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圆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900)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无产阶级的健康状况,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他们认为资本家为了榨取工人们的剩余价值,不惜牺牲几代人的身心健康:以1844 年皮尔政府时期的童工为例,年龄仅有8 岁的儿童每天必须工作6 个半小时,13 岁以上的工作时间可长达12 小时,长时间的工作使得儿童无法健康成长。此外,还有很多工人拿着很低的工资做着危害健康最繁重的工作,劳动所得也无法满足生命最基本的健康需求。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抨击资产阶级以牺牲无产阶级健康来换取利益的行为,揭露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本质,他们指出:“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1]
我国历届领导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视人民健康,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健康的论述。毛泽东倡导以防疫、卫生和一般医疗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了党对卫生工作的指导,他还强调对青年的教育应把健康摆在第一位,学习第二。1952 年,他在给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报告的题词中写到:“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2]号召人民重视卫生,提升健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健康对经济发展也起着巨大作用,邓小平提出“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3]的卫生工作方针,强调我国卫生健康工作要坚持以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坚持卫生健康事业以公益性为主导,不断增加科教支出,体现了人民卫生健康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江泽民于1996 年12 月9 日指出:“在全国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4]可见卫生工作要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与国家富强,民族进步息息相关,需得到各方重视。胡锦涛在此基础上指出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5]强调健康医疗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来保障人民健康。总之,这些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都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论述的思想理论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国的相关政策部署和实践为人民健康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共书记从中汲取养分发展其相关理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边区政府就大力发展卫生等事业,推广卫生行政,建立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坚持长期抗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部颁布了《种痘暂行办法》 《法定传染病管理条例(草案)》等方案条例,为此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在1955 年,毛泽东将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与除“四害”讲卫生的行动倡导相结合,对流行病和传染病积极防治,在保障人民健康上起到积极作用。1965 年,毛泽东又号召“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6],一大批医疗工作者积极响应。我国关于人民的健康事业就此展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7 年,我国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需以此提高人民健康意识和能力,并将农民视为健康教育行动的主要对象,这是我国政府从教育层面加强人民健康工作的集中表现。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健康素质、人民健康医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3 年,面对非典的爆发,温家宝总理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展开了非典保卫战。此次非典事件使得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的也进一步得以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7]以此推进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胡锦涛后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时表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8]再次强调健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并开展相关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也明确了相关目标和要求。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关于人民健康实践的总结凝练,是在实践探索中与时俱进的产物。
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除了满足自身日常有病就医的基本医疗需求,又有中医保健、定期检查等养生预防需求,医疗美容、健身减肥的美丽形体需求等。此外,除了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心理健康、环境健康、特殊人群健康等需求也日益增长。大健康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包括医疗保健器械、医疗营养食品、医疗保健用品、休闲健身服务、健康综合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服务领域,这些都体现了人民对健康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影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化,健康领域的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居民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呈现井喷之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9]成为降低健康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心理健康、职业健康、地方性疾病、过劳死等问题不容忽视;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突发重大传染病如本次新冠疫情更是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胁,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之下,各部门积极响应,团结人民全国上下一盘棋使得抗疫取得积极成效,后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如实记录我国抗击疫情过程,更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为世界应对突发重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我国还存在医疗卫生资源分布较为不均衡,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世界各族人民面临的全球性环境、健康问题都亟需共同合作解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论述是他站在人民立场,对解决现实问题,满足人民需要的观照。
全面健康指所涵盖领域的全面,全方位关注人的生命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10]这将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促使健康理念贯穿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推动全社会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
全面健康需调动各要素满足人民多样需求,“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指出树立“大健康”的理念,不再强调以治病为中心,而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转变为预防为主,治疗次之,且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实现全面健康,要完善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医疗公平;发展健康教育,普及大健康知识与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进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生态治理,营造健康环境。全面健康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论述的基本内涵。
全民健康是指面向的对象覆盖面要全,人民健康强调的是全民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并以全民健康为根本目的,凸显其重要性,全民健康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健康论述的核心内涵。
全民健康就是无论贫富与否、全国各族人民都享有健康的权利,倡导健康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扶贫考察中反复强调健康扶贫,要求补齐贫困地区医疗短板,加强其医疗保险和救助机制,促进全民健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 《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等为健康扶贫提供了政策保障。如今,脱贫攻坚已取得了全面胜利,健康扶贫也交上了满意答卷并继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动力。
全民健康为人民,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观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统一部署抗击疫情,指挥武汉封城做出巨大牺牲以保障人民健康,且使疫情防控取得系列成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11]配备全民健身设施,完善相关机制,将全民健身逐渐生活化,使人民意识到自身是健康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使得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康由人民共建。
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是衡量全面小康的标准之一,在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巩固这一成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人民健康需得到充分保障,这样才能巩固全面小康,使得做到人人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人人共享建设成果,实现美好生活。
全周期是对每个人由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而言的,它涵盖个人疾病预防、急性病、慢性病、康复、养老等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全周期健康也是习总书记人民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周期健康更聚焦于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的生动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的全周期健康思想是对人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全程关怀,对于人的青少年时期,他明确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12]把青少年生命健康摆在首位,把握好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强调通过体育强身健体,健全人格,磨练意志。对于生命周期的晚期状态即老人年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13],我国已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推进老有所医,优化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健全老年人医疗保障,完善和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其健康水平的系列思想举措是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关注经济困难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健康,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现关注点从救治为主向医养、医疗服务、关爱老人心理等转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建立长期护理制度,提供一体化服务,使老年人更健康快乐。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全周期生命健康的关注关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关注,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关怀。
全球健康关注的是全人类健康问题,如今危害健康的因素在世界蔓延突破了空间限域演变为全球问题亟需解决,推动全球健康治理势在必行,习总书记以全球观的角度审视健康体系,彰显其国际视野及中国的责任担当和大国风范。
全球健康是对全人类的生命关怀,需要共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20 年3 月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时,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主张做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相比之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极力奉行“疫苗民族主义”,据2021 年相关数据统计,美国疫苗存货超7300 万剂,但向他国发出援助的医疗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国家的需求,美国囤积疫苗,强调“自我优先”,忽视大局,冲击全球抗疫防线的行为值得反思,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要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14]倡导大国要担负起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全球健康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在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表书面致辞时再次重申了全球团结抗击疫情的五项举措,积极开展疫苗国际合作生产,使之成为公共产品等倡议都体现了他全球健康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论述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也得到充分彰显,一方面,疫情防控是为了人民健康,秉持生命至上理念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另一方面,防控疫情依靠人民,团结一致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役,也使得其取得积极成效。
人作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物,健康是其能力的基础,强调人民健康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聚焦我国人民健康问题和美好生活需求,提出系列对策和战略,以满足人民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推进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后于2016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作了相关战略部署。在十九大报告上健康中国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于2019 年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 《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这些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持带领下全面推进,并且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论述推进了健康中国的建设,深化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展开,关注食品安全,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支持社会办医,积极发展健康产业,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等,这些都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实践力量。
首先,人民健康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人民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人民健康是人们发挥社会生产作用的首要条件,我国制度保障了人民健康,使得人民充分发挥从事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生产力。其次,人民健康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连,健康中国建设更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本次新冠疫情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人民取得抗击疫情的非凡成就,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我国人民增强了制度自信,也提高了政治意识。再者,保障人民健康使文化生活更为丰富,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健康是其进行文化创作的重要保障。人民健康是人民的首要需求,只有在此基础上,人民才能对美好生活有更多向往,文化需求和层次也会有所提高,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文艺创作,进而更好使得自身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丰富文化生活。并且,重视人民健康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关注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最后,关注人民健康有利于生态建设。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雾霾、污水等污染严重威胁了人民健康;生态破坏加剧的洪涝干旱等灾害掠夺了不少生命;人类史上发生的重大传染病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因此,要为人民创造健康的环境,就需建设良好的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绿色的发展理念得到充分贯彻,建设美丽中国,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的思想积极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他的指导下,我国积极佑护各国人民健康,在多次抗击重大疾病、医疗等方面给予他国援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领导下,我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通报,武汉封城,从严格落实“四早”措施到疫情防空常态化,为全球抗疫做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提出四点倡议,在第73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六点建议和五大举措都为抗击疫情,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此外,我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医疗人员、物资的援助,进行科研交流国际合作,也推动健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和地区相互团结协作才能战胜重大疫情。
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除抗疫以外,中国与联合国合作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渠道,对他国实行援助;主张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并将实行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与二十国集团成员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来改善发展中国家医疗体系,助力保障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卫生医疗合作;同时进行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将健康卫生纳入大国外交。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国全球卫生战略,全方位积极推进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完善自身加强合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在相关国际标准的等研究制定中发挥积极影响,提升我国在健康领域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更是为全人类健康发展做出中国贡献。总之,这些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不断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努力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