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吉
(永靖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永靖 731600)
“十三五”期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下,特别是产业扶贫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永靖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0年底,生猪存栏11.2万头,牛存栏2.29万头,羊存栏34.2万只,鸡存栏63.2万只,存栏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20.8%、34.7%、43.6%和35%;出栏分别达到13.8万头、0.8万头、25.5万只和62.5万羽,分别增长了42.4%、48.1%、30.4%和45.8%;肉蛋奶年总产分别为18 733 t、4 992 t、1 800 t,比十二五末有了大幅的增加,畜牧业已成为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拉开架势构建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西山7乡镇牛羊产业发展和川塬区生猪、蛋鸡产业发展,养殖区域化优势逐步显现。
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养殖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应用面逐步扩大,生产方式转变步伐不断加快。全县规模养殖场达225家,其中肉牛场20家、肉羊场34家、生猪场128家、鸡场39家、特种场4家。
坚持引繁并举,全县已建成种畜禽场2个,牛改良冻配点11个。年冻配改良牛0.5万头,杂交改良羊4.7万只,人工授配母猪0.8万头,引进推广良种鸡48.3万只。
通过严格的畜禽粪污治理监管和畜禽健康养殖项目实施,规模化养殖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截止2020年末,永靖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大型养殖场和普通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达100%和95%。
部分规模养殖场户设施条件简陋,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产出水平不高,畜禽出栏率低。规模养殖户缺少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导致粪污处理利用率低,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联结不紧密,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畜牧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品牌培育相对滞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产业仍处于原料生产者地位,产品附加值低。
针对养殖的融资信贷扶持政策少,养殖加工企业融资门槛高、担保抵押难、贷款周期短,造成草企、牧场、加工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局面长期存在。
省内外调运频繁,且大多数养殖场户防疫基础薄弱,防疫设施设备配套不足,基层防疫和兽医力量薄弱,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疫病风险长期存在。
政府对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不大,加上养殖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水平不高,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十四五”期间,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全县畜牧业应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朝着标准化、产业化、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川塬区生猪、肉蛋鸡产业基础较稳定,标准化水平比较高,重点在西山片区以牛羊养殖为主轴,发展草食畜牧业,进一步巩固广大群众经济增收渠道。
按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要求,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大原有规模养殖场(户)的升级改造力度,对新建规模养殖场(户)按标准化要求建设,努力提高养殖企业的软硬件实力。要特别重视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区的建设,推广干清粪模式,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保险政策,加大生猪、家禽、奶牛、肉牛、肉羊的保险力度,落实参保费用补助,做到应保尽保,保险公司应及时足额做好理赔。相关业务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做好信息共享,及时发布畜牧业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行业风险。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各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门店、养殖场户的监管,强化检验检测、监督执法,严格遵守休药期,坚决杜绝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的添加,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新时代要引导广大从业者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积极主动作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了解掌握业内新动态、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推动畜牧业高产高效。
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作为西部地区的重点脱贫县,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投资额度大的畜牧业发展项目,以项目的落地实施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发展养殖,兴办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
致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永靖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疫控中心和部分养殖场户的大力支持,并借鉴了他们的调查统计数据,同时也参考了其他地区同仁总结的经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