽始祖是陈政部将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吴原谱序所载祖先是陈政部将的说法实则出自天启年间(1621—1627)重修家谱的吴寀之手。

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记载:

(徭人)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由陈元光将卒始也。[11]2583

此“徭人”指畲民。“城邑人”指漳州城邑人,由于流传追随陈元光自河南移民漳州的祖先叙事而被畲民称为“河老”。

正德以降到万历三十八年(1506—1610年),云霄镇城百姓要应对“时出为寇”的畲民[16],居住在云霄镇城的吴原宗族为应对畲民需要与“城邑”百姓打成一片,根据漳州“城邑人”流传的“河南”“陈元光将卒”祖先叙事,宣称祖先是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的陈政部将。首先,吴原提出祖先来自河南固始。天顺五年(1461年)《大明一统志》始载陈政是光州人:“政,光州人,元光父也”[17],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又云:陈元光“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5]143,可见万历元年(1573年)出现陈元光是光州固始人的说法。吴森、吴原先后修纂家谱均未宣称祖先是陈政部将,吴原谱序所云祖先来自河南固始实则受到北宋以降泉州人祖溯光州固始的影响[18]。随后根据泉州人追随王审知入闽的祖先叙事,出现“唐广明中”的记载。

吴寀实则提出“有从玉铃(钤)卫将军陈政者征闽,因家于泉”的说法。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明确记载陈元光吴姓将卒仅吴贵一人,吴寀无法声称是吴贵后裔,只能宣称祖先也是追随陈政、陈元光父子而来。闽南传统修谱是家谱修成,此前参考的版本不再流传。吴寀在天启年间(1621—1627年)根据吴原所修版本重修家谱。虽然吴寀《云霄吴氏重修祖谱序》声称其所修家谱内容为“今第取九世以下,十三世以前之子姓”[9]13,但吴寀所见家谱版本为吴原所修《云霄吴氏族谱》:“左司徒云坡公编订”[9]12,此“左司徒”指户部左侍郎,“云坡公”即吴原别号云坡居士。吴原谱序经吴寀抄录,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修家谱时所见,继而为嘉庆二十年(1815年)抄录。

(二)白石丁姓

白石丁姓主要生活在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今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杨厝村丁厝社),宣称是陈元光任命的漳州“承事郎”后裔,实则源于白石丁姓在元末信奉陈元光有关。

丁儒见载地方志始于万历癸丑(1613年)《漳州府志》:

按《白石丁氏古谱》:唐自高宗朝有曾镇府者,以将军镇闽。丁之先有丁儒者,曾赘婿也。及将军陈政与曾镇府更代,而曾遂流寓龙溪。……诏元光以将军知州事,丁儒为州承事郎。……而陈政之前有曾镇府,皆前此诸志所未尝及。[10]2048-2050

该志引用《白石丁氏古谱》记载,认为丁儒由于是曾镇府的赘婿而随之入闽,继而成为稍后入闽的陈元光属下。此《白石丁氏古谱》收录在嘉庆抄本《白石丁氏世谱》。

丁儒实非唐人。丁儒曾任“州承事郎”,即漳州承事郎。承事郎为宋代官职,若丁儒曾任“承事郎”,实则宋人。

白石丁姓为何要将丁儒塑造成陈元光部属?这就要从白石丁姓信奉陈元光说起:

先是本家七五致政……于宋端平二年舍建慈济宫三座……其孙光祖另砌石座一台,以奉七五致政为檀樾主。……迨元至正二年,白石前五传社众欲移赵山庙于社中,而难其地,到本家求七五致政所舍慈济宫、东边道士房一带吉园地,起盖赵山庙,上堂祀陈州主元光。”[19]59a-59b

此“七五致政”指丁七五郎,因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捐建慈济宫供奉保生大帝吴本,而被奉为檀樾主。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赵山庙迁入白石,白石丁氏由此信奉陈元光。从“今五甲社赵山庙所祀檀樾是”来看[19]66b,由于白石赵山庙土地为慈济宫所有,丁七五郎又被白石丁姓尊奉为檀樾主,从而拉近了白石丁姓与陈元光的距离。

既然白石丁姓在元末信奉陈元光,因此留下元代的印记,导致《白石丁氏世谱》声称首篇谱序为元代龙溪人所撰。该谱收录的首篇谱序《江东丁氏谱序》落款“大元释褐状元黄思永撰”[19]3a,述及“唐九承事郎公,讳儒”[19]2a,即丁儒。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记载:“黄思永,龙溪人,元释褐状元。”[7]1044黄思永为龙溪县人,在元代成为释褐状元。但该谱序并非黄思永所撰,若为黄思永所撰,为何未留下书写时间?实则反映了白石丁姓信奉陈元光始于元代。

《白石丁氏世谱》第二篇谱序落款“明赐进五士、五经解元黄文史题”[19]5a,此“赐进五士”有误,原文应作“赐进士”。黄文史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应天府五经解元[20],并非进士,所谓黄文史撰写的谱序实则托名伪作。白石丁姓为何要托名黄文史?究其原因,应与黄文史取得的科举成就有关。

《白石丁氏古谱》实则创修于嘉靖十年(1531年),该谱第三篇谱序《文峰丁氏族谱叙》实则创修族谱谱序[19]5b-6b,该谱序述及“始祖九承事郎”[19]5b。白石丁姓之所以创修族谱,源于发现丁儒的价值。原来,潮州丁姓曾在嘉靖三年(1524年)前来白石联宗:

端明公九世孙有讳朝辅者,称六公。明嘉靖三年,至漳访祖,修始祖事郎坟。先是寄一诗云:“但知松树千枝叶,不审根从何处来?寻到原头深几许,始知承事手中栽。”[19]65a

此“漳”指漳州。《白石丁氏世谱》称:“端明公,讳允元……遂以朝奉大夫知潮州军事,正己率僚,茂著政声,入《名宦传》,详《潮府志》,因立籍潮州仙田乡,孙子蕃衍。”[19]64b-65a嘉靖《潮州府志》始载丁允元:“今祀于名宦”[21]221,该志修于“嘉靖丁未”[5]162,潮州直至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方将丁允元视为名宦。《宋会要》披露:“(绍熙二年五月十二日)诏广东提举刘坦之知潮州丁允元并放罢,臣僚论其贪酷也。”[22]丁允元在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因“贪酷”而遭到罢黜。潮州丁姓其时尚无族谱,否则丁朝辅诗文不会提及“不审根从何处来?”到了漳州“始知承事手中栽”。丁朝辅为重塑形象,在原有丁允原谱系基础上,往前追溯到丁儒。由于丁儒名不见经传,促成白石丁姓在嘉靖十年(1531年)创修族谱,继而在嘉靖十四年乙未十二月(1536年)为丁儒夫妇竖立墓碑:“唐承事郎丁公暨宜人曾氏墓”,落款“大明嘉靖乙未季冬之吉旦立”。

丁儒未被列入陈元光将卒名单,究其原因有二:首先,《白石丁氏古谱》直至嘉靖十年(1531年)尚未述及丁儒与陈政、陈元光开发漳州。嘉靖《文峰丁氏族谱叙》仅云:“始祖九承事郎来自河南,家于象山”[19]5b。托名黄思永谱序述及丁儒与陈政、陈元光父子交往,实则借鉴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之后的产物。黄思永谱序记载:

余阅谱,见丁氏之先,始自唐九承事郎公,讳儒,字学道,高宗朝有曾镇府者,以府兵镇闽。公就闽赘焉。后与陈鹰扬父子平蛮寇、开漳郡,为州别驾。其所传攘平事迹,比漳乘较详则又知丁氏之大,有造于漳也。[19]1b-2a

此“陈鹰扬父子”指陈政、陈元光父子,“鹰扬”出自《元和姓纂》所载“右鹰扬将军陈元光”[23]。此“漳乘”指漳州地方志,漳州自南宋淳祐《清漳志》以后,直到正德八年(1512年)修成《大明漳州府志》。黄思永为元代人,漳州在元代并无修志。若黄思永所云“漳乘”指淳祐《清漳志》,但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修纂曾参考“《淳祐志》”[5]31,即淳祐《清漳志》,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为何不能据此记载丁儒?

白石丁姓在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修纂之际,邀请同为龙溪县的乡绅徐銮阅读《白石丁氏古谱》,希望据此采编进该志:

万历某年,郡刺史闵公延诸荐绅大修漳乘,遍访闾巷。故族徐耀玉先生銮,得吾古谱阅之,乃知柳营江之所由名,及陈之前有曾、有丁,喜而志之。据凭吾谱,以为德色,并以为漳乘生色。[19]16a

此“郡刺史闵公”指漳州知府闵梦得。“漳乘”指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徐耀玉先生銮”即“龙溪徐銮”,参与修纂万历癸丑《漳州府志》[11]73,与白石丁姓有旧。徐銮虽作为白石丁姓“故族”,竟然不知柳营江典故与丁儒有关,也不知在“陈之前有曾、有丁”,即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之前已有曾镇府、丁儒翁婿?

此“古谱”版本应是万历四年丙子(1576年)所修。《白石丁氏世谱》收录第四篇谱序《文峰丁氏族谱叙》,为“万历四年丙子,二十一世孙良克宗甫拜述”[19]7a-8a。该序记载:“我族始自唐九承事郎开迹于漳,卜居柳营江东之象山。”[19]7b其时已提及柳营江。白石丁姓针对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将卒名单未列丁儒,只能将丁儒入闽时间设置在陈政、陈元光入闽之前,从而造成丁儒未载陈元光将卒名单事出有因的假象。

《白石丁氏古谱》由白石丁姓何人提供?《白石丁氏世谱》记载丁长春曾与徐銮有交:

第二十二世:布衣天游子寄凡先生,讳长春,字其绵,更名从龙,字云门,别号寄凡。[19]92b

丁长春有诗《天柱石室歌》[19]99a-100a,作于万历三十七年到三十八年间(1609—1610年)。“时吕别驾思懋偕郑副宪辂思、戴观察亨融、徐司马鸣卿、张孝廉绍和、郑孝廉瓒思饮芝山吟社同咏”[19]100b,此“天柱石室”指长泰天柱山石室,乃戴燝在黄文史石室基础上拓建而成[24]。“吕别驾思懋”指吕继楩,字思懋,万历三十七年到三十八年(1609—1610年)任漳州府通判[16]。“郑副宪辂思”指郑怀魁,字辂思。“戴观察亨融”指戴燝,字亨融。“徐司马鸣卿”指徐銮,字鸣卿。“张孝廉绍和”指张燮,字绍和。“郑孝廉瓒思”指郑爵魁,字瓒思[25]93。张燮与戴燝、徐銮、郑怀魁、郑爵魁为龙溪县芝山诗社成员。丁长春曾与吕继楩、郑怀魁、郑爵魁、张燮、徐銮前往戴燝隐居处赋诗唱和。

徐銮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纂修“镇海林茂桂”“长泰戴燝”“龙溪张燮”“龙溪郑爵魁”齐名“霞中十三子”,又和总纂“郡人刘庭蕙”交往密切[11]73。丁长春在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修纂之前与徐銮、戴燝、张燮、郑爵魁交好。林茂桂是何乔远挚友,曾应邀前往长泰天柱山与之诗文唱和[25]99。戴燝曾在漳浦威惠庙西庙楼题诗,在缅怀陈元光的同时,追溯祖先到陈元光的女婿戴君胄[20]。郑爵魁也有为陈元光部将丘安道族谱作序述及追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漳之举。郑爵魁在万历三十六年戊申(1608年)所撰谱序记载:“漳之邱姓,出于河南光州固始县。自唐保义将军安道公,从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开辟漳土”[26]1,该谱序落款为“万历戊申年仲春,同邑蓟州府郑爵魁拜书于德星舍。”[26]2此“同邑”指龙溪县。“保义将军安道公”即丘安道,因清世宗尊崇孔子,为避孔丘名讳,改“丘”为“邱”。康熙《漳州府志》增补的陈政、陈元光将卒名单有“府兵队正”“丘安道”[11]12b,二者实为一人。康熙《漳州府志》根据所谓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封册”记载“府兵队正”“丘安道”[4],实则“保义将军”丘安道此前被列入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封册”,由于陈元光将卒名单并无“保义将军”,导致“丘安道”原有的官职“保义将军”被改成“府兵队正”。

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未将丁儒载入陈元光将卒名单,源于该志作者碍于万历元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将卒名单未记载丁儒,无法将丁儒载入陈元光将卒名单。

二、因被认为信仰陈元光而成为陈元光将卒后裔

被认为信仰陈元光而成为陈元光部将后裔,却未见载陈元光将卒名单,此陈元光部将存在有姓名者与未有具体姓名者两种情形,主要体现在漳州何姓与丙洲陈姓两个案例。

(一)漳州何姓

漳州何姓被认为信仰陈元光而成为陈元光部将后裔,属于有姓名的陈元光部将后裔。然而,实际上所谓信奉的陈元光并非陈元光,而被称为陈元光部将的祖先实则唐末人。漳浦官浔、南靖荆美、平和何地三地何姓族谱对同一信仰的神明却存在三种文本书写。

首先,漳浦何姓认为祖先“圣头公”追随“周旨王”与“陈将军”入闽。其族谱收录的《清源何氏族谱志》记载:

余稽鼻祖,乃安抚公也。唐时,与周旨王、陈将军率众定闽。凡子弟皆其安插,闽人德之。今田家世祀三佛,中黄龙衮者,周旨王也;左黑面按剑者,陈将军也;右幞头白面者,圣头公也。问之,曰:“圣头公,乃何姓安抚公也。时画地安插,入闽诸人如田主公然,故祀之。”[27]16

该谱序落款“正统十二年,莆田十九世孙:谮谨志”[27]16,认为是来自莆田的何氏鼻祖安抚公十九世孙何谮所撰。

此“周旨王”其人,见载《清源何氏世系并诗歌》:

唐昭宗时,王绪举光、寿二州附秦宗权。王潮兄弟率固始人从。后绪据二州,陈将军统三千之众入闽,分处闽越。王审知因其众定闽,凡仕籍中有自光州固始来者皆得美官。[27]32

该文作者“何浔六世孙孝传思恒叟撰并吟”[27]38,《官浔何氏族谱》编写者何思明据此怀疑“周旨王”是唐末入闽的王审知,“周旨王(王审知?)”[27]17,而“陈将军”则认为可能是“陈师先”,“陈将军(陈师先?)”。

其次,南靖何姓于此却有不同记载,其收录的《何氏族吟》称:

始祖安抚公,在武则天时,与州主王、陈将军率光州固始人定闽。凡有田畴,子弟皆其安插,闽人德之。今田家世祀三佛:中,州主王也;右(左),陈将军也;右,圣头公也。问之,曰:“何姓安抚公也。彼时画地安插,闽人思其德□,遂祀之。”[28]6

该谱序落款也是“正统十有二年岁次丁卯孟春之月,十九世孙谨志[28]7,与《清源何氏谱志》版相比,增加了具体的月份,却少了作者故里莆田及其名讳何谮。在《何氏族吟》版谱序中,何氏始祖“安抚公”入闽时间已具体到“武则天”,“周旨王”也被改写成“州主王”。从闽南方言“周旨”与“州主”两字谐音,似乎可写成“州主”,此“州主王”也可解读成是陈元光族谱所载陈元光封号“开漳州主圣王”的简称。陈氏族谱收录的《宋绍兴廿年公元(1150年)封诰陈圣王、许昭侯等敕》所云:“陈元光中解元,任中郎将,平闽有功,镇守漳州,追封开漳州主圣王,加谥忠毅文惠王”[29]。

最后,平和何姓又认为先祖何嗣韩在唐仪凤年间(676—679年)追随陈元光入闽,其后裔“安抚使”又跟随王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何子祥所撰《何氏源流纪略》记载:

何之先,本光州固始人。唐仪凤间,何嗣韩从陈元光经略全闽,因家焉。昭宗时,王绪举光、寿二州附秦宗权,绪先锋擒绪奉王潮,惧众不附,求固始人先世有功于闽者,以慰民望。表授我某代祖安抚使,分田画地,安插闽人,当时赖之。后王审知据闽,引身去,闽人思其德,塑像以祀。[30]

此“何嗣韩”于此被认为与“安抚公”是两人,成为“安抚公”的祖先,不提其曾任“节度使”。究其原因应与何子祥发现其鼻祖生活在唐末如何能追随陈元光入闽呢?据此在原有的唐昭宗时期谱系之前增加唐仪凤年间谱系,但又不能丢掉鼻祖何嗣韩。此“塑像以祀”,即《清源何氏族谱志》《何氏族吟》所云“三佛”。

《清源何氏谱志》《何氏族吟》均将“陈将军”单独列出,可见此“陈将军”与传统上认为的“归德将军”陈政以及“唐将军陈元光”无关。那么“周旨王”原型到底是不是“州主王”陈元光?

这就要从何氏谱系说起。南靖何姓存在自相矛盾的记载:

鼻祖安抚公,讳衍,号嗣韩,唐昭宗时入闽,表授安□节度使,分镇泉州,食采螺阳,为闽者分派之祖。唐昭宗时,与州主王、陈将军率光州固始人定闽。田畴子弟,皆其安插,闽人德之,今田家世祀三佛。[28]15

南靖何姓于此又认为“安抚公”在唐昭宗时追随“州主王”入闽。唐昭宗时期(889—904年),与武后时期的陈元光所处时代相差甚远,南靖荆美何姓应发现这一问题,由此备注“应是武则天垂拱二年六八六乙酉”[28]15。

此“安抚公”何衍,号嗣韩,又作何嗣韩,均未见载陈元光将卒名单[12]11a-13b,陈元光将卒名单何姓者仅“府兵队正”“何德”一人[12]12b。

何衍、何嗣韩实则并非“唐昭宗时”人,漳浦、南靖何姓族谱均作“安抚公”长子何成曾任漳州卫武职。《清源何氏族谱志》记载:

时有长子讳成,官授指挥、昭信校尉,世袭漳州卫千户,居于溪之白石,何祖兴焉。[27]16

漳州卫千户是明代卫所武职,既然何成世袭漳州卫千户,其父如何是唐末人?这就要从漳浦、南靖、平和何姓源流说起。《清源何氏世系并诗歌》述及其祖先:“原调南京留守右卫朝阳门左千户所军族,家于泉之晋江清源洞麓下”[27]32,继而述及《漳浦何浔一系》:“兄信祖、弟信福”在“洪武九年,奈为抽充兵役,分为上下两家,听当民役,不免催科相累,遂分为一九两甲,一甲何守善为上宗信祖户,九甲何惠旦为下宗信福户”[27]36,《平和何地一系》:“祖信哥”“至洪武九年,为防倭事,相推军役,不忍兄弟相刃,乃与其子京保、彦保匿名而逃,公族播迁折逸至三徙,军役已定,乃得何地而居之,遂籍于平和之属民也”[27]37,南靖何姓始祖“添江公,元镛公三子,初与父移漳郡城,后移黄山脚下,是为黄山脚下之祖”[28]20,何添江之父何元镛“元至元间移居漳郡”[28]18。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南靖县该管漳州卫屯田三百三十六所”[5]1016,何元镛实则漳州卫军户,屯田南靖。

之所以会出现“安抚公”入闽时间存在两个说法,实则与地方社会历史变迁有关。所谓唐昭宗时入闽的说法,源于泉州流传祖先追随王审知入闽的现象,泉州何姓因此声称祖先在唐昭宗时入闽。而武则天时期入闽的说法,则与漳州在明末流传祖先追随陈元光开漳的叙事有关,即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始载:“徭人”“俗呼畲客”“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由陈元光将卒始也。”[11]2582-2583因此漳州何姓先后声称祖先是陈元光的部将。

“安抚公”实则民间信仰神明,即“圣头公”,源于明代泉州、漳州卫所军户出于形塑祖先需要而建构,又先后重构。所谓“周旨王”被指称“州主王”陈元光出现在何时?这就要从“州主王”专指陈元光最早出现的文献说起。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平和县志》记载陈元光被漳州人尊称为“州主王”:“漳人称州主王。”[31]

(二)丙洲陈姓

丙洲陈姓生活在泉州府同安县从顺里(今厦门市同安区西柯街道),宣称是陈元光部将后裔,其祖先名称却未见载陈元光将卒名单,源于其将信奉的“陈圣侯”认作是陈元光。丙洲陈姓声称“最早发源于颍川(今位于河南),后随‘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32]。事实果真如此?

首先,丙洲陈姓声称祖先是陈元光部将,然而却未说明其名讳。陈元光将卒名单中陈姓有三人,始载康熙《漳州府志》,均是“府兵队正”,分别是“陈叔章”“陈马”“陈实”[12]12a-13a。丙洲陈姓所谓追随陈元光入闽的祖先并非上述三人。为何丙洲陈姓入闽始祖未留下名讳,却流传祖先追随陈元光入闽的事迹?这就要从丙洲陈姓的谱系说起。《忠公派分族出居志》记载:“十世祖黯公,分派同安吴仓、丙州”[33]44,“十六世祖福庆,分居同安丙州”[33]45。其谱系为:忠——邕——夷则——俦——闻——丞——喜——仲寓——元通——黯——仁煦——光著——仕英——播——有明——福庆——均名——仲贤、仲玉[33]104-114。其中,“福庆,分居同安东界海中丙洲”[33]114。

“南院”即漳州南山寺,“南院陈”声称为陈邕捐出。“南院陈”与“北庙陈”原本同姓不同宗。虽然,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出现两个陈姓宗族谱系合流,但仍留下蛛丝马迹:

通过重构谱系,陈忠与陈元光成为堂兄弟关系:

克耕长子:“敬,邑令,讳昌”;敬生一子:“忠”;忠生一子:“邕,生四子一女,赠太子太傅,谥忠顺王。此即南陈派之始祖”。克耕三子:“政”,生一子:“元光”[33]68。

然而,“南院陈”始祖陈忠的原籍却露出破绽。

《南陈实录》记载:

始祖陈忠公,原籍京兆府万年县洪故乡(今属江西饶州府),所居多植桂,因名桂里。[33]30

陈元光先后被称作岭南首领、河东人、光州人、光州固始人,与京兆人陈忠无关。为此,丙洲陈宣称祖先追随陈元光入闽时只能求同存异追溯到陈姓郡望颍川。

丙洲陈姓信奉的“陈圣侯”是否就是陈元光?这就要从陈元光的封号与丙洲陈姓纪念“陈圣侯”的节日六月十五日说起。

丙洲陈姓又称“陈圣侯”为“陈府圣侯”,将其供奉在“昭应庙”,祭祀时间定在六月十五日。《宋会要》仅记载一次陈元光被封为侯:“神宗熙宁八年六月,封忠应侯”[4],陈元光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被追封为忠应侯,六月十五日祭祀“陈圣侯”似乎源于陈元光在六月被追封为忠应侯?然而,旧志所载“昭应庙”由来及其获赐庙额时间却露出破绽。康熙《大同志》记载:

昭应庙,在龙堀村,为邑南镇。有穴深不可测,相传有龙起于中。宋乾道三年赐额。明景泰癸酉,主簿蔡遴捐俸,令耆民陈孔赞重建。[34]

该志认为昭应庙位于龙堀村,即丙洲,有一穴深不可测,相传有龙于此活动。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获赐庙额。明景泰四年癸酉(1453年),同安县主簿蔡遴捐出俸禄,下令当地长者陈孔赞重建。文中只字未提陈元光。

查阅《宋会要辑稿》并无同安昭应庙记载,昭应庙实则未获赐额。所谓相传有龙在穴中活动,实则与地名龙堀得名有关,清初所见昭应庙实则明代中期重建。

再者,从所谓昭应庙获赐庙额的时间与陈元光其时封号比对,实际上不相符。乾道三年(1167年),其时陈元光已被追封为灵著顺应昭烈王,并非侯爵。《宋会要辑稿》引用《宋会要》记载:“灵著顺应昭烈王,孝宗乾道四年九月加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22]142b-143a,陈元光在乾道四年(1168年)之前的封号是灵著顺应昭烈王。陈元光祠庙仅漳浦县陈元光祠见载《宋会要》,获赐庙额也仅是“威惠”。“昭应”二字既非赐额,也与陈元光无关。

民间相传“昭应庙”先后历经“忠毅堂”“保生大帝庙”的变迁。“忠毅堂”,是为了纪念陈元光曾经多次巡视同安海防而建,实则无从可考。若“忠毅堂”与陈元光有关,则源于陈元光“谥号”。然而此“谥号”始载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先天元年”“谥曰‘忠毅文惠’”[5]144,所谓“忠毅堂”的说法实际上在明末以后出现。“保生大帝庙”则是丙洲杂姓时期谢、李、陈、宋等姓所建,供奉保生大帝以及“二十八王公”,后来丙洲陈姓将“保生大帝庙”改建“昭应庙”,供奉的神明也从保生大帝改为陈元光。又将二十八尊神像埋在对面的琼头村牛头山半山腰,由此形成陈元光一神独大的局面。

丙洲陈姓何时开始强调“陈圣侯”指陈元光?在清代中后期粮户归宗运动中,促使丙洲从杂姓村演变成单姓村。在清末民国时期“南院陈”与“圣王陈”重构谱系,以兄弟房头相称的历史背景下,开始重构“陈圣侯”形象。丙洲陈姓将“陈圣侯”视为陈元光,碍于丙洲陈姓并非陈元光后裔,只能宣称是陈元光部将的后裔。丙洲陈姓俗称“陈圣侯”为“阮祖”,将陈元光视为祖先,实则与“陈圣侯”是丙洲陈姓的保护神有关。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未见载旧志陈元光将卒名单的陈元光将卒的属性。陈元光部将存在民间信仰神明的现象,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陈元光部将由于追随陈元光开发漳州有功而被追封,由此走向神坛。反而是部分陈元光部将后裔将其信奉的民间神明形塑成陈元光部将,陈元光将卒神团实则是众多民间信仰的联合体,最初原型均非陈元光将卒。陈元光将卒神团大多本是地方官府打击的“淫祀”,其信众为争取合法身份,先后在明代中后期以后重塑形象。尤其是明末“陈元光将卒”被视为与畲民“畲客”相对应的“河老”族群以后,陈元光将卒群体呈现出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清代中期开始的粮户归宗运动成为整合的有利条件。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神明转型成功的案例激发了民间社会将民间信仰重塑成陈元光部将的浪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诏安县“功臣祠,在城东。祀唐将军陈元光前锋将许天正及元光子珦”[5]1147,许天正由于与“元光同祀”,促使地方官府引用《许氏家谱》记载,为许天正立传,提出许天正是“陈元光首将”“至宋,追论元功封昭应侯”[5]145,首开先河。而诏安县“灵贶祠,在城东北。祀唐将军陈元光先锋将协威侯。乡人祈祷多有应。”[5]1147此“协威侯”则未留下姓名,成为民间社会效仿的对象。而“祁山庙,在城西,祀唐将军裨将。灵侯庙,在城东,祀灵侯,亦唐将军裨将”[5]1184,此“唐将军”指陈元光,“祁山庙”被认为是陈元光分营将欧哲,宣称其获封“祁山圣侯”;而“灵侯庙”声称供奉陈元光分营将李伯瑶,宣称其获封“灵佑侯”。既然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已记载欧哲、李伯瑶,为何不直接说明“祁山庙”供奉“祁山圣侯”欧哲,“灵侯庙”供奉“灵佑侯”李伯瑶?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仍载“祁山庙,在城西,祀唐将军裨将。灵侯庙,在城东,祀灵侯,亦唐将军裨将”[11]2173,直至康熙《诏安县志》始载祁山庙祭祀欧哲:“祁山庙,在县城南关外,祀唐将军裨将欧哲”[35],但灵佑庙尚未指出是供奉李伯瑶。后来的康熙《漳州府志》、嘉庆《漳州府志》、光绪《漳州府志》均沿此说。显然,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修纂之际尚未出现“祁山庙”供奉“祁山圣侯”欧哲、“灵侯庙”供奉“灵佑侯”李伯瑶的说法。欧哲、李伯瑶获封均未见载《宋会要》,其封号实则其信众所为。清初出现祁山庙供奉欧哲的说法,而李伯瑶是“灵佑侯”的说法直至清末仍未被漳州知府所认可。

第二,陈元光最初宗族谱系与莆田关系密切,《陈昭素家谱》是北宋莆田历史名人陈昭素家谱。从南宋郑樵、方大琮指出莆田人多祖溯光州固始来看,陈元光从最初的“河东人”改称“光州固始县”而来,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陈元光将卒”后裔流传祖先是陈元光“将卒”,追随陈元光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开漳的祖先叙事,不得不与流传祖先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的追随王审知而来的族群互动。漳州地方社会形成以“陈元光将卒”后裔为核心的主流族群,即“河老”族群大行其道,其他非“陈元光将卒”后裔不得不参与其中,与之不断合流。其合流的历史背景自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世宗准允庶民祭祀始祖开始,福建从里甲社会向宗族社会进行转型,随后经历了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到清末在福建全省范围内推行的粮户归宗改革,促使原本并非“陈元光将卒”后裔先后成为“陈元光将卒”后裔。“陈元光将卒”名单也日益庞大。“陈元光将卒”名单从最初见载万历元年《漳州府志》的陈元光及其二十姓“将卒”[5]144,到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援引“浦志”(即万历《漳浦县志》)出现的“五十八姓”[11]879,再到康熙《漳州府志》出现六十二姓[12]11a-13b,最后到光绪《漳州府志》增加施姓,而成为六十三姓[36]。加上未列“陈元光将卒”名单、始载万历癸丑《漳州府志》的丁姓,以及未见载地方志、只是散见民间族谱的薛、翟、谢、蒋等数姓,合计六十八姓。所谓八十七姓,实则包括“陈元光将卒”及其眷属姓氏。然而,唐代以降至清代,基本上妇随夫姓,因此只得男性六十八姓,且又有同姓不同宗者。陈元光后裔既有来自同姓不同宗的闽南人[1],也有的来自客家人[37],从而为陈元光将卒后裔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促进了不同族群不断加入陈元光将卒名单。值得注意的是,陈元光将卒是走向神坛的英雄祖先群体,与王审知及其文官武将群体不同。究其原因应与陈元光走向神坛并被宋徽宗获赐庙额有关。陈元光将卒后裔认为陈元光将卒因为追随陈元光开发漳州,而走向神坛,并获得载入地方志的机会。

第三,陈元光将卒信仰研究对新时期东南族群研究的启示。新时期陈元光将卒信仰研究,既不能局限于文献分析阶段,也不能停留在重述文本层面,重点应进行文本分析,重建史实。在揭示区域社会历史变迁的基础上,还原文本的书写过程,分析书写的原因与目的。对于民间口述史料,应置身更广阔的时空,揭示其产生与变迁的历史情境,并分析产生与演变的原因。应在追求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其建构与重构的谱系,从古至今所发挥的凝聚族群的作用。在漳州,不仅是名儒刘棠谱系历经建构与重构[38],武将陈元光及其将卒谱系也是如此。“陈元光将卒”后裔谱系合流是族群互动的结果,是地方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祖先叙事无所谓“真伪”,只能是“真”的。若否定其真实性,判定其是“伪造”的,将无法继续发挥凝聚族群的目的。原本并非来自“陈元光将卒”后裔的成员,对其谱系进行重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陈元光将卒”后裔发现只有通过陈元光方能见载漳州地方志,由此获得地方社会话语权,达到增强自身竞争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其他族群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云霄实则后裔
王景瑞
事务主义:看似辛辛苦苦,实则一事无成
寻找恐龙后裔
莫当“井中葫芦”——看似深入,实则漂浮
奥斯卡主持人,看似光鲜,实则黯淡!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观 潮
渤海国后裔第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