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玮
(永州市道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永州 4253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偶蹄动物,发病无季节性,对牛羊猪等影响较大,以口唇蹄部、乳房等无毛和少毛部位有水泡/溃疡为特征。该病感染率高,死亡率较低,成年动物抵抗力强,一般能自愈,但影响肉牛的采食和生长发育.幼畜抵抗力差,致死率较高。本文分析了牛口蹄疫的基本症状与流行特点,同时提出了以“定期接种疫苗”“定期开展消毒”“优化养殖环境”为主的预防措施,供参考。
口蹄疫病毒对酸和碱非常的敏感。对自然环境条件抵抗力较强,在牛毛上能够存活长达24d,而在麸皮存活可达104d。紫外线可以杀灭口蹄疫病毒。感染后口蹄疫病毒主要分布在肉牛的食道、咽部及软腭部,感染肉牛会长期带毒并且排毒是疾病的主要传染源。若规模化养殖场的活动区域、食槽水源等被病毒感染,也会成为该病的传染源。本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冬春季是肉牛口蹄疫的高发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发生。需要注意的是,犊牛是口蹄疫的高发群体,在感染后极易死亡。口蹄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未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会严重威胁肉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对此,养殖场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从多方面做好口蹄疫预防工作,通过定期接种疫苗、严格开展消毒、优化养殖条件,为肉牛提供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保障养殖效益稳步提升。
口蹄疫是急性传染病,肉牛感染后体温会升高至40~41℃、进食量减少、口腔分泌液增多,严重时伴有口腔溃烂、停止进食。同时,患病牛的蹄冠、乳房周围有明显水泡,溃烂后难以愈合。肉牛口蹄疫的传播途径较多,其病毒会粘附在粪便、飞沫、乳汁中传播,当养殖数量较多时,其传染风险更高、危害更大。
剖检病死牛尸体可见,患病器官有明显的水泡与溃疡变化,如胃部、支气管等。病死牛的大小肠黏膜、胃部可见明显出血。心包内含有大量的污浊液体,心包膜有出血点,纹路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又称“虎斑心”。在确诊口蹄疫病毒时,需要采取蹄部与口腔分泌液进行详细检验。
4.1 定期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口蹄疫的重要措施。在接种疫苗前,需分析当地是否流行口蹄疫病毒及流行病毒的类型,再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针对性预防,如灭活疫苗、弱毒苗等。对口蹄疫病牛可采取高免血清紧急注射,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可降低犊牛的患病几率,保障养殖效益。平时应积极采取各种预防策略,还需不断加强检疫工作。在常发病地区,养殖场需定期为牛群进行疫苗接种。健康牛注射疫苗15~20d后产生抗体,保护期为4~6个月,每年须注射2~3次牛口蹄疫疫苗。在接种疫苗时,要严格保证疫苗的质量,需注意疫苗的贮存方法,避免接种失效疫苗。同时,要遵循正确的疫苗接种流程,采取肌肉注射疫苗的方法,精准控制疫苗用量。需要注意的是,若肉牛状态较差,可以暂缓接种,待肉牛恢复至良好状态,再补上相关疫苗。养殖场可采取“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避免引进外来牛携带病毒的情况发生,对降低疫病发生率、节省养殖成本具有重要帮助。当养殖场引进外来牛后,应将其隔离一段时间,在确保肉牛无疫后,方可混养。
4.2 严格落实消毒工作养殖场应制定健全完善的消毒制度,对养殖环境进行全方位消毒。尤其是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其更需要严格落实消毒制度。养殖场门口要设有消毒室、消毒池,进场人员、车辆必须进行消毒。养殖人员应每隔一天进行一次牛舍消毒,对生产区域、活动区域进行无死角消毒。在消毒前,相关人员应先消毒自身,如穿好防护服、采用消毒洗手液等。同时,工作人员应消毒饮水槽、饲料槽等处,确保牛舍干净卫生。对运输牛粪、饲料的车辆,也需严格落实消毒措施,避免携带外来病菌。此外,规模化养殖场要采取封闭式管理制度,应避免无关人员进出牛舍,需为肉牛提供干净清洁的生存环境。工作人员要定期更换、检查消毒药物,避免药物过期、受污染等问题,需确保消毒液的使用药效,提高消毒工作的开展水平。其中,工作人员应采取不同的消毒药水,应定期更换,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降低消毒效果。
4.3 优化肉牛养殖环境通常,口蹄疫病毒的生存温度为10℃以下,其高发季节为冬春季。对此,在规模化养殖场要不断优化肉牛养殖环境,合理规划肉牛养殖结构,配备相应的养殖设置,为肉牛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养殖人员要做好牛舍保温工作,需控制好牛舍的温度与湿度,做好防风工作。在规划牛舍的方位时,可选择“坐北朝南”的位置,在进入春季或冬季时,做好北面的防风处理,而冬季则需要增加塑料薄膜。此外,针对白天在0℃以下的地区,养殖人员可采取全封闭式养殖结构,在牛舍顶部设置通风窗,确保通风情况良好。期间,养殖人员要关注牛群在不同节气的发育状况,应观察其是否存在应激反应,通过定期检查,有效降低肉牛感染口蹄疫的几率。最后,当养殖人员发现肉牛有可能感染口蹄疫时,应及时采取病料送检定性,上报相关部门,在确诊后配合工作人员对肉牛进行隔离、扑杀处理,以此避免疫病扩散,降低传播风险。
4.4 加强病牛护理加强病牛护理对预防口蹄疫也有积极影响。在护理病牛时,需要将病牛完全隔离在封锁区域,应确保隔离区域通风情况、温湿度良好,为病牛提供草垫。在护理病牛时,需要准备营养充足、多汁的流食,还需在水中加入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让患病牛自由饮用。其中,可根据病牛的实际情况准备玉米面粥,可以防止病牛因长时间饥饿出现营养不良、病情加重等问题。若病牛身上有明显水泡,在挑破后需要准备高锰酸钾清洗,在病牛的糜烂处涂抹碘甘油,起到消毒清洁的作用。若病牛的蹄部感染严重,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在风干后涂抹青霉素软膏进行包扎处理,连续涂抹7d,可有效改善病牛的症状。此外,针对病症较轻的病牛,若只出现口腔患病症状,在7d左右可自然痊愈。
4.5 做好综合防控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较多,致病原因复杂多样,该病传染性强,且容易出现持续性感染,使得该病的传播速度较快、危害大、发病率高,增加了综合防控的工作难度。现阶段,西方国家在防控口蹄疫时,多采取扑杀患病动物的方式控制病情蔓延,而我国主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预防为主,从根本上降低规模化养殖场的疫病发生几率。其中,要切实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口蹄疫预防效率,就需要养殖场做好日常检疫诊断,定期开展疫情排查,及时发现病牛的异常情况。当发现病牛患病后,应立即做出快速预警,同时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严格遵循早发现、快处理、严防控的预防原则,详细规划疫点、疫区,在发现肉牛患病后严格隔离封锁,避免病牛感染其他健康牛。此外,养殖场要高度重视消毒工作,严格消毒养殖区域、运输工具、饲养工具等,通过彻底消毒降低病原的滋生与传播。最后,针对疫区的易感肉牛,养殖场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当发现肉牛感染口蹄疫后,要收集病牛的水泡皮或液体,及时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在确定为口蹄疫病毒后,及时封锁相关区域。其中,针对其他健康牛,要尽快开展紧急疫苗接种,结合本地流行的口蹄疫病毒类型,借助疫苗加强其他健康牛的免疫力,可有效防控口蹄疫的传播。在紧急接种疫苗时,每头肉牛需要注射1mL疫苗,每一次都要更换新的针头,严格防止交叉感染的问题发生。当最后一头病牛痊愈,或14d内未出现其他病例,在严格消毒与检查后,才能接触封锁区域,切实加强规模化养殖场肉牛口蹄疫的防控效率。
肉牛口蹄疫的预防,养殖场应该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肉牛的免疫力与抗病性能。同时,养殖人员要严格消毒养殖场各个角落,需不断优化肉牛养殖环境,在多方面落实口蹄疫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