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混合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中的探究与实践

2022-12-07 19:25:50沈瑞
设计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沈瑞

摘要: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教育改革进入融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落实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实现教学质量模式的跨越。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以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为例所进行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详尽分析混合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过程和课程设计,希望本次课程实践能够为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性课堂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 双线混合教学 产品形态设计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2)11-0090-03

Abstract: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education reform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integr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to realize the leap of teaching quality mode. In this context,this paper takes the product form design course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mixed teaching mode,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process and course desig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in detail,hoping that this course practice can provide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innovative classroom practice of art design major.

Keywords:Product design major Double-line mixed teaching Product form design Teaching method Course reform

引言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的卷席,打破了生活的节奏打乱了教学的步伐,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程,各高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开展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因其特殊性,对教学场地和实训环节有较强的依赖性,在教学资源缺乏的条件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展面临着与其他学科完全不同的困境。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历了初期的困境和中期重构后,线上教学逐步也由“新鲜感”走向“新常态”[1]。

重新整顿后的教学工作是回到线下坚守,还是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形式跨越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给予了肯定的回应。如何将成功的线上教学经验引入传统教學,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优势的融合,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的混合教育模式是各高校各学科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2]。

一、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背景分析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念

混合教学模式是更为多元开放的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地新式教学形式,将传统教学和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极大地延展了教学空间维度和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数字化时代教学方式的体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网络打破时空界限的优势,提高了学习了便捷性,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同时加以传统教学高效的课程指导和实验场地,增强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两种模式相辅相成实现优势互补。

(二)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教学形式陈旧:产品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普遍较强,传统课程的教学形式多为的教师按部就班讲授示范,学生重复练习,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2.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在产品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大量进行示范讲解,学生学习的方式多为被动学习,学习过程当中有互动但是较为简单,因此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造成思维过程依赖性强,课程交往单向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主导性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导致教学压力压在教师个人身上,导致较少学生主动复习预习,且终结性的评价方式,更是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不足,存在个别同学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不够,实践技能不熟练的现象。

(三)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硬件环境问题:疫情期间线上课程的启动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最突出的问题即是硬件及环境保障。线上课程平台繁杂,如MOOC、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钉钉等,针对某些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不到位将会出现误操作,使用错误等问题,增加用户使用难度降低学习效率。其次线上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良好的设备和网络支持,偏远地区学生家庭的教学效果难以保障,且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由于网络问题经常出现卡顿、掉帧等现象,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便。此外某些特殊时期开课较为集中时段,学习平台由于访问量备增会出现视频错误无法打开、上传异常等问题,因此网络等硬件设备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决定性条件。

2.教学效果问题:线上课程的学习内容无疑与校内线下授课方式的内容有差别,并且教师与学生存在时空隔阂,缺少实操环节,教学效果可能会出现不如预期的现象,线下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进一步整合改进才能更好地融入线上教学当中。首先是教学交流互动问题,虽然各平台均有签到、提问、点名、随堂测验等互动功能,但是缺少了面对面时效性的肢体互动,学习效果需通过学生的自觉性来保障,导致学生学生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其次,长时间面向屏幕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疲劳,且对学生注意力有着极大考验。最后产品设计多数课程必须有实践部分的参与,线上教学缺乏此环节,导致部分知识点不能落地体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混合模式教学创新理念和思路

为提升学生设计能力、设计层次、审美水平,打破陈旧的传统专业授课模式,才能突破局限,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具体改革理念是将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线下课堂,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教师转换自身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问题、指导研究、解答疑问和评价成果的人。教学过程重在探索性学习训练,让学生通过体验寻找答案,在问题为中心的过程中教与学。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锻炼思维和开拓创新,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将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创新实践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传统线下授课的不足[3]。“双线”融合摒弃了单纯的线上或线下的单一教学形式,将代之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三、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为例

(一)课程学习目标

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中产品形态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熟练把握产品形态设计表达语意和塑造合适的形态为目标,培养学生产品形态设计综合表达能力,为日后学生进入实际的设计领域提供产品造型的思维模式和设计方法。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六维度认知目标分类,本门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设计了循序渐进、可衡量的学习目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产品形态设计概述、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产品形态设计研发与创意、产品形态设计实践,如表1所示。

(二)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开展应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实施一共128课时,基于“双线”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细化教学内容,多层次教学资源设计,对知识点进行多方位巩固强化,并结合实践环节的需要,对课程进行解构教学,优化教学效果[4]。

针对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需要,教学过程将分为课前线上为主线下为辅、课中线下为主线上为辅、课后线上巩固提高、学习测评四个部分组织教学工作。

1.课前准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课程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以线上学习为主线下为辅,包括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教师根据教学标准设计课程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流程,学生通过资料或网络提前查看学习资源。

线上教学实施:教师发布学习资源和任务。教师基于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比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配,提炼出针对性的知识点细化教学内容,完成基本课程的构建,进行PPT课件制作、录制教学视频。为加强学生学习的关注度,视频资料录制应以精炼为主,时间控制在5~15min之间,在有限的时间中解决关键或重点问题。利用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将PPT教案、微视频、拓展资料等授课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平台导入学生名单,学生完成注册登录。线上课堂中除了课程内容知识点的讲解外,设有学习任务和测试习题等,并在社区论坛中组织相关话题讨论,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视野,为学生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学生接收学习任务。学生收到学习任务通知,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学习资源,并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利用碎片化时间自由组织学习,完成章节任务和相关习题测试。教师根据平台提供的统计结果和数据分析实时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吸收程度以及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及时进行教学调整,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线下教学实施: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展览参观、企业研讨等,了解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社会实际情况和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具体产品形态设计的发展现状。帮助学生针对对象目标有着更立体真实的认识,使其了解具体使用环境和实际需求,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更能从用户行为方式的视角出发创造符合實际生产和用户需求的产品形态。

课中教学主要以线下学习为主线上为辅,可分为课堂答疑和专题项目实践两个部分,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实践技能,以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5]。

线下教学实施:在进入面授课堂之前,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薄弱部分。教师可利用课堂上的时间针对学生概念性了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评估和总结,引导和针对性针地对重难点进行总结和答疑[5]。由于产品形态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需以专题项目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活动。通过对一些产品形态设计案例的评价和分析,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实际问题所在,理清形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布置实践课题项目,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融入教学活动,将前期习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内化课堂知识,避免学生出现无意识无目的学习。整个线下实践流程中教师需及时把控和关注学生操作进度和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线上教学实施:此环节以网络资料搜集、交流讨论和虚拟实验室的运用为主。学生可利用网络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具体课题进行大量的探索和资料收集以融入自己的理解,并通过网络平台分享优秀资源案例。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线上平台讨论区中发贴,老师参与答疑,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围绕具体遇到的困难有的放矢。另外,产品形态设计实践环节部分学生由于视野开阔不足、缺乏实际经验,对于形态设计存在主观臆想的现象,以至于设计出来的产品既不符合审美需求又无法实现其功能作用,而线上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即能模拟出产品的外观、结构材质,检验形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断对产品形态设计进行推敲(如图2为学生设计作品),利用线上实验室的工程技术手段度给予产品设计真实效果的呈现。

2.课后拓展线上巩固提高:课后活动主要是反馈和拓展。平台开放线上讨论板块,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参与讨论,反馈实践过程中所遇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如果对学习内容仍有疑问,可通过网络平台社区讨论发布,教师针对性的答疑指导,更新补充相关内容知识点,帮助设计课题完善。如本门课程中线上讨论区的主题十分广泛,包括仿生产品设计、产品情感化设计、设计调研分享、设计大赛等话题进行讨论。其次,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扩展功能的优势,以便有需要的学生复习学习资源,观看学习资源查漏补缺。此外可以通过平台共享拓展项目,一方面可以深化知识巩固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为下一次课程做好预习工作。

3.学习测评双线量化明确:混合模式下的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强调理论形态知识学习后的灵活运用,教师应采纳多因素项目式综合评价方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结合线上和线下数据综合考核[6]。多因素项目式综合评价方法不仅仅以最终结果作为评估标准,还包括学生线上学习的参与度,学生观看学习视频的时间、线上任务发布的完成、参与讨论的活跃度、拓展内容的学习情况等多方位的记录数据,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整体表现。同时结合线下以最终项目成果质量为观测点的评价模式,了解学生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继而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混合模式的产品形态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由下表组成。

四、双线混合模式教学特色

《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师组基于疫情期间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学实践,课程以班级为实验组,向两届学生实施了混合教学实践,共计80余位学生参与。“双线”混合的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通过实践,学生给予了混合教学模式积极的肯定和明显的成效。同时,混合教学模式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不足,如教学视频录制不够精良、教学平台学习资源有限、线上线下教学课程安排复杂等问题,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本课程实践,将混合式教学创新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1.线上课堂互联网资源技术灵活运用:线上课程资源平台的出现,将传统教学和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极大的延展了教学空间维度和教育资源,提高了学习了便捷性。灵活地运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一方面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开展线上教学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和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深化教学知识运用;另一方面,线上平台构建使学生拥有个人学习空间和学习社区,学生可根据兴趣或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知识点,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和轻松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线上交流平台的开设,极大地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线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监管:混合模式的线下教学中改变了由教师主导课堂的依赖性,将学生转换为教学中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翻转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探索。同时线下教学中摒弃了传统课堂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由“灌输”向“对话”转变,教师站在更高层面上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动手”的方式,深入体验和感悟理论知识的来由,以达到从根本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

3.线上线下多层次评价机制构建:混合模式教学中由于线上学习模式的参与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更高,也因此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控力自主管理安排学习时间。因此双线混合评价体系采用了多因素项目式综合评价方法,不以最终结果作为评估标准而是对多方位学习数据进行评价,而是综合评价课堂实践表现及线上学习任务的总体表现,构建了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完善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励志机制。

结语

由疫情带来的的强制性教学改革,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重构已不可逆转,作为高校教师承担教学变革,顺应时代的变化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7]。双线并行的混合模式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由传统课堂的讲述转变为学生自主学習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长,加强设计思维培养。本次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实践验证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线下课程无缝衔接,联合专题实践迭代教学内容设计、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无疑是提升艺术设计学科学习质量有效的方法。双线混合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课程多维度的教学设计以及线上线下课堂比例的合理安排,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基于产品设计专业设计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适应还在探索中,希望本次双线混合课程实践能够为艺术设计学科创新性课堂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同华.高等院校线上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教导刊.2020(20):22-23.

[2]张曦.从在线教育临危上阵谈谈教育信息化的“抗疫力”及发展建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4):7-9.

[3]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Z].教技〔2019〕2号.2019-02-27.

[4]邱燕芳.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07):100-101.

[5]周颖,田惠怡,孙林.《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设计,2020(07):133-135.

[6]虞紫英,刘建铅,苏海林.基于“两性一度”的混合式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J].设计,2020(11):113-115.

[7]陈吉宁.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6):1-5.

[8]冯赫.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字绘画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20(05):112-113.

[9]胡钦太,张晓梅.教育信息化2.0 的内涵解读尧思维模式和系统性变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6):12-2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之初探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8:54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0:05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