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苹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方法的守正与创新上深下功夫。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但在具体施用后却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反效的教育效果。如何识别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施用过程中出现的“虚假的批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科学化,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所谓批评,指的是“指出缺点错误,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克服的意见”[1]139,而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指的是在纠正人们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过程中所施用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作用就是逐步削弱、消除错误的动机和行为,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要求和道德要求的观念,引导正确的行为。准备、实施批评和反馈批评效果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施用的全过程。要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目的和预期的效果,保证其有效性,就必须科学地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能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决定着该方法是否能够达到正向的教育效果。
如何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即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既然是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就要具有科学的属性和特点,客观性、逻辑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是其科学属性和特点在施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要讲究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不能随意地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在施用该方法之前,批评者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对批评对象和批评内容进行了解,立足批评的内容和批评对象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和选择,使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符合客观实际。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要遵循逻辑性。逻辑性就是要求批评者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时具有一种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批评对象和批评对象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是一项科学性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的批评教育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其工作过程也具有逻辑性。
其三,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要注重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施用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具体展开和反馈批评结果,各个环节的展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其四,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要体现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的方法有很多,并不是一种方法走天下,也不是想到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而是要有选择性地运用,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施用恰到好处。
其五,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要落脚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目的在于指出批评对象的缺点和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克服意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行为和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施用要具有有效性,能够正确引导批评对象的行为和观念,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根本目的,有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运用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从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本身出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的必要原因。
国际工程是一项由中国企业在国外承包项目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除了我国企业参与外,还会有多个不同国家企业共同参与。不同国家单位受到各自国家法律的约束和制约。因此,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大极为庞大的法律和规范标准,虽然各主体之间是根据合同来限定彼此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但每个人首先关注的都是自身的利益,因此,在解释合同时,更多的是站在自身角度,参考自己国内法律和规范进行解释,因此这在合同中条款的理解上更容易产生歧义与纠纷。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所进行的批评是针对批评对象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思想的批评,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是对批评对象的思想行为做出否定的评价,是用来克服和改正其错误思想行为的一种有效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是为了让批评对象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是对其思想行为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本着“治病救人”原则对教育对象进行“治疗”的。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具体施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该方法的负激励作用,在施用该方法的过程中仅仅是批,没有评,抑或是连批也没有,无法把握该方法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常常流于形式,达不到批评教育的效果。面对抓不住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本质的问题,需要我们坚决避免,维护其本质,科学准确地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通过负激励的形式达到正向引导的效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有助于纾解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在具体施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使用不当的现实问题,这里主要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的具体表现,从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在施用过程中的困境: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的主观意识太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施用的原则,对批评内容和批评对象的了解不够深入细致,单凭已有的经验进行批评,导致批评失去客观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在批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想到哪里说哪里,没有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施用程序,常常出现前后不一致或者有头无尾的现象,批评的逻辑性不强。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的系统性不强,有些批评者会忽略该方法的准备环节或是施用该方法的反馈环节,不能够系统完整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选择批评方法的针对性不强,不管批评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或者是批评内容的性质差异,采取的方法固定不变,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与批评对象和批评内容不匹配,该方法的施用针对性不强;五是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施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实现其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的批评能力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施用过程中无法让批评对象信服,提出的克服意见批评对象不愿意采纳和改正,达不到批评的教育效果,是无效的批评,甚至有的批评会引起批评对象的不满情绪,造成反效的后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有助于纾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面临的困境。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有助于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环境变化。内容决定方法,内容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方法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必然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生了改变,方法也将随之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和普及,也冲击着传统的面对面批评。再一方面,人的思维、观念和行为的变化。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接收外界的信息增多,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可见,批评的环境变了,批评的介体变了,批评的主客体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有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环境的这些变化,就需要对这些变化进行准确地把握,然后再进行科学地分析,使难以确定、难以控制、难以把握的变化变得能够确定、能够控制、能够把握,从而科学地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出于对学科的建设和对理论的研究,必然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进程,但这是发展的必然性,是推动其进程的内因,不足以概括其发展的可能性,还有其它外部因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扎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古代政治文化中的“谏”以及传统思想里的“修身”,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渊源。一方面,历史上先贤对“谏”的重视及点滴实践衍生了“谏官”体制,“谏”的实质就是批评,是下臣对君上的批评,且更侧重指向他人、他事的批评;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强调的修身自省,实则是属于自我批评。“谏”与“修身”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创生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思想滋养。
除此之外,党建传统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为今天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借鉴。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此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该方法的意涵、内容、技术等进行了全面阐释,以思想理论建设丰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这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为党的作风建设之关键内核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作用,以此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同志在理论与实践多个层面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种必须经常使用而又普遍适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仍然始终在“通向常规科学之路”[3]8上。库恩认为,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3]8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还处在通向常规科学的路上,是因为该方法还没有到达常规科学的终点。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真理,开辟真理之路。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理论的研究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推进,从而推动其不断发展。虽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理论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时候无法达到科学准确地进行批评的状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一,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所以吸引着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同时,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理论存在不足,在施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新一批投入理论研究的工作者留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就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研究从一阶段向另一阶段的过渡,从而推动其在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即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发展。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是增效的过程,该方法现有的理论成果是其科学化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也将是继续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
文学艺术批评、心理面质技术、社会思潮批判、批评性思维等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和参考。
首先,文学艺术批评的成功示例。文艺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以文艺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艺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科学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中也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批评,即遵循批评原则,按照一定的批评目的进行批评。
其次,心理面质技术的成功示例。面质是指咨询者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目的不在于向来访者说明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反射矛盾,协助来访者认识自己,鼓励他们消除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正视自己的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面质的意义不在于否定对方,贬低对方,教训对方,而在于开启对方,激励对方,使对方学会辩证地看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施用提供参考。
再次,社会思潮批判的成功示例。有学者认为,“批判错误社会思潮,一要分析它产生的社会根源;二要研究它反映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心理;三要揭示它代表的社会发展方向。只有抓住错误思潮的要害,批判才能精准有效,才能在批判中构建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4]这在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过程中同样适用,分析批评的原因、把握批评的目的、清楚批评的作用,是批评错误观念和行为应该掌握的基本要义,只有抓住这些,批评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最后,批判性思维的成功示例。“批判性思维就是指按照明确的思维标准而进行的思维活动。”[5]7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有着“清晰、精确、准确、切题、前后一致、逻辑正确、完整以及公正”[5]7的思维标准,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者应该具备的思维和态度。
大数据引发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和观念转变、载体变化、手段和方法变革,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成为一种“必然的生成逻辑”[6],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中也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施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环节、方法施用环节、反馈结果环节,在前期准备环节和反馈结果环节中,我们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在前期准备环节中,我们需要了解批评对象的一些情况,如家庭情况、性格、思想状况等,这些情况并不是随意可以得到的,需要深入调查和了解,批评对象的家庭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抓取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进行精准分析。对批评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需要大数据和小数据相结合,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存在差异,需要通过不同时段的不同特征加以区分”[7],而这就需要小数据的精准收集,对批评对象的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之后才能够选择出适合的批评方法。在反馈结果的环节中,我们也可以信息建档,对批评对象是否改正、改正的程度、批评的效果等信息进行记录,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评判是否改变批评方法再次进行批评,有助于对批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任务,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发力,形成巨大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进程。
首先,整塑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典型且普遍适用的方法,用好该方法,一方面,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理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熟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运用理论,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的实践活动中去。另一方面,树立“及时、准确、有效”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是一种引导人的正确思想观念的方法,应该秉持及时纠正错误、准确使用方法、反馈结果有效的理念。
其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技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目的、特点、现状,当前需要改进以下批评技术。一是改进使用信息的技术。在前期准备阶段,要获取批评对象的信息,清楚批评内容,进行客观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批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分析的科学性以及选择的针对性,这就需要改进信息采集、整合、分析、选择技术。引进信息搜索和抓取技术,获取特定群体的信息,建立专属的数据库,再进行整合、分析,最后选择合适的批评方法。二是改进批评的施用技术。在批评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施用批评方法的技巧,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所施用的批评方法有所不同,要合理运用批评,形成完备的批评技术。三是改进效果反馈技术。单纯依靠批评者进行后期的观察,有时候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批评的效果,可以借助数据分析技术,如问卷分析、试卷分析等,客观地分析批评的效果,这样更能反馈出真实的效果。
再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规范制度。一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批评规范施用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有着规范的施用过程,从准备阶段到实施阶段再到反馈阶段,必须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施用制度,程序清晰,要求规范。二是完善批评信息数据库共享制度。在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准备阶段可以建立数据库,这样方便信息的分析、比对、选择。数据库中收集的都是特定群体的信息,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归类、整合、管理,形成一个专门为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服务的数据共享平台,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的效率。三是完善批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从大的方面来说,推进相关的法律法规趋于完备,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的监管,确保合理合法采集、保留、交换和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数据,防止窃取机密信息、侵犯个人隐私、滥用个人信息等行为的发生。从小的方面来说,由于每个批评对象的性格不同,要保护批评对象的自尊心理,保护批评对象的隐私。
最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批评环境不能成为环境孤岛,要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加强与其他批评环境的交流,加强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扩散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由于一些批评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错用、误用以及不用,而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避免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小规模群体共识。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和避免产生这种共识,推广积极施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地施用该方法,营造良好的批评环境。
总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亟待攻克的时代课题,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本质、评判标准和发展现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的内涵、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科学化的实现路径,意图达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