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与收入的影响
——基于4个省的调研数据

2022-12-07 13:29卢跃刘吉龙李先德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大麦农户

卢跃,刘吉龙,李先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粮食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虽然当前我国粮食总体实现了紧平衡的状态,但新时期我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着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结构性紧缺等问题[1-2]。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培育壮大多元粮食产业主体,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其与农户开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拓宽种粮农民的增收渠道。当前,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业组织模式逐渐多元化,与传统分散的生产方式相比,“农户+合作社”和“农户+企业”等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在促进农户进入市场和提高农户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因此,考察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组织模式的经营现状,分析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种粮农户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于提高农户种粮收入、稳定粮食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关于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和收入效应分析等方面。在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面,Wang等[4]从农户个人和生产经营特征等角度指出文化水平、生产规模和风险偏好是影响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郑黎阳和张心灵[5]探究了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对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在产业组织模式对农户生产的影响方面,李刚等[6]认为现代产业组织模式不仅提升了农户组织化程度,还优化了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显著促进了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7]、降低了农户化肥与农药施用量[8]和引导农户进行安全生产[9]等。从农户的角度来说,其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生产收益[10]。已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农户+合作社”和“农户+企业”等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11-12],其促进农户增收的原因在于,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农户可以享受优惠农资购买、技术指导、溢价收购等多种组织化服务,从而将生产成本内部 化[13]。由此可见,产业组织模式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目前较少文献关注大麦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对大麦种植户生产的影响,大麦不仅是我国畜牧与水产养殖业、啤酒酿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还是藏族人民的主粮,肩负着粮食安全的重任[14]。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大麦种植效益低、销售困难,农户的种植意愿逐渐降低,产业规模大幅下降[1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麦种植面积为26万hm2,总产量为90万t,相比20世纪60年代分别减少了92.63%和75.74%。随着畜牧业和啤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麦消费量不断增加,极大的供需缺口导致大麦进口量急剧上升[16-17],严重冲击了国内大麦产业,不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18]。

已有关于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第一,在研究对象上,目前已有研究大多针对比较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畜产品进行分析,缺乏对比较效益较低的粮食作物例如大麦的相关分析。不同产业的组织模式不同,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也可能存在差异。第二,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是一种决策行为,已有研究在分析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农户生产影响时,忽略了农户自身经验和管理能力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导致估计结果可能存在偏误。因此,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利用甘肃、河南、湖北和云南4个大麦主产省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和收入的影响。以期更好地评估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在大麦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而为促进大麦种植户增收、稳定大麦产量和推动大麦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1 理论分析

参考钟真和孔祥智[19]对产业组织模式的定义,本文将大麦产业组织模式界定为大麦种植户与下游交易者之间联结形成的生产经营模式,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将大麦产业组织模式分为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和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其中,传统产业组织模式是指大麦种植户自主进行大麦生产与销售,大麦价格随行就市,主要包括“农户+市场”和“农户+中间商”两种主要模式;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是指大麦种植户与合作社或下游加工企业通过紧密联系完成大麦生产与销售。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由于我国大麦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部分企业通过合作社间接与小农户进行合作,根据上述定义,本文将“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和“农户+合作社+企业”三种模式定义为大麦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同时,为了方便研究,将大麦合作社和大麦加工企业统称为“现代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合作社和企业等现代产业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了农户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农户生产投入与收入。基于此,形成本文的研究框架(图1)。

图1 研究框架Fig.1 Research framework

1.1 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农户生产投入的影响

关于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农户生产投入的影响,前人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陈超等[20]认为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等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农户传统粗放的生产认知,优化农户生产要素配置,进而引导农户进行科学规范生产。一方面,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农户可以获得比传统生产更优惠的农资,包括优质品种、肥料、农药等投入品,进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岳佳等[21]研究指出在现代产业组织的指导下,农户改变了传统过量施肥的生产方式,采用测土配方等科学方式精准施肥,进而降低施肥量,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产业组织还可以通过生产监督、利益捆绑与激励等方式提高农户安全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认知,减少农户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降低农户肥料和农药的投入成本[22]。据此,本文认为相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能优化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进而有利于降低大麦种植户的生产投入成本。

1.2 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农户+合作社”和“农户+企业”等现代产业组织模式通过生产服务、溢价收购和金融支持等方式促进了农户增收[23]。一方面,由于存在市场信息不完全等问题,传统产业组织模式下,农户在生产资料购买和产品销售中面临着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相比之下,现代产业组织提供的生产销售服务减少了部分中间交易环节,降低了农户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了农户收入[24]。另一方面,现代产业组织可以及时传递市场需求信息,通过技术培训和管理监督等方式帮助农户提高产品质量,并根据产品质量分级进行收购,给农户提供最低保护价或不低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提高产品的销售利润,从而促进农户增收[25-26]。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现代产业组织与农户之间联系更为紧密,能够有效保障农户预期收入,增加收入的稳定性[27]。据此,本文认为相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能够提高大麦种植户收入。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7年4—11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课题组在甘肃、河南、湖北和云南4个省份进行的农户调研。这4个省份2017年大麦产量占全国大麦总产量的比例为47.17%,因而本文选取的农户样本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结合大麦实际种植面积情况,选取甘肃省武威市、金昌市和张掖市,河南省驻马店市,云南省昆明市和保山市,湖北省襄阳市7个市作为调研地区,每个市选取1~3个大麦生产优势县(区),再从每个县选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可以辐射到的村,根据村委会提供的大麦种植名单随机抽取10~15名农户进行面对面访谈,调研内容包括农户个体及家庭基本情况、村庄特征、大麦投入产出和经营情况等内容。共获取240份大麦农户问卷,剔除无效问卷26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14份,问卷有效率为89.17%。

2.2 变量选取

1)核心自变量。本文的核心自变量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为二值变量。在调查中询问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情况,将大麦种植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包括“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和“农户+合作社+企业”三种情况)赋值为1,选择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包括“农户+市场”和“农户+中间商”两种情况)赋值为0。

2)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大麦生产投入与大麦种植收入。生产投入变量参考刘晓鸥和邸元[28]的研究,结合大麦实际生产投入情况,以大麦单位面积的种子、肥料、农药、机械和人工等投入成本来代表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情况。考虑到我国大麦生产主要以自家土地经营为主,较少涉及土地成本,因此,本文在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影响时暂不考虑土地投入成本。收入变量参考Narayanan[29]研究,采用2017年大麦单位面积净收入来衡量。

3)控制变量。借鉴李霖和郭红东[23]的研究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的控制变量设置为户主及家庭特征、大麦生产经营特征、村庄特征和地区特征。其中,户主及家庭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水平、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3个变量;大麦生产经营特征包括大麦种植面积和获取信息渠道数量2个变量;村庄特征包括农户所在村庄到镇政府的距离1个变量;地区特征变量以河南省为参照对象,包括甘肃省、云南省和湖北省3个省份的虚拟变量。

4)工具变量。在TEM模型中需要一个有效的工具变量,该变量直接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但不直接影响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与收入。借鉴相关研究成果[30-31],本文选取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作为工具变量,将家庭成员有村干部赋值为1,没有赋值为0。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Table 1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2.3 模型设定

1)处理效应模型(TEM)。TEM模型采用两步估计方法,第一步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即大麦种植户选择方程为:

式中:Di表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该变量由潜变量的值决定,Zi表示一系列影响大麦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变量集合。

TEM模型第二步,在分析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影响时,考虑到各生产投入方程之间的扰动项存在相关性,使用单方程回归可能会忽略各方程之间的联系,因此,参考毛慧等[32]研究,构建SUR方程组来分析,具体形式为:

式中:y1i、y2i、y3i、y4i、y5i分别代表大麦种植户单位面积的种子、肥料、农药、机械和人工投入成本的对数形式;X1i、X2i、X3i、X4i、X5i包括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和其他控制变量。

在分析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收入影响时,采用OLS估计,建立分析模型为:

式中:Ii表示2017年大麦单位面积净收入的对数形式,Xi包括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和其他控制变量,与(1)式相比,Zi中至少包含一个变量不在Xi中,即该变量为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工具变量,由于本文工具变量属于“恰好识 别”,因此,在检验工具变量外生性时,参考朱秋博等[33]研究采用替代方法检验本文工具变量是否仅通过产业组织模式选择间接影响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与收入。

2)内生转换模型(ESR)。参考张自强[34]的研 究,本文采用ESR模型对TEM模型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收入方程为例,生产投入方程与之相似,此处省略。方程形式为:

式(4)和式(5)分别表示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和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的大麦种植户收入效应方程,最后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组和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组大麦种植户的收入进行反事实分析,进而得到,实际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组和实际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组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业组织模式与大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由表2可知,在样本农户中,选择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的农户占总样本的比例为68.22%,而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农户占比为31.78%,这说明当前大麦产业仍以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经营为主,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经营较少。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大麦种植规模较小,分散的农户加大了现代产业组织与大麦种植户确定稳定交易关系的成本,加之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认可的大麦收购体系,因而大麦生产经营主要以传统产业组织模式为主。

表2 两种产业组织模式的大麦生产成本收益Table 2 Cost-benefit of barley production for tw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s

相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大麦种子、农药和机械投入成本、总成本以及单产均较低,而大麦的销售价格和单位面积净收入较高。在投入方面,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大麦种子、农药和机械投入成本以及总生产成本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分别低423.72、52.42、575.82和678.79元/hm2,这主要因为现代产业组织为合作农户提供一系列生产技术服务降低了部分投入成本,进而降低了大麦总生产成本。在产出方面,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单产为6 665.29 kg/hm2,略低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的6 933.39 kg/hm2,但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大麦销售价格和单位面积净收入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分别高0.21元/kg和1 652.81元/hm2。这与Hoang[35]研究发现相同,主要是因为在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的前期,农户为了满足其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导致作物单产小幅度下降,但通过产品溢价和生产成本降低等优势,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单位面积净收入仍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高。

3.2 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大麦种植面积和获取信息渠道数量均显著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表3)。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在5%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表明村干部身份有利于促进大麦种植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大麦种植面积在1%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即大麦种植面积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可能的原因是,种植面积越大的农户越需要稳定的销路,而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有利于农户与现代产业组织形成稳定的交易关系[4]。户主年龄和信息获取渠道数量均在5%显著性水平上负向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表明随着户主年龄和获取信息渠道数量的增加,大麦种植户更倾向于选择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吴曼等[36]研究也指出,劳动力的老龄化会降低农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户主年龄越大,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的可能性越低。而信息渠道数量越多,意味着大麦种植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越低,越有能力通过传统产业组织模式从事大麦的生产经营。此外,地区特征均在1%显著性水平上负向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受到地区间大麦现代产业组织发展水平的影响,大麦种植户选择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3 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Table 3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of barley farmers

3.3 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的影响分析

由表4可知,不可观测因素对种子、农药和机械投入成本均具有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1%和5%,即拒绝了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和生产投入相互独立的原假设,因而采用TEM模型是合适的;5个生产投入方程之间“独立性检验”的P值小于0.001,可以认为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各方程扰动项相互独立的假设,故使用SUR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提高估计效率。

表4 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影响的估计结果Table 4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impact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on barley farmers’ production inputs

TEM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种子、农药和机械投入成本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分别通过了5%、1%和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4),即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能降低大麦生产的种子、农药和机械的投入成本。可能的原因是,在种子投入方面,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农户可以获得免费或优惠的大麦品种,减少了种子购买成本,同时,现代产业组织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户科学播种,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农户过密种植、过于追求经济产量的生产现状,减少了种子投入量,进而降低种子投入成本。在农药投入方面,现代产业组织要求合作农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督和产品检测,有效减少了农药施用量,进而降低农户的农药投入成本[37]。在机械投入方面,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农户大多为合作社社员,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而降低大麦生产过程中的机械使用成本。

3.4 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由表5可知,不可观测因素在5%显著性水平上影响大麦单位面积净收入,表明样本农户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差,因此,采用TEM模型是合适的。估计结果显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在1%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大麦单位面积净收入,即大麦种植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净收入,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提高了31.83%。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现代产业组织可以为农户提供大麦销售服务,帮助大麦种植户进入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并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大麦,进而让大麦种植户获得更多的种植收益;另一方面,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农户可以享受生产资料购买、培训与技术指导、信贷帮助等生产服务,相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降低了大麦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进而提高大麦种植收入。

表5 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收入影响估计结果Table 5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impacts of the selec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on barley farmers’ income

3.5 模型检验分析

1)工具变量有效性检验。TEM模型需要有效的工具变量,以保证选择方程可识别,本文选择“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作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工具变量,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在相关性检验方面,由表3可知,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在5%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且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村干部在合作社中担任了重要的职位,在促进大麦产业组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因此,该工具变量符合相关性要求。在外生性检验方面,以种子投入成本和单位面积净收入方程为例展示检验结果,其他方程检验结果与之一致,此处省略。由表6可知,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仅通过产业组织模式选择间接影响大麦种子投入成本和单位面积净收入,因而证实了工具变量的外生性。综上,可以认为本文选取的工具变量是有效的。

表6 工具变量外生性检验结果Table 6 Results of the test for exogeneity of instrumental variables

2)稳健性检验。本文进一步采用ESR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由表7可知,在生产投入效应方面,从总样本来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显著负向影响大麦种子、农药和机械投入成本,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1%和5%;从分组估计来看,ATT的估计结果在种子投入成本方程中显著为负,ATU的估计结果在种子、农药和机械生产投入成本方程中均显著为负,作用方向和显著性与上文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在收入效应方面,总样本和分组样本中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大麦单位面积净收入,与上文的估计结果一致。因此,本文的实证结果稳健。

表7 稳健性检验结果Table 7 Results of robustness tests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研究表明,当前大麦产业仍以传统产业组织模式为主,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较少,且不同地区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发现,户主年龄、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大麦种植面积和获取信息渠道数量是影响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和大麦种植面积显著促进大麦种植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而户主年龄和信息渠道数量对大麦种植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具有抑制作用。在生产投入效应方面,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现代产业组织模式优化了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和技术水平,降低了大麦生产的种子、农药和机械的投入成本,进而降低了大麦总生产成本;在收入效应方面,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提高了大麦单位面积净收入,有效增加了大麦种植收入。

本文以大麦生产为例,考察了大麦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与收入的影响,对制定促进大麦种植户增收和推动大麦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受疫情影响,无法获取最新大麦生产数据,本文仅用截面数据对大麦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影响效应进行了静态分析,但该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将进行动态数据追踪,对比分析大麦产业组织模式的年际间变化情况。同时,当前农户分化现象凸显,不同类型的大麦种植户对产业组织模式的需求不同,因此,今后还可以进一步从农户异质性角度进行分析,便于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4.2 启示

1)提升大麦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引导大麦种植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本文发现,与现代产业组织进行合作的往往是具备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条件的农户。因此,建议政府积极组织和安排大麦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大麦种植户生产技术知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大麦专业化生产。此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大麦种植户老龄化的情况下,建议政府合理地推动大麦生产优势区开展土地流转,降低大麦耕地的细碎化程度,实现大麦种植面积适度规模化,促进更多农户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

2)鼓励和支持大麦现代产业组织发展,改善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现实约束。一方面,建议政府大力培育和支持大麦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发展,改善当地现代产业组织不足的现状,充分发挥现代产业组织的带头作用,提升大麦产业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建议政府结合地区大麦产业发展情况和大麦种植户生产经营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动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发展,如在大麦种植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的地区发展“农户+合作社”等模式,而在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高的大麦生产优势区,鼓励发展“农户+企业”等模式。

3)完善现代产业组织与大麦种植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大麦种植户信任度与合作积极性。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大麦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服务功能的宣传,提高大麦种植户对现代产业组织在生产管理和收购等方面的认知水平,消除大麦种植户信息不完全等问题,夯实两者的合作基础;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大麦种植户获得产品溢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现代产业组织与大麦种植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大麦种植户合理地 获得更多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促进大麦种植户增收。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大麦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的大麦哥哥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大麦若叶青汁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