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李 苗,董 静,崔丹丹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步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职业院校的培训责任也愈发受到重视,校企合作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主要在三个层面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发挥行业企业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瞄准汽车后服务产业的市场空间,依托合作企业及企事业单位,向后端延伸产业链,加快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通过汽车职教联盟,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校企共商,育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不断发展扩大职工培训基地,建立多元主体的职工培训体系,增强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形成一定的社会辐射能力。
校企深化协作共建示范性企业职工培训基地是促进企业职工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对员工的持续培训教育或实际操作训练,融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职业道德、工作标准、法律法规等科目,达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职工培训基地不仅能成为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考核的场所,还能作为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教学的实践场所,更能发挥职工培训基地直接服务的功能,从而增进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基地建成后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员工创造继续教育、能力提升的机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技术人才资源保障,又可以将企业前沿知识、先进技术和教学内容相互融通,实现校企共赢。
培训成效评价将始终贯穿培训的全过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培训评价不仅仅是收集反馈信息和衡量结果,更要考研与推动培训目标的达成。
要在校企深度协同下健康、长期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借鉴高校内部的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创建行业协会主导、校企协同参与的第三方质量评价机构。基地广泛采纳行业、企业、在培员工的建议,联合制定考核成效的评价标准,由第三方实施监督考核。培训过程中,通过培训效果的四级评价模型来综合评估职工培训效果,通过第三方实时监测反馈教师培训情况、员工学习情况、学员培训状态、基地环境等;通过对培训的跟踪调查,针对问题进行反馈并适时调整培训方案,保证培训成效。培训完成后,应到合作企业考察培训成效,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商讨下一步合作的开展。
(1)构建动态更新的职工培训项目与课程资源运行机制。创建动态的职工培训项目与课程资源更新运行机制,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企业发展的最新动向,确定企业培训职工的目的与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结合基地现有资源与企业优秀的实践资源,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系列职业能力指导手册,以及校内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一定数量的适合专业教学培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探索并实施“互联网+培训”教学新模式。
(2)构建基地师资准入运行机制。建立培训教师准入机制,基地师资团队应具备思想政治、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综合素养,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师资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3)建设并完善学校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四方联动监督机制。四方联动监督机制如图1所示,以政府保障、行业协会指引、企业和学校组织、沟通、协调四方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共同保证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1)与政府部门对接。《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鼓励职业院校、企业大学开展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以此为契机,职业院校、企业大学要主动联系政府有关部门,承担各项职工培训任务,共同制定职工培训实施方案,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共同研究考评准则和质量反馈机制,相互交流、协调,使企业职工培训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2)与行业协会对接。通过新疆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与行业企业密切协作,将基地打造成企业员工职业技能训练、鉴定、能力提升的基地。
3)与企业对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教学理论、实训实验设施、师资条件等各类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企业,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实施调研,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及技术转型需求,制定详细规范的职工培训计划;与企业交流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不断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师资结构、培训内容及方法,努力建立彰显自身价值、适应企业需要的职工培训基地。
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技能强、综合职业素养高的新型工匠。因此,基地的运营成效反馈机制应从基地建设与运行、基地功能、基地效益和基地创新这四个方面开展,如图2所示。
(1)基地建设应重点考察校企共建和产教融合,基地建设能否与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相契合,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方式能否长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能否达标,包括基地建设面积和生产设施总值等重要指标,“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及企业专兼职师资情况也是评估指标中的重要考证。
(2)基地功能考察的是人才培养、职业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推广和推荐就业。在培养模式、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项目、职业资格认证、教材编写、共同开发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考察。在培训规模方面,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必须满足《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的“优质职业学校年职业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的要求。
(3)实训基地效益与管理也是运营成效反馈指标体系中重要的观测点,包含基地实际使用效率、产教融合程度、职工学历提升、产学研收益率、培训教学计划、主体评价、职工培训情况反馈等。
(4)基地创新指标主要包括项目立项、技术创新、人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结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由员工、培训基地教师和基地负责人组成的多信息反馈渠道和信息畅通的沟通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及时反馈评价情况,适时调整培训项目和内容。在反馈成效评价结果时,不仅要反馈基地建设的特色、效益与创新,也要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找出存在的不足与原因,并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让基地进行更高效的运行。
职业院校应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引,创新办学理念,深化校企合作,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笔者对职工培训基地评价与监督机制进行研究,期望为高职汽车类专业群及其他专业提供教学改革经验;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共育人才机制做出创新尝试,为相关院校、相关专业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