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贵花
(山西省忻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山西 忻州 034000)
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并就提升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够以管窥之见有助于基层事业单位今后的高质量发展。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工作价值、取得工作成就,离不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部因素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强烈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的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具备更高的工作积极性,而这些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影响着工作人员的生活信念,引导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树立严谨、高效的工作态度。这种内在影响也被称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关系着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动力,适当的自我效能感能够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做好一颗螺丝钉,始终抱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即使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之处,自我激励以及自我鼓舞的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鼓励才能树立信心面对工作中的挫折,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调节心态的能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对于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工作人员工作方面的组织者和工作任务的安排者,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结果鉴定者。而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关系,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也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而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也会极大地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还与周边的同事以及工作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及同事之间的友好互助,也能够有效地调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找到归属感。而对于一项工作和任务来说,不同的工作人员对于成功的渴望以及任务的完成能力差异性较大,因此,不同工作人员对于一项工作和任务的工作积极性也大不相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分配任务时具备较强的分辨能力,注意工作任务分配过程中岗位任务与工作人员能力的适配性,才能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更具积极性[1]。
事业单位本身是我国社会建设以及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社会组织群体,基层事业单位涵盖的领域众多,其中包含科研领域、教育领域、文化领域、卫生领域以及体育领域等多方多面,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基层事业单位也是我国高数值专业人才的集中阵地,基层事业单位的运转在我国社会公共建设以及公益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了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体制以及管理模式的限制,再加上基层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组织构架约束条件的影响,导致一些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管理思想存在陈旧、单一的问题,影响了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在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出现了工作积极性不足以及人浮于事的现象。尤其是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内在思想较为陈旧,通过编制考试进入事业单位后存在根深蒂固的不良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在运转过程中对于国家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依赖程度较高,绩效考核制度的缺失,也影响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变革,事业单位想要在市场经济平台中立足,也必须要开始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改革,树立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内部职工的个人素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历史因素以及其他消极因素对于职工思想以及职工工作态度造成的影响[2]。
在基层事业单位的运行以及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管理时并没有遵循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以及民主参与的原则,同时,在管理过程中缺乏透明且完善的公开性管理程序,一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只公布管理结果,但却不公开考评的具体流程,没有尊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民主参与权利,导致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缺失了参与事业单位决策和管理的机会,这也使得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参与权利,长此以往,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失去了岗位责任心,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历史因素以及单位本身的特殊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的管理制度相对来说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岗位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态度相对宽松,针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岗位人员管理经常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问题。这也导致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在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对于一些违纪违章的领导干部采用批评代替教育的方式,这也可能会导致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心怀不满,影响了事业单位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
上级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干部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产生着强大的标杆作用以及表率作用,同时,领导干部的个人作风也与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以身作则,工作态度不够严谨。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表率意识,并没有发挥模范带动的作用价值,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没有起到表率作用。除此之外,一些领导干部之间由于个人纠纷和矛盾,还会影响到下属工作。与此同时,部分上级领导干部在面临特殊矛盾问题时,掺杂了过多个人因素,在判断问题是主观性较强,没有真正地发挥公正客观的表率作用[4]。
如何在工作过程中提升岗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5]。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事业单位也应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市场融入,而提升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实践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从工作理念以及制度规范方面两手抓,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特色,抓住职工岗位积极性这一能动性的因素,积极寻找提升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切入点,切实地提升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激励机制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每一个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制定长效的激励机制。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以绩效考评为依据的奖励制度。奖金作为一种物质奖励,是能够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最为有效的途径。但是如果事业单位的绩效奖金采取的是平均分配的方式,长此以往,绩效奖金就会变成一种保障类因素,无法有效地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价值,平均分配的绩效奖金也成为新形式“大锅饭”[6]。除物质奖金之外,事业单位的激励制度中还应该包括非物质的奖赏,例如对于员工的培训、为员工提供晋升渠道、基于员工相应的荣誉等各类型方式。因此,事业单位在激励机制中应该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薪酬分配方式,在岗位分配过程中,也应该凭能力上岗,根据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给予奖励,为事业单位构建起一个向能力、贡献倾斜的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更好地体现出多劳多得的绩效奖金分配原则。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不断激发职工在工作岗位中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7]。其次,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考核机制。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必须要与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思想指导,在考核工作中,考核的指标能够统筹全局,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内部的发展情况以及职工的个人发展情况,从而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状况的绩效考核方案,有效地发挥绩效考核机制在事业单位中的风向标作用,通过公平且透明的考核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8]。最后,应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从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看,管理工作的落实离不开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说沟通是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工作,在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着领导管理层对于员工的评价以及期望。对于管理者来说,通过提升沟通频率,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基层员工的工作状况,并且掌握基层员工在工作中的进度以及困难之处,为基层员工的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除此之外,通过领导干部提升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频率,还能够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压力以及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全面了解职工思想状况的同时改进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基层职工对于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组织的信任度[9]。
组织的目标其实就是将一群平凡的人组织在一起发挥出各自的职能,而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分支机构,如果在组织过程中只是将员工机械地组织在一起进行重复的工作,将会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应该引导每一位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应该下放给员工一定的权利,职工代表大会就是体现职工民主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调动事业单位基层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单位的重大问题都可以上交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讨论,使职工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事业单位的事务管理中,同时,在事业单位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听取广大职工的建议。通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使职工能够自觉地与领导之间进行沟通,增强工作人员在岗位中的归属感[10]。
身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以及管理者,必须要充分地发挥出领导的标杆作用,同时,还应该树立表率意识,确保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能够以身作则,通过带头增强自身能力以及素质,运用正确的管理方式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达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目标。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带头表率,取得基层工作人员的信赖,同时,作为领导管理者还应该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局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引导基层工作人员发挥工作积极性[11]。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存在不可避免的阵痛期,但事业单位的改革总体趋势是不断向前的。因此,事业单位更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员工创造更加公平且温馨的工作氛围,才能充分地调动员工在岗位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