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奇光,刘盛田,朱美娟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300)
卫生食品理化检验是一门系统的应用型专业,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卫生食品理化检验旨在识别和发现对人群或个体有危害的物理、化学因素,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判断食品、饮水、生活场所和工作场所安全与否,为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减少机体疾病的发生,达到疾病预防控制的目的。卫生食品理化检验入门要求不高,但可提升空间大,发展难度大,食品理化检验非常依赖软硬件的配合,既需要尖端的仪器设备,又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卫生食品理化检验涉及的工作包括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和地方病等。
随着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等公共卫生问题的不断出现,卫生食品理化检验在进行公共卫生领域监管和对外检测服务等方面显示了极其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和上级部门也加大了对基层疾控机构食品理化实验室的投入,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方面正在逐步改善。但随着改革的步伐,疾控机构停止对外委托检测,检验检测科研横向合作减少,伴随职能调整,公共卫生检测项目数量及频次大幅下降,大量的检测项目只能依靠模拟实验开展,检验检测能力的维持和提高面临不利的局面[2]。
基层疾控机构食品理化实验室的人力资源主要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问题,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基层食品理化实验室普遍存在数量和专业素质双重不达标的问题,近些年基层疾控机构也尝试引进食品理化检验人才,但是普遍存在引不进和留不住的情况,留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专科和本科学历居多。受基层福利待遇偏低、高级职称比例低、发展空间有限等影响,不仅难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检验人员流动性大[3]。①职业天花板和封闭的工作环境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因素,高学历人才在基层食品理化实验室难以有好的职业规划,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缺乏政策条件和现实环境的支持,长期从事重复的业务检测,很快面临职业疲劳,没有职业成就感,学历的优势短期得不到体现。②基层疾控机构的业务大多与医学相关,食品理化专业更侧重于化学和仪器分析,大多存在专业广、基础弱、视野窄和发展慢等种种不利因素,导致食品理化专业人员的竞争力一般弱于其他专业科室。③食品理化检测需要用到许多危险化学品,实验过程中若防护不慎,则易造成人员受伤。在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岗位上,检验工作人员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危害,导致检验人员的健康受到威胁[4-5],这也是导致食品理化人员不断流失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投入资金加快实验室建设,绝大多数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都已陆续完成重建或改造,仪器设备配备率显著提高,但由于地方财政不足等原因,整体投入仍显不足,也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情况[6]。基层疾控机构的食品理化实验室的建设常常落后于上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存在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检测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7]。①很多食品理化实验室现有设备老旧,一直使用到不能使用为止。新购买的仪器也大多处于入门或中端水平,没有达到研究级的水平。②近些年在国家食品风险监测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区域财政的支持下,基层食品理化试验逐步引进了液相质谱、气相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大型检测仪器。但是受制于基层的发展眼光,当时购买的质谱只能是入门或中端水平,没有将从事研究和追寻前沿作为设备引进的目的。③基层食品理化实验室对于质谱的应用受检测任务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制约,短期内应用水平难以提升。
食品理化专业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实践型科学,包含化学、物理和仪器分析等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疾控机构是卫生健康系统的下属单位,人员多毕业于医学院校,专业与医学相关。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人员很多毕业于化学、食品、仪器分析等专业,在疾控机构各种专业活动中多处于从属地位。近年来,随着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各种化学性中毒突发事件显著减少,基层食品理化专业的应急能力主要通过演练来保持,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另外,基层食品理化实验室风险较多,如食品理化实验室仪器众多,水、电、气的使用较多,加之各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试剂,从管理者到从业人员都面临很大的安全防护压力。因此,理解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不是通过减少实验来控制风险,而是要在发展的同时控制风险。
为了使实验室具备较高的综合实力,必须考虑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等,人员素质是决定实验室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8]。①重视新人员的岗前培训,对所有检验人员定期进行考核。积极提供人员进修机会,如考察学习、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等机会,使实验室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方法,培养业务技术骨干。同时,鼓励外出人员培训回来后将所学知识传授给科室其他人员,促使团体的共同进步,在科室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②基层卫生检验人员数量少,检测项目多,每个人必须具备全面的操作技能。同时,还须培养个人在某个或某些领域有所擅长,力争做到一专多长[9]。③食品理化科室人员可以成立互助小组,定期召开组会,探讨学术前沿和检测经验,培养好的学术氛围,利用各自的专长互帮互助,合作开发课题,合作完成课题,携手并进。④在引进高学历人才不成功的情况下,也可引进高素质的本科学历人员,引进后,管理者应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鼓励其在职深造,也可以通过在科室内部开展学术训练,培养其学术思维,提升专业素质。
日常的食品理化检验检测和开展专业研究都离不开仪器设备,食品理化专业的发展建立在对食品理化检测设备的应用上。食品理化检测设备现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分辨率和准备率都更高,可以进行痕量物质的分析和检测。在进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时,应尽量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仅限于满足日常所开展的常规项目,应当从技术探索和技术储备的角度来采购仪器设备。当设备采购资金有限时,采购人员需要在“少而精”和“多而广”之间做出选择,推荐选择引进少量尖端设备用于学科探索和技术储备,为引进高学历人才创造硬件条件,而完成日常检测任务的设备要求并不高,可以选择入门级。注意多引入自动化前处理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人员与有害物质的接触,既能避免人员伤害,又可以避免环境污染。为了检测人员的健康,要加强通风设施的配置,定制合适的通风橱,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试剂操作。有些实验还需要采购专业化学防护服和呼吸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机试剂对人体的伤害。
①改变以前被动应对各种检测任务的不利局面,发展策略从以前的业务带学术改成学术带业务,通过一种学术氛围的塑造,为人才的引进和发展铺路,给予食品理化检验人才一定的发展路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术水平,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前有带路,后有跟随,形成良性循环。学术水平提高,检测技能也随之提高,有了高质量技术人才,再辅以多种自动化的检测的仪器,在完成检测任务的基础上拓展业务便成为了可能。②与职业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专业开展项目合作,主动沟通,改变以前被动检测、低效运行的局面。多与外界沟通,积极进行专家咨询,寻求课题合作也是一条必经之路。基层各方面资源不丰富,而课题能带来资源,促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相辅相成,得到提升。
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疾控机构的法定职责,其中的化学性中毒事件处置的职责归属于食品理化检验科。①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发展目标,在人员和设备的配置上结合地方特点进行相应的技术储备和项目开发,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规范流程,加强培训与演练。②检测人员应学习食物中毒非靶向筛查技术,熟悉气相色谱质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仪的使用,在突发事件中能做到快速定性定量,提高专业化水平。③食物中毒快检箱要定期更换,日常做好维护,对应急小分队成员定期开展实际操作培训。
基层疾控机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在职能调整的大环境下,业务量不稳定,检验检测能力的保持成为问题。资源投入的不足也导致基层疾控机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的发展动力不足,在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上面出现乏力。为改善不利局面,食品理化实验室要探索一条以学术带动业务的前进之路,主动营造学术氛围,为引进和留住人才做好准备,从政策上,确立基层食品理化实验室的专业化地位,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