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洋,曹嘉敏,余学庆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作为肺纤维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间质性肺病,其影像学和(或)组织学特征性主要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组织病理学以成纤维细胞灶的形成、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为主。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病变局限在肺部,临床以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不可逆下降为特征[1],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特点[2-3]。临床研究[4]表明:中医药在该病诊治过程中体现出确切疗效。传统中医学将IPF归属于“肺痿”范畴,“痿”首见于《素问·痿论篇》,其中对痿证的病因病机详加论述,认为痿证发生的根本应归结于脏气不足、脏腑功能受损,并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法则。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病,气血运行无力则致气虚血瘀,故可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探讨益气活血法在IPF中的运用,希冀为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丰富IPF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痿”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书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提出了“五脏使人痿”的学术观点,并认为痿乃内因五脏虚损而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痿叙论》同样认为:“若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佚兼并,致内脏精血虚耗,荣卫失度……使皮血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则痿躄。”指出其病机为“痿证属内脏气不足之所为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生血、行血功能障碍,血不得运,留滞集聚而成瘀,血虚成瘀则不能养气、载气,两者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气虚血瘀。在肺表现为气血津液亏虚,肺失濡养,导致“肺热叶焦”,发为肺痿之病。肺主气,朝百脉,居五脏之上,能敷布精血津液,内养五脏,外濡养五体,若肺之功能障碍,则五体失养而致痿,这将“痿”与“肺痿”紧密联系起来。《素问·痿论篇》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也,阳明虚,气血不行,宗筋不润,发而为痿也,是故独取阳明。张仲景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治痿之论,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了肺痿之名,并将其病因病机总结为是以肺脏功能受损,而致肺叶痿弱不用。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中所论“痿”虽与《金匮要略》中所提及“肺痿”病变部位虽不相同,但从痿系内脏气虚最终导致气虚血瘀、机体失养致痿的病理基础来看,两者是相通的。
IPF属中医学“肺痿”范畴,论其病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之归纳为“肺热叶焦”;但究其本源,当属脏腑虚损,致使气虚推动无力,气虚血瘀,肺失濡养,而使津伤肺燥,肺叶痿弱不用。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基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阳明(脾)胃为肺金之母,一方面,“母病及子”,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散精于肺,致使气血亏虚,痰瘀阻滞[5];另一方面,“子盗母气”肺病日久,祸及母脏,肺脾两虚,气血生成与运行功能失调,致使残血留而成瘀,复作用于肺。痰瘀伏络致肺络受阻、肺气失宣、气机失调,最终可导致肺肾两虚。由此可见,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气虚血瘀”占据核心地位[6],肺与阳明也相互依赖。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就IPF证型而言,李建生教授等[7]将其分为阴虚肺燥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痰湿证 (兼证) 及血瘀证(兼证)5种常见证候,并认为在IPF的急性加重期常夹血瘀证,治疗时需注意祛瘀而不伤正、益气活血兼顾。屈毓敏等[8]在总结晁恩祥经验的同时认为,肺虚血瘀贯穿IPF的整个过程,故益气活血法也将伴随治疗始终。因肺与阳明在病因病机方面联系甚密,在整体治疗方面可基于“治痿独取阳明”将“益气活血法”具体化,用于治疗IPF,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黄帝内经》将痿证的治法总结为“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为何?何以运用于肺痿?
《素问·痿论篇》记载:“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灵枢·根结》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在治疗上,相互表里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配穴,可见治痿阳明之胃、大肠与太阴肺、脾关系密切。而论及阳明与太阴肺的关系,一则如《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胃经“循喉咙, 入缺盆,”肺经“从肺系”,肺经别“出缺盆、循喉咙”,胃经与肺经于缺盆和喉咙部经气相交,由于五脏皆禀气与胃,故肺之经气的产生和运行,赖于胃也。二则因胃经大络名为“虚里”,直接络于肺,加强其与胸胁部的联系[9]。“虚里”能“脉宗气”,《灵枢·邪客》记载:“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是肺“主一身之气”的具体体现。三则由于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额,合于足阳明胃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可见阳明经与肺经的关系也通过经别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基于上,可认为肺之荣损与阳明胃密切相关。《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阳明常多气多血。”足阳明经之府为胃,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而足太阴脾经属三阴,其经脉贯穿通于胃,连于脾,环绕咽喉,故脾气散精,能为胃行其津液至五脏六腑。由此可知,阳明气血盛通,则内养五脏,外濡五体;反之气血瘀滞,导致气虚血瘀、虚热内生,在肺则肺叶失于濡养而致肺体痿弱不用。
阳明之于脏腑是指胃与大肠,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以胃为主的受纳水谷、传导化物、散精输布的整个系统,统指仓廪之本,是营血精气化源之处[4]。而有关仓廪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记载:“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素问·厥论篇》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又《素问·经脉别论篇》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胃与肺统筹了机体整个气、血、津液运行过程、代谢的过程,使五脏六腑、肢体末节均可得到濡养,唤醒机体活性,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单纯从肺脏来看,肺主气,胃助之。《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为主气之枢,脾胃为生气之源,宗气的产生除了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之外,剩余均来自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气。《灵枢·五味》所说的“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病理条件下,肺主金,脾(胃)主土,母病及子,若饮食入胃,化生精气不能上归于肺,则肺燥津枯而成肺痿,运化不利,致痰湿集聚;此外,“子盗母气”,肺虚日久,祸及母脏,肺脾两虚,气血生化乏源,气机调畅无力,易致虚致瘀,致咳致喘。《素问·咳论篇》曰:“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伤寒论》阳明病热结腑实,气机壅滞,肺气不降,则致腹满而喘,甚至“喘满者死”,亦如王清任之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治言独取阳明,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乃化气行水之源也,结合病因病机,益气活血法可将“治痿独取阳明”具体化。
IPF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为慢性损耗性肺系疾病,临床上患者多因病久而呈现肺气虚的症状。又《难经本义》云:“气中有血, 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 结合本病认为在疾病早中期,肺气虚推动无力,血流迟缓,蓄血成瘀;在晚期,多由于肺肾气虚,气血不充,聚而成痰,阻滞经脉而为瘀。虚与瘀既是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互为因果,贯穿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10-15]。结合病因病机,在临床用药时亦发现益气活血类中药使用频次最高[16],说明活血化瘀法为治疗IPF的常用治则[17]。《内经》所论“取阳明”之意原为“补益中焦脾胃,调补后天之本”,又阳明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阳明经多气多血”,取阳明看似调脾胃,实则理气血。基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IPF,可分别从阳明经和阳明腑两部分着手。
《灵枢·九针》记载:“刺阳明出气血。”即针刺阳明可以产生气血、补益气血,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证则缓。《针灸学》中对于痿证治疗所选处方:上肢“间髃、曲池、合谷、阳溪”皆为手阳明经穴位,下肢“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皆为足阳明经的腧穴。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IPF病位在肺,与脾胃关系密切,在治疗上除取阳明经之外,可配以肺经俞穴,如:少商穴点刺放血,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8]。杨殉在《针灸集书》中的《腧穴治病门类·虚损》一篇中指出:“中髂、肩井、大椎、肺俞、肾俞、膏肓、三里、气海等穴治……肺痿。”李学川在《针灸逢源》中说:“肺痿,咳嗽上气喘急……觉气壅盛,可灸气海、足三里。”其中足三里作为“治痿独取阳明”的主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所以肺痿属气血亏虚、气虚血虚者,足三里的取穴必不可少。
《证治准绳》曰:“劳伤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内盛于肺也……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归纳其病机为肺虚络瘀。在临床辨证方面,滑振等[19]通过结合“证素辨证”方法研究发现,气虚、血瘀显著高于其他证素。在临床用药方面,辛洪涛等[20]使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川芎等治疗肺纤维化患者胸闷、气喘等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得到明显改善,疗效与中药治疗时间成正比。李辉等[21]发现,益气活血通络汤(黄芪、莪术、党参、川芎、全蝎、杏仁)可改善IPF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建中善用丹参、川芎、红花、赤芍活血之品,加黄芪、白术等益气之药治疗IPF,疗效显著[22]。晁恩祥则以黄芪、太子参、丹参、川芎等药为治疗IPF特色[14]。此外,武维屏用玉屏风散治疗IPF时特别强调,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丹参破宿血、补新血,突出了益气活血法在治疗IPF中的显著疗效[15],这些益气活血之品也大多归属阳明及其表里太阴经等,由此体现“治痿独取阳明”中的益气活血法之意。此外,李东垣谓“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胃气和顺,则气血充足,肺方可得濡养[23],创立阳明、补脾胃之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以培土生金之意,实则达到补气生血、活血化瘀之效。
“治痿独取阳明”并非“只、仅”之意,若早期若邪气在表,可加疏风解表之品,如紫苏、荆芥、防风、白芷等;若邪侵较深,入里化热,热象明显,治当清热解毒,加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等;若中期痰湿阻滞,治当祛痰化湿,加半夏、陈皮、紫菀、款冬花等;若晚期正气损耗严重,治当补元益气等,加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临床上在辨证施治的同时还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IPF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临床与基础研究[24]结果均显示,中医药具有改善IPF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肺纤维化方面等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临床治疗IPF除求之于本脏外,尚应观其病因病机,多途径辨证施治。对于IPF辨证属气虚血瘀者,可基于脏腑、经络辨证,从阳明治之。阳明盛,气血通,则肺得安,咳、痰、喘等诸症得以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除此之外,本法可运用到诸肺系疾病,但应注意的是补而不滞中, 活血而不伤正, 破中寓补, 补中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