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娥,张建,吴子豪,耿汝伟,闫庆武
(1.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进入“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引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1-2],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3-4]。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尤其是专业课程,通过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和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能促使学生从多维度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5-6]。而目前部分院校的“专创融合”课程开设率比较低[7-8],一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淡薄[9],缺乏与专业课融合且常独立于常规的教学环节[10],课程建设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还未形成专业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和联动[11],制约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融合学生需求,将专业课程的优势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把学科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想状态,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2-13]。
随着我国各项创新创业政策及规划的实施,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创新创业类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14]。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知识的需求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专创融合”课程的认识和需求,本文基于“问卷星”,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国矿业大学等)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28份)。总体来看,接近60%的学生有创业的想法,而超过98%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了解一点或完全不了解,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内容的缺失使得很多学生放弃毕业后创业的想法,可见,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接近8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有可以创业的点,想了解专业相关行业的创新创业知识的学生也超过40%,并且大部分学生对融入创新创业知识的专业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学生对“专创融合”课程开设的预期效果给出了非常大的期许,超过90%的学生认为通过了解足够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会在很大程度或一定程度上加强其创新创业的想法;接近90%的学生认为如果掌握了更多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知识,可能会更愿意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综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不仅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迎合时代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重要途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程有着较高的期待和预期效果,这对高等学校开展专业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预示着普通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发展和高需求的阶段。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门主要面向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测绘工程、地理科学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理论知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原则与程序及方法和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及优选方法等,是一门政策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面向的行业多,实践案例资料丰富。并且近几年随着大数据、移动网络、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数据的发展,国土行业数据和知识快速汇集,核心技术和智能算法也日渐成熟,技术和方法的变革促使空间治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不断突破,赋予了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化的新动能。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理论与技术方法都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空间治理和实现生态文明的需求,行业需求和行业应用增长快速。因此,在该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知识点,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益于学生未来择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
表1 调查问卷部分问题及结果
如图1所示,本文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国土空间规划》课程中,通过重构课程内容、强化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索“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剖析《国土空间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能够服务于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型规划人才)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开创型人才)可以看出,《国土空间规划》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要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能够实现两类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融合,这是该课程可以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基础,为重塑《国土空间规划》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图1 “国土空间规划”专业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构建
(1)重构课程内容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课程知识点,将章节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和任务化设计,按照“基础知识点—实践案例—智慧国土行业应用拓展”对章节内容进行重构设计。通过教师详细讲解基础知识点,使学生能够了解该领域的基础专业知识;然后引入实践案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如何在实践应用中转化;最后结合现阶段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介绍智慧国土行业领域中该章节基础知识是如何应用的,同时引入一些创新创业的知识点和本领域的创新创业案例,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教育包含创新和创业教育两个方面,因此在融入专业课程时,需要将两者进行区分:对于创新教育,其与专业课程联系更为紧密,也更容易相互渗透,通过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对专业领域开展深入探究和了解,使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进行拓展和创新,为其后续成果转化进而创业提供可能;创业教育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创业相关的常识,比如公司运作与管理、团队和财务管理、创业政策等,在与专业课程融合时,可以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或给学生设置了解创业方面内容的课后习题或拓展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相关素质。在“国土空间规划”课程讲解过程中,还可以适当拓展相关知识,比如,在讲解规划案例时,可以提供一些系统研发架构的知识(国土资源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等),让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现阶段行业具体实际需求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应用领域的拓展,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桥梁。
(2)强化教学实践
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和实践,以开放式讨论题和创新型综合题为实践主线,提高学生思考、知识综合运用和发挥潜能的空间。课程讲解过程中,设计多种开放式题目(设计应用案例或现有案例点评等),供学生分组讨论;对于期末考核对应的创新性综合题,采用开放项目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课程讲解过程中的创新创业案例结合寻求新的创新创业点,或解决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难题,或寻求新的创业点,模拟“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进行展示汇报和综合评价。通过全过程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分组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学习;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参与相关单位项目研讨和汇报会,为学生营造浸入式的学习环境,通过了解一线单位实际工作,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转化的认识。通过多种合作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能够激发更多创新潜能。
(3)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选择研讨式、实践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同时也可以全流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情况;研讨主要针对开放式问题讨论;实践主要针对团队合作成果展示。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思路。在实际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您期望的学习方式是什么?”,37.72%的学生选择了研讨式,38.16%的学生选择了团队合作展示,可见对于“专创融合”课程,学生也期望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研讨和合作展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给予评价和延伸讨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课程讲述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当前发表的高质量科技论文,介绍相关基础知识的创新方法或创新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
“专创融合”课程应更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性考核,加大过程性考核的力度和动态优化过程性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在线考试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鼓励学生基于本门课程的研讨和创新创业设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相关竞赛,并依据项目等级和竞赛结果给予创新加分,从而提升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问题“您期望的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是什么?”,33.33%的学生选择了小组合作实践报告,18.42%的学生选择了小组汇报,29.82%的学生选择了模拟路演,可见学生更希望该类课程以实践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对于考核方式,可以适当加入学生互评、自评环节,制定阶段性的评分标准,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考核的认可度,从而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
“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促使高校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时代所需。本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揭示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需求和必要性,并从重构课程内容、强化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实现《国土空间规划》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在今后的课程实践过程中,将通过课程反馈不断优化“专创融合”模式,充分运用新兴数字智能化教学模式和技术方法,真正实现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