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福得,省央宗
(1.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畜牧兽医站,甘肃天祝 733213;2.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坪畜牧兽医站,甘肃天祝 733213省央宗)
羊疫病最常见及危害最大的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控该两类病的主要方法就是预防接种疫苗和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结合工作经验,对羊病防控过程中的常用疫苗使用方法和驱虫药物与用法进行介绍。
1.1.1 口蹄疫疫苗的使用方法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易感染动物为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鹿、羚羊、骆驼、野牛等,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到40℃~41℃、食欲废绝、口腔蹄部发生水泡样溃疡。口蹄疫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畜,养殖户要及时对病羊进行隔离,圈舍勤消毒。每年舂秋两季进行疫苗免疫注射,对调入动物及时进行免疫。现将口蹄疫灭活疫苗的贮存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口蹄疫疫苗的贮存及运输。贮存及运输:疫苗应冷藏运输(但不得冻结)或尽快运往使用地点,贮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避免日光直射。疫苗在2℃~8℃下避光冷藏保存,严防冻结或温度过高。
(2)使用方法:口蹄疫苗宜深部肌肉注射,打开疫苗瓶后,避免强光照射,在4 h之内用完,口蹄疫疫苗为乳液制剂,注射针头要适当,避免注射后疫苗流出体外,导致免疫失败。
1.1.2 四联苗
四联苗即快疫、粹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此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排泄物黑灰色恶臭、突然死亡。剖检典型症状为肠出血,死亡率极高。四联苗免疫期为6个月,每年于春秋分2次接种,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干粉稀释后每只注射1 ml水剂,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 ml,注射疫苗后14 d产生免疫力。在实践过程中,5~6月龄羔羊发生过敏现象较多。症状为呕吐,呼吸急促,浑身颤抖,站立不稳等,可以给予灌服25%~50%葡萄糖。疫苗的保存方法同口蹄疫疫苗。
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主要用于怀孕母羊,在其分娩前20~30 d和10~20 d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为两后腿内侧皮下,用量分别为每只2 ml和3 ml,一般注射后10 d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吮乳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
1.1.3 羊痘活疫苗
羊痘即绵羊痘和山羊痘,典型症状为体温升高,口、乳房、肢体内侧出现淡红色丘疹,新生羔羊死亡率达到90%以上。羊痘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畜后,要及时进行隔离,对丘疹部位用高锰酸钾、碘溶液进行清洗消毒。疫苗冷冻保存(-15℃),稀释后的疫苗当日用完。羊痘疫苗无论羊只大小,一律在尾根内侧皮内注射0.5 ml。注射候后皮内出现水泡效果最佳。免疫接种后4~5 d产生免疫力,每年3~4月进行免疫,免疫期为1年。
1.1.4 布鲁氏菌病活疫苗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鲁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时,要做好免疫人员的防护工作,所有用过的工具、疫苗瓶、防护服等集中消毒处理,不得乱丢弃。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进行消毒。本疫苗采用皮下注射、滴鼻或口服等方法免疫疫苗稀释后,应于当天用完,隔夜不得再用。
1.1.5 羊大肠杆菌病灭活菌苗
本疫苗为黄褐色混悬液,静止时瓶底有沉淀,用于预防羊大肠杆菌病,3月龄以上的绵羊及山羊皮下注射2 ml,3月龄以下羔羊0.5~1 ml,注射后14 d产生免疫力,在春秋两季各免疫1次,免疫期为5个月。
1.1.6 小反刍兽疫活疫苗
用于预防羊的小反刍兽疫,无论羊只大小均在颈部皮下注射1 ml,免疫有效期为36个月。
1.1.7 包虫病疫苗
用于预防羊的包虫病,包虫病疫苗又为羊棘球蚴病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后,每只颈部皮下注射1 ml。
1.1.8 第Ⅱ号炭疽芽孢苗
用于预防绵羊、山羊炭疽病,皮下注射1 ml,注射后14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1.1.9 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
用于预防绵羊或山羊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每只羊皮下注射3 ml,绵羊免疫期2年,山羊免疫期7个月。
1.1.10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
用于预防羊的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静置状态下分两层,上层为透明液体,下层为微红色絮状物沉淀,摇均匀后皮下注射,6月龄以上的羊注射5 ml,6月龄以下羊注射3 ml,注射后14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1.1.11 羊链球菌活菌苗
羊链球菌活菌苗为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固体,溶解后呈均匀混悬液,用于预防兽疫链球菌引起的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可按照标签说明,用生理盐水稀释,每份1 ml,在羊尾根皮下注射,成年羊1 ml,1岁以下的羊只0.5 ml,接种后14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5个月。
(1)预防性免疫接种。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可采用春秋两季进行免疫接种,也可采用母羊产前或者产后进行免疫接种。
(2)紧急免疫接种。在周边地区疫病发生或流行时,为防止疫病的传染,对健康羊群进行免疫接种。
(3)临时免疫接种。在调运、引进等过程中,可采用临时免疫接种[1]。
凡是过期、无标签、瓶内有异物、生产厂家不明确等,均不能使用。冻干疫苗保存温度为-15℃以下,液体疫苗一般保存温度为2℃~8℃,防治高温导致疫苗时效。疫苗开瓶后,6 h内用完。免疫接种时,做到“一畜一针一消毒”,严格按照疫苗说明进行免疫注射,注射部位要准确。
禁止给病畜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后1~2 d避免注射抗生素等药物。接种疫苗后要注意观察,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的过敏反应。防止惊吓,在接种疫苗时人进入羊群,导致羊群慌张乱跑,从而引起羊只的疫苗过敏反应。
保持羊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在免疫前后给羊只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从而提高免疫力[2~3]。
在免疫接种时,因个体差异少数羊会发生过敏反应,轻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体温升高,1 d左右即可恢复正常。重者注射疫苗后1~2 min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唾液分泌增加、面部赤红、站立不起,严重者休克或死亡。因此,在免疫接种时要注意观察羊只反应。
出现过敏反应可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5 ml,一次不能缓解症状的,5~10 min后再加注射肾上腺素,为防止其他并发症,还可用50%葡萄糖250ml+维生素C 10 ml静脉注射。
预防措施:严格按照疫苗的接种剂量进行免疫注射,疫苗注射前要充分摇均匀,对有病、幼畜、体弱等羊只不予注射,避免羊只应急反应以及几种疫苗同时注射。
寄生虫病是养羊业的大敌。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给羊驱虫,秋季要药浴。具体办法应根据各地的寄生虫种类、特点及自然感染情况决定,分别给以治疗性和预防性驱虫。驱虫时间:通常每年应驱虫2次,春季4~5月,秋季10~12月。严重的可进行3~4次驱虫。
羊危害最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各种体外寄生虫、线虫、绦虫、吸虫。市面上能买到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伊维菌素、丙硫咪唑、吡喹酮等。在无重大寄生虫病害时,常规驱虫方法有以下几点:
(1)伊维菌素:主要用于杀灭线虫和体外寄生虫,但使用时注意大羊不要超过说明用量的3倍,小羊不能超过2倍,否则一旦中毒没有特效解药,容易造成损失。
(2)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抗蠕敏):主要用于家畜的线虫、吸虫、绦虫的驱治。绵羊(羔羊2~3片、成年羊7~10片),牛(犊牛7~10片、成年牛35~40片)。
(3)吡喹酮:50 mg/kg体重驱治绦虫和吸虫有较好的效果。
(4)磷酸伯氨喹片:主要用于家畜的焦虫、弓形虫的驱治。
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应该超出说明用量的1倍使用,再结合外用,可以把伊维菌素配制成溶液喷涂在患处,7 d用药1次,直到长出新毛。同时清理羊圈,在羊圈里喷农用辛硫磷溶液,以绝后患。
母羊一般是每个季度驱虫1次、羔羊在50 d左右驱虫1次比较合适。妊娠后期和泌乳期的母羊如果没有发现感染很多寄生虫最好不驱虫,或药物剂量不能超过说明书用量的2倍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敌百虫和双甲脒较多、体内寄生虫使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吡喹酮比较多、具体使用剂量一般按照说明书1倍左右使用比较安全,或根据羊的体重大小与寄生虫感染轻重适当增加药物用量。
秋天应适时给予牛羊驱虫,牛羊经过一个夏季的放牧饲养,体内外很可能有了一些寄生虫。绵羊体外寄生虫严重的情况下可用二嗪农溶液,药浴或喷洒驱治螨、蝇、虱子、蜱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在生产过程中,驱虫药物饲喂的剂量过大就会造成驱虫药物中毒现象,中毒时的主要症状为家畜呕吐、站立不稳、卧地不起、呼吸加快、流涎,严重者死亡较快。
西医治疗:肌肉注射阿托品2 ml、地塞米松10 ml+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葡萄糖500 ml+维生素C 10 ml。
中药治疗:甘草100 g、黄芩20 g、金银花20 g、大黄30 g、当归30 g,熬汤灌服。
每次驱虫应该进行2次,第一次驱虫后7~10 d再驱虫1次才能有效杀灭成虫和虫卵,达到较好的驱虫目的。驱虫后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要及时清理。用喷雾的方式驱除体外寄生虫时,要保存良好的通风,防治圈舍温度过高,在喷雾羊只的同时,也要喷洒圈舍地面,以达到更好的驱虫效果。
驱虫应在空腹进行,驱虫2~3 h后再进行饲喂、饮水。驱虫后应该进行健胃,如灌服健胃散、电解多维饮水等。由于一些驱虫药物副作用较大,应该做小范围试验,给3~5只羊进行驱虫试验,安全后再进行大群驱虫。
丙硫苯咪唑对线虫的成虫、幼虫和吸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但对疥螨等体外寄生虫无效。用于驱杀吸虫、绦虫时比驱杀线虫时用量应大一些。
有些驱虫药物 如果长期单一使用或用药不合理,寄生虫会产生抗药性,导致驱虫效果不佳。可通过减少用药次数、合理用药、交叉用药预防抗药性,同时及时更换药物。
2021年9月,马某饲养的150只绵羊在集中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因操作失误给其中的一只绵羊注射口蹄疫疫苗5 ml,2~3 h后这只绵羊出现异常,表现为抽搐、口吐白沫、嘴唇赤红、站立不起、眼结膜充血,防疫人员迅速注射肾上腺素1.5 ml、地塞米松5 ml,病羊过敏反应得到缓解,之后对病羊静脉注射葡萄糖250 ml+维生素C10 ml,连续2 d天后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2021年4月,我镇一养殖大户对自家养殖的羔羊进行驱虫,所选用驱虫药物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规格00.36 g,阿苯达唑350 mg+伊维菌素10 mg),对30只羔羊内服驱虫,平均每只羔羊2片,灌服后2~3 h,11只羔羊出现中毒症状,下午死亡5只,期间技术人员采用补液、强心等方法进行抢救,效果不明显。中毒时的典型症状为呕吐、站立不稳、呼吸困难、拉稀、发抖。剖检变化为胃黏膜充血、肿胀、肝脏暗紫色肿胀。
疫病防控,防重于治,用疫苗来防治疫病,可有效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患病和处于应急状态的羊不宜进行免疫和驱虫。免疫前后避免使用抗生素、干扰素等对疫苗敏感的药物,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疫苗时,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而导致免疫失败。个别畜在免疫后,出现呼吸急促、全身潮红症状等过敏反应,应及时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解救[4]。
治疗驱虫药中毒没有特效药物进行解救,主要采取葡萄糖、生理盐水、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进行强心、补液、补充能量和防止继发感染等。疫苗、驱虫药物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所有疫苗开瓶后避免强光照射,应处于阴凉地带,开封后4~6 h内用完,使用后的空瓶禁止随地丢弃,应当回收处理。
羊只在产前15 d避免灌服过量的驱虫药物,屠宰前20 d禁止疫苗的注射和驱虫,带病羊只禁止疫苗的免疫注射或驱虫。进行免疫接种或驱虫时,相关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佩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手套等,免疫工作结束后做好消毒工作。所有疫苗按照规定量进行免疫注射,为避免免疫失败,在免疫接种后的10 d左右可做加强免疫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