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太拔中学,福建龙岩 364219)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消化和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检查、评价、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师教育观、教学观的体现,不同的作业设计折射出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内课外道德与法治作业,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具有引导实际生活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标准,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其更加深入地思考所学内容,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与崇高的理想追求,自觉抵制生活中负面的情绪与思想的影响,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奠定思想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通过思考和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与公共责任感。通过日常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当前的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主动地参与到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共事务中,使学生逐渐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新一代青年。
法治意识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学生群体中培养良好的法治观念,对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主动的约束和规范自己遵纪守法,产生对法律的敬畏感具有积极作用。这对增强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也可以有效规避青少年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对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布置作业都是从“猜题”“押题”的角度去布置的,作业量相当大,学生在做不完的作业中疲于应付,根本没时间去思考、消化,结果造成学生时间和心理的“双重超载”,甚至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作业发出了“想要做你不容易”的感叹。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很多学生在课后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加之部分教师重复的要求学生进行同一类习题的操练,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较低。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甚至会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1]。
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行闭卷考试,受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单纯地把作业视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侧重于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记忆和机械性理解,有的甚至让学生机械抄写课本知识点,以达到熟练化和自动化的目的,使学生在大剂量的模仿和机械照搬中,“徘徊”在茫茫的题海中。这种作业观抹杀了作业应有的积极功能,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潜在素质的发挥,与课程改革理念是相违背的[2]。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是“一刀切”,所有学生都是统一的作业,在这样“大一统”作业下,导致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又“消化不掉”,作业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还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
学生的生活环境局限在学校与家庭中,对于社会现象了解得比较少。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理论上的理解,忽视了与社会现象的结合。这就导致了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都是一门需要进行知识记忆的学科,即自己只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重难点的知识概念进行记忆,考试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从现实教学的角度来讲,很多教师也始终秉持着这一理念在组织教学[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社会热点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记住了知识,但是学习的知识并没有起到对他们的成长进行引导的作用。导致教学的实效性有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益。
“知行合一” 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目标与理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理论教学的重视,而忽略了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和观察生活的环节,这就使学生的学习脱离了体验与直接感知,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只限于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不但可以通过教学对生活中的现象和行为有更加理性的认识,而且可以将课堂所学的内容和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标。但是当前作业的实践性依然非常薄弱,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实践性,在布置作业时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便利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当前制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因素。
作业布置要精益求精,量不宜太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树立质量意识,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作业,力求少而精,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过重的作业量[4]。如在讲完“正视发展挑战”中的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后,让每个学生创作3 条适合现阶段国情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这份少而精的作业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布置的作业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有趣味性的富有情境感的作业,学生往往容易感兴趣,也乐于去完成。趣味性主要体现是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比如: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出单元试卷代替单元考试的做法,让学生当小老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作业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动了脑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在讲完“‘我’和‘我们’”后,让学生课外完成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个人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可以说,创设宽松的作业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无疑是让学生乐做、爱做作业的最佳途径。
趣味化的作业布置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进行知识记忆的难度。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日渐成熟,但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他们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逐渐过渡的阶段,因此,自我控制能力还十分有限[5]。一旦学生在此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后续则很难进行纠正。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就要立足“双基”,对作业内容的设计要进行反复研究,打破以往机械化的作业布置模式,尽可能地减少书面作业,以及背诵作业的布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通过更为形象化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记忆,进而实现整体作业效果的提升[6]。趣味化的作业布置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同时还能使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产生兴趣,为整体教学效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7]。
分层次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并不是迁就学生,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因此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基础不同的学生,既让基础较弱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8]。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编排时由易及难,层层递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做,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潜能[9]。比如,讲完《促进民族团结》后笔者布置了如下作业:(1)我国共有几个民族?各民族形成了一种怎样的亲缘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你认为当前我国还存在哪些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3)请你搜集一些维护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或者画一幅体现民族大家庭团结的画。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任选一题作答(也可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原则)。再如七年级学生学了“亲情之爱”的知识后,就可设计这样的作业: 让擅长写作的学生写感恩父母演讲稿或写一首诗;让有书法特长、绘画特长、版面设计特长的学生一起编辑《感恩父母手抄报》;让基础相对弱的学生回去帮父母做一件家务事或帮父母洗一次脚。这样的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照顾了不同类型的学生,学生就会乐此不疲。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0]。“生活即教育”,道德与法治内容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就不能仅仅封闭在课本内,而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最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充实、补充教材提供的知识,让作业成为联结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体现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代性和人文性,一定要紧扣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11]。例如,学了“美德万年长”这一内容后,可以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的重要指示,同时又结合学生中浪费严重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1)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还有必要倡导“厉行节约”吗? 请说明理由。(2)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奢侈浪费行为,请你列举几个? 你会以怎样的行动响应“厉行节约”的倡议?进而布置“节约从我做起”签名活动,作为本课的课后作业。这既联系了社会热点,又联系了学生实际,又达到了引导学生学会勤俭节约、合理的消费的目的[12]。只有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作业,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写、有所得。
课改形势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践性因素,让学生在课后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找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结合点,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尝试实验或实践操作[13]。如模拟生活情景的小品、课本剧作业、观察记录作业、采访作业、设计广告词、收看新闻、热点问题追踪、阅读报纸、制作小报、搜集资料、撰写小论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这类实践创新型作业有利于增长学生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学生情绪体验强烈[14]。如在讲完“正视发展挑战”中的资源环境面临危机后,布置学生在课后到校园周边观察,看看周边有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并把它记录下来。学生课后定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并能认真记录整理相关材料[15]。
实践证明,道德与法治教师只要能认真学习,深入践行课改理念,立足双基,关注生活,尊重差异,面向全体,大胆改革作业设计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一定能设计出富有创意、别具一格的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业需要的灵活多样作业,就一定会把学生作业练习的过程转变为快乐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也一定会在作业改革创新中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