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院制改革研究:问题缘起、价值目标及资源路径

2022-12-07 09:55肖天乐
文化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场域书院第二课堂

肖天乐

书院制改革是高校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明确提出“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高校书院制已进入改革攻坚的“提挡加速”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升级换代”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使书院制育人模式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有必要对高校书院制改革的问题缘起、价值目标及资源路径等问题加以反思和明确。唯有如此,才能对“为什么进行改革、向什么方向改革、靠什么推进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一、问题缘起:多重困境叠加,育人模式亟待创新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书院制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现行高校育人模式所面临的困境。

(一)育人场域割裂:生活场域与教学场域缺乏有效整合

法国学者布迪厄认为,“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由众多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组成,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场域,而每个场域都有其自身特有的运作逻辑和必然性。[2]“场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物理意义上的“场所”或“领域”,它涉及主体之间深层次的能量交换。据此,我们可以把高校育人场域理解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依托一定的教育平台和载体所形成的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依归的关系网络。

按照功能进行划分,高校育人场域可以分为教学场域和生活场域。教学场域主要承担教学、管理等功能,而生活场域主要承担住宿、休闲等功能。从现状来看,教学场域与生活场域呈现相互割裂的状态,没有形成协同育人的整体合力。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主要建立在教学场域,此时,师生之间的关系网络处于强连接的状态;但是当课堂学习结束,由于教师很少涉足学生的生活场域,师生之间的关系网络便随即转入弱连接的状态,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能量交换,使得生活场域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育人平台疏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缺乏有机结合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虽然在育人内容、育人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却拥有共同的育人目标,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工程,第一课堂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全部的培养任务,必须发挥第二课堂的应有功能,使两大育人平台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良性互动关系。

从现状来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结合尚不够紧密,这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缺乏整体的规划布局。没有按照第一课堂专业科目去设置对应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所学专业之间缺乏应有的相关性,两大平台各自为战、相互脱节。二是缺乏正确的思想认知。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点缀和附庸,是可有可无的群体性活动,导致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随机性、随意性较强,活动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更遑论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衔接。

(三)育人内容窄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深度融合

根据育人内容进行划分,高等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侧重于教育的深度,传授的是某一具体学科的专业知识,着眼于培养专门领域的专业人才;而通识教育侧重于教育的广度,传授的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着眼于提升受教育者融会贯通、独立思考等综合素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既具有“广博”视野又具有“精专”技能的优秀人才。

从现状来看,专业教育发展迅速,而通识教育则处于边缘化的境遇。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现代化所引发的专业化、功利化问题。一方面,专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专业化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但专业化也使得学科分化、专业细化的程度不断加剧,受教者很难掌握一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则是源于教育专业化所引发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问题,专业教育由于能够提供直接的、物质的功用,因其“有用”而备受青睐。而通识教育的功用由于通常是潜在的、间接的,因其“无用”而受到冷落。

二、价值目标:聚焦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观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的价值目标。推进高校书院制改革,必须以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尊重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

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自然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关注“现实的社会的个人”。当今时代,学生群体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等教育必须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这一客观存在,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在帮助学生“各美其美”的过程中实现“美美与共”,通过促进现实的个人的发展来最终实现总体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青年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书院制改革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应的课程,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二)提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社会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升综合素质,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等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体,要实现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就必须在承认、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逐步超越个体差异,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良好的综合素质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是青年学生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可偏废。

为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书院制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育人导向,凸显“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建设思路,将综合素质提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托课程化、体系化的“第二课堂”平台,探索完善青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发挥评价体系的评价、反馈、激励、导向功能,着力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创新思维、健康体魄、良好审美、热爱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助力伟大复兴的全面发展

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是助力伟大复兴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指出“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全面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可堪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非只谋一己私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高等教育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时代新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为此,书院制改革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注重汲取古代书院的教育精髓,推动书院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帮助青年学生在沉浸式的教育氛围中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注重依托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磨炼意志、锤炼能力,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三、资源路径:坚持融通中外,推动改革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高校书院制改革指明了可资借鉴的资源和有效推进的路径。

(一)不忘本来,汲取中国古代书院传统智慧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古代书院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智慧对于推进我国大学书院制改革,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注重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统一。书院鼓励、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难,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争辩,最终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可以说,质疑问难、讨论争辩贯穿整个书院教学的全过程[4]91。“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与现代大学的“互动式”教学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利于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相互质疑问难的过程中,使得不同学术观点得以交流、交锋、交融,充分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的育人效果。

二是注重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相统一。书院秉承儒家“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育人方针,旨在培养既具有渊博知识,又具有高尚情操的“士”。书院对学生考核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以德行和学业为两大考试内容。德行考核是对学生一贯的道德品性、日常的行为举止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学业考课则主要是对属于“智育”方面的学习水平的测试和考试[4]91。通过严格的书院教育,学生们除了获取知识能力之外,更涵养了“克己修身”的私德、“推己及人”的公德、“舍己为国”的大德。

(二)吸收外来,借鉴国外住宿学院成功经验

住宿学院制是国外高校普遍施行的一种管理制度。住宿学院制采用“不同专业、年级混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书院制改革有必要借鉴国外住宿学院制的成功经验。

一是注重开展通识教育。国外住宿学院一般采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的模式,打破了按照专业划分学生宿舍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消解相同专业的学生圈层化交往、同质化交流的壁垒,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交流提供了可能。

二是注重学生自我教育。住宿学院秉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办学方针,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校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使得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有助于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

(三)面向未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书院制度

把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和国外成功教育经验相互融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书院制度,需要在强化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上下功夫。

一要做好环境育人。要注重依托学生宿舍搭建新型书院社区,实现学生公寓从单一住宿功能向复合育人功能的拓展,将学生公寓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育人阵地。书院社区既要注重打造温馨舒适的硬环境来吸引人,更要注重营造“文以载道”的软环境来教育人[5]。注重用良好的环境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努力培养具有高远志向、高尚情操、高雅品位的青年学生。

二要强化组织育人。要牢固树立“学生在哪里,育人阵地就建在哪里”的工作理念,推动学校各类育人队伍主动适应书院制改革的新变化,进一步下沉到书院社区,压实到学生一线。要依托学生公寓,把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育人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努力打造“想得起、找得到”“既在场、更走心”的育人队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育人工作。

三要做好活动育人。书院要注重以活动为载体,打造书院特色品牌活动。可以按照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等不同模块来分类设计活动,满足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时代特点,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回应青年成长诉求,增强活动有效供给,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实现从“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的转变。

猜你喜欢
场域书院第二课堂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朵云书院黄岩店
01—02合刊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