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裕,梁俊丽,黄红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 南宁 530000)
介入栓塞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脑动脉瘤的常用方法,因其具有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和创伤小等优势,深受患者青睐[1]。然而,此术式的应用虽然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大部分脑动脉瘤患者缺乏对栓塞治疗的了解和自身病症相关知识的掌握,加之手术是常见应激源,易诱发多种应激反应。因此,在围术期加强对护理干预开展的重视非常重要。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各种手术应激减少,加快患者术后恢复[2]。本文以我院接诊的330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为对象,就开展ERAS 护理的效果分析如下。
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1 年5 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30 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为对象。所选患者中,8 例动脉瘤破裂,71 例大脑后动脉瘤,114例大脑前动脉瘤,69 例大脑中动脉瘤,52 例后交通动脉瘤,16 例前交通动脉瘤。以数字号(1 ~330)随机分设组别,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例数165例。在对照组中,有96 例为男性,69 例为女性;年龄42 ~76 岁,平均(59.43±2.15)岁。在观察组中,有97 例为男性,68 例为女性;年龄42 ~76 岁,平均(59.38±2.17)岁。两组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大(P>0.05)。此次研究选取的脑动脉瘤患者均已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 检查确诊;其中剔除伴意识障碍、精神功能严重异常者,有出血性疾病史者。
对照组患者选择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是: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积极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术后,对患者开展基础护理,并于术后第一天予以患者流质食物,随后根据患者机体恢复情况逐渐向普食过渡。观察组患者选择行ERAS 护理干预,方法是:1)术前访视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积极主动鼓励、安抚患者,让其知晓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同时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相关人员和流程等,避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出现紧张感,增强其战胜病症的信心。为患者营造安心、舒适的病房环境,对于伴有焦虑、紧张心态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轻音乐播放使其心态转变。叮嘱患者严禁咳嗽等动作,保证颅内压稳定。于手术治疗前2 小时,可予以葡萄糖水适量。(2)动脉瘤再出血预防: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手术室环境。护理人员出入手术室时尽量做到轻关门、轻声说话和走路等;开展各项护理操作时,保证动作轻柔。患者卧床休息时,抬高床头15°至30°。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维持在15/12kPa 左右,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密切监护,防止血压水平过低或过高。(3)肠道准备:指导患者术前1 天正常进食,术前2 小时口服10%葡萄糖溶液。2)术后回访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方法是:(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早期进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性补液措施,控制补液量,做到既能补充体内缺少的蛋白质,又能控制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2)用药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禁止擅自对药物剂量增减,并嘱咐患者定期复诊,一旦有不适感应立即入院复查。(3)电话回访: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通过在电话中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具体情况,以便对护理方案做出适当调整。3)早期康复锻炼:术后6 小时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为防止发生压疮,协助其适当翻身。在患者病情平稳时,护理人员需告诫患者家属督促其早期锻炼,锻炼强度应适宜,以未出现疲累感为最佳,循序渐进,同时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术后4 小时可予以患者营养液补充,加快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随后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
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选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进食、穿衣、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洗澡、如厕等10 项,各项目分值0 ~10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3]。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选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HISS)量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意识水平(0 ~3 分)、凝视(0 ~2 分)、面瘫(0 ~3 分)、上下肢运动(0 ~4 分)、语言(0 ~3分)、感觉(0 ~2 分)等11 项,分值为0 ~42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受损越严重[4]。
选择SPSS25.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头痛、呕吐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见表1。
表1 对比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d,± s)
表1 对比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d,± s)
组别 头痛消失时间 呕吐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165)5.15±1.26 5.22±0.86 18.19±1.07观察组(n=165)2.13±0.27 3.02±0.26 9.84±1.27 t 值 30.104 31.454 64.587 P 值 0.001 0.001 0.001
干预前,两组的Barthel 评分、NIHSS 评分相比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Barthel 评分、NIHSS 评分(分,± s)
表2 对比Barthel 评分、NIHSS 评分(分,± s)
组别 Barthel 评分 NIHS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165)50.63±1.49 69.83±1.28 26.64±0.51 19.63±0.44观察组(n=165)50.27±1.62 87.47±1.33 26.58±0.63 10.34±0.22 t 值 2.101 122.754 0.951 242.577 P 值 0.036 0.001 0.342 0.001
脑动脉瘤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病症,发病率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其症状缺乏典型性,会加大临床治疗与诊断的难度[5]。介入栓塞疗法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段,因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然而,因大部分患者缺乏对介入栓塞治疗的正确认知,加之担忧手术与病症,从而易产生负性心态,使康复效果受影响。基于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应在治疗时加强对护理干预开展的重视。ERAS 护理属于新型护理理念,能使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围术期安全性提高[6-9]。本研究以我院接诊的330 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为对象,就开展ERAS 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展ERAS 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是因为,术前护理的应用能为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帮助患者全面掌握治疗相关知识,消除其不良情绪[10];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加强术后早期饮食恢复,能使患者预后改善,稳定血压水平,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针对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ERAS 护理的开展,于术前进行生理准备、全面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对手术内容更好地了解,消除思想顾虑,能将患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活动、引流及早期饮食等护理,有助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能对颅内压稳定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导尿管引流畅通,使相关并发症发生减少。张晶等[11]在研究中以62 例接受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设组别,并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即A 组进行ERAS 护理,B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A 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B 组(P<0.05)。这说明,对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进行ERAS 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神经功能。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予以ERAS 护理的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机体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