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口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2022-12-07 09:18:59司秋敏
兽医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唇部膜炎病羊

司秋敏

(阳谷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阳谷 252300)

0 引言

羊口膜炎为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兽医又将其叫做燕口疮,山羊、绵羊等都可以发生,其中山羊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口周内外皮肤及黏膜出现红斑、水泡、丘疹等是病羊的主要症状表现,最后形成结痂,明显增加病羊采食的难度,体质在短时间内会消瘦,病情严重者会死亡。为提升羔羊养殖水平,一定要关注传染性口膜炎疾病,做好相应的诊治工作,日常饲养中加强预防。

1 病原与流行特点

现已经证实,传染性脓疱病病毒为引起传染性口膜炎的主要病原类型,这种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即便是在十分干燥的环境内,或者存在于皮屑或者痂皮中,其也能连续生存几个月,甚至长达数年之久。

绵羊、山羊患上本病的概率更高,从理论上将,大多数成年羊不会发病,本病的传染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散发性特征,幼羊、羔羊因体质较差,故而发病率较高,大部分情况下呈现出群发性流行特征,人类在部分情境下也可能会染上本病。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季节性特点,春秋两季较为常见,其一般会通过受损的皮肤或者黏膜侵袭至体内,微小的擦伤或刺伤等进食病毒侵入的途径[1]。1月龄羔羊更容易感染本病;如果妊娠母羊于3月中上旬娩出羔羊,并且母体未能适时免疫注射羊传染性II膜炎疫苗,那么后代羔羊可能会在10日龄前后发生口膜炎;养殖户没有加强圈舍卫生条件管理,羊的饮用水不干净消毒不及时或不彻底;饲养环境突然改变,通常是因为采购的羊之前是在牧区食用柔软的青草,但购买后一般为他们提供秸秆、玉米、棉籽饼等食物,羔羊因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新环境而发病;饲料内混有尖锐物而损伤羊的口腔黏膜;没有及时把病羊和健康羊群进行隔离等均可能会引发本病,羊口膜炎疾病通常持续2~3周。

2 主要症状表现

羔羊发病早期通常只会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进食量明显减少,采食过程有困难,身体日渐衰。唇部出现病变是病羊的主要表现。早期主要是在唇外侧和上下唇交界口角位置出现粉红色丘疹,中间位置显著隆起,伴随病情的进展,后期会导致表面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并且有炎性物质渗出,水分逐渐减少直至结痂,造成病灶覆盖面积迅速增加或者相互融合,最后使整个唇部发生病变。如果患病羊羔表现出的是良性症状,那么会在出现黑褐色痂块干涸掉落以后,组织渐进式愈合;但是若出现较恶性的症状时,则痂皮之下会有黄白色脓汁,或者局部新生颗粒状肉芽面,如果养殖户强制性把其剥离掉,则会使新生肉芽出现破裂,鲜血随之流出,病程相应延长,甚至达到7周,也可能因为病灶本体持续生长,导致痂块厚度逐渐增加,痂块之下及疮面边缘均显著增生,类似于桑椹样或持续乳头瘤状突起,在这样的情境下病羊唇部会有十分显著的肿大表现,部分情境下不只是唇部出现病变,鼻唇连合位置及眼睑也可能形成丘疹及脓疱,如果病变位置逐渐延展至口腔,则嘴唇、牙齿、黏膜、舌头及硬腭等位置也可能有丘疹形成,部分情境下会引起溃烂情况,降低羊的咀嚼与吞咽能力,虽然采食能动性显著降低,但是依然能采食质地相对较松软的饲料[2]。

一些病羊经系统化治疗、管理后能够恢复躯体健康,但是部分病羊可能会伴发蹄病,导致长期卧地不起,最后造成身体各脏器器官功能衰竭而无法摆脱死亡的结局。通常情况下,口膜炎羔羊的呼吸节律、体温不会发生异常,也不会出现十分显著的全身性症状,当病变扩散到蹄部时,通常会造成肢或者后肢跛行,蹄部冠部及球节并发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比如红肿、高热及疼痛等,部分病羊蹄叉腐烂,用手对其进行挤压后可能会有部分浓汁外流,并且臭味扑鼻。极少数的病羊阴唇位置还会形成红色丘疹,阴户红肿,通常预后不良。

3 兽医诊断

可以结合感染口膜炎病羊的临床症状表现作出相应诊断,虽然本病的症状表现具有一定典型性,但一定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兽医需要取病羊的病变位置进行组织实验,对其可以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鉴定[3]。在实验条件允许时,可以实时进行动物回归性实验研究,可以选择病羊唇部的结痂块作为试样样本,经规范消毒以后选用甘油作为配比物调制出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灭菌处理,而后将前期准备好的试剂添加至随灭菌乳体内进行整体研磨,磨碎到悬浮液。使细菌过滤器过滤处理部分悬浮液,配合应用划痕法将过滤液、悬浮液接种在健康羊只的腹部皮肤中,认真观察其反应发生情况,一般在数天中就可以表现出阳性。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免疫

通常在羔羊出生1周中接种羊传染性口膜炎疫苗,接种位置一般会选择在口腔黏膜或者大腿内侧没有被毛覆盖的位置,注射前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消毒处理,随后利用“#”字划横注射相应疫苗。通常羔羊接种后肢体会表现出轻度的感染问题,生成相应的抗体,进而实现对口膜炎病毒的有效预防[4]。

4.2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首先,维持环境卫生条件良好,定时清洁处理圈舍、活动场地内的杂物,及时处理粪便、受污垫草、母羊产羔以后的胎衣,严格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力争打造出干净的饲养环境,有助于增强羔羊的抵抗力。其次,选择质地较好的饲草搭配口粮,并在存储时加强防潮、防水措施的应用,确保口粮营养不遗失。在条件准许时搭建简易化的草架与饲槽,这是提升饲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规避既往大量饲草被浪费的情况。在给羔羊投喂甜菜、上豆、胡萝卜等多汁型饲料,要清洗掉其表层上的泥土等杂志,切碎后再投喂。无论是多汁饲料,还是青贮或干草,如果其局部发霉变质,则就要弃用。再者,不管对羔羊采用以上哪种饲喂方法,均要定期饲喂精粗饲料。若应用放牧饲养,每天要在早晚间分别进行1次补饲,养殖户可以尝试在清晨放牧之前投喂适量干草,傍晚归圈时投喂一些精料,在精料被吃干净后才可以饲喂一些秸秆[8]。如果经采用圈养形式养殖羔羊,建议夏秋两季的饲料以豆科青草为主,包括毛若子、首蓓等,但要对其进行清洁、切碎处理后才可以投喂。不可以将残羹剩饭倒进羊槽内,很容易增加消化不良、积食、前胃迟缓等胃肠疾病的发生率。不要为羔羊提供冰冻饮水和饲草,以防出现抢青,并且在更换饲料类型时要做到循序渐进。

4.3 药物治疗

西药治疗:采用2~5ml病毒灵对患病羔羊进行分点肌肉注射,日2次,并且要配合使用1~2ml聚肌胞,用药方式同样是用药注射,日1次,将适量紫药水均匀的涂擦在病变位置。也可以为病羊肌肉注射0.1ml/kg的“龙胆抗炎皇”(本品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病毒灵及磺胺类药物),日2次,连续用药3d;调配0.5ml维生素C+0.02维生素B12的混合药液,肌肉注射,日2次,建议1各疗程内连续用药3~4d,通常在连续2个疗程的用药治疗中病羊症状表现显著缓解至消退,实现痊愈。也可以取用5g青霉素+3g硫酸铜+3g蛇药+15g锅底灰,混合充分搅拌,均匀ed涂擦在清洗干净的病羊口腔病灶,每天可以进行2~3次,通常1周左右后能痊愈,取得的效果较满意[6]。

中药治疗:采用黄连泻心汤加减方剂,方剂中药物构成及药量如下:,竹叶、知母、车前子、贯众各30g,甘草、黄连各20g,板蓝根55g,大黄45g,石膏145g。充分混合加水以后煎煮,取药液对病羊进行灌服,早晚各1次。也可以取用金花、连翘、黄芬、黄连、青黛各15g,大黄、贝母、黄连、郁金、知母各10g,充分研磨成粉末以后,添加适量开水调和,给病羊灌服,日使用1次即可,通常建议连续用药4天即可[7]。

4.4 预防方法

利用豆面搅拌成为稀糊状,组织羊群自行食用,以上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患病早期的羔羊,也可以预防羊口膜炎疾病的群发与流行。针对同群没有发病的羊只采用0.3%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口腔,在嘴唇表面上涂抹碘酊与清油,对本病也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8]。由于结痂可能造成出血以致无法清理干净创面,对药液的渗透过程形成不良影响,延缓创面愈合进程,故而实际治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到仔细,操作要轻柔缓慢,以防对口腔黏膜与唇部健康组织造成损伤,并且要实现对新生肉芽组织的有效保护。针对处于治疗状态中的羔羊,要做到精心照顾、管理,建议在低矮细软的草地上进行放牧,以减轻外界环境对创面产生的刺激,促进伤口有效愈合过程;针对不能正常采食的病羊,一定要留圈进行舍饲,投喂的饲料以玉米粉、麸皮等精料为主,有助于改善其抵抗力。

5 结语

羊传染性口膜炎疾病对羔羊健康会形成较大的损害,应得到养殖户的重视,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养殖户要主动学习羊传染性口膜炎相关知识,掌握其主要症状表现,善于观察羔羊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通过加强管理、药物治疗等方法及时治疗,及时解除羔羊的病痛,实现健康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唇部膜炎病羊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32
唇部美人计
羊咳嗽怎么治
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的临床分型和治疗探讨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兽医导刊(2015年5期)2016-01-04 11:59:54
十招巧识病羊
乡村科技(2015年11期)2015-02-21 10:18:00
六看识羊病
湖南农业(2014年6期)2014-04-01 19:46:36
识别病羊三招
乡村科技(2014年19期)2014-03-03 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