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波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好发青年女性且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环境及自身免疫异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有关。患者体内T 辅助细胞过度激活,促进B 细胞分泌大量自身抗体,并与机体自身抗原结合形成自身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机体肾小球等各部位[1-2]。在补体等因素的共同参与下,导致患者多器官损害[3-6]。目前临床常用抗风湿病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FK506 等免疫抑制剂以及TNF-生物制剂等。虽然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可有效控制风湿病症状及病情,但长期治疗需关注肿瘤和感染等不良反应,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7-8]。本研究对9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传染病四项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四项检测指标对临床免疫抑制治疗的潜在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宁波市中医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3 例,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标准[9],且检测传染病四项指标(包括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及丙型肝炎)。其中男7 例,女86 例;年龄22~76 岁,平均(42.7±14.6)岁。
1.2 方法 收集患者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及丙型肝炎抗体。严格按照上海科华生物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2例(2.2%),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54 例(58.1%),乙肝e抗体(HbeAb)阳性13例(14.0%),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9例(9.7%),梅毒特异性抗体(TPHA)阳性3 例(3.2%)。其中丙型肝炎合并梅毒3 例。小三阳乙肝感染2 例(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恢复后期患者11 例(1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终身使用甲氨蝶呤、环孢素A 及环磷酰胺等类型的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等,严重时导致患者对普通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甚至导致免疫缺陷[5,10]。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合并处于复制状态的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感染状态。因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应注意乙型肝炎和梅毒的检测,对这类合并传染病的漏诊将显著影响患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进展[11]。但Wang 等[12]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乙型肝炎病毒有保护性,对丙型肝炎病毒没有对抗性。
Merkel等[13]研究显示心磷脂抗体在16%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呈现阳性,但心磷脂抗体只是梅毒患者的初筛指标。本研究显示只有3.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梅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中,应注意梅毒的合并感染,而且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做梅毒确认,进一步核实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缺陷是否会引起梅毒的感染[14]。
本研究93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并没有发现合并艾滋病感染,可能与纳入患者数量较少相关。Ramos-Casals 等[15]研究显示在众多自身免疫病中,血管炎合并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最高,但该研究纳入的病例仅180 例;因此,丙型肝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具体流行病数据值得进一步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
Abdel-Wahab 等[16]报道病毒感染可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心磷脂抗体升高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加速患者病情的恶化。因此,推断病毒可能和患者的自身免疫相互促进,共同加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恶化。在临床诊疗中,这些项目应当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常规检验项目。它们不仅可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进行监控,且可以防治患者病情进一步的恶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