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策略探讨

2022-12-07 09:18:59夏培仁夏维婕
兽医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猪群猪舍猪瘟

夏培仁 夏维婕

(莒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莒南 276600)

野猪和家猪都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二者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之后的临床反映以及死亡率极为相似。非洲猪瘟可以通过带病猪或带毒猪的尿液、分辨、唾液、鼻涕、肠道内气体、结膜渗出物以及伤口流出的血液被排出体外,同时通过呼吸道、口腔或者其他裸露部位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的上口、注射器注射以及蜱的叮咬完成传播。非洲猪瘟发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就是带病猪以及其相关产品的异地运输。

1 猪场地址选择

猪场地址的选择是防控的关键环节,猪场地址应该尽量选择远离水源和居民区的地方,同时需要和各种交通要道保持一定的距离。所选的养殖场需要具备完善的水电条件,并拥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及畅通的排污设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养殖场内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建立有效的隔离设施,减少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

2 采取科学的隔离手段

科学合理的隔离手段能够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的爆发,减少外来人员和养殖人员以及猪群的接触,避免非洲猪瘟发生异地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围墙、出猪台以及净污通道来减少猪群和外界的接触。

第一,围墙。在小型养猪场的建设中,负责人必须要在周围建立一定数量的围墙,通过封闭式的养殖管理,保证猪群的健康成长。养殖场内的生活区以及养殖区要隔离开,并且建立封闭式的门体和墙体,避免非洲猪瘟的爆发。

第二,出猪台。出猪台是围墙外的高台,养殖人员需要保证出猪台是猪唯一的出入通道,不能回转,同时赶猪人员也不能出养殖场。而在围墙外称量完猪的体重之后,返回猪场时必须对出猪台进行清洗以及消毒。

第三,分离净污通道。进入猪场之前需要设置净道,目的是为了让饲养人员、饲料以及其他物品进入时能够消毒;出场则需要设置相应的污道,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猪的排泄物及时排除,避免粪便大量堆积发生猪瘟,同时还要保证病死猪只能出不能进[1]。

3 消毒设备设施准备

科学系统的消毒措施能够大大减少非洲猪瘟发生的概率,养殖场工作人员应该准备充足的消毒设备,建立完善的消毒设施,例如消毒通道、消毒池等等,并建立安全封闭式的更衣室。

3.1 消毒设施

在小型猪场中应该设置消毒池,并在养殖人员出入的地方建设更衣室,更衣室内需要配备有消毒池等设备。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消毒通道,并在养殖厂门口设置必要的消毒池以及小毒铺垫,为养殖场消毒提供必要的设施支持。

3.2 消毒设备

消毒场中应该设置有完善的消毒设备,例如多种电动清洗机,消毒毯以及酒精壶等等。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在每个区域内都设置相应的消毒设备,消毒设备不能串用混用,影响到消毒效果。

3.3 消毒药品

在进行猪场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药品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的消毒药品本身存在着独特的特点,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消毒对象以及消毒方法,使用针对性的消毒药物开展消毒工作。现阶段对非洲猪瘟病毒并没有特效药物,也没有可以用于预防的疫苗,因此非洲猪瘟的防控难度较大。目前最好的防控办法就是净化养殖环境,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物理防控,减少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率。消毒是性价比极高的一种生物安全方法,我们可以选择碘制剂、碱类、氯化物、季铵盐等轮换使用来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

3.4 其他消毒设备

在小型猪场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灭蚊和灭鼠措施,并在门窗设置相应的防蚊设施,避免蚊虫带来病原微生物,造成非洲猪瘟爆发。除此之外,在每个消毒室都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雨靴和工作服,为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4 消毒工作

在准备好充足的消毒设施和消毒设备之后,我们应该开展相应的消毒工作,对养殖场出入车辆、出入人员和物品等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避免非洲猪瘟的传播或者爆发,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健康安全。

第一,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人员是接触猪群最多的,而工作人员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呆在养殖场中,因此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人员需要在消毒室更换鞋子和衣帽,并通过消毒通道进入生活区。饲养人员在进入生产区之前需要在门口的消毒室更换鞋子和衣帽,并经过消毒通道进入养殖区,除此之外,饲养员以及饲料推车需要经过消毒再进入猪舍。非养殖场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三次消毒,并更换两次鞋子和衣帽再进入猪舍。

第二,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饲料、猪群的运输、以及养殖场内的设施设备等都需要用车辆进行运输,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病原。我们需要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工作,每辆车在进入养殖场之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用高压水枪进行车身清洗和消毒。除此之外,养殖场工作人员需要准备一个深度在0.3m以上,长度在3m左右的消毒池,并定期对消毒池进行清洁。

第三,对外来物品进行消毒。外来物品很有可能带有大量细菌或者病原,甚至导致猪场爆发非洲猪瘟。例如用酒精擦拭手机、钥匙和手表等随身物品,将药品浸泡在消毒桶中,消毒之后再做使用,避免外来物品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猪种。

第四,场地消毒。我们需要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喷洒消毒液之后再使用高压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每天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液喷洒,并保证消毒水流动。每当养殖场内的猪群出来之后,需要及时打扫和消毒猪舍,采取熏蒸和干燥等措施,并经过喷洒消毒之后在进猪。

第五,器械消毒。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很多器械,例如针头、注射器和剪刀等等,这些器械在使用过后需要用清水冲洗三遍,并用煮沸法进行消毒。除此之外,体温计和托盘等则需要利用酒精进行擦拭,并浸泡在消毒液中,完成消毒。

第六,猪舍消毒。猪舍消毒需要定期清扫和清洁猪舍中的粪便和尿液,并使用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或者使用复合戊二醛对猪身、猪舍以及猪栏进行消毒,保证猪舍环境良好,避免病原微生物或细菌的滋生[2]。

第七,工作服消毒。工作服上极易携带细菌和病毒等,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服装进行消毒,浸泡清洗后阳光暴晒,最后将其放在消毒柜中以便后期使用。

5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在引进生猪的过程中,养殖场负责人需要加强对其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检疫工作。在检疫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对引进猪种进行2~3周的隔离观察,确保其没有不良反应之后在与现有的猪群进行混合饲养。

同时,提高猪群免疫力也是防止爆发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我们应该为猪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并为仔猪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饲养人员需要对母猪的身体健康加强重视,因为只有母猪身体健康才能够使仔猪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6 其他防控措施

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饲料管理和防疫措施,做好饲料防控工作。养殖场需要加强对饲料的重视和管理,制定严谨科学的饲料筛选和采购制度,尽量为猪群提供经过烘干处理的玉米或者是经过高温处理的豆粨。除此之外,养殖场负责人需要寻找一个稳定的采购供应渠道,无特殊原因尽量不随意更改采购渠道。在猪种生长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提供科学营养的饲料配比,给猪群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对仔猪要实施科学断奶,例如干湿二槽断奶,并在其断奶之后为其提供三天的过渡期饲料,避免仔猪出现过激反应,从根本上提高仔猪的身体免疫力,避免非洲猪瘟的发生。平时我们需要加强饲料的监督管理工作,将适量的电解多维物质以及维生素等添加到猪只的饲料中,提升其免疫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适量的胰脂肪酶添加到饲料中,因为脂肪酶能够对非洲猪瘟病毒其外层的囊膜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有效降低非洲猪瘟的致病力,而且脂肪酶还能够起到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帮助猪群茁壮成长。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核苷酸类原料,降低非洲猪瘟发病几率,同时要严禁喂食泔水或者餐厨剩余物,避免滋生病菌。

同时,养殖场需要打造更加科学的养殖环境。对整个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并保证舍与舍之间至少保持6m的距离,定期清除猪舍周围2~3m范围内的杂草和杂物[3]。死猪需要经过喷洒消毒液之后再转移出猪舍,并彻底做无害化处理。同时,养殖人员需要及时报告疫情,非洲猪瘟属于传染病一类,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一旦发生疑似病例养殖人员需要第一时间上报,并做好相关措施,避免爆发非洲猪瘟。

养殖人员还需要做好灭杀传播媒介的工作,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素质就是软蜱,因此灭杀软蜱是对非洲猪瘟防控的一个重要措施

7 结语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防控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控工作,如今还没有疫苗能够完全治疗,因此我们需要做好物理防控,以细节为抓手将各个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避免非洲猪瘟的爆发。

猜你喜欢
猪群猪舍猪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3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猪业科学(2015年6期)2015-12-26 13:00:06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