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巍 余兴邦 隋丽英 田宗民 格根塔娜 邱 凯 王志刚 王景春 王冠玉
(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海拉尔 021000; 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海拉尔 021000; 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自治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850)
羊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及溶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haemolytica,Ph)引起的急性、慢性传染病。其中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大小(0.2~0.4)μm×(0.5~2.5)μm,根据菌体表面的蛋白抗原差异,分为A、B、D、E、F共5个血清型。溶血性巴氏杆菌又称溶血性曼氏杆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大小(0.3~0.5)μm×(1.0~1.8)μm,根据菌体表面的蛋白抗原差异,分为1~17共17个血清型。二者均无芽胞,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1-3]。
巴氏杆菌为条件致病菌,通常情况下健康羊携带该菌但不发病,但当环境出现寒冷、潮湿、闷热、气候剧变、圈舍通风不良等,或者在运输过程中过度疲劳、拥挤,饲料成分突然改变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诱发该病[3]。巴氏杆菌病发病率高达50%以上[3],每年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我国养羊业健康持续发展。此文就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及目前研究,对羊巴氏杆菌病诊疗与防治进行潜在剖析。
发病羊少数为最急性型,主要表现病羊突然发病,全身寒战、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数小时内死亡;多数为急性型,临床症状表现病羊体温升高、食欲废绝、颈向前伸,咳嗽、腹泻、鼻孔偶见有出血、有的颈部发生水肿,一般严重腹泻后虚脱而死,病程2~5d,羔羊死亡率较高,成年羊病死率稍低。还有部分羊症状为慢性型,病羊食欲不振、消瘦,流黏脓性鼻液,咳嗽并呼吸困难,有的伴随角膜炎症状,腹泻,粪便恶臭,临死前体温下降、极度虚弱、四肢厥冷。
剖检,最急性型器官病变不明显。急性型可见胸腔内有黄色积液;肺淤血、充血、水肿,有小出血点及肝变,有的可见黄豆至胡桃大化脓灶;肝脏切开后外翻;胃肠道有出血性炎症;其它器官可见水肿、淤血,偶见脾脏肿大。
无菌采集病死羊剖检后的肺脏、肝脏、脾脏、心脏、肾脏等新鲜病料或分泌物、水肿液、体液、局部病灶渗出物等,装入灭菌的容器内,及时送往实验室冷藏保存备用。取得的新鲜病料涂片或触片,做革兰氏染色及瑞氏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瑞氏染色两极浓染的短杆菌或球杆菌,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可见明显荚膜,即可初步做出诊断。
取肺脏、脾脏等新鲜无菌病料划线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在37℃同时分离培养24h后,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长成灰白色、圆形、湿润、露珠样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典型菌落涂片染色,可见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大小(0.2~0.4)μm×(0.5~2.5)μm。
溶血性巴氏杆菌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即生长良好,培养24h后,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在血液琼脂上,新分离的菌落呈微弱的β溶血,培养48h后,移去菌落可见溶血环,连续传代培养,溶血性减弱或消失。典型菌落涂片染色,可见革兰氏阴性的杆菌,大小(0.3~0.5)μm×(1.0~1.8)μm。
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PCR鉴定引物序列参考文献[4,5]。用提取的组织DNA或培养细菌DNA作为扩增模板,用特异引物扩增。PCR反应体系及条件,采用50µL反应体系:其中上下游引物各2µL,10×PCR Buffer 5µl,dNTP Mixture(2.5 mM)4µl,dd H2O 34.5µl,Taq DNA Polymerase(5 U/µl)含MgCl2 0.5µl,DNA模板2µl。反应条件:95℃ 5 min预变性;94℃ 30s 变性,55℃ 30s 退火,72℃ 45s 延伸,30个循环;72℃ 5 min后延伸。引物序列及目的片段大小详见表1。PCR鉴定阳性样品测序并与Genbank中发表的巴氏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绘制进化树,分析亲缘关系。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初步诊断,依据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及PCR鉴定可确诊。
发病初期,将抗生素与高免血清联合用药,疗效更佳。发病后,针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深埋处理。对于发病羊及时隔离,确诊后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加黄芪多糖配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3~5d,观察1周,如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地塞米松孕羊禁用)。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也可用于该病治疗。
在应用抗菌消炎疗法同时,再结合解热、镇痛、补液、强心等对症辅助治疗。可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进行消炎;用安痛定、安乃近等解热镇痛;用5%葡萄糖氯化钠、20%安钠咖静脉注射进行强心补液。
发生本病时,对病羊隔离治疗。对于同群假定健康羊,口服[200mg/(kg·d)]或在饮水中[66mg/(kg·d)]加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配合黄芪多糖,连用5~7d进行紧急预防;或使用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同时应注意饲养管理,改善家畜所处环境,及时消毒,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的各种应激因素。
根据羊生理特点饲喂优质饲草料,提供清洁饮用水,羊群定期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在进入秋冬季前,储备足够的饲草料,避免羊群因缺少营养而产生应激反应。羊场要建立入场消毒池和消毒室,工作人员进场应及时更换工作服。控制饲养密度,注意羊舍保温、通风,保持羊舍干燥、卫生。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如天气骤变、拥挤、运输、通风不良、变更饲料等。
羊场(户)最好采取自繁自养模式,减少病原侵入。若需要引种或购进商品羊时,必须进行严格检疫,隔离观察,未发病者方可混群饲养。羊场内部、外部都要加强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完全落实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加强日常动态疫病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发病羊并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原蔓延扩散。
发病羊应立即隔离治疗,病情较重的可直接淘汰,将其无害化处理,严禁流入市场。对圈舍、围栏、用具、交通工具等定期消毒。消毒剂使用应符合GB 16569-1996规定。
结合近几年工作经验,我们发现羊巴氏杆菌病主要表现呼吸道急性型症状,治疗方法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加黄芪多糖配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但该病治疗昂贵,时间漫长且多数治疗无效,因此针对羊群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增强机体对该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才是防控本病发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尚有效疫苗,所以无法对羊群利用疫苗进行预防免疫接种。同时制备高免血清存在一定困难,利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与防控很难实现,源于此类原因我们目前正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羊巴氏杆菌分型鉴定及疫苗方面相关研究,以填补国家空白,同时为防控羊巴氏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