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馨
陕西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山川河流、文物古迹、民风民俗均有涉及。旅游文化资源是历史的遗存,也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学校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运用和渗透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将其转化成教学内容输送给学生,让学生深切感受体会当地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提升文化素养。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边是山西省,两省之间隔着黄河,西边是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北边则是内蒙古自治区,南边是四川省与重庆市,东南与河南省、湖北省相接。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传说早在上古时代,炎、黄二帝就在此处活动过,后又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不管是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还是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都随处可见,比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等,陕西单单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就有72座。除了文物古迹之外,陕西省还有着秀丽壮观的山川景色,比如西岳华山、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高原、骊山风景区、秦岭主峰太白山等。革命圣地延安更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从整体来看,陕西省共拥有三个旅游文化高地,分别是丝绸之路、秦岭和延安红色旅游文化。[1]
陕西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在陕西境内的,和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以及东西方交流有密切关系的资源,包括和丝绸之路有关的纪念性事物等。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有着鲜明的特色,其中不乏国家级、世界级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璀璨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是传播弘扬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陕西省境内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当前主要有:碑林、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大佛寺石窟、唐大明宫遗址、唐昭陵、唐乾陵、法门寺、化觉巷清真寺、汉茂陵、汉长安城遗址、大雁塔、小雁塔、上林苑昆明池遗址、兴教寺、慈恩寺、大学习巷清真寺、汉中张骞纪念馆、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霍去病墓、玉华宫玄奘纪念馆、大唐西市、草堂寺、广运潭、张骞墓、大秦寺、大兴善寺、长武昭仁寺、粟特人墓、丝路群雕、咸阳古渡遗址、唐三彩、仿唐歌舞、仿唐菜等。陕西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一路由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远达中亚、西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等国家与地区,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提供了快捷通道。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所体现和传承的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总的来说,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明进行了充分展现,也让中华文明变得更加坚韧、长远。[2]
秦岭在我国地理位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山体高大、地貌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秦岭既为南方阻挡了北方寒冷的气流,又为北方隔绝了南方潮湿的气流。正是因为秦岭,我国才有了南方、北方之分。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陕西省境内的秦岭山地是整个秦岭的骨干,正所谓“秦川自古帝王都”,这里历史文化古迹和神话传说更是数不胜数。比如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蓝田猿人遗址、天下第一福地——楼观台、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南五台、“姜子牙钓鱼、周文王访贤”的历史典故发生地——钓鱼台、距今1600多年在东晋时期建立的草堂寺等。随着时间的发展,当地政府对秦岭历史进行了深入发掘应用,将文化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融为了一体。而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让纯自然的山地美景增添了几分人文色彩,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太白山,作为我国道教重要的活动场所,其受到过历代帝王的赞誉与加封,留下了很多文物古迹、诗词歌赋、民间传说,为森林公园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楼观台,具体位于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内,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曾在此地活动过,该公园中还有大秦寺塔、吾老洞、老子墓、老子祠等古迹;西岳华山的老君犁沟、劈山救母、韩愈投书;临潼骊山的烽火台、华清池、兵谏亭等。正是因为上述人文景观的存在,才让秦岭更加的美丽壮观。[3]
陕西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延安地区,其中大多数都是一些遗址遗迹。延安宝塔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火炬和灯塔。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全国解放后成立最早的革命纪念馆,还有枣园革命旧址等。再比如延安吴起镇是长征结束之地,可以想象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在子长县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中共中央历史上重要的会议之一,此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增强了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在众多遗址遗迹中,还有许多具有保护与祭奠意义的建筑物,像志丹陵园、子长陵园等烈士纪念陵园。陕西省还有诸多名人旧居,比如志丹县、子长县的毛主席旧居,王家坪、杨家岭的贺敬之、冼星海旧居等。[4]
丝绸之路的建立,为亚洲和欧洲、非洲的商业往来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同时也为各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丝绸之路为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构建了坚实的桥梁。从政治上看,丝绸之路象征着我国开放包容的态度;从经济上看,丝绸之路象征着各个国家的合作互利;从文化上看,丝绸之路象征着各个国家的交流互鉴。这些年,丝绸之路始终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并将这些精神传递给其他国家。可见,要想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真正实现,必须要学习弘扬丝绸之路的精神。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很有必要将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的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第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学校过去所采取的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陕西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的应用,课程内容将变得更加丰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转变,而学生通过对丝绸之路精神的学习研究,可以使自身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可见,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能够补充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方法路径。[5]
第二,注重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当前,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其独有的特色与魅力得到了充分全面的展现。基于此,学校和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将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引入教学活动中,督促学生对丝绸之路展开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充分领悟丝绸之路的精神和伟大,增强民族自信,提升文化素养。
第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陕西省以“丝绸之路教育带”建设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这使得陕西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了和沿线国家的互信互惠以及交流合作。在该背景下,中国势必会和丝路沿线的国家展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所接触的文化也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是当前我国学校语言与文化教学皆是以英语和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为主,尽管英语是国际通用语,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让我国青少年掌握沿线国家的语言并尊重与实现文化价值的认同,单单凭借英语学习还是不够的。因此,学校应引入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让学生对沿线国家的地理地貌、风俗习惯等文化内容进行更全面了解,对西亚、中亚、欧洲地区的语言与文化内容进行广泛学习,从而感受这些国家语言中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宗教观,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分析,进而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的理念。同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身上也背负着让祖国兴旺发达的历史重任,其文化素养高低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学校应当健全各学科教育体系,加强教学实效性,通过融入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对学生实施多角度的思想教育,加强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与合理性。此外,将丝绸之路中蕴含的和平合作、互学互鉴等精神理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秦岭是横亘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的巨大山系,东西绵延1600公里。在地理学家看来,秦岭是一个物种丰富的动植物园;在文化学者看来,秦岭则是历史深远且有着特殊魅力的山。秦岭的山水土壤养育了数万生灵,身处陕西的学生,均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秦岭,分析其自然与文化,探索其遗产,并树立家国情怀。对秦岭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引入时,学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与陕西省秦岭野生濒危动物保护所、陕西楼观台道教文化展示区、国家中央公园——翠华山、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等沿秦岭一线单位共同建设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第二,学生可结合自己选择参加的学科课题方向与研究内容,前往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柞水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江农博园、楼观台森林公园、陕西省濒危动物保护所、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实践基地或旅游场地去参观考察;第三,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学校可在每个学期邀请研究秦岭旅游文化资源的专家为学生作专题报告,拓宽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对秦岭的兴趣。通过引入陕西省秦岭旅游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秦岭的魅力,对陕西的人文历史更加了解,特别是仁人志士的壮举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能带给学生强大的力量,让学生为自己的民族、国家感到自豪。此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教师可开展以秦岭为主题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借此提升学生的主题意识与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材料分析方式,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秦岭旅游文化资源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对秦岭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意识到是秦岭为人们提供了洁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珍贵的资源,人们不仅是秦岭的受益者,还是保护者,借此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文化素养。
教育价值高是陕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一大特点。我国教育界始终将立德树人当作基本方针,在该理念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评价标准。将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支持。
学校在运用陕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时,通常有两个途径:其一是对历史遗迹、场馆、史料等物质实体进行参观考察;其二是对学术品质等精神进行传承。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日常教学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对国家和学校的认同感与自信心。这两种运用方式,能够让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进而在传承与弘扬革命先烈时代先锋精神品质时,提升自身思想素养、道德品质。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遗址、纪念地等物质实体,让学生和红色文化亲密接触,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实景感受,让学生体会在艰苦时期革命英烈们忘记小我、成就大我,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实现自身道德境界和理想信念的升华。
需要注意的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核心就是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国交往频繁,其他国家的文化也随之不断传入我国,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这对学生观念树立、素质培养有很大影响。而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就是针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精神教育最好的载体。通过引入陕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建设红色基因教育体系,督促学生从历史中体会红色基因,领悟革命前辈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使学生从革命者身上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学习革命前辈的奉献精神和革命意志,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陕西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丝绸之路、秦岭以及延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都属于优质且教育价值较高的资源。学校和教师可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与科学精神进行探索研究,汲取其包含的精华,既为陕西旅游文化资源发挥教育价值提供助力,又为学校文化素养培养拓展视野和渠道,丰富学校教育内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这对陕西旅游文化的开发、学校以及学生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